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893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893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坪村,在杨若晴从庆安郡赶回来的路程中,一件事情在村子里悄然发生了,而且还没有惊动任何人。

    最后,是大磨第一个察觉到不妙,他赶紧跑下山来找杨若晴。

    “晴儿,不好了不好了,小琴出事了。”大磨刚进门,还没站稳就气喘吁吁的道。

    “大磨哥,你喘口气再说,到底啥情况!”杨若晴忙滴道。

    大磨道:“小琴不见已有快三天了!”

    “啥?三天不见?到底咋回事?那她的两个孩子呢?”杨若晴赶紧问。

    大磨道:“三天前,小琴的婆婆来了一趟学堂,是我给开的学堂门放她进来的。也不晓得去后院小琴那屋跟小琴说了啥,小琴就带着两孩子跟她婆婆一块儿下了山。”

    “接下来三天,小琴都没再来过学堂。”

    “我不好意思去山下她家里寻,就跟大云婶子和玉枝那里旁敲侧击,她们说小琴临走的时候跟她们那打过招呼了,说是有点事儿,这几天不能来学堂做事了。”

第3273章 去找人() 
“大云那边过来跟我和玉枝这也就是打了声招呼,说她要跟婆婆去办点事儿,要耽误两天。”

    大云婶子家里,大云正跟杨若晴这努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我原本是想要多问几句的,可是看她们一副匆忙的样子,她婆婆在边上抱着二闺女,还催促了好几遍,我也不好再多问。”

    “咋,三天了还没回来?”大云问。

    杨若晴摇摇头,“我刚从她家那边过来,门锁着的。”

    说着,大云快走几步来到屋门口,朝一墙之隔的小琴家院子里瞅。

    然后又转身对身后跟出来的杨若晴道:“这门好像都锁了三天多了啊,不止小琴没去学堂,她婆婆,还有两个闺女都没回来。”

    杨若晴满脸的狐疑,“一家四口都不见了,这是上哪里去了啊?”

    “小琴没有娘家,小琴婆婆娘家有两个兄弟,也就是大平哥的大舅和二舅,她们娘四个该不会去了那边吧?”杨若晴道。

    大云道:“有可能,八成是走亲戚去了,旺福没有兄弟姐妹,要走亲戚也就只剩下小琴婆婆的娘家了。”

    “小琴婆婆的娘家在哪个村啊?”杨若晴问。

    大云想了下,道:“清水镇往北,一个叫左家湾的村子里。”

    左家湾?

    杨若晴没去过那个村子,但是却经常听老杨头和骆铁匠他们聊天的时候说起。

    有左家湾,还有右家湾,是两个沿河的村子,河左边是左湾,右边是右湾。

    老杨头和骆铁匠他们年轻时候,去过那一带挑河坝。

    “大云婶子,你在左家湾有认识的亲戚不?”杨若晴问。

    大云摇摇头,“咱们村,就小琴婆婆一个人是从左家湾嫁过来的,好像也没有其他闺女嫁去左家湾。”

    “咋?晴儿你是想去左家湾找小琴?”她又问。

    杨若晴点点头。

    “我跟小琴一块儿共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这个人的性格我清楚。”杨若晴接着道。

    “她就算是家里老人孩子都同时病了,不得不旷工,也不会超过两天。”

    “但凡超过了两天,她肯定会亲自过来跟我说,若是我不在家,就必定会去跟我爹娘那里说清楚。”

    “像这回这样一走就是三天,而且还没有半点回来迹象的,明显不正常。”她道。

    “晴儿你说的在理。”大云道,“这样吧,你要是去左家湾找小琴,我陪你一块儿去!”

