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996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996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南蛮部落里,最大的,也是统辖着其他少数民族的那个种族的语言和习惯上。

    而那个少数民族,叫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口是众多族落里人口最多的,南蛮的皇帝,外祖家就是高山族的。”老厥道。

    外祖,用长坪村那一带的话来演绎,就是嘎婆家。

    南蛮皇帝的娘,是高山族嫁出来的姑娘,是上一任族长的女儿,也是现任高山族族长的姐姐。

    所以,杨若晴主要是学习高山族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什么的。

    而老厥叔,在来秀水镇之前,本身刚好就是高山族的。

    “老厥叔,你真的好厉害。”杨若晴道。

    “听白叔说,你离开南蛮来到秀水镇,都已经十年了吧?”

    “十年没有回去,这些事情,你还记得这么牢固!”杨若晴又道。

    这就是所谓的乡音难改,故土难忘吧?

    在大齐人眼中,南蛮地界妖魔横行。

    可是在南蛮人的眼中,那里的山,那里的水,也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

    听到杨若晴这话,老厥叔的脸上露出了许多的感慨,还夹杂着几分惆怅。

    “老厥叔,说说你自己的事呗?我很好奇婶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会让你离开故土来到这里跟他过日子。”

    趁着中间休息的当口,杨若晴给老厥重新泡了一碗茶,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提到自己的夫人,老厥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跟年纪不符的羞涩。

    黑膛膛的脸上,甚至还浮起了一丝潮红。

    “先前白老哥也说了,我从前是做货郎出生的,家里穷啊,爹娘去世的早,留下我和我哥哥两个人相依为命。”

    “哥哥也是做货郎的,挑着担子,一边担子里装点小东西,另一边担子里装着我。”

    “翻山越岭,挨家串户,把那一片山林里的大小寨子全都走遍了。”

    “后来哥哥娶了媳妇,我也长大了一些。”

    “哥哥娶了媳妇,生了个侄子,我嫂子是个贤惠的女人,把家里打理得很好。”

第1690章 求情() 
“一家四口,日子虽然过得苦哈哈的,可大家都很乐呵。”

    “我长到十六岁的时候,就接过了哥哥的担子开始跑货郎,哥哥在寨子附近开荒种地。嫂子在家里带孩子,日子倒也过得乐呵。”

    “后来某一天,我听山里的人说,山外面,往大齐这边的秀水镇上,有很多新奇百怪的好东西。”

    “山里日子苦啊,大家吃的穿的用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

    “我就寻思着来山外弄点小玩意儿带回去卖。”

    “乔装了一番,我来了秀水镇,头一回来,看到这镇上的摊铺店铺,啧啧”

    “花花世界啊,眼睛都看花了。”

    “带来的钱被小偷给偷了,我都不知道,是一个姑娘给我提醒,我们俩一起追回来的。”

    “那姑娘长得端正,有点泼辣,可心眼好,我一眼就喜欢上她了。”

    “打那以后,我隔三岔五就想溜出来找她,她好像也不厌烦我。”

    “因为带了外面的新奇玩意儿回去,那段时日,我小赚了一笔。”

    “可谓是感情,生意,两边都顺风顺水的。”

    “可是这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是我自己得意忘形了吧,很快就招来了别人的眼红。”

    “刚好那段时日,大齐和南蛮的谈判破裂,两边开战了。”

    “族长下了通告,不准大家出山去大齐,也不准大齐的人进来。”

    “哥哥嫂嫂晓得我的心思,担心我,私下劝我跟秀水镇那姑娘断了”

    “我那会子年轻气盛,听不进这些劝,越是不让做的,越是疯了似的想去做。”

    “有一回没忍住,我又偷摸着跑来了秀水镇私会她,等到我回去,这才知道我的行踪被人盯上了,族长知道了!”

    “族长大怒之下,要把我撵出高山族,我哥哥百般求情。”

    “族长便饶恕了我,把我在后山关了一个月的紧闭。”

    “那一个月里,我几乎是不吃不喝的,被抬回家时,都快要断气了。”

    “后来缓过来了,可我犯了相思病啊,整个人跟中了邪似的。”

    “哥哥嫂子没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两人摸黑送我出山。”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哥哥最后的话,他说,他就我这么一个弟弟,不管我在哪个国家,只要我好好的活着,他就知足了。”

    “他把他和嫂子的所有积蓄都给了我,让我去找那个姑娘,以后就留在秀水镇。”

    “大齐和南蛮的战火一天不熄灭,让我一天都不要再回高山族,也不要托人捎口信。”

    “不捎口信,他们对外就说我寻了短见,跳了我们黑岩寨后面那个黑岩崖,尸骨都找不到了。”

    “所以这十几年,我只言片语都不敢捎回去。”

    “一方面两国的关系越来越紧,二来,我担心自己去了书信,连累了哥哥嫂嫂,还有我那侄子!”

    老厥叔一口气说完这一切,坐在那里,整个人的脸上流淌着一种深刻的无奈和悲哀。

    这边,杨若晴也是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

    两国交锋,最可怜的是彼此的老百姓。

    骨肉分离,有生之年,两两相望却不能相见。

    “骆夫人,这趟你混进高山族去找寻骆将军,我想求你帮我做件事!”老厥叔又道。

    他的话,将杨若晴的思绪拉了回来。

    她端坐了身形,对老厥叔道:“啥事儿?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帮你完成!”

