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842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842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你咋过来了?”

    杨若晴讶问。

    大安今日一直都是代替杨华忠在祠堂那守着。

    大安浅笑了下,在杨若晴身旁坐了下来。

    “爹去了祠堂,换我回来歇息会,今夜安排了我跟二哥他们守灵。”大安道。

    杨若晴于是催促道:“你今夜要熬夜,这会子难得歇息,赶紧家去躺会啊!”

    大安摇头:“我不困,迟点再去。”

    说话的当口,他的视线瞥向对面杨华安那屋子,眉头皱了下。

    “姐,这大半日来,都是你一个人守在这?”他又问。

    杨若晴想了下,道:“也不是啊,上昼的时候爷和小爷爷他们在,陆陆续续来了好多吊丧的。”

    “就这会子闲了下来。”

    大安‘嗯’了声,坐在那里,没有要走的意思。

    杨若晴再次催促他:“你赶紧家去吧,抓紧功夫睡一会。”

    大安道:“大白天的躺着也睡不着,我就趴这桌上打会盹儿得了。”

    然后,他果真趴在桌边,阖上双目。

    “这样趴着多难受呀,你听姐的话,回去睡!”杨若晴还在劝。

    大安闭着眼,唇角却勾起好看的弧度。

    “姐,你就随我吧,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不想回,就跟姐一处待着好!”他道。

    “啊?”杨若晴讶了下。

    “我要睡了,姐莫出声哦!”他道。

    看着他这合目养神的样子,杨若晴突然想明白了啥。

    这小子肯定是见她一个人守在这里,担心她怕,所以故意留下来给她作伴的。

    好弟弟!

    杨若晴心里暖呼呼的,他阖眼眼神,她便托着下巴,行赏着他这养眼的俊颜。

    弟弟长得越发的俊美了。

    因为念书的缘故,那股子书卷气越发明显。

    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儒雅得很,举手投足都彬彬有礼,就像另一个沐子川。

    只不过,相比较沐子川身上的那股子清高,大安则多了一份亲和。

    这应该是跟生长的环境有关,大安是暖男一枚。

    哎,这么好的弟弟,将来不晓得是优惠了哪家的姑娘呢?

    想到这儿,杨若晴都忍不住有点嫉妒那个未来的弟妹了。

    没一会儿,孙氏也从后院过来探了个头。

    妇人忙得脚不沾地,后院的事儿全都是她在c办。

    金氏聋哑,啥都不行,人也在祠堂那哭。

    曹八妹怀着身子,人也年轻,这方面的大事没c办过。

    谭氏上了年纪,眼瞎了,也被悲伤打击到了。

    于是,这明日的白事酒宴的担子,落在孙氏一人身上。

    好不容易逮住个空,孙氏赶紧往前院堂屋来瞅一眼,就想看看闺女是个啥情况。

    一眼看到又长又深的堂屋里,连个闲杂人等都没有,就闺女一个人坐在桌边。

    孙氏心里一紧,赶紧朝这边过来。

    “晴儿,咋就你一个人啊?”孙氏急问。

    杨若晴转过头来,对孙氏笑了下:“不止我一个啊,大安也在呢!”

    “哪呢?”孙氏问。

    杨若晴指了下桌子另一边,大安已经躺在两条高凳上。

    “桌上趴着难受,我让他躺下来睡。”杨若晴道。

    孙氏看到大安也在,放下了心。

    大安此时也睁开了眼,坐起了身。

    “娘你莫担心,有我陪着我姐呢!”大安道。

    孙氏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杨若晴看着这样,更加明白娘和弟弟都是怀着一样的心思。

    心里,真的很感动。

    这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不管啥时候,啥地儿,都会这样为她着想。

    孙氏还想叮嘱点啥,这时,堂屋门口,一个女人探了个头。

第1421章 哪家的姑娘?() 
当杨若晴朝那边望去时,那女人又缩了回去。

    却在门口徘徊着,没走。

    “谁呀这是?”

    杨若晴问孙氏。

    孙氏摇头,“面生,没见过。”

    杨若晴于是站起身来,正要朝屋门口走去。

    这时,那个女人又出现在堂屋门口,朝着屋里八仙桌这边怯生生张望着。

    “敢问,这里可是长坪村老杨家大房?”她问。

    杨若晴看清楚了她的模样。

    十**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很普通的乡下女人惯常穿的夏衣。

    头发乌黑亮丽,眉眼清秀明亮。

    站在那里,给人一种文文静静的感觉。

    肤色也比较白,交搓在一起的双手手指,一看就没干过啥粗活。

    “没错,这里正是长坪村老杨家大房,请问这位姐姐你找谁?有啥事不?”

    杨若晴问,对这个面生女子的身份有些好奇。

    女子四下瞅了一眼,然后,从身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只包袱卷来。

    “我是学堂里一个学生的家长,听说杨先生的父亲去世了,过来吊丧下。”

    包袱卷放在桌上,拆开来,里面果真装着一挂炮仗和几刀香纸。

    杨若晴看着那打了补丁的包袱卷,以及女子手肘和膝盖处打了补丁的地方。

    这女子家里的家境肯定不宽裕,还能花钱买炮仗啥的来吊丧,可见是一个尊师重道,懂孝义的人家。

    “多谢你的一片心意,姐姐请坐。”

    杨若晴赶紧招呼女子坐下。

    女子不坐,站在桌边。

    “那啥,我就先回去了”她道。

    “诶,别急着走啊,我还没请教姐姐你尊姓大名呢”

    杨若晴道,随即拿起了纸笔。

    而边上,孙氏拿着一把凳子招呼那女子:“姑娘,坐会吧。”

    那女子对孙氏报以感激一笑,坐了下来。

    这边,杨若晴开始提笔登记着,一边问询女子的来处。

    女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是李家村的,学生李晓华的姐姐。”

    “你写这些,先生应该就晓得了。”

    女子又补充了句,脸微微红了。

    杨若晴笑了下,尊重了这女子的意思。

    报学生的名字,是想要大哥这位先生,在上课的时候对她弟弟多照顾一些吧?