    左家湾。

    跟杨若晴和大云一起过来的,还有玉枝。

    “我娘家堂妹就嫁在右家湾,跟左家湾隔着一条河,等会咱把马车放在我堂妹家。”

    马上上,玉枝对杨若晴道。

    杨若晴点点头。

    三个人很快就到了右家湾,在玉枝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她堂妹家。

    玉枝堂妹跟玉枝的面相有几分相似,看到堂姐过来,开心得不得了。

    公婆和男人也都过来热情的接待玉枝三人。

    玉枝道:“这趟是陪着我村子里的两个亲戚去左家湾找个人,马车先放在你们这。”

    她堂妹连连点头,“好好好。”

    然后,玉枝便把杨若晴和大云介绍给堂妹一家认识了。

    相由心生,杨若晴感觉玉枝堂妹这一家人很憨厚正直,她跟他们互相认过之后,转身从马车里拿出两捆礼品出来送给他们。

    “第一回过来,带了点吃食给孩子。”她道。

    玉枝婆婆忙地摆手,“你们是我媳妇娘家堂姐的亲戚,也就是咱的亲戚,”

    “大老远过来一趟,哪能要你们破费呢,使不得使不得!”老妇人道。

    杨若晴微笑着道:“大娘,咱没破费,就是给孩子们买的一点吃食,您甭客气,收下吧。”

    然后,杨若晴又对玉枝和大云使眼色,玉枝和大云也劝。

    玉枝又对她堂妹使眼色,她堂妹走过来劝她婆婆道:“娘,既然堂姐她们有这份好意,咱就收下吧,都是自家亲戚,来日方长呢。”

    她婆婆看来是很中意这个媳妇的,媳妇说这话,做婆婆的听了。

    老妇人接过杨若晴递过来的两捆礼品,暗暗掂量了下,沉甸甸的。

    这绝对不止是孩子们的零嘴吃食,还有些啥呢?老妇人心里腾起了一股好奇。

    但还是按压着,吩咐边上的老汉和儿子:“老头子,赶紧去村头打酒,骡子,你去找屠户那称肉,媳妇儿,生火做饭,好生招待贵客们!”

    按照事先在马车上商量好的,杨若晴对老妇人道:“大娘,用不着那么费事儿,我们急着去一趟对面的左家湾找个人。”

    老妇人道:“去左家湾啊?左家湾我熟啊,你们要找哪家?我让骡子两口子带你们过去。”

    听了两遍,杨若晴突然明白这个骡子是老妇人的儿子的名字。

    呵呵,好有个性的名字啊。

    杨若晴道:“我们村有个叫做金娥的,娘家在左家湾。大娘你认得不?”

    小琴婆婆的名字叫金娥,后来嫁给了旺福,大家渐渐的都不喊原来的名字了,都喊她大平娘,或者旺福家的。

    “金娥?”老妇人眯眼想了下,“她呀?哈哈哈,我当然认得,不过这院子里有个人比我还要认得呢,老头子,你说是不?”

    老妇人笑容有点奇怪,眼睛横着去扫站在一旁的老汉。

    老汉黑堂堂的脸耷拉了下来,“你个疯婆子,一把年纪了还人来疯,说你的正经事儿吧,莫让晚辈们笑话了!”

    老妇人丢给老汉一个‘等会找你算账’的眼神,然后转过身来对杨若晴几个道:“让骡子两口子带你们过去,等会办完事了就过来吃饭!”

    三人在玉枝堂妹家随便喝了几口茶,便立马动身去河对面的左家湾。

    骡子在前面带路,后面玉枝堂妹玉喜陪着杨若晴三人边走边说话。

    “从右家湾到左家湾得坐船过去,前面有个渡口,有小船,那个艄公是咱右家湾的人。”

    “一个孤寡老汉带着个小孙女终日在河边摆渡,人蛮好的,这会子肯定也在。”玉喜道。

    三人点点头。

    大云忍不住问玉喜:“先前你婆婆故意挤兑你公公,说他跟金娥熟,你公公那脸老尴尬了,这里面是不是有啥原委啊?”

