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608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608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嫁娶的日子,一般都会选在二十以后。

    为啥?

    为的就是那些招待客人的喜宴上剩下的肉菜,能够收捡一些起来,留作过年用。

    这就叫一石二鸟,双管齐下。

    今个才十四,怎么就放炮仗了?

    而且从这声音听,炮仗还远不止一挂呢,出了啥喜事了?

    杨若晴一边猜测着,将马车赶进了院子。

    家里,大安小安那帮孩子一个都不在。

    杨华忠也不在。

    杨若晴找遍前院后院,最后在灶房找到了孙氏。

    “呀,晴儿回来啦?还没吃饭吧?娘给热饭菜啊!”

    孙氏正在刷锅洗碗,显然不晓得杨若晴今个能到家,一家人已吃过了晌午饭了。

    杨若晴在锅台边站着喝茶,看孙氏给她**蛋炒饭。

    “娘,村里谁家在做啥?咋放那么响的炮仗?”她问。

    孙氏拿锅铲的动作稍顿了下,随即道:“哦,是老沐家呢!”

    “沐子川考中了举人,今个从长淮洲回来了。”

    “他嘎婆那边,镇上的保长,村里里正,全都来了。听说啊,长淮洲和庆安郡还有望海县城,都来了人。”

    “村里好多人也都去道贺去了,这会子放炮仗,怕是午宴开席呢!”孙氏道。

    杨若晴恍然。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沐子川,他前面那些年的辛苦付出,已经开始收成效了。

    杨若晴转头看了眼四下,再问孙氏:“咋没瞧见我爹?难不成也去道贺去吃酒席啦?”

    孙氏道:“道贺的钱托你长庚叔捎带过去了,没去吃酒席。”

    “份子钱都出了,咋不去吃酒席呢?”杨若晴笑了下问。

    孙氏道:“被你爷喊去老宅了,说是有事儿要合计,到现在还没家来。”

    “哦。”杨若晴点点头。

    也想去老宅看看老杨头召集杨华忠过去,是要合计个啥幺蛾子出来。

    刚巧这会子,蛋炒饭出锅了。

    “来,赶紧把这蛋炒饭吃了,这一路铁定饿坏了!”

    孙氏说道,拿着筷子和碗放到了边上的一张小桌子上。

    杨若晴嗅了下这香味,肚子就咕咕叫了。

    再看一眼孙氏做的蛋炒饭。

    白色的米饭,一粒一粒的,鸡蛋,被炒成了碎碎的鸡蛋絮儿。

    金黄金黄。

    二者交缠在一起,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再配上一点点青葱的碎沫子做点缀,视觉上的冲击,带来的便是味觉上的一发不可收拾!

    她一屁股在小凳子上坐了下来,抓起筷子扒了一口蛋炒饭在嘴里。

    孙氏知道她不怎么吃猪油,蛋炒饭是用今年家里新收的油菜籽磨的。

    老式的磨房,磨出来的菜籽油格外的醇香绵延。

    炒出来的蛋炒饭,回味无穷。

    孙氏又从菜橱里拿出两碟小菜。

    一碟是自家腌制的辣萝卜条儿,还有一碟,是甜豆腐干儿。

    杨若晴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吃的津津有味。

    感觉吧,这人要是饿了,吃啥都带劲儿。

    吃饱了,对啥都满足了。

    孙氏就坐在一旁微笑着看她吃,妇人的眼底含着笑。

    “吃完了,再喝几口热茶,在灶房里坐一会再出去,莫喝了凉风。”妇人还不忘叮嘱着。

    很快,一碗饭就见了底。

    杨若晴打了个饱嗝,摸着肚子,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

    孙氏则拿过她的空碗和筷子,去到锅台边刷洗去了。

    杨若晴端着茶碗站在锅台边看着,不不一会儿,杨华忠回来了。

    “爹!”

