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440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440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华洲对杨若晴道:“晴儿,今个五叔要跟你告假一日了”

    唯一的妹子失踪,他铁定要去找,今个去不成酒楼了。

    对此,杨若晴表示理解。

    “五叔,你专心找人就是了,酒楼的事我来打理。”

    杨华洲点头,这才跟着老杨头和杨华忠再一次出了家门。

    天香楼。

    杨若晴把今日的事情,刚跟酒楼的几个管事吩咐了下去。

    左君墨便到了。

    “左大哥,你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啊,我还以为得再等十天半个月呢!”

    看着停在酒楼后院大路边,一排儿溜溜新的板车。

    还有那十匹骡子十匹马,杨若晴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似的。

    这么多骡马,得多少钱啊,她都感觉不真实了。

    左君墨微笑着对她道:“赚钱的事儿,肯定要火速来办,拖拖拉拉错过了好时期,那就得不偿失了。”

    杨若晴连连点头,再一次被左君墨的办事效率折服。

    跟这样的人合伙做生意,真爽!

    “晴丫头,车马都给你送来了,接下来,如何安顿它们,你可有打算?”

    左君墨接着又问。

    提到这个,杨若晴莞尔一笑。

    “我家有个养猪场,养猪场边上有一大片空的棚舍。”

    “食槽早已做好了,回头骡马全放那里面。”她道。

    “那就好。”左君墨道。

    “左大哥,快,快屋里请,今个一定要在这里耍几日再回去,让妹子我也尽一回地主之谊。”杨若晴道。

    左君墨笑道:“恐怕这趟还要让妹子失望了,我那边还有一笔生意要谈,顾客在湖光县城等我,改日得空了,一定过来好好小住几日。”

    杨若晴露出失望的表情。

    但随即便也想开了。

    “好吧,生意要紧,忙些好。”她道。

    “不过,晌午饭你得一定给妹子个面子,在这吃了再走,尝下妹子的手艺!”

    面对杨若晴的强烈挽留,左君墨想了下,点了点头。

    “好,那便一切从简。”他叮嘱。

    “嗯,我就弄三个菜。”

    杨若晴欢喜得道。

    将左君墨带来的那几个押送车马的伙计,交给了跑堂大刘去招呼。

    她自己则将左君墨请进了后院的雅室。

    给他泡了茶,拿了点心,然后,她拿来自己的围裙围住。

    又把自己设计的厨师帽和白色口罩戴起来。

    正在抿茶的左君墨见到她这全副武装的样子,有点忍俊不禁。

    “晴丫头,你这又是唱的哪出?”他含笑问。

    杨若晴抬手指了下自己头顶高高的厨师帽:“我们酒楼的厨子和伙计,都有这样的配备。”

    “做起事来,更能保证菜肴的干净。”她道。

    左君墨讶了下,眼底有着不加掩饰的赞赏。

    他想起自己从前有几回在外面的酒楼吃饭,菜里面吃出头发丝儿

    那胃口,当即就没了,还很扫兴。

    “你这法子,果真不错,下回我若开酒楼,也跟你这借鉴经验。如何?”他问。

    杨若晴嘻嘻一笑:“借鉴不敢,互相切磋,互相帮助。”

    “那啥,左大哥你先坐,我去小露一手,马上就来!”

    说完,她一阵风似的去了大灶房。

    这边,左君墨看着她跑开的背影,微笑着摇了摇头。

    然后端起茶碗,饶有耐心的抿了起来。

    还是这里的茶香啊!

    大灶房里,杨若晴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三道菜出来招待左君墨。

    一道蜜汁猪排。

    一道干锅扁豆。

    一碟田园素炒。

    此外,考虑到天气热了,他往返望海和湖光两县,身疲喉燥。

    又给他做了一盅银耳莲子羹。

    雅室内,左君墨看着面前的三菜一羹,眼睛亮了的同时。

    那香味儿飘进鼻息,食欲立刻就被唤醒了。

    “左大哥,来,尝尝妹子的手艺咋样!”

    杨若晴笑嘻嘻招呼着。

    左君墨点点头,抬起筷子,品尝起来。

    杨若晴坐在一旁,笑眯眯看着他吃。

    起初,他进食的动作,很是斯文,还带着一丝矜持。

    但是,当他一道一道菜的品尝之后。

    他脸上的神情,越发的愉悦惬意。

    眼神变得越发的明亮。

    下筷子的动作,快了,频繁了。

    斯文渐渐被迫切取代。

    杨若晴啥都没问,但她知道,这菜,她做对了。

    合他的胃口。

    “好辣”

    左君墨暂停了下筷子。

    俊逸的面庞,因为干锅扁豆里的一块辣子,而浮起一层异样的潮红。

    “晴丫头,你这辣子果真劲爆啊,舌条跟着了火似的。”

    “不过,却也辣得过瘾,痛快!”

    他小有激动得说道,饱满光洁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热汗。

    这样的左君墨,杨若晴还是头一回见。

    跟他一贯的朴实,沉稳和温和有些不同。

    竟然有些可爱。

    杨若晴哈哈一笑:“这小辣子,在我们这家家户户菜园子里都种。大家都喜欢它,无辣不欢啊!”