    理解。

    登记完毕,李氏也走了。

    这边,大安突然道:“我想起她是谁了!”

    “谁啊?”杨若晴问。

    大安道:“李家村从前不是有个学堂么?她是教书先生的闺女。”

    “那时候她来过一回学堂,我见过她一面。”

    杨若晴和孙氏对视了一眼,都恍然了。

    “从前李家村的李财主还在时,弄了个小学堂,请了同村的一个老秀才过来教。”杨若晴道。

    “后来李财主犯事了,被朝廷通缉,学堂也倒了,老秀才也没事可做了。”

    “听说家去后,又重拾了锄头柄打算下地干活。”

    “可身子骨不好,没过个一年半载就病死了,家里留下秀才娘子带着一双儿女。”

    “想必方才这过来的姑娘,就是秀才闺女吧!”杨若晴道。

    孙氏点头:“应该就是的,这闺女看着文文静静的,一看就不像纯碎的庄户人家的闺女呢。”

    杨若晴‘嗯’了声。

    秀才是念书人,那女子小时候估计经常被她爹教导,说不定也是认字的。

    又想到她那端正的模样,杨若晴心思一动。

    若是这姑娘跟大堂哥

    搞不好还真能合得来呢!

    当然了,这得看他们的缘分,大伯刚死,这当口不扯其他的。

    孙氏很快又被人喊去后院接着忙活去了。

    从上昼到下昼,再到夜里。

    村里,附近村里,有交情的,想要过来吊丧的都来了个遍儿。

    到了夜里吃过了夜饭,杨若晴把账本交给了老杨头,然后跟孙氏一块儿回了家。

    男人们今夜照例去守灵,杨若晴担心小安怕,把他也抱来了她和孙氏的屋里一块儿睡。

    隔天,杨若晴和骆风棠自己的院子里。

    骆铁匠已经把送花圈的东西准备好了,除此外,还有米粮,布匹啥的。

    拓跋娴直接把那日松手底下的那支护卫队的男丁们调过来,帮骆铁匠送花圈。

    看到杨若晴过来,拓跋娴,骆铁匠都来跟杨若晴着说着这些送的东西。

    “晴儿,你看送这些差不多不?要是不够,咱再银子!”骆铁匠道。

    所有亲戚送花圈,可不能被别的亲戚给比下去了。

    这样,是在老杨家那里抹底了侄媳妇的面子,也是抹低了侄子和老骆家的面子。

    杨若晴微笑着连连点头:“足够了!”

    “我毕竟是侄媳妇,不能送最多。”

    她理解骆铁匠要强的心思,转身对骆铁匠那道:“八妹是媳妇,媳妇的娘家得拔头筹,咱要次一点。”

    骆铁匠点头:“好,那就照着你说的办!”

    杨若晴道:“那我就先过去祠堂那边了,等会时候差不多了,大伯你们就过去。”

    “好,你去忙你的,这块的事儿你不用c心,我们会办得妥妥的!”

    祠堂里,除了老杨头和谭氏,老杨家其他人,除了二房的,全都来了。

    杨华梅把双子交给栓子娘和王翠花她们帮忙带,自己也携着王栓子过来披麻戴孝。

    顿时,清冷的祠堂热闹了起来。

    老杨家人多,这所有人全都穿上白衣服齐聚一块儿,场面还真是可观呢。

    村里好多人都过来看热闹。

    这时代的人精神生活匮乏,这种事,无疑于一次大规模的集体活动。

    祠堂门口的地面上,摆了一长排的蒲团。

    一拨拨送花圈的队伍过来,老杨家的众人便齐刷刷跪在祠堂门口的蒲团上迎接送花圈的。

    金氏没娘家。

    于是,就是孙家,老王家,老骆家这三家过来送花圈。

    每一拨过来的时候,炮仗和喇叭唢呐齐鸣。

    老杨家这边的人便哭做一团,等着送花圈的亲眷们一个个来搀扶起身,然后簇拥着进祠堂去祭拜杨华安。

    老杨家这边也安排了本家的男人负责接待。

    祭拜完了,就将过来送花圈的队伍招呼到老杨家的老宅那边去落座,准备接下来的酒席。

    一上昼,杨若晴的耳边都是炮仗声和哭声。

    当然了,小孩子们不懂事,是不能感受这种氛围的。

第1422章 狐疑() 
小安,菊儿,三丫头,大宝他们,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戴着白色的孝帽,是人群的焦点。

    在祠堂门口追逐嬉闹着,捡着地上的炮仗壳耍。

    无比的欢乐!

    大半日都在这闹哄哄的氛围下度过。

    晌午饭,杨若晴照例是没有胃口,一个人偷偷躲回家去想弄点点心吃。

    刚巧遇到了拓跋娴。

    “晴儿,你不在那吃饭怎么回来了?”

    拓跋娴问。

    杨若晴捂着胃部,摇头道:“见了那些荤菜就犯恶心。”

    拓跋娴正在那里纳一双小鞋子,闻言赶紧放下手里活计来到杨若晴身旁。

    她抬手抚了下杨若晴的额头,又抚了下自己的。

    “不发热啊,是不是夜里没睡好,肚子不舒服?”她又问。

    杨若晴再次摇头。

    拓跋娴道:“你坐着歇息会,娘去给你熬点粥来。”

    “娘,我自个去。”杨若晴道。

    拓跋娴道:“你这两日累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