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清宫熹妃传 >

第1194部分

清宫熹妃传-第1194部分

小说: 清宫熹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祥在一旁颤声道:“六阿哥,奴婢也不想这么做,但他说若不照吩咐去做,他就会杀了主子,奴婢……奴婢不敢不从。”

    一听这话,弘瞻慌张奔到茫然不知的瓜尔佳氏前,张开双臂将她护在身后,警惕地道:“你想做什么,弘时,我警告你,你要是敢对额娘不利的话,我绝不放过你。”

    “不放过我?”弘时好笑地道:“那我倒是想听听,你怎么不放过我,论武功,你可打不过我。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将这件事告诉十七叔,但谨妃依然会死,顶多只是拉我给她陪葬罢了。”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虽然知道自己打不过弘时,但弘瞻仍是护着瓜尔佳氏不肯让开。

    弘时示意从祥他们出去,然后在椅中坐下道:“别那么紧张,只要你好生听我的话,我保证谨妃不会受一点伤害。换句话说,谨妃的生死不是掌握在我手中,而是……你!”

    弘瞻缓缓收起双手,盯着看似温和无害的弘时,道:“你要我做什么?”

    弘时掸一掸身上的墨绿长袍,道:“皇阿玛御驾亲征,败兵之余更受了重伤,怕是早就已经龙归大海;四弟生死不明,五弟昏迷不醒,能够担起大清这个重任的,也就只有六弟了。明日一早,十七叔便会召集文武百官在养心殿商议推立新君一事。我与皇额娘都会推立你为新君,你要做的,就是配合我们,好好成为大清的新君。”

    “我?”弘瞻怎么也没想到弘时所谓的事,竟然会是这么一件事,许久方才回过神来,摇头道:“不,我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皇帝,就算皇阿玛真不在了,这个位置也应该是四哥或是五哥的。”

    面对他的拒绝,弘时也不动气,轻笑道:“六弟似乎误会了,我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若是不然,你这位额娘……可就要没命了。”

    一听这话,弘瞻头皮一阵发紧,厉声道:“不许你动额娘一根头发,否则……否则我就算是死也绝不让你好过。”

    “那你就乖乖听话。”说到此处,弘时又道:“再说,那可皇位,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却始终求而不得,如今落到你头上,你该高兴才是,一旦登基,你便可以君临天下,无人敢再对你说一个不字。”

    弘瞻冷哼道:“既然这么好,你自己去做就是了,何必要来找我,你以前不是一直想做吗?”

    弘时笑着摇头道:“你说错了,我不止是以前想做,现在也想,可惜啊,我没这个资格,所以就便宜了你,我这个做兄长的,对你可是够不错的了。如何,想好了吗?”

第两千两百三十二章 朝议() 
“我……”弘瞻根本不相信弘时会对自己好,有心拒绝,但想着身后的瓜尔佳氏,那个不字,怎么也说不出口。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

    “六弟,谨妃为你可是从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了疯子,如今还要因你而丢了性命,实在是可怜,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上辈子欠你的。”这般说着,弘时起身往弘瞻与瓜尔佳氏走来,他每走一步,弘瞻的心都会跟着颤一下,将瓜尔佳氏护得更紧,紧张地道:“你若是杀了额娘,十七叔不会放过你的。”

    弘时脚步不停地道:“我本来就是烂命一条,一无所有,他放不放过我又有什么关系。”

    弘瞻紧张地思索着法子,可最终却悲哀的发现,除了答应弘时的条件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保住瓜尔佳氏性命的法子。

    在弘时取出藏在怀里的匕首时,他咬紧牙关,挤出一句话来,“好,我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你这样逼我登基为帝,究竟是为了什么,别与我说什么大清安危,社稷稳定,我虽不如你年长,却也不相信这些。”

    弘时拔出匕首,在弘瞻脸上比划了几下,道:“看来……我是非说不可了。”

    弘瞻感觉着脸上的冰冷,咬牙道:“除非你想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不会的,你舍不得瓜尔佳氏死,不过告诉你也无妨,反正你早晚会知道的。”弘时笑着收起匕首,“你尚且年幼,不能处理朝政,所以你登基之后,需封我为摄政王,这就是唯一的条件。”

    弘瞻恍然大悟,指着他道:“我明白了,你想要我做你手上的傀儡。”

    弘时面不改色地道:“哎,什么傀儡那么难听,这叫咱们兄弟一起齐心协力治理皇阿玛留下的江山,好让大清在咱们手里更加强盛。”

    弘瞻不想让弘时这个小人得偿所愿,又怕他伤害瓜尔佳氏,一时间之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他犹豫,弘时再次拔出匕首道:“为兄听说,疯子是不怕疼的,今天就来试试这句话是真是假。”

    “不要!”一听这话,弘瞻整张脸都白了,连忙再次护住什么都不知道的瓜尔佳氏,紧紧攥着双手道:“我……我答应你,但你一定不可以伤害额娘。”

    弘时满意地道:“她是未来皇帝的额娘,我又怎么敢伤害呢,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明日天亮后,皇额娘会带你去养心殿,我警告你,可千万别耍什么花样。”

    “我答应的话一定会做到。”弘瞻如是说着,但他心里根本就不打算当弘时与那拉氏手中的傀儡,只想先稳住他,然后悄悄送信给允礼,告诉他弘时的恶行,让他赶紧将弘时抓起来。

    可是,弘时比他想的更深远,在得到弘瞻的答应后,便唤进两个随他同来的宫人,道:“带谨妃娘娘去坤宁宫。”

    弘瞻一惊,连忙道:“额娘在此处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坤宁宫。”

    弘时皮笑肉不笑地道:“谨妃娘娘一人在这里,虽然有宫人照料,但难免会有寂寞,正好与皇额娘做伴,而且人多一些,也能将谨妃娘娘照料得好一些,你说是不是?”