    老厥从身上掏出了一只拳头大的小布包。

    “山外的东西,我不敢让你捎带,这样我怕你会被牵累得露了馅儿。”

    “这里是六两银子,你如果在黑岩寨遇到了我哥哥嫂嫂一家,劳烦你把这六两银子转交给他们。”老厥叔道。

    “我离开的时候,我那侄子六岁了,过了十四年,今年也快二十。”

    “可能娶了媳妇了,这钱,给他们一大家子,也能派上用场!拜托你了骆夫人!”

    跟老厥叔这上了两天的‘强化辅导班’,杨若晴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毕业’了。

    告别了拓跋娴他们,白老五和老厥叔送她出了秀水镇。

    “白叔,老厥叔,你们就送到这里吧,都回去!”杨若晴朝他们两个挥了挥手。

    白老五点点头:“你婆婆和闺女,不要担心,我会帮你和风棠照顾。”

    杨若晴感激的‘嗯’了一声。

    想起自己今早临走的时候,骆宝宝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会子,还在耳边萦绕呢,这做娘的心,都被哭碎了。

    “晴儿,莫难过了,小孩子嘛,哭几声,拿点吃的和玩的哄一哄,人多热闹一下,她就把你忘记了。”

    看到杨若晴的情绪有些低落,白老五知道她在记挂着什么,赶紧道。

    “你要振作起来,现在大家都在指望着你,风棠和辰儿,都在南蛮那边,等你去把他们找回来!”

    “找回来了,你们一家子就真正团聚了,这会子先咬咬牙关挺过去,好日子,在后头!”白老五又道。

    杨若晴深吸了口气,抬起头来,一脸动容的看着白老五。

    “白叔,我明白,你放心,这趟我一定会把他们带回来的。”

    “那我走了,你们也赶紧回去吧!”她道。

    白老五点点头,边上,老厥叔上前几步:“我跟你说过的那些风俗习惯还有常用的话,你都还记得不?千万别露馅儿了啊!”

    杨若晴对老厥叔点头:“放心,都记着呢!”

    “还有老厥叔你托付我的事,我也会尽力帮你达成,你不要担心!”她道。

    老厥叔一脸感激的点点头:“我那事儿不急,先紧着你自己的事办,自个当心点,注意安全!”

    辞别了白老五和老厥,杨若晴一人一骑,挎着一只包袱,朝南面绝尘而去!

    过了古家村,再到宏村,一路上,杨若晴都在打听骆风棠以及辰儿的消息。

    所有能问询到的蛛丝马迹,都直指更南面的南蛮地界。

    杨若晴深吸了口气,男人和儿子,估计现在是真的流落在南蛮的地界上了。

    一咬牙,挥起手里的马鞭,沿着武陵山脚下一路往南,直奔高山族的领辖地而去。

第1691章 适得其反() 
当视线前方,出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时,杨若晴知道目的地快到了。

    上山驴子平川马,下山骡子不用打。

    这要爬山了,马是肯定不要的。

    杨若晴不知道自己这一进山几时才能下来,于是,将这马儿给放生了。

    “这一趟进山,我自己都难保,更别提罩着你了。”

    “我现在把你放生了,你自己寻出路去吧,各自珍重!”

    她把马儿最后一回喂饱了草料,让它喝够了水,然后轻抚着它的头。

    马儿是一种极具灵性的动物,似乎能感受到杨若晴此时复杂的心情。

    它伸出舌头来舔了一下杨若晴的手臂,打了个响鼻。

    杨若晴苦笑,抬手轻拍了拍它的脑袋:“好了,走吧!”

    看着马儿的身影消失,她也拿起了包袱卷,一头扎进了面前的群山里。

    换了当地居民的衣裳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双目掠过周围的景物。

    这条线路,是老厥叔提供的,沿着这条路往前走,沿途会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村寨。

    杨若晴放弃了一个村寨接着一个村寨那种地毯式的搜索和打听。

    因为这里不是大齐的古家村和宏村,这里是南蛮。

    四下打听,加之自己又是陌生的面孔,难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动静太大,到时候适得其反。

    所以,杨若晴打算改变策略,先找一个村寨潜伏下来,然后再暗地里留意周围的动静。

    去哪个村子潜伏呢?

    老厥叔从前生长的黑岩寨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通往黑岩寨的路,跟老厥叔说的,大有出入啊!

    哎,想想也是哦,老厥叔都十四年没有回山了,十四个春夏秋冬的交替,足够改变很多很多的东西。

    算了,找不到黑岩寨就不强找,先找个附近的村寨落下脚,再慢慢打听。

    走了一天一夜,老厥叔给的那条线路就走不通了。

    没辙,接下来只能全凭自己摸索了。

    就这样,在山里跋涉了两天两夜之后,这一日的晌午,杨若晴来到了一处山谷里。

    这个山谷里,很幽静。

    像一只巨大的口,四下的山壁上,松软的红土上生长着细细长长的毛竹,还有那种叶子特别肥厚宽阔的一种植物。

    秋天的笔墨,在这里留下了最浓郁的一笔。

    金色的野菊花,盛开在潺潺的溪水边。

    水流清澈,水底下造型奇特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小鱼儿在一条条柔顺的水草间自在的穿梭着,空气好,阳光暖,风景美。

    如同人间的画卷,只可惜,这画中的人,却没有看风景的心情。

    杨若晴来到溪水边,鞠了一捧溪水往嘴里灌。

    渴死了渴死了,嗓子眼都干燥得快要冒火。

    清凉甘甜的溪水滑进喉间,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低头一看,自己的身影倒映在这水面。

    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