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818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818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琴想了下,道:“我还是接着住学堂吧,等会二丫醒了我把她带去学堂养伤。”

    “要是我不住学堂了,玉枝一个人肯定也不能看校,她就会少一份收入,我不想因为我而让她也跟着变动来变动去的。”小琴道。

    杨若晴笑着道:“这个你放心,虽然当初喊玉枝去学校看校,主要是为了找个人跟你作伴,”

    “但这会子你要是可以搬回来,你就搬回来吧,我再在村里找个嫂子去看校,一晚上三十文,估计很多人都想去呢!”她道。

    小琴道:“还是我去吧,你就别再去浪费那钱了,我等会二丫醒了我就带她去学堂。”

    “那你婆婆那里咋办?”杨若晴问。

    小琴道:“她现在见我就骂,我也听烦了,也不可能去帮我公公求情的。”

    “既如此,我就先躲开她,不让她看到我,大家都清净清净,”

    “米粮和菜我每天都给她留着呢,我每天也会回村一趟,收拾家里,洗衣裳,给她送点吃的啥的,至于求情,我做不到,也不去夸那个海口。”

    小琴说到做到,当天晌午的时候果真带着二丫去了学堂。

    “大磨哥,你咋回村了呀?有啥事?”

    杨若晴刚走进娘家院子,就看到大磨正跟杨华忠那拿了一把铁锹,还有一把泥瓦工的工具。

    大磨转身看到杨若晴进来,道:“不太平啊,那些毛贼翻不进学堂的院墙,就跟那琢磨打洞。”

    “我今个早上巡视了一遍,在东南面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找到一个这么大的洞。”

    “原本还以为是狗洞,后来琢磨下,这不对劲儿啊,咱学堂又没养狗,之前盖院子不可能留狗洞的。”大磨道。

    杨若晴扯了扯嘴角,道:“这还用说嘛,被贼惦记上了呗!”

    大磨道:“我估摸着也是,那狗洞不是太大,估计今夜再挖挖就差不多了,这不,我下山来跟你爹这借点工具,过去弄点沙土泥浆啥的,把那洞给堵起来。”

    本章完

第3140章 偷儿() 
杨若晴走了过来,道:“有道是只有千日做贼却没有千日防贼的,这会子堵了这个洞,过几天别处又要被打洞了。”

    “到时候整个墙壁都被打得千疮百孔,咱天天啥事不做就忙着补漏补洞,这多累呀!”

    大磨道:“那也得补啊,这帮狗日的,我看那院子门的门锁,门框也有撬动的痕迹,真的是啥法子都使上了。”

    杨若晴目光一转,道:“与其这样天天劳心劳神的防着,咱还不如来一招杀鸡儆猴,”

    “先抓住一个偷儿吊打,告知十里八村,震慑下,”

    “让他的同伙,还有其他那些偷儿看清楚,敢打咱海棠学堂主意的,就是这个下场!”

    大磨道:“这是个好主意,可咱咋抓?这也得想个法子。”

    杨华忠道:“挖坑?像上回咱抓陈屠户他们那样?”

    杨若晴道:“挖坑有点费力,就咱几个要挖那种能做陷阱的坑,得好几天,”

    “上一回是十几个人一块儿挖,人多力量大,这回咱是动静越小越好,所以挖坑不行。”她道。

    “那晴儿你说咋整?”杨华忠问。

    杨若晴思忖了下,道:“我记得以前棠伢子进山狩猎,用过一种大铁夹子,狍子一脚踩进去都能夹住的那种。”

    “我这就回去找出来,等会天黑的时候送去学堂,咱就跟逮老鼠似的,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去偷学校的米粮。”

    说到就做,夜幕落下来的时候,整个村里的人都早早的洗了澡爬上了床睡觉。

    夏夜闷热啊,搁在以前大家伙儿都要在夜饭后摇着蒲扇出来纳凉,侃大山。

    这会子看不到那种景象了。

    为啥?

    饿!

    饿得没力气,没心情。

    就想喝点稀粥躺床上不动,动太多了就容易饿。

    所以杨若晴和骆铁匠一块儿带着铁夹子,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上了村后的眠牛山。

    在后院的那个洞附近把铁夹子埋好,接下来,就等那偷儿来了。

    倒要看看是谁,让他在村里身败名裂。

    “晴儿,你和你大伯回村去吧,夜里我来守着。”大磨道。

    隔天一早,杨若晴来学堂送菜的时候,迫不及待跟大磨这里询问:“咋样?昨夜可有收获?”

    大磨摇摇头,“昨夜没来呢。”

    杨若晴道:“那接着等,咱有的是耐心。”

    大磨咧嘴一笑,“没错,就杠到底。”

    看到大磨手里拿着大笤帚,显然是要开始打扫学堂的院子。

    这个时间点,学生们都还没来学堂念书。

    “大磨哥,你啊你忙去吧,我去后院找小琴。”杨若晴道。

    大磨点点头,转身开始扫地。

    后院,杨若晴过来的时候,小琴早已起床了,她正从学生们中午午睡的屋子里出来,肩膀上搭着两床垫絮往院子里那两排修整齐整的四季青树上搭上去。

    又拿鸡毛掸子拍打着被子,把被子铺开好晒日头。

    看到杨若晴过来,小琴眉眼里都是笑。

    “晴儿咋这么早就过来了?”她问。

    杨若晴道:“这不是惦记着那边的偷儿有没有落网嘛,兴奋得睡不着。”

    小琴笑了。

    这时,玉枝也从屋子里出来,听到这话也抿嘴笑了。

    “没逮到也好,搞不好往后那偷儿就不来了呢。”这边,小琴道。

    杨若晴道:“若是那偷儿识趣,晓得迷途知返从此就不来了那倒好一点,要是再来,保证让他后悔。”

    小琴道:“还别说,也不能怪偷儿惦记上咱学堂,谁让咱学堂有吃的呢!”

