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6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6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嘞!”杨若晴爽快的应了声,这屋里家徒四壁的,除了床上的被褥和桌椅,基本没啥东西。

    五叔杨华中和二堂哥杨永进他们,确实一趟就足够了!

    杨若晴把洗脸帕子搭了回去,转身问那边正在给自己铺床叠被子的孙氏,问道:“娘,今个长根叔和大牛叔他们都来帮咱搬家,也不能怠慢了人家,这晌午饭”

    长根和大牛都是杨华中的发小,一个村子里的,从小一起玩到大,交情好。

    上回杨华中出事儿,把他从几里地外的河滩边抬回来的人手里面,除了杨华中和二堂哥杨永进,便是长根和大牛!

    今个下雨,人家放弃在家里睡觉的功夫过来帮忙搭锅台搬家,怎么着,这晌午饭也得管啊,不然心里不过去!

    就算搭了灶台,也得晾个两天才能用。

    而且杨若晴还知道这趟分出来,老杨头他们从这一季的稻谷里,就拨了五十斤带壳的稻谷给三房,五十斤稻谷,根本就挨不到明年稻谷收割,这无疑就是眼睁睁让三房出去挨饿受冻,以此来惩罚三房。

    ,。

    本作品的网友自行上传,请登陆浏览更多精彩作品。

第28章 桂花婶子() 


    至于其他的东西,除了杨华中他们屋里原本就有的床和桌椅,几把农具外,灶房那块是连一根筷子都没有给!更别提后院那鸡窝里的鸡鸭了!

    至于日后置办锅碗瓢盆的花销,谭氏更是半个铜板都不给。

    杨若晴心里拨凉拨凉的,她知道杨华中和孙氏心里,肯定也是凉透了。

    这净身出户,还以为是句气话,没想到老杨头和谭氏是当真恨得下那个心!

    晌午,拿啥去招待长庚叔和大牛叔?莫说招待人了,就连孙氏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在哪吃饭!

    提到这事儿,孙氏铺被子的手顿了一下,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难色,琢磨着道:“这事儿啊,我昨夜就跟你爹那合计了下。”

    “我爹咋说?”杨若晴问。

    “我等会去跟你爷奶那商量下,等你爷奶他们一大家子人吃过了晌午饭,我再借下灶房使下。油盐啥的,回头等咱自个的灶房升起来了,再还!”

    杨若晴没说话,好像也只好这样了。

    一个小家想要冲破这重重压力另起炉灶,起步阶段必定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阻扰的,咬咬牙,挺过去了,一切都会变好的,杨若晴对此坚信不疑!

    “娘,我帮你一起收拾!”杨若晴甜甜一笑,走过去帮孙氏一起收拾起来。

    雨势弱了一些的时候,五叔杨华中和二堂哥杨永进来了,“三嫂,月丫头,东西全在这吧?那我们搬过去了啊!”

    “都在这,辛苦你们了啊!”

    “嗨,三嫂又说外道话了!永进,咱走起!”

    “好嘞,五叔!”

    看着杨华中和杨永进搬着东西走远的身影,孙氏喃喃道:“这趟能分出来,还能得到一点田地和五十斤稻谷,多亏了你五叔。”

    不是五弟出头,一家五口真的要去喝西北风了!

    杨若晴明白孙氏话里的意思,轻声道,“以后,咱也会好好待五叔的。”

    “永进也是个好孩子!”孙氏接着又道。

    杨若晴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便暗暗点头,今个三房搬家,还下着雨,老杨家的人,都没去下地。一大家子就五叔和二堂哥过来帮忙搬家,其他人,全都无动于衷。

    就连住在对面屋子里的四叔杨华明,都没露面。

    患难见真情,杨若晴心里有个小本本,谁好,谁不好,全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些账,留待将来再慢慢还。

    “晴儿娘,在屋里不?”

    一个妇人的声音从院子门口传来。

    孙氏一听这声音,脸上顿时露出喜色,对杨若晴道:“是你长根叔家的桂花婶子来了!”