    “来来来,左大哥你喝口银耳莲子羹,这个是甜的”

    她赶紧把甜羹送到了他面前。

    他也不拘泥,狂饮了好几口,嘴巴里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才总算散去些。

    “嗯,过瘾”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名以食为天。”

    “从前,我只当吃食不过是用来果腹之用。”

    “今个,吃了晴丫头你做的饭菜,我才知道,原来,吃,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份追求。”他有感而发。

    杨若晴笑了。

    “左大哥真是有才,吃顿家常便饭,也能说出这么多大道理来,佩服。”她道。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735章 人不就来了嘛() 
左君墨摆摆手。

    “我不过是有感而发。”他接着道。

    “怪不得晴丫头你的天香楼生意这般好,两回过来,都客满为患。”

    “这里的菜,果真是别处吃不到的美味。”

    他不吝夸赞,视线掠过面前的蜜汁猪排。

    譬如这道菜。

    食材不过是极其普通的猪肉,她却能做出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美食来。

    一样食材,百种吃法。

    抓住了顾客的胃,还怕生意不好么?

    “左大哥”

    杨若晴突然叫了他一声。

    “嗯?”他挑眉,看着她。

    她想了下,道:“我的手艺,你也粗略尝过了。”

    “你先前也提到,说你有意把生意涉足酒楼这块。”

    “我在想,若是下回我把天香楼分楼开去湖光县,你也入伙吧,咱俩一块儿干,咋样?”

    左君墨手指摩挲着茶碗边缘的花纹。

    这是他思考时,习惯性的动作。

    杨若晴耐心的等待他思考的结果。

    很快,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她身上。

    “这个提议不错,我在那边有资源人脉,你这边有独具一格的菜肴和服务。”

    “酒楼开过去,再运做一番肯定不亏。不知晴丫头你打算几时付诸行动?”

    他问,言辞间露出浓郁的兴趣来。

    杨若晴道:“眼下正在组织运输队,家那边的采药队伍也正在教他们认药。”

    “我想先把药材这块落实下来,再图分楼的事。”

    “现在,只是一个设想,真要拉左大哥你入伙,可不单单是请你尝几道菜这么简单。”

    “咋说也得请你去前面大堂,好好考察一番才行啊!”

    杨若晴如实道。

    左君墨也微笑着点头,“不急,慢慢来。”

    又聊了几句,左君墨叮嘱了一番骡马的喂养事宜,这才起身告辞。

    前脚送左君墨一行离开,后脚,得到风声的李大耳就风风火火赶来了酒楼。

    看到眼前这一溜儿的崭新板车。

    还有这一群膘肥体壮的骡子和马,李大耳惊呆了。

    摸摸这匹马的鬃毛,又去拍下那头骡子的屁股。

    他忍不住兴奋的对杨若晴道:“东家姑娘,您这办事真是神速啊,我原本还以为您要一两个月来筹备呢!”

    杨若晴也正在那跟一匹马交流。

    听到李大耳这话,她丢给他一个白眼。

    “一两个月?黄花菜都凉了!”她道。

    李大耳连连点头。

    “还是东家姑娘厉害,那咱的运输队啥时候开工?”

    他又追问。

    杨若晴道:“现在人手还没找齐。”

    李大耳道:“这有啥难,就跟酒楼当初招伙计跑堂的似的,写张告示往瓦市口一贴,人不就来了嘛!”

    杨若晴摇头。

    “运输队是要长途跋涉的,走南闯北,跟那押镖的似的。”

    “我得挑选那些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的。”

    “最好,还要有点小伸手,好应对路上遇到了的拦路打劫。”她分析着道。

    李大耳认真的听着,然后道:“要不这样,我把从前我混的时候带的几个跟班小弟全叫过来。”

    “他们一个个都是壮犊子。出来混,说白了也是日子不好过逼的。”

    “又都是咱镇上土生土长的人,知根知底。东家姑娘你觉着咋样?”他问。

    杨若晴认真想了下。

    又看了眼李大耳:“过两日,你把你那帮小弟带过来,我亲自看看。”

    “好嘞!”

    吃过了晌午饭,杨若晴跟周大厨那提前交代了一声,提早回村了。

    为啥?

    她要把这些骡子和马还有板车赶回村去安顿。

    李大耳身为准运输队的一员,自然是要跟着一块儿押送车马回长坪村。

    杨若晴又在酒楼里,喊了杨永进,还有另外几个伙计一块儿帮着把骡马和车子护送回了村。

    孙老太她们屋子的后院。

    孙老太牵着小洁,大孙氏,还有工地上干活的工匠们,全都围拢到了后院这块。

    一双双眼睛打量着后院西面棚子里的十匹马和十头骡子。

    一个个都咂舌了。

    村里好多村民,也都闻讯过来看。

    其中,就有孙氏和鲍素云他们。

    小安和村里的同龄孩子们,更是兴奋的扒着那食槽边缘的木头护栏,拿手里青青的嫩草去挑、逗里面的骡马。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在那掰着手指头算。

    “镇上车马行,丢失一匹早红马得赔偿十五两银子。”

    “十匹马,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

    “骡子价钱比马稍微低一点点,合在一块儿,天哪,都快三百两啊!”

    这时代的乡下,五六口的庄户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往死里撑也就三四两银子。

    一头大肥猪,从年头养到年尾,能卖一两多银子就不错了

    而娶媳妇,彩礼酒水啥的算在一块儿,四两银子就能成事儿

    三百两银子?

    围观的村民们,都被三百两这个天文数字给吓到了。

    这还不算前院杂屋里,那十来辆崭新的木板车。

    这样的大手脚,大动作,杨家三房这闺女,还真是一个做大事情的啊!

    就在众人震惊,羡慕嫉妒恨的当口。

    杨若晴过来了。

    顿时就被众人给簇拥在中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