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809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809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口县城郊外。

    夜色中,一行五六骑的队伍,清一色的黑衣侍卫,护送着中间一辆黑色的马车在夜色中不紧不慢的朝前方的营口县行驶而去。

    突然,前面的路边草丛里一个人影冲了出来。

    “保护主子!”

    队伍最前方马背上的那个侍卫低吼了一声,寒光一闪,腰间的佩剑已握在了手里,凌厉的视线锁定前方大路上正在移动的身影,杀气顿起。

    前方路上那个身影还没走两步就‘噗通’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上。

    “救救命”

    那身影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呻吟。

    “什么情况?”

    马车的车帘子里传来男子低沉的询问声。

    “回主子话,前方路上躺着一个人,喊救命。”为首的那个侍卫道。

    “去看看。”车厢里传来淡淡的吩咐声。

    “是!”

    侍卫下马朝前方掠去,很快又折返,“回主子话,看衣裳穿着应该是个灾民,不过看他身上好像生了很多的疮,都溃烂了!”

    “都溃烂了?”车厢里的男人沉吟了下,随即,车厢帘子被撩开,一个穿着黑袍,头上戴着黑色金丝大斗篷的中年男人下了马车。

    月光下,他的脸一半隐在暗影之中,一半露在月光之下。

    露在月光之下的那半张脸,酷似当今的九五之尊齐皇。

    中年男人迈着沉稳从容的步伐来到那个倒地的灾民身前,微俯下身去打量着着地上的灾民。

    “老乡?你听到我说话吗?”他微笑着问道。

    地上的灾民睁开眼,看到面前的中年男人,如遇救星。

    他挣扎着伸出手去,试图拉住中年男子的裤脚,中年男子却往后退了一步,脸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

    “老乡你怎么了?是饿了还是生病了?”中年男子问。

    地上的灾民艰难道:“又饿又生病,我们村好几个人跟我一样都生病了,都死、死了”

    “老爷,救、救我”

    他挣扎着又想来抓中年男子的裤脚,中年男子却站直了身。

    “好,我救你!”

    他转身,对身旁的侍卫使了一个眼色。

    侍卫会意,上前来一掌拍在那灾民的背上,灾民哼都来不及哼一声一头晕死过去。

    侍卫拿来一只麻袋将那个灾民装在麻袋里,一把丢上了马背。

    天快亮的时候,中年男子一行到了营口县城的城墙外面。

    中年男子吩咐那侍卫道:“找一处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把那个染了瘟疫的灾民丢那就行。”

    “是!”

    侍卫扛起麻袋,趁着夜色,足尖点地,敏捷的翻上了城墙进了县城。

    这边,中年男子双手背在身后,望着侍卫消失的方向,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然后,他又转过身去,遥望着京城的方向,一双如老鹰般凌厉的眼睛微微眯起。

    “皇兄,你坐那龙椅太久了,是时候让你下来转转,换把凳子了,哈哈哈”

    杨若晴不知道自己托顺风镖局捎过去的信大安和子川他们有没有收到。

    但是,从河兰州那边,又有新的消息传回来了。

    这回带回消息的不是别人,是走南闯北的闫怀安。

    闫怀安已经快要七十岁的年纪了,可是老爷子身体骨康健,红脸膛,牙口好,喜欢大口的吃肉大碗的喝酒。

    虽然他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也跟他一样做生意,老早就让他回大辽去养老享清福。

    可是闫怀安老爷子闲不住,每一年都要自己亲自带商队来两趟长坪村探望拓跋娴,顺便给拓跋娴送来一批北方的东西。

    这不,今年这个时候即使闹灾荒,但闫怀安的商队还是辗转着到了长坪村。

    “干旱,虫灾,沿路看到最多的就是大规模逃亡的灾民。”

    屋子里,闫怀安手里端着一碗茶,正跟拓跋娴,杨若晴以及那日松和萧雅雪他们说着这一路过来的见闻。

    “很多地方,打砸抢,官府都快要镇压不住了。”

    “我们商队刚进河兰州地界的时候,看到那路边的野菜全都被挖光了。”

    “树皮也被剥了个精光,有的地方,还有人在挖一种叫做‘观音土’的土巴在吃。”

    “商队打从集镇经过,看到最多的就是头上插着稻草,卖儿卖女卖身的”

    “路边,那些饿死的尸体也没人收拾,野狗在啃食,”

    “荷兰一个叫营口县的地方,又开始闹瘟疫了,就跟几年前眠牛山这一带的瘟疫差不多,听说营口县在短短三天内,好几个村庄,整村整村的死人。”

    “那些被感染了的村子,整个都被封起来了,一把火连人带屋子全烧了,”

    “或许这里面也有那么几个没有感染的,也一并被烧死了,哎,这一路走过来,看到的真的是人间地狱啊,惨不忍睹!”

    闫怀安说到此处,忍不住轻轻摇头,叹息不止。

    拓跋娴和杨若晴她们也是听得眉眼轻皱,拓跋娴道:“这样的乱,如果不进行快速有效的镇压和安抚,很快就会出大乱子。”

    杨若晴道:“已经出了。”

    拓跋娴惊讶的看向杨若晴,“怎么说?”