    “诶,桂花,我在呢!”孙氏应了一声,奔迎出了屋子。

    杨若晴也跟了出来,刚好瞧见一个穿着蓑衣的妇人和孙氏手拉着手往自己这屋而来,妇人的另一只手臂上,还挎着一只篾竹编制而成的篮子。

    “桂花婶子。”杨若晴朝那妇人喊了一声。

    桂花正跟孙氏说话,一扭头,看清叫自己的人,竟然是孙氏家的胖丫,妇人一脸的惊愕,有些不敢置信。

    “晴儿娘,这,这”

    孙氏扭头看了眼身后紧闭着屋门的东厢房,抿嘴一笑,压低声道:“进屋再说。”

    桂花“哦”了一声,赶忙儿进了杨若晴的屋子,屋门关上,杨若晴过来帮着桂花脱下蓑衣。

    蓑衣刚脱下来,桂花就一把握住了杨若晴的手,睁大了眼睛将杨若晴从头到脚的端详着,“胖丫,方才是你喊我来着?快快快,再唤一声婶子来听下。”

    “呃”杨若晴满头黑线,但还是甜甜一笑,“桂花婶子。”

    “诶,诶!”桂花激动得都说不出话,还紧握着杨若晴的手,扭头对孙氏道:“晴儿娘,胖丫这是清醒了?”

    孙氏眼眶红通通的,却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桂花连声说道,又收回头来打量着杨若晴,叮嘱杨若晴:“胖丫,听婶子一句劝,往后莫要再为了沐家那没良心的小子做傻事了,你是不知道,你娘听到你跳了池塘,差点急死过去啊”

    “桂花!”孙氏轻轻拦住了桂花的话,慈爱的目光看了眼杨若晴,说道:“我家晴儿从前是不懂事,现在清醒了,可会疼人了。”

    桂花反应过来,又看着面前眼神清澈,嘴角噙着乖巧笑意的杨若晴,越看越喜欢,点头道:“好好好,过去的事咱不提了,往后咱都好好过日子”

    “咯咯咯”

    桂花的话还没说完,从她脚底边的那只篾竹篮子里,突然发出奇怪的叫声,那上面搭着的一块防雨的毡布下面,有什么东西在拼命的挣扎。

    “哎呀,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说话差点忘了正事!”

    桂花赶忙儿松开杨若晴的手,俯身揭开篮子上面的布,从里面抓出一只绑了翅膀和爪子的老母鸡来,递给孙氏:“我听我家长庚说,晴儿爹这趟重创损了好多血,这老母鸡养了两个年头了,拿来给晴儿爹炖汤补补元气!”

    孙氏掂量着手里沉甸甸的老母鸡,感动得眼眶再一次红了。

    “桂花,你的好意咱心领了,你家日子也紧吧,几个小子都是正长身子骨的时候,这鸡你拿回去”

    “哎呀,那几个小子好养活,这鸡我带来了,你就收下,跟我还客气个啥,也不瞅瞅长庚和晴儿爹啥交情,真是的!”

    孙氏不说话了,咬着唇轻轻点头。

    桂花又俯下身子,从那只篾竹篮子里,往外一桩桩的拎东西出来,几把小青菜,一串风干的红辣子,一捧风干的扣子那般大的野蘑菇,还有六只鸡蛋。

    “长庚说了,明年开春你们家的谷种,我们给你们留着!先咬咬牙,把这段苦日子熬过去,等到明年稻谷收割了,日子就好过了!”桂花又安慰孙氏。

    孙氏眼泪淌了出来,连连点头。

    桂花又去隔壁屋子看了杨华中,杨华中听说桂花拿了那么多东西来,也是眼眶泛红,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桂花说了一会儿话,就家去了,家里还有一摊子事要做。

    。。

    本作品的网友自行上传,请登陆浏览更多精彩作品。

第29章 自己的狗窝好() 


