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811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811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长白山深处,一个被采参人称作禁地的神庙边上采到的。”

    “回头晴儿你们拿去给你大伯,关键时刻,或许能续些时日。”他道。

    对于这个五百年的人参,杨若晴迟疑了下,没有即刻拒绝。

    这时,一道声音却从门口传了进来。

    “阎大哥,多谢你的好意,我感激不尽啊”

    众人一看,老杨头过来了。

    身后还跟着杨华明和杨华洲。

    杨华忠等赶紧站起身。

    “爹,这大夜里的你们咋过来了?是不是有啥事?”杨华忠赶紧问。

    老杨头把感激的目光从阎槐安身上收了回来,看向杨华忠。

    “我这一路上跟你四弟五弟商议了下,是这么回事。”

    老杨头道,“明日,咱这人马要分两拨,因为有俩桩大事要做。”

    “其一,咱要派一拨人送你大哥去县城的怀春堂。”

    “其二,明日是梅儿的那对双子,你们的那对外甥洗九朝的大喜日子。”

    “咱这做嘎婆和母舅的,得过去送礼,好好热闹下。”

    “我是过来商量这人马安排的。”

    听到老杨头这话,杨若晴一家人皆恍然。

    “是啊,明日确实是我两个表弟洗九朝的日子呢,”杨若晴道,“那爷是咋安排的呢?你说来咱听听。”

第1368章 人财两空() 
老杨头点了下头,接着道:“家里所有男丁,全部陪你大伯去县城医馆,为他壮胆。”

    “送你大伯去县城怀春堂,咱都不认得路。”

    “晴儿你和棠伢子必须要有一个人带咱去。”

    “你小姑那块”

    “这个九朝的礼,本来就是女人们去送的。”

    “我是打算让你奶,带着家里的女眷和孩子们过去送礼。”老杨头道。

    这边,杨若晴还没应声,骆风棠抢先道:“明日我陪大家去怀春堂,我认得路,晴儿就让她跟随岳母她们去送礼。”

    老杨头点头:“成,那事就这么说定了。”

    “老三啊,你今夜把马儿喂饱点,明日一早咱就动身去县城。”

    老杨头临走前再次叮嘱杨华忠。

    杨华忠赶紧点头:“爹放心吧,我晓得了。”

    吃过了夜饭,拓跋娴和阎槐安先回去了。

    大孙氏她们过来孙氏这边坐了。

    孙家人也都听说了杨华安的事。

    “哎,明日就要去县城了,真希望镇上的大夫是误诊就好。”大孙氏道。

    孙氏轻叹口气:“大家都这么盼着呢。”

    边上,杨若晴道:“我也这么盼着呢,不过,镇上怡和春的那位老大夫,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他既然说我大伯是肺痨,十有**没错了。”

    其他人都沉默。

    过了一会儿,大孙氏又道:“永进那孩子实心眼,把积蓄全拿出来给他爹治病。”

    “这个举动,是大孝子啊,咱也不好说啥。”

    “可八妹这怀着身子,他们一家好几口都在镇上租着屋子住,家里的屋子也不好。”

    “原本是打算再攒段时日盖屋子的,这下恐怕全都得添进去了。”大孙氏道。

    孙氏再次叹气。

    “若是全都添进去,能换回一个人,倒也赚了。”

    就怕最后,人财两空。

    隔天一早。

    除了小安这样的小孩子,其他人都早早起来了。

    隔壁院子,杨若晴和骆风棠也都起来了。

    这大冷天,早上冻得都不敢伸手指了。

    村口池塘里的水,都结了冰。

    村里人都还裹在温暖的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着大觉。

    可是老杨家人却都汇聚在大路边上。

    前头那辆马车里,铺了被子。

    杨永进将杨华安驮着塞进了车厢里。

    杨华安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棉帽和手套。

    脸上还戴着棉布口罩,就露出一双眼睛出来。

    被塞进了车厢里,还在咳嗽。

    然后,大妈金氏也钻进了车厢去照顾他去了。

    看到大妈金氏这样一路都跟杨华安窝在一个小小的车厢里,杨若晴真为金氏捏了一把冷汗。

    好人有好报,医院传染科的医生护士,不也都健健康康的嘛!

    人到最后患病的时刻,总得有亲人陪在身边照料着啊。

    不可能病倒就被放弃。

    他杨华安可以那样冷漠的放弃自己的亲人,可是,自己的亲人却没有放弃他。

    前面那辆马车是杨永进驱赶,车旁还坐着杨华洲。

    后面的马车是杨华忠驱赶,车旁坐着杨华明。

    后面车厢里,老杨头和身体赢弱的杨永仙坐了进去。

    在两辆马车的最前面,骆风棠骑着黑色的马王静候在那里。

    “路上当心,还是那句话,有啥情况,派个人家来说一声。”

    杨若晴走了过来,对骆风棠叮嘱。

    骆风棠点头,然后众人出发。

    一直到男人们的马车走出了视线,再也看不到了,杨若晴才扶住孙氏的手臂,又招呼着鲍素云和曹八妹:“咱也回去吧,收拾准备一下,等会上昼陪奶去送九朝礼。”

    众人点头。

    杨若晴又重点看了眼刘氏:“四婶可莫要说漏了嘴,回头爷和四叔那边发起怒来,我们可拦不住。”

    刘氏撇撇嘴:“咋都把我当不懂事的小孩子来叮嘱呢?放心吧,我不傻。”

    然后,妇人们各自散去,准备送九朝的礼物去了。

    孙氏也在后院准备着,堂屋里,杨若晴把一只鼓鼓囊囊的绣花大荷包塞给曹八妹。

    “这里面是二十两纹银,是我和棠伢子的一点心意,你收好。”她道。

    曹八妹死活不要。

    “我们有银子给公公看病,你和棠伢子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银子真不能收。”曹八妹道。

    杨若晴道:“我晓得你和二哥准备了银子给我大伯治病。”

    “这二十两,你也收着嘛,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怎么着手头也得留着一些钱才踏实啊!”

