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839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839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这种人家,图的是过日子舒心,快活,人生也就几十年罢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看看我嘎婆,曾经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这突然说没了就没了。”

    杨若晴朝着那边静静摆放着的棺材看了一眼。

    “所以说咱做人,真的不必要去计较太多东西,在生老病死面前,你就会发现,好好的活着,开开心心的,一辈子你就赚了。你们说是不是?”杨若晴问。

    曹八妹抚掌:“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才不要去想那么多呢,睁眼,闭眼,一天来了,一天又过去了。”

    “有的人,今天算计这个,明天算计那个,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累不累哦!”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杨若晴站起身来,“轮到我去给嘎婆上柱香了。”

    杨若晴刚把香点燃,然后捧在两手手心里朝孙老太的灵牌俯身拜了三拜,这才双手将香插到灵牌前面的一只小香炉里。

    就在她要转身回到那边座位上的时候,刚好刘大娘拽着翠儿从那边匆匆过来。

    刘大娘的腋窝底下还夹着一团白色的东西,应该是孝衣孝帽。

    “大杰娘,晴儿娘,我们也来啦!”

    刘大娘刚进祠堂就朝大孙氏和孙氏这边喊。

    孙氏和大孙氏赶紧站起身来,“嫂子,你们咋过来了?”

    刘大娘道:“刚把灶房里拾掇完,等会烧夜饭还有一个多时辰呢,我就跟翠儿说,咱俩过去祠堂陪会你小奶奶吧,你小时候你小奶奶可没少抱你呢,如今她老人家走了,咱也该过去尽孝。”

    听到刘大娘这番话,大孙氏和孙氏都是满脸动容。

    孙氏道:“你们有心了,快过来坐吧。”

    刘大娘道:“不急,来,翠儿,咱先把衣裳穿起来,再去给你小奶奶磕头。”

    刘大娘抖开腋下的那一团白衣,娘两个套在身上。

    这当口杨若晴她们也总算看清楚了翠儿的长相。

    一个个不由得暗暗惊讶。

    之前看这个翠儿一直埋着头,还以为她是个丑八怪,所以自卑。

    现在才发现,翠儿长得还真是不赖啊。

    一张小小巧巧的瓜子脸,精致玲珑,五官很柔美,低垂着头给人一种腼腆和柔弱的样子来。

    十三四岁的光景,如同那正要含苞待放的花朵,真的很美很美。

    “翠儿这丫头,长得是真心不赖啊!”

    孙氏夸赞道,上上下下打量着翠儿,眼里都是喜欢。

    大孙氏也很直接的道:“我看这几个丫头里面,翠儿是最标致的一个了。”

    小花她们都抿着嘴笑,杨若晴道:“确实如此啊,翠儿这模样,怕是孙家沟一枝花了?”

    翠儿脸红的垂下头去,不吭声。

    刘大娘一边帮翠儿系着腰间的带子,一边道:“村里人疼爱她,是送了这么个绰号。我和她爹就时常跟她说,女孩子家,犯不着为了那点虚名,人家夸你一枝花又不能当饭吃。”

    “你呀,还得靠自个去用功,瞧瞧你长坪村的晴儿表姐,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开铺子了”

    刘大娘把杨若晴一顿拍。

    杨若晴尬笑。

    孙氏心里也很舒坦,嘴上却道:“我家晴儿是没法子哦,那么小的年纪就出去抛头露面养家糊口,怪只怪我这个做娘的没本事,不然也不舍得放她出去”

    几个人寒暄的当口,刘大娘和翠儿已经换好了孝衣孝帽,“来,翠儿,咱娘俩过来给你小奶奶磕头。”

    “嗯。”

    翠儿轻声应了一声,跟在刘大娘的身后去了那边的棺材旁。

第3177章 什么事?() 
看着翠儿这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样子,杨若晴真的觉得这翠儿像个童养媳

    娘两个把香点上并插进了香炉,拜了几拜之后,刘大娘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棺材щww{''lā}