    杨若晴朝他那边唤了一声。

    汉子埋头走路,似乎在心里琢磨着什么事儿。

    听到杨若晴的声音,猛地抬起头来。

    “哟,闺女家来啦?”

    汉子的脸上露出惊喜,大步来到锅台边,抬手摸了下杨若晴的头。

    “吃了没?”他问。

    杨若晴点头:“娘刚做了蛋炒饭给我吃呢。”

    “嗯,吃了就好。”汉子点头。

    这时,孙氏在一旁问他:“咱爹喊你过去有啥急事么?”

    杨若晴问询的目光,也随着孙氏一块儿落在杨华忠的身上。

第1017章 晴儿的终身大事() 
杨华忠愣了下,随即咧嘴笑了笑。

    “也没啥急事,就是喊我们兄弟几个过去商量,说今年过年的事儿,顺便还提了下祭祖。”他道。

    孙氏‘哦’了声,便不再多问。

    杨若晴却揽过了话茬。

    “爷奶今年不是跟着大伯他们过年嘛?”她问。

    杨华忠道:“是啊,虽是跟着你大伯他们过年,可我们其他几房都得给二老准备年节礼。”

    杨若晴点头。

    关于这个,在当初分家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了。

    二老轮流着跟几个儿子过,每个儿子家过一个月。

    生病生痛了,就由当时轮到的那个儿子来承担药钱和照看。

    其他儿子们也得探望。

    但当分年过节,几个儿子都要为老两口送上衣物吃食。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还要给二老钱。

    今个老杨头召唤老爹,肯定就是说这些的。

    “给晴儿爷奶的年节礼呀,我早就准备在那了。”孙氏洗好了碗,再次出声道。

    “老三啊,回头你挑个双日子,给二老早些送过去吧。”妇人催促道。

    杨华忠点头。

    孙氏接着道:“等把晴儿爷奶,还有我娘家那边的年节礼送掉,咱就要着手准备过年了。”

    杨若晴听到要忙年,眼睛顿时亮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当时一家五口还挤在三间小矮屋里。

    不过那会子她做豆腐,手里也攒了几两银子。

    原本准备带着家人过一个能吃上肉,穿上新衣服的年。

    可腊月二十四夜里,杨华忠就被衙役拷去县城下了大牢。

    别人家都在忙年的那几日,她家则是处于水深火热中。

    娘和两个弟弟在家里担惊受怕,她和棠伢子在县城奔走营救

    往事不堪回首。

    “娘,今年过年,让我来一手操办,好不好?”

    杨若晴兴奋的道。

    想要揽过这个差事,弥补去年的遗憾。

    知女莫若母。

    孙氏一脸慈爱的打量着杨若晴:“好啊,那就你来操办。”

    杨华忠却摇头:“不能要晴儿操办。”

    “为啥呀?”杨若晴有点急了。

    杨华忠也是一脸疼爱的看着她,“你这闺女,真是忙傻了,光顾着做生意赚钱,倒把自个的终身大事给忘了?”

    “啊?”

    杨若晴怔了下。

    杨华忠看了眼孙氏,道:“这几日,骆大哥跟我这念叨了好几回。”

    “这两个孩子婚也定了,前面端午,中秋两节礼也送了。”

    “接下来就剩下这年节礼。”

    听到杨华忠这话,孙氏也反应过来了。

    妇人的眼底,涌上狂喜。

    “是啊,送完这年节礼,就该走‘过门’这道了。”妇人道。

    等到‘过完门’,成婚的日子就该定下来了。

    这么一想,孙氏的眼眶突然又红了。

    “这是咱闺女在咱跟前过的最后一个年了?”妇人问。

    眼泪吧嗒就掉下来了。

    杨华忠看到妇人哭了,汉子心里也是一样的滋味。

    又高兴,又舍不得。

    可汉子却不能哭。

    “晴儿娘,这正说着咱闺女的大喜事呢,你咋哭上了?老不吉利了?快莫哭了。”汉子劝道。

    孙氏赶紧抬起手掌跟抹去眼角的泪水。

    两口子的目光,一齐落在面前显然还没回过神来的杨若晴的身上。

    身为故事的主人公,杨若晴的脸,这会子成了猴子屁股。

    “爹,娘,你们这是说啥呀!”

