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611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611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跟大舅妈那打了招呼,回头那些猪场子我全要了。”

    香肠是好东西,家里几个弟弟妹妹都爱吃。

    送去几个酒楼做食材,又是招徕顾客的一大亮点。

    母女两个回到水井边,把晌午准备烧的那条大草鱼给剁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合计着待会晌午一锅烧了,然后给嘎婆,老杨头,骆铁匠,还有长庚和大牛这些人家都送一碗去。

    “娘,姐,咱村来了好多外乡人”

    小安几个蹦蹦跳跳跑来了后院,都很兴奋的大喊着。

    孙氏抬头慈爱的看了小安一眼:“来了就来了呗,瞧你这跑的满头汗,快过来,娘给你擦擦。”

    杨若晴则抬起头问小安:“都是些啥样的外乡人啊?去谁家的?”

    小安道:“一个个老高老大,还有个老伯伯,他们去了里正伯家。”

    老高老大?还有个老伯伯?

    杨若晴突然就想起了前几日在望海县城遇到的那支从大辽过来的商队。

    当时那个为首的阎姓老伯还跟她这打听长坪村怎么走来着呢!

    还想再问点啥,擦过了汗的小安,早已欢呼着又跑去了前院。

    算了,回头得空了再去看看吧。

    接着洗鱼。

    母女两个来到灶房,准备烧鱼,刚好杨华忠回来了。

    汉子刚从村里过来,也晓得了这事儿。

    “听他们说,是从北方大辽国过来的一伙客商呢,这会子在里正家。”

    “里正伯把村里几个族老都请过去作陪,对了,先前还把晴儿爷和村南头的小老杨头他们也都找过去了。”

    汉子把自己听到的,原原本本跟灶房里的妻女说。

    孙氏讶了下,“那伙辽国的客商来咱村做啥?莫不是有啥大事吧?”

    妇人胆子小,从前担惊受怕的事与多了。

    这会子乍然听到这事儿,忍不住就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了。

    杨华忠赶紧道:“晴儿娘你莫慌。”

    “看那些客商,一个个和和气气的样子。里正还把几个村老都请去了,指不定是要给咱修桥铺路也说不准呢!”

    汉子赶紧安抚道。

    孙氏半信半疑。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杨若晴道:“娘莫慌,我也跟爹想到一块去了。”

    接着,她把自己前几日遇到阎姓老者的事儿跟两口子说了。

    “指不定就是他们来咱村了。”她道。

    大锅烧鱼,用农家最原始的法子来烹饪。

    咸,辣,把鱼汤的鲜美熬出来。

    估摸着鱼的火候差不多了,孙氏找来好几只碗,分别往碗里装了鱼块鱼籽和汤。

    准备给几个亲戚朋友家送。

    老杨家后宅。

    杨若晴送鱼过来的时候,东厢房门口,谭氏坐在那晒日头,老杨头不在。

    “奶,我爷还没家来?”她问。

    谭氏没好气的道:“谁晓得呢,半上昼就被里正给叫去了,也晓得是要说个啥事儿,饭都不让回来吃”

    杨若晴没兴趣跟谭氏那絮絮叨叨,跟她说了鱼的事儿,转身回来了。

    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晌午饭,全鱼大餐。

    到了夜里,老杨头打发杨永青过来传话。

    “三叔,爷让你们赶紧去老宅,有事情要说,越快越好!”

    撂下这话,杨永青拔腿就跑了。

    杨华忠和孙氏面面相觑。

    杨华忠皱眉:“昨夜不是才刚召开过家庭会议吗?这么急,出啥事了?”

    孙氏也是一头雾水。

    杨若晴道:“去看看不就晓得了嘛,走吧爹,咱一道儿过去。”

    孙氏留在家里照看大安小安他们,父女两个打着灯笼进了村。

    老宅的东厢房里,杨若晴和杨华忠赶到的时候,杨华安,杨华林,杨华明,刘氏他们全都到了。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022章 翻脸比翻书还快() 
杨若晴一眼扫过去,把这些伯伯叔叔们的反应看在眼底,猜测他们跟自己一样。

    都是急吼吼赶来,并不知情。

    “爹,老三他们来了,人来齐啦,这下您可以交待事情了吧?”

    杨华安把目光从杨华忠和杨若晴父女两个身上移回去,跟老杨头那道。

    老杨头含笑点头,他把嘴里最后一口旱烟抽完,吐出一圈烟雾后,出了声。

    “今个夜里把大家伙召集过来,还是要说说祭祖的事儿”

    “爹,昨夜不是说过了嘛?咋还说呢?”杨华明心直口快,忍不住问道。

    “你爹说话,你个兔崽子甭打岔。”

    谭氏在一旁嗔了句。

    老杨头却不见半点恼色,相反,红光满面。

    “老四啊,你这性子太急躁了,等爹我把话说完嘛!”

    老汉哈哈一笑,接着道:“我今个想了又想啊,觉着昨日老二那话在理。”

    “咱老杨家人,最是尊重祖先长辈的。”

    “尤其是在永仙考中了秀才,这样喜庆的事儿下,更要跟老杨家祖上烧香磕头报喜啊!”

    “小坟里的那位,是你们曾祖父的妾,虽然她没给咱老杨家留下一儿半女的。”

    “可她伺候过你们曾祖父和曾祖母一场,进了咱老杨家的门,也就是咱老杨家的人,死了也是咱老杨家的鬼。”

    “所以呀,今年这祭祖,我打算好好的,热热闹闹的搞一场。”

    “那小土坟,咱也要给它淋土,再给装个石碑,石碑上刻点啥什么的”

    老杨头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完事儿了,坐在那,抽着旱烟,等着面前的一众儿孙各抒己见。

    屋里的众人听到老杨头这提议,一个个都懵逼了。

    昨日可不是这个态度啊,这是咋回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都没有先站出来表这个态。

    老杨头把屋里众人这些反应看在眼底,暗暗满意。

    他咳嗽了一声,扬声道:“好吧,既然大家伙儿都不吭声,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回头该咋准备,准备些啥,我再另行吩咐你们”

    “爷。”

    一道清脆的女音插了进来。

    老杨头朝声音来处看去,“晴丫头,咋了?”