    双手拍打着棺材大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如数家珍似的说一大串跟孙老太生前有关的事情。

    孙氏和大孙氏赶紧上去劝,刘大娘却好像悲痛到了极限,越劝哭得越凶,似乎这棺材里躺着的人是她的亲娘。

    孙氏和大孙氏这劝着的人,被刘大娘带了节奏,两姐妹再次哭了起来,趴在棺材边,哭得肝肠寸断。

    杨若晴几个自然也是跟着抹泪,哭丧这事儿,说来也好生奇怪。

    当你悲伤涌上来了,就会越想越悲伤,越想越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过一会儿眼泪停了去做一点别的事情,悲伤的情绪也能稍微缓和一些。

    但是再被触动,就会再次崩溃。

    杨若晴控制着心里的悲伤情绪,在那里努力劝慰着孙氏。

    哭,可以帮助娘来发泄对嘎婆的哀伤。

    但要是哭过头了,悲伤过度了,这对娘的身体就会形成重创。

    要不然为什么有些恩爱的老夫妻,一个先走了,剩下的那一个过不了多久也会郁郁寡欢的离世。

    快乐的情绪让人健康,悲伤的情绪让人的各项生理功能都超负荷工作。

    现在这种状况自然是跟快乐无缘的,但也不能过度悲伤。

    “娘,你真的不能再哭了,这两天你的眼泪就没干过,你要是还这么哭下去,眼睛都瞎的。”杨若晴有些焦急了。

    “你要是瞎了,嘎婆九泉之下都不能安心,你好好照顾自己,别让嘎婆不安心,也别让我们做子女的挂念,好不好?”

    杨若晴和小花都在劝。

    孙氏这股悲伤劲儿一上来,眼泪就止不住。

    这大热天的,哭得都快要脱水了。

    大孙氏和曹八妹见状,也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大孙氏赶紧抹去自己脸上的泪水,一边劝刘大娘一边劝孙氏。

    “都不哭了,咱都不哭了,再哭下去老太太还没入土为安咱就先要倒了,都不准哭了!”

    孙氏被杨若晴和小花扶到一边去休息去了,小花为孙氏抚背顺着气儿。

    小朵蹲在边上握着孙氏的手,不时递过来一块帕子。

    杨若晴则拿起边上晾着的一碗茶递给孙氏:“娘,喝口茶润润嗓子。”

    这边,翠儿也轻轻扯了扯刘大娘,刘大娘摁着眼泪鼻涕转过身来,看到围拢在孙氏跟前的这三个女孩子,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哎,同样都是闺女,你这贴心小棉袄这么多,我咋就这么可怜?瞧瞧我这翠儿,十八个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刘大娘当众数落起翠儿道。

    翠儿面无表情的转过身去,这话,她表示没法接,又似乎是习惯了她娘在别人跟前这样。

    夜里,自然是守灵。

    杨若晴和小花几个晚辈,还能坐在边上彼此靠着对方肩膀打一会儿盹儿。

    而孙氏和杨华忠他们,则是彻夜的不能合眼,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杨若晴发现他们几个长辈都憔悴得不像样子。

    下昼的时候,道士进门,开始做法事了。

    做法事好累,一会儿朝着这个方位跪,一会儿道士换了一个地方哼哼唧唧的唱,大家伙儿又得跟着换个地方跪。

    起,跪,拜,转着圈子的拜,三步一叩首的拜

    孙老太生前喜欢热闹,这法事请了七个道士做法事,不仅孙家沟,旁边山窝窝里其他村子里的老头老太太听到风声都赶过来看热闹。

    法事做到凌晨的时候,杨若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成了个提线木偶。

    累得都没有知觉了。

    再看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再累也得咬牙坚持着,这是最后为嘎婆做的一点事了。

    凌晨捧完莲花灯,在道士海螺声音的呜咽声中,众人排一字长龙从祠堂到孙家老宅,再返回祠堂。

    等做完这一项,后面还有一些陆陆续续的小法师。

    这期间,翠儿也一直咬牙跟在队伍里,坚持到最后。

    翠儿爹跟杨华忠他们一块儿,披麻戴孝,而翠儿娘刘大娘则留在灶房,半夜给道士们煮东西吃一顿。

    “你刘大娘虽然话稍微多一点,可这趟凭良心说,他们一家也是真的出力了。”中间抽空陪孙氏去上茅厕的时候,孙氏跟杨若晴这道。

    杨若晴道:“是的。”