    “现在啊,十里八村都在说,要想孩子不饿死,当初就不该心疼那几十文钱的束脩,把孩子送到学堂来,这会子至少念书的孩子还能吃饱喝足。”

    杨若晴抿嘴笑了。

    玉枝也道:“还别说,昨天咱村里好几个婶子跟我这打听,让我来帮着问问晴儿你呢。”

    “问我傻呀?”杨若晴诧异的问。

    玉枝道:“她们问这会子能不能还把孩子送来念书?束脩钱眼下拿不出来,等到明年再一并补上。”

    不待杨若晴出声,小琴就笑了。

    “这些人啊,真是会算账啊。”小琴道,“就想着把孩子送来学堂吃饭,这话,前一阵子几乎天天都有人跟我这说呢!”

    杨若晴挑眉,“老早就有?那你咋都不跟我这说呢?”

    小琴道:“这有啥好说的?那些人净想着占便宜,我都不搭理的,我就说学堂又不是我开的,让她们直接跟晴儿你这说。”

    杨若晴道:“一个都没过来说。”

    小琴道:“估计是晓得没脸开口,这跟把孩子直接送到别人家去让别人帮你养有啥区别呢?”

    杨若晴点头,“我们开的是学堂,不是避难所。”

    “再说了,在这样的大灾荒时期,别的地方都吃不饱饭,咱学堂可是我掏腰包补贴才让学生们吃饱饭的。”

    “我已经养了这么多了,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啥都往我这里送啊,我养不起!”她道。

    “就算养得起也没有这样的养法啊!”小琴又道。

    转而看向玉枝:“玉枝,你也别心软,再有人跟你那说,你就说咱做不得主,让她们直接来找晴儿说。”

    玉枝点头,“我也是这么说的。”

    “那就好!”小琴道。

    不一会儿,大云和桂花两位婶子就来烧早饭来了。

    刚好今个杨若晴也来了学堂,就顺便去灶房帮她们一把,顺便也在学堂吃了早饭再回村。

    “桂花婶子,今个早饭打算做啥吃的呢?”杨若晴问。

    桂花道:“跟往常一样,熬一锅杂粮粥,然后蒸高粱馒头和玉米馒头,一个学生一碗粥两只馒头。”

    杨若晴点头,“嗯,好的。”

    大云在那边的米缸那倒腾着啥,嘴里叽里咕噜,念念有词着什么。

    “大云,你在那一个人叽叽咕咕说些啥呀?”桂花朝大云那问道。

    杨若晴也很好奇,朝大云那边望去。

    大云转过身来,神色有点古怪。

    “这米粮,这几天吃得比以往要快呢,以前我每天晌午烧饭按人头称量好米下锅的,大家都够吃。”

    “这段时日,好像不够吃,米是一天比一天打的多,这米缸都少了一半了,不该呀”

    听到大云这话,杨若晴和桂花都来到了米缸跟前打量着。

第3141章 会留意的() 
桂花道:“不会是学堂里有贼吧?”

    杨若晴道:“应该没有的,就是这米每天烧饭打的斤两增多了,所以就快速见底。”

    “这么说,是学生们的胃口变大了?”桂花问。

    大云道:“这也说不过去吧?从前我打的米比这还少,可是每回都吃得有的剩,这大饥荒,在学堂里每天都有的吃,从没饿着他们。”

    桂花道:“可是我看最近好多学生都要吃两三碗,一个个胃口好像都变大了很多,”

    “晴儿让咱要让学生们管饱,这下锅的米的斤两咱也就变多了,少了也正常。”

    听着桂花和大云两个在那里议论这个事儿,杨若晴看了眼四下。

    首先排除了被人偷的可能。

    “现在闹饥荒,学生们傍晚放学家去可能很多人家是吃不上夜饭就睡觉的。”杨若晴道。

    “他们饿了一宿,又是正长身体的时候,晌午在学堂里多吃一些,也不稀奇。”她又道。

    “回头你们留意一下,甭管他们过来添多少回饭,只要是他们自个吃到肚子里去了,没有糟蹋饭菜就行。”

    桂花和大云都点头,“嗯,我们会留意的。”

    学生们结束了半个时辰的晨读课后,大磨去那边的廊下把悬挂着的一口大铃铛敲击了几下。

    三短一长,这是下课的铃声呢,很快,各个班的学生们便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自个从家里带来的碗,从小班到大班,挨个的排着双人的长队去灶房那里打饭。

    杨若晴在队伍的前头一眼就看到了骆宝宝他们几个今年最新进学堂的小班的学生。

    骆宝宝和大志还有花花绣绣绵绵大白这些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在队伍的最前头。

    每个小家伙手里都拿着一副碗筷,在那里便排队边嘻嘻的笑着,说着,一会儿就抬起下手去对方身上比划几下。

    杨若晴站在灶房的窗户这边偷偷的看,看着当自己不在场的场合下,骆宝宝和大志是咋样去跟小伙伴们相处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属于自己的交际的方式。

    杨若晴只会在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方面去引导孩子们,却从不会用自己跟别人的相处方式去规范他们。

    他们会有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只要他们自己觉得舒服,开心,就好了。

    此刻,她看的津津有味,感觉这孩子嘛,在自己跟前是一面,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又有另一面。

    真的长大了!

    杨若晴是满心眼里的欣慰,视线一转,杨若晴突然留意到一个事情。

    她眯了眯眼,视线锁定在刚刚打了稀饭,还拿了馒头的男孩子身上。

    那是周生和凤枝家的儿子兵兵,跟骆宝宝同班,以前两个人经常打架打到头破血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