    杨若晴道:“大安上回在信里说,营口县那边的灾民集结了一百多号人,冲去县衙那里把县衙给砸了,县太爷都跑路了。”

    闫怀安道:“确实有这事,我也听说了。”

    “而且,我过来的时候还听说了一件事儿,不知是谣传呢,还是真有其事,如果是真的,那正如娴夫人所言,恐怕真的要出大乱子。”

    “什么事啊?”拓跋娴问。

    闫怀安看了眼众人,斟酌了下,然后又扭头看了眼四下。nt

    :。:

第3123章 石人() 
杨若晴道:“闫老伯你放心,没人过来,我留意着呢,就咱五个。”

    萧雅雪对那日松使了个眼神,那日松直接起身来到屋门口,双臂抱胸站在那里,守护着。

    这边,闫怀安方才压低声对杨若晴和拓跋娴道:“我听说,黄河那边有人在河里挖出了一块石人,石人身上刻着三个字。”

    “三个什么字啊?”拓跋娴又问。

    “该不会是那种大逆不道的字吧?”她压低声问。

    闫怀安从唇间咬出三个字:“诛、鸿、石!”

    “诛鸿石?”拓跋娴挑眉,“这是什么寓意?”

    闫怀安沉默不语,萧雅雪和那日松也是一头雾水。

    这时,一直沉默的杨若晴出了声:“当今齐皇的名字里,就有一个鸿字。明见避讳,我三哥家的孩子原本叫鸿儿,后来改名叫洪儿了。”

    众人瞬懂,一个个面色惊变。

    闫怀安接着道:“那只石人,据说只有一只眼,且听说五官面容跟大齐当今的皇帝有几分相似,”

    “而且,石人只有一只眼!”

    “现在,民间已经开始流传着一句话: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嘶

    屋里几人都倒吸了口凉气。

    萧雅雪满脸惊愕的问道:“那个石人,当真是从黄河底下挖出来的?天哪,那么深的黄河底下能挖出石人,还写着那么玄乎的话,这也太玄乎了吧?是不是老天爷在暗示什么?”

    杨若晴道:“正是因为很多人都跟你这样去想,所以才会出乱子。”

    萧雅雪看着杨若晴,“那到底”

    “老天爷是不会闲得慌去放石人暗示啥,如果真有老天爷,老天爷真的想要灭掉齐皇啥的,根本无需去做那些拐弯抹角的暗示的事情。”

    “就好比我们拍死一只蚊子那样简单,所以,石人,是人为的,上面的字也是人为刻上去的,这种事,几年前我们这边发洪涝,”

    “我们挖沟渠的时候,当时那个钦差徐大人就百般阻止,还让人在河渠底下埋了一块石碑,你还记得不?”她问。

    萧雅雪赶紧点头,“当然记得啊,咋不记得呢,那块石碑上的内容也是这类暗示的话,大意好像是说要是接着挖,老天爷就要降下大灾难。”

    “对,”杨若晴点头,“所以这回黄河里挖出独眼石人,肯定也是别有用心的人做的。”

    “只不过,老百姓们相信这些,尤其是在这种大灾荒时期,他们责怪朝廷赈灾不力,百姓饿殍遍野,”

    “有心人正好乘势而起,鼓动和制造混乱,到时候揭竿而起,带着灾民们打劫几个有钱的大户,开仓放粮,这起义的队伍就跟滚雪球似的,会越滚越大。”

    拓跋娴点点头,“历朝历代,这种事情都有过,因为老百姓信奉和畏惧这些天道自然的规则,披着这些华丽的外衣,会让他们的逆反变得充满了正义。”

    萧雅雪他们这下彻底明白了。

    “那这么说来,动乱会从河兰州那边开始,然后如同瘟疫般在整个大齐蔓延开来?”萧雅雪问。

    “那岂不是要打仗了?”她又问。

    拓跋娴沉吟了下,道:“会不会战火蔓延,这要取决于大齐的齐皇陛下如何做了。”

    “不管是大齐还是大辽,每一年,在每个州郡,总有那么一些地方有那么一些流寇什么的揭竿而起,但都被镇压下去了,”

    “皇朝如同一艘大船,就没有顺风顺水的时候。”

    对拓跋娴的这番话,杨若晴是深表赞同。

    这国家疆土这么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往西。

    每一天,在每个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事情在上演着。

    一些小规模的叛乱,然后镇压,因为通讯的不方便所以这些信息很难传出来。

    等到有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估计都过去几个月甚至大半年了。

    而不像现代,网络通讯,四通八达。

    “现在咱们也只能等消息,尽可能的希望这事儿早一些平定下去。”杨若晴道,“尤其是大安和子川,也不知道他们两个现在还在不在河兰州境内,希望他们听到风声,能机灵点,早一点离开。”杨若晴有道。

    拓跋娴道:“晴儿,你要是不放心,就给风棠写封信吧,让他去河兰州把大安接回来。”

    杨若晴摇摇头,“不能那样,且不说棠伢子有军务在身,不能随便离开驻地。”

    “就算这当口他是闲赋在家的,也不能随随便去河兰州把领了圣旨的大安接回来,大安也不会回来的。”杨若晴道。

    “那怎么办?大安”

    “娘,你不用为他担心,这也是他应该面对的,这一次去河兰州赈灾,去之前他就有了心理准备,是一次艰难的磨砺。”

    外面世道乱,村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身为长坪村的里正,杨华忠现在每天起早贪黑带着男人们捉蝗虫,白天以为在家里歇息一下,茶没喝几口,眼皮才刚刚闭上,就又有人找上门。

    “晴儿爹,你在屋里不?快去村口那里看看吧,张家媳妇和陈家媳妇打起来了,两个女人打,连带着两家男人都打成一团,张家的男人还把陈家的女人推到了池塘里,现在陈家的男人掐住了张家的女人,也要把她扔到水里去,你快去看看吧”

    跑过来屁颠着传话的,不是别人,是杨若晴的四婶刘氏。

    杨华忠听到这话,穿着反了的鞋子就冲出了院子门。

    杨若晴和孙氏听到动静也从后院赶过来,刚好听到这些。

    杨若晴道:“娘,我们也去看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