    孙氏道:“对咱好的,雪中送炭的,咱都要记着,回头得了机会再好好答谢下。”

    杨若晴点头:“娘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后半夜的时候,法事暂停了。

    杨若晴几个早就累成了一滩泥,祠堂里面闷热,于是几个人来了祠堂门口,坐在地上的蒲团上背靠背打瞌。

    这外面倒是有夜风,可蚊子也多,一抓一大把。

    杨若晴庆幸自己进山之前带了几只用茱萸和驱蚊草做的香包在身上。

    分了两个给小花和小洁她们,眯了一会儿后,想到孙氏那里估计蚊子也多,于是起身回了祠堂,打算送一个给孙氏。

    祠堂里,却不见孙氏,大孙氏两口子还有杨华忠守在棺材边。

    “大舅妈,我娘呢?”杨若晴诧异的问。

    大孙氏道:“你娘回老宅去了,说是去上茅厕。”

    杨若晴道:“她一个人去的?”

    孙氏胆子小,不敢一个人走夜路的。

    大孙氏道:“我和你爹都要陪她回去,你刘大娘刚好过来送水,她说她陪你娘去,刚好等会她还要过来送东西,我们就没去。”。。

    原来娘是跟着刘大娘回了老宅。

    杨若晴转了个身,一个人在这夜里朝着孙家老宅那边摸去,去接孙氏。

    走到半路,就遇到了孙氏和刘大娘。

    杨若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刘大娘跟孙氏那里说:“甭管咋样,你好歹帮着想想法子吧,实在是没辙了才求到姑母你这里”

    然后,眼尖的刘大娘就发现了这边过来的杨若晴。

    “哎呀,那不是晴儿吗?晴儿,你是过来接你娘的吧?”刘大娘对杨若晴这问。

    说话的当口,杨若晴已经到了二人跟前,她顺势扶住孙氏的手臂。

    “我听大舅妈说你回老宅了,就过来看能不能遇到。”杨若晴道。

第3178章 拉红线?() 
孙氏道:“回去看下你嘎公,顺便上了趟茅厕。”

    “嘎公还好吧?”杨若晴问。

    陪伴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去世了,老汉的心情肯定是最悲痛的。

    所以大家伙儿都不准他去祠堂,不让他看到老太太的棺材,然后又请了大嘎公等几个老汉过来陪着他,试图转移下注意力。

    听到杨若晴的问,孙氏道:“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我过去的时候,还好有你大嘎公陪着,两个人在一块儿抽旱烟。”

    边上的刘大娘赶紧道:“这老头儿陡然就没了老太太,心里面这道坎不好爬呀,这段时日你们做子女外孙女的,多花点功夫陪陪老人家,日子久了,自然会好一些了。”

    孙氏点点头,“嫂子,既然我家晴儿过来接我了,那你就去歇一会儿吧!”

    刘大娘摇头,“我也睡不着呢,再有一个多时辰又要起来烧早饭,还不如不睡,不过,我得家去换双鞋子,我脚上这双鞋子湿了,穿的难受。”

    “嫂子,要我陪你回去不?”孙氏问。

    刘大娘摇头,“不用不用,我又不怕,就几步路一会儿就过来了,你们娘俩赶紧去祠堂吧!”

    跟刘大娘分道扬镳后,杨若晴挽着孙氏的手臂朝祠堂方向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