第3274章 果真不对劲儿() 
“大云婶子,你咋啥都问呢!”杨若晴哭笑不得。

    玉喜闻言愣了一下,看了眼前面闷头带路的骡子,然后放缓了脚步压低声道:“其实也没啥,这事儿啊,自打我嫁过来这几年,没少听我婆婆拿来打趣我公公。”

    “听说我公公年轻那会子,一开始家里给他说亲,是打算说金娥的。”

    “然后那金娥相不中我公公,嫌弃我公公个头矮,一眼就相中了过去那边挖河坝的旺福。”

    “还没走明路呢,两个人私下里就好了。”

    “旺福家拿了一只老母鸡,就把金娥给带过去做媳妇去了,金娥娘家也没辙”

    “啥?”大云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怪不得旺福不把金娥当回事,而金娥却一直把旺福当做皇帝似的供着,”

    “搞了半天,敢情他们两个还有这么一出啊?啧啧,这个金娥,不能怪旺福不尊重她,原来一开始就是自个不自重啊。”大云道。

    杨若晴和玉枝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事儿。

    玉枝道:“旺福酗酒,喝多了酒就打金娥婶子,金娥婶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隔天还要去买肉打酒给旺福吃。”

    玉喜愕然,“世上还有这样的女人?真是”

    杨若晴道:“不过旺福现在犯事了,锒铛入狱了。”

    玉喜道:“犯了啥事儿?”

    杨若晴道:“灾荒最凶的时候,他跟一帮从采石场逃出来的囚犯勾结,想要谋害咱村的人,”

    “许是老天垂帘咱村的老少吧,事情走漏了风声,被我们饭抓了个现行。”

    “全都抓进了大牢,为首几个恶棍被县太爷下令砍头了,那还是七月的事情。”

    “旺福一直关在县衙大牢里,金娥婶子在家里是茶不思饭不想的,”

    “这会子带着寡媳和两个孙女,也不晓得是不是跑来了娘家,我们跟她家的媳妇是好友,不放心,过来瞅瞅。”

    玉喜不傻,听到杨若晴这番话,晓得肯定不止这些。

    好友跟婆婆走亲戚,犯不着让几个好友这样兴师动众过来瞅瞅。

    这其中,肯定还有些其他缘由,但这缘由,现在她们不说,玉喜也绝对不会问。

    “前面快到渡口了,咱跟紧几步吧。”玉喜微笑着对杨若晴几人道。

    几人都纷纷点头,咱不说话,加速了步子跟了上去。

    渡口那里,果真停靠着一艘两头尖尖的乌篷船。

    一个跟骆宝宝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蹲在水边洗菜,在她身后的岸上,用几块石头搭了一口简易的灶膛,里面几根粗树枝正烧得啪啪作响。

    火头上架着一口小铁锅,锅里面咕隆咕隆像是在煮着鱼。

    没有调味料,最原始的方式烧出来的鱼塘乳白得如同牛奶。

    让人一看,竟然勾起了食欲。

    杨若晴把视线从那鱼汤上挪开,投向骡子那边。

    骡子正在跟那个蹲在床头抽旱烟的花白胡须的老汉说话,还转身朝岸上的几个妇人这里指了一下。

    然后,老汉拔下嘴里的旱烟杆子,站起了身,去把绑在岸边一块大石头上的绳索解开。

    这边,骡子朝杨若晴几个招了下手,几个妇人会意,赶紧相互搀扶着来从河滩上下来,来到了水边。

    “这是阿水伯,咱右家湾唯一的艄公,年轻时候可是赶大船的。”

    骡子跟大家介绍起了老汉。

    杨若晴几个纷纷跟老汉这微笑着打招呼,大齐民风开放,乡下更是如此。

    平时在田间地头男人女人们凑在一块儿干活,大家开些荤素不忌的玩笑也都是很常见的。

    所以几个妇人跟老艄公打招呼,也没啥。

    老艄公让大家伙儿上了船,分两边坐着,然后捞起了一根长竹篙插入水里。

    “翠翠,爷爷送几位客人去河对面,你等会烧好了饭菜就先吃,甭等爷爷。”

    叫做翠翠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朝这边怯生生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