    这边,孙氏和杨若晴他们开始搬东西了。

    东西原本就不多,大家伙儿齐心协力,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全部搬空了。就连卧床失去了行动能力的杨华中,也被大牛驮着去了后面收拾干净的小厢房里。

    杨若晴拿着那只瘸了一条腿的小板凳,最后看了一眼自己当初穿越过来的这间小屋子,轻轻带上了门,径直去了后面的小院子。

    依旧是三间小厢房,因为以前都是用来放杂物的,这屋子比以前住的那屋子还要低矮,还要破败。

    屋子里好多地方都漏雨,还好五叔和二堂哥他们找来了一些茅草堵住那些窟窿,这才稍微好点。

    孙氏那边铺好了床,照料杨华中躺回了床上后,又赶忙儿过来这边帮杨若晴铺床,看着这更加潮湿阴暗的屋子,孙氏的眼泪又大颗大颗的掉了出来。

    相比较孙氏的低落情绪,杨若晴倒显得很平静,还能抽出心思来劝孙氏。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娘,你甭哭,咱该高兴才对,因为从现在起,咱以后赚的,都归自个,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听到闺女的劝,孙氏有点讶然。

    她自己吃苦住哪儿都没啥,还不就是心疼闺女。可是瞅着闺女这副小大人的模样,还反过来劝自己,孙氏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好闺女!”

    “嘻嘻。”杨若晴甜甜一笑,看了眼外面那天色,催促孙氏:“娘,估摸着快要晌午了,你要借灶房的事儿,可以去跟爷奶那说说了。”

    孙氏想到这事,忙地抹去脸上的泪痕,点点头:“嗯,我这就去。”

    孙氏匆匆忙出了屋子,去了前院老杨头和谭氏他们歇息的屋子。

    杨若晴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先去了隔壁杨华中和孙氏的屋子。

    这间屋子里除了杨华中和孙氏的床,还另外挨着墙壁搭了一张铺子,那是给大安和小安两个弟弟准备的。洗脸架子,简陋的一口衣裳柜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将小小的屋子塞得满满的,就给中间留了一条走路的过道。

    杨若晴陪着杨华中说了几句话,就去了隔壁看五叔他们搭灶台。用黄泥糊的灶台,比老杨家前面的灶台型号要小一些,也是两口锅,里面的用来烧饭烧水,外面的用来炒菜。只是现在锅碗瓢盆啥的都没有置办,灶台上就空着几个大大的洞眼,看着有点怪异。

    这几天她整天陪着杨华中,虽然都是闲话家常,但她的聊天内容都是带有一些目的的。

    从杨华中那里,她知道这个时代叫做大周,这个大周,并非华夏历史上的那个大周朝。

    她住的这个村子叫长坪村,村子后面那座高得都快要跟天连到一块去的山,叫做眠牛山。

    距离长坪村三十里地有一个清水镇,每个月初一和十五,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去清水镇赶集。

    除此外,她还从杨华中那里,大概打听到一些这个时代,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物品的市价,并跟现代的货币价值进行了一个兑换。此刻看着这灶房,心里的算盘敲得噼里啪啦,不大一会儿,就算出了要置办齐全锅碗瓢盆大概需要的数目。

    灶房外面的院子里,脚步声,杨若晴回过神来,便见孙氏在灶房外面冒了个头。

    杨若晴心里有点诧异,从那样那匆忙一瞥,她感觉到孙氏好像有啥为难事的样子。

    心里一紧,难道是?

    脚下已快步出了灶房,孙氏果真在屋门口用茅草搭着的屋檐下站着,脸色很不好看。

    “娘,怎么这副样子?是不是我奶不答应借灶房?”杨若晴上去就问。

    孙氏看了眼杨若晴,耷拉下眼皮子,轻轻点了点头。

    杨若晴心里一直就对谭氏很不爽,这会子更是火冒三丈,但她知道就算自己现在去前院闹一场,也起不了啥作用。而且还会让长根叔和大牛叔他们下不来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