    她的神情,难得的扭捏了几分。

    “什么最后一个年了?我就算出嫁了,也是你们的闺女啊!”她道。

    孙氏抬手,轻抚着杨若晴的头。

    “傻闺女,就算你走到天边,你也是爹娘的闺女啊!”妇人道。

    “我跟你爹商议一下,回头找个日子,让老骆家送年节礼过来。”

    “对了,棠伢子啥时候从军营回来?最好得他在家才更好”孙氏道。

    杨若晴想了下:“他这两日应该就可以到家了。”

    孙氏道:“那就好。”

    下昼,骆铁匠又过来找杨华忠喝茶说话。

    杨华忠便把自己的打算跟骆铁匠说了。

    骆铁匠欢欢喜喜回家准备去了,只等骆风棠到家,就送年节礼过来。

    送完年节礼,就接杨若晴‘过门’。

    日子就在年内这小半个月里挑。

    婚事这块,暂且就议到此处。

    腊月里,家家户户洗刷忙。

    趁着日头好,早饭后,杨若晴先是帮着孙氏把家里的被子啥的抱去院子里晾晒。

    接着,又去隔壁嘎婆家的院子里,帮忙拆洗被褥和晾晒。

    八妹这几日一直都在镇上的酒楼做事,要等到腊月二十四酒楼歇业才能回来。

    大孙氏要忙着伺弄猪出栏的事。

    家务这块,全都落在嘎婆孙老太的身上。

    杨若晴便跟孙氏一块儿过来搭把手。

    孙氏在那晒被子,打扫屋子,杨若晴则把换下来的几床被套卷做一团,带去洗。

    “晴儿,这冷天池塘水冻手,你搁那,回头娘去洗。”孙氏在后面叮嘱。

    杨若晴道:“我先在咱家院子里用井水洗,回头再去池塘抖一下就成了,冻不着。”

    回到自己的后院水井旁,杨若晴开始准备起来。

    两口夏天用来洗澡的大木盆,搓衣板,棒槌,皂角粉,毛刷子

    她把换下来的被单放到大木盆里,撒上皂角粉,正要起身打井水时。

    “晴儿”

    杨若晴抬头一看,讶了下。

    沐子川?

    她站直了身子,望着缓缓走近的人。

    半年不见,沐子川也长高了。

    面容依旧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清俊,但这身形身板,俨然已是一个成熟的男青年了。

    “为何这样看着我?阔别半年,莫非不认得我了?”

    他低笑了一声,抬步朝杨若晴这边款款走来。

    万年不变的天水清长袍,包裹着那修长挺拔的身躯。

    墨发如瀑披泄在身,从两边耳侧各挑了一缕墨发,再在脑后用一根青色的竹簪子扣住。

    俊美,飘逸。

    儒雅,斯文。

    听到他的问,杨若晴回过神来。

    她扯了扯嘴角:“咋会不认得呢?沐举人现在可是咱这十里八乡的名人啊!”

    沐子川挑眉。

    “这话,我怎么听着,不像是恭维,倒像是有些挖苦?”他问。

第1018章 心里那道坎() 
杨若晴扯出一丝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爱咋理解随便你。”

    撂下这话,她转身拿起脚边的木桶,正要丢进水井里去打水。

    一只修长,骨干,白皙,又极好看的手指按在了木桶的把手上。

    “干啥?”

    她抬头,斜觑了他一眼。

    他看着她,清澈明亮的眼睛笑着眨了眨。

    “是要浣洗衣物么?我来帮你打水。”他道。

    上一回过来跟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