    杨若晴坐正了身姿,正笑吟吟望着老汉。

    “爷,凡事都该事出有因,我就是想问问,你咋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呢?是不是有啥事儿?”

    她一脸好奇的问。

    老杨头听这话,眼底明显掠过一丝不自然。

    他还来得及张口,一旁的谭氏抢先呵斥开了。

    “死胖丫,你一个丫头片子,管那些事儿做啥?”

    “你爷是一家之长,他咋说,你们咋做不就得了嘛,问啥问?”谭氏没好气的道。

    杨若晴看了眼谭氏,笑了下道:“奶这话就太武断了吧?没错,咱晚辈是要尊重长辈的吩咐做事。”

    “可长辈也该体谅下咱晚辈,为啥要那么做,让咱知情,不能啥啥都蒙在鼓里呀。”

    “爹,四叔,你们说我说的对不?”

    她的话,也道出了其他人的心声。

    杨华忠道:“没错,我闺女说的在理。”

    杨华明也赶紧道:“我也正想问爹来着,为啥又改主意了呢?”

    “就是啊,这翻脸比翻书还快,还不准人问了”刘氏撇嘴,嘀咕着。

    杨华林没吭声,一双猴儿精的眼睛骨碌碌转着,似是在琢磨着什么似的。

    杨华安则微笑着出来打圆场。

    “你们几个,怎么跟咱爹咱娘说话的呢?都少说几句。”

    他道,转而又凑到老杨头跟前。

    “爹啊,您老交待我们做的,我们那是眉头都不皱一下。”

    “不过,这你也瞅见了,几个弟弟都不大明白。”

    “爹你还是跟大家伙儿说清楚,深得弟弟们在那瞎猜忌”

    老杨头抬眼瞅了眼面前的大儿子杨华安。

    这个和稀泥的!

    “哎,该说的,方才我都说了。”老杨头长叹了口气,再度出声。

    “百善孝为先,我们老杨家,更是以孝传家。”

    “还是那句话,既然进了咱家门,那就是咱老杨家的人。”

    “死了,也是咱老杨家的祖宗,咱都是她脚底下的后辈,咱就该供奉起来。”

    老杨头神情肃穆,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说得,更是铮铮有力。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老二啊,回头你去镇上,找个石匠刻块墓碑。”

    “记住,要把咱这每一房男丁的名字全写上去,越快越好,祭祖的时候要用。”

    老杨头再次吩咐。

    杨华林点头:“爹你放心吧,我明日就去办。”

    “对了,五房的名儿咋办?”他又问。

    谭氏抢先道:“那个抛爹弃娘的兔崽子,被个女人迷得晕头转向,他不是咱老杨家的人!”

    杨若晴道:“爷刚说了,进了咱家门,就是咱老杨家的人。”

    “五叔可是爷奶亲生的,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咋就不是老杨家人了?”她问。

    谭氏气得咬牙,还要再驳,被老杨头制止。

    “把五房名字刻上罢!”老汉吩咐。

    老杨头又吩咐了一些其他旁枝末节的事儿,然后打发众人散了。

    杨华安却被他单独留了下来。

    “老大啊,兄弟几个里面,你念的书最多。”

    “明日你随我一道儿去村老老旦伯家一趟。”

    “去老旦伯家做啥啊?”杨华安问。

    老杨头道:“咱长坪村有好多个姓,最大,人数最多的,就数咱杨姓,和里正他们的王姓。”

    “咱这些大姓家族,祖上都修了族谱的。”

    “老旦伯家祖上,就是专门帮人修族谱的,村里的几个大姓族谱,也都是他家在保管。”

    “明日上昼,准备些酒和肉,你跟我去一趟你老旦伯家。”老杨头吩咐。

    “诶,好嘞。”

    清水镇。

    杨若晴和小雨结伴来镇上采年货。

    中途两个人来到天香楼歇脚吃饭。

    “晴儿你快看,那个老伯就是前两日去咱村找过里正的那位大辽客商呢。”

    小雨眼尖,拍着杨若晴的肩膀低声道。

    杨若晴循声望去,果真看到了那日在县城城门下遇到的阎姓老者。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023章 有渊源的() 
他带着两个粗壮的北方汉子,在酒楼大堂靠窗的地方要了一张桌子。

    酒菜还没送上来,几个人在那里低声交谈着,似乎在斟酌手里的菜单子。

    “小雨,你先去后院找八妹,我过去打声招呼。”

    杨若晴跟小雨这说了一声,把采办的年货交给她,自己则朝那边窗口走去。

    “阎老伯!”

    杨若晴走过去,微笑着在桌子旁站定。

    阎槐安看到面前的小姑娘,怔了下,随即便想起来了。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姑娘你,实在好巧,快坐快坐。”

    阎槐安指着身旁的凳子,微笑着着招呼道。

    杨若晴道了声谢,又对他同桌的其他两个汉子微笑着点了点头,在旁边坐了下来。

    那两个汉子也认出了眼前这个姑娘,正是进望海县那日,帮他们解围的那个。

    两个粗犷的汉子也同样对杨若晴报以礼貌一笑。

    杨若晴坐定后,视线收了回来,落在阎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