    最后,曹八妹还是没能拗过杨若晴,收下了银子。

    “晴儿,谢谢你们”

    曹八妹低下头来,轻咬着唇,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

    杨若晴笑了笑,抬手扶住她的肩膀。

    “咱是一家人嘛,共患难嘛。”

    上昼,妇人照着之前的约定,都带着各自的礼物,汇聚到了谭氏的东屋。

    杨华安的事情,大家伙儿都谨遵老杨头的吩咐,瞒着谭氏。

    谭氏脾气急,这眼睛就是当初发怒着急给急瞎掉的。

    大夫说了,谭氏不能再受大刺激了。

    不然,身体得出大岔子。

    于是这会子,当众人来到东屋时,见到的谭氏,是充满着数不清的愉悦和快乐的。

    “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我手里拿的这布是不是红色的?”

    谭氏手里抓着一块大红的帕子问众人。

    杨若晴点头:“奶,是红的呢。”

    谭氏道:“那好,你帮奶把这红布呀,罩在床上的那只篾竹篮子上面,等会给你小姑那送去。”

    “好嘞!”

    杨若晴接过红布,来到床边。

    探头一看,这篾竹篮子里,满满当当的礼品,全都是谭氏为杨华梅母子三个准备的。

    吃的,穿的,用的

    估计钱啥的,谭氏还收在身上见面再给吧?

    杨若晴心道。

    这时,谭氏问众人:“你们都准备些啥九朝礼?”

    孙氏,刘氏,鲍素云都依序报了一遍,谭氏竖起耳朵听着,听得很是认真。

    完事了,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这礼不丢咱老杨家的人。”

    “咦,大房呢?咋没听到你们大嫂的动静?”谭氏又问。

    曹八妹赶紧站了出来,照着之前商量好的说辞道:“我婆婆要忙着照看公公,大房送礼的事儿是我去。”

    “我准备的礼品,跟几位婶婶们准备的一模一样。”

    谭氏点点头:“你代替你婆婆去也好,她又聋又哑,去了也不会说啥吉利话,也是丢人。”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369章 黑的;白的() 
老杨家的妇人女眷们,在谭氏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孙氏扶着谭氏,杨若晴便帮孙氏拎着礼品。

    众人很快就穿过村子,来到了老王家。

    一路上遇到同村的人,得知谭氏她们今个是去老王家‘做嘎婆’,一个个都抢着跟谭氏这道贺。

    一下子添了两个大胖外孙,谭氏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只是苦了身后孙氏这帮妇人,心里兜着事儿,脸上还得赔着笑。

    杨若晴也是纠结得很。

    感叹这老天爷真是喜欢拿人开玩笑啊,又或者说,公平吧。

    给了你这个,就必定会收走另一个。

    在天道面前,人,跟地上的蚂蚁差不了多少。

    就这样,众人很快就到了老王家。

    王洪全家早有准备,谭氏她们刚到门口,炮仗就响了。

    王洪全父子两个,还有两个女婿,以及老王家本家的亲戚也都过来了。

    大家迎接了谭氏她们进屋子。

    谭氏径直让王栓子搀扶着去了杨华梅那屋。

    后面,杨若晴将礼品交给栓子娘,听到孙氏在一旁对栓子娘道:“这几日家里忙,想着你们家也要走亲访友,所以就没过来看梅儿和俩孩子。”

    栓子娘对孙氏道:“晓得你们忙,大正月的,家家都忙。”

    “快,晴儿娘,素云,大家伙儿都屋里坐。”

    栓子娘招呼着众人进了屋子后,妇人们照着当地的风俗,鱼贯而入进了杨华梅那屋子。

    杨华梅头上围着一块防风的包头帕子,正靠坐在床上,手里端着满碗的荷包蛋在吃。

    谭氏侧身坐在床边,正跟那小声询问杨华梅的近况。

    这几日吃啥了,喝啥了,肚子痛不痛,****涨不涨,孩子们吃喝拉撒咋样等问题

    床边两只小摇篮里,双子都在里面睡得正酣。

    妇人们不敢大声,一个个屏住呼吸围在摇篮边看了一会两孩子。

    然后,把各自带来的见面礼,放在两个孩子的小摇篮里。

    然后栓子娘那边泡好了茶,过来招呼大家去外面堂屋坐,大家这才退出去了。

    屋里就留下谭氏陪着杨华梅。

    不过,杨若晴也留了下来。

    她来到床边,从身上取出一块红色的手绢儿。

    “姑,这是我给两个表弟的一点心意,你替他们收着。”她道。

    杨华梅赶紧把手里的碗放到一旁,接过那红帕子一层层摊开来。

    “呀,好漂亮的银镯子啊,晴儿,你这心意也太重了,我不好意思收啊”杨华梅道。

    脸上,眼底,全是惊喜的光芒。

    杨若晴笑了笑,“小镯子,戴的好玩嘛。估计有点大,回头姑你用红线绑几圈。”

    杨华梅赶紧点头:“嗯,我会的,晴儿,你真好,我替他们两个谢谢你!”

    边上,谭氏竖起耳朵听到这一切,老太太伸出手来:“镯子呢?我捏捏看。”

    杨华梅便拿了一只递给谭氏。

    谭氏接到手里,仔仔细细掂量了下,如菊花般皱纹横生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

    “嗯,还是胖丫会办事,比你那几个小气吧啦的婶子强多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