    “不是,你分明是不怀好意!”弘瞻一边说一边摇头道:“总之这件事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

    弘时弯腰凑到弘瞻耳边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打什么主意,总之谨妃我一定要带走,你若非要拦着,休怪我不客气。你长到现在应该听说不少事了,当知道要控制一个人有许多办法,譬如说下药。”

    “你……你好卑鄙!”弘瞻恨不能生咬下弘时的肉,却不得不妥协,他怕弘时真的会给瓜尔佳氏下药,逐道:“我随时都要看到额娘。”

    “瓜尔佳氏就在坤宁宫,你随时可以去看她。”说完这句话,他示意宫人将瓜尔佳氏带走,从祥与从意见状,连忙道:“主子的衣食起居一直都是由奴婢们在侍候,还请允许奴婢们跟随同去。”

    弘时刚要拒绝,弘瞻已是道:“二哥不是连这么一点小事都不肯答应吧,若是这样,我很怀疑二哥究竟有几分诚意。”

    弘时瞥了他一眼道:“小小年纪就知道用激将法,很是不错,罢了,就让他们一并跟去坤宁宫吧。不过明日早朝时,六弟最好管牢自己的嘴巴,不要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否则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我这个做二哥的可不敢保证。”

    说罢,他带着瓜尔佳氏等人扬长而去,在快要走出宫门的时候,听得身后传来东西倒地的声音,他笑一笑,脚步未有丝毫停顿。

    翌日清晨,百官齐集于养心殿,在得知允礼召他们来此是为了推立新君一事后,不少人认为胤禛生死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该这么早就议立新君,而且胤禛御驾新征前,一直属意弘历继承皇位,在雍正十二年时,更让他代为监国。

    允礼仔细听完诸位大臣的意见后,点头道:“四阿哥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无奈他现在下落不明,五阿哥又是那个样子,看来看去,唯有六阿哥适合继承皇位。”

    张廷玉站出来道:“恕下官不明白,王爷为何会突然传召下官等人商议推立新君一事,如今最要紧的,不是应该守住城池,等佛标二十万大军回援吗?”

    允礼默然不语,另一个声音却是在众人耳边清晰响起,“此事是我向果亲王建议的。”

    当文武百官看清说话之人时,脸色皆为之一变,不为其他,只因为他脸上那张面具,他们就算不曾亲眼见过也都听过了,准葛尔军中有一人诡计百出,曾于萨里克河边大破李述泌所率十万大军,之后胤禛御驾亲征,也是败在此人之手,但他一直戴着面具,从未在人前露出过真容。就在昨日里,他代表准葛尔入城与允礼谈判,但百官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出现在宫里,且还说推立新君一事是他建议,他一介藩邦异族,如何有这个资格。

第两千两百三十三章 传位诏书() 
阿克敦第一个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何会在此处?”

    “阿克敦大人的问题,还是我亲自来回答吧。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你就知道了。”随着最后一个字音的落下,弘时揭开了脸上的面具,一时间养心殿内到处都是吸气之声,可见百官惊异到何种程度。

    张廷玉最先回过神来,指着他厉声道:“弘时,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大清的子民,居然勾结准葛尔攻打我大清,残害大清子民,你还是不是人?”

    对于他的话,弘时不仅没有丝毫反驳,反而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跪下,痛声道:“张相说的没错,我实在是畜生不如,但我也是受人胁迫,迫不得已才会做出那样的事,这段时间我日夜都受着良心的谴责,一直想做些事情来补偿之前被迫犯下的罪孽。”

    “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张廷玉对他的话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

    “若我真的对大清存心不良,今日就不会跪在诸位大人面前,更加不会冒险暗杀葛尔丹。”此言一出,诸位大人的反应就与刚刚听说此事时的允礼一样,充满了怀疑与震惊。

    张廷玉迟疑地道:“你说葛尔丹是你杀的?”

    弘时当即将事情细细说了一遍,随后懊恼地道:“我原想着,杀了葛尔丹就可以令他们军心大乱,退回准葛尔,哪知葛尔丹死后,那些人更加发了疯,不论我怎么劝阻,都非要攻到京城来,还逼着我抓了那么多男女老幼来助他们攻城。我……我实在是罪该万死。不过幸好,我已经有了令他们退兵的法子,若是一切顺利,围城之困,应该很快就能解了。”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一怔,旋即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想要知道他究竟有什么法子。

    弘时道:“其实要他们退兵并不难,他们如今之所以敢这样肆无忌惮的攻城,无非是看我们大清无君,民心不稳,若是我大清可以推立新君,就可以稳定人心,如此一来,我也有更大的把握令他们退兵。”

    听得这话,百官皆是沉默了下来,许久,阿克敦方才道:“皇上生死未明,冒然立新君,并不妥当。弘时,你若真心有赎罪,就应先想法子退了城外的敌军才是。”

    “我说过,我这么建议皆是为了大清好,若是军心不稳,就算如今围城的人退了,也很快会有其他人进犯我大清,沙俄虽说如今没有动静,但据我所知,他们可一直没彻底死过心。若我大清一直这个样子,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发兵做乱。抵御一个准葛尔已经如此辛苦,阿克敦大人觉得大清还有能力再抵制沙俄的进攻吗?”顿一顿,他又道:“另外……我知道皇阿玛龙体一直不好,此次御驾亲征,根本就是勉力为之,就算皇阿玛归来,想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