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1068部分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068部分

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氏看着面前这新衣裳,又是喜欢又是欣慰。

    “这么好的衣裳,我怕给穿旧了,弄脏了,怪可惜的”妇人喃喃道。

    杨若晴翻了个白眼。

    “再好的衣裳也是给人穿的,穿旧了,闺女再给你买就是咯。”

    “娘你就放心大胆的穿,来来来,我帮你换衣裳!”

    杨若晴直接动手,帮孙氏换起了外衣。

    为孙氏整理肩膀的时候,她口中还说着一些吉祥的话。

    “我娘穿这衣裳,穿得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这个也是这一带的习俗之一。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脚下,靠着田地赖以生存,大家伙儿日子都紧巴。

    吃饱肚子是头一件大事,其次才是穿衣穿鞋。

    所以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能置办几套新衣裳的,实属罕见。

    于是,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换新衣和新鞋,哪怕换一定新帽子。

    家人都会在边上说着吉祥和祝福的话,这是一种乡土文化的传承,代表着的,是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活着,需要的是希望。

    没有了希望,一切就会失去颜色。

    正是因为这些美好的希望,以及为了实现希望而滋生出的奋斗的动力,

    才会让人类这种生物凌驾于食物链的顶端,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下去!

    孙氏摸着自己刚换上身的新衣,又听着杨若晴说的这些祝福的话语。

    妇人从身体到心,暖呼呼的。

    闺女,是爹妈的贴心小棉袄,这话没毛病!

    “娘,你来照照镜子嘛,真好看呀,陡然就年轻了十多岁呢!”

    杨若晴将孙氏推到了铜镜前面,母女两个凑在一块儿瞅。

    “我这个老太婆穿得喜庆,你这做闺女的,反倒素雅,走在外面人家会不会笑哦?”

    孙氏打量着铜镜里母女二人的身影,有点担忧的问。

    杨若晴摇头,道:“怎么可能呢,这衣裳花色就是专门为娘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准备的,体面,合身,端庄,大气!”

    “哎呀,我都一个老太婆了,却还被你夸成一朵花,当心被人听了笑死!”孙氏很不好意思,抬手轻拢了下鬓角的头发。

    一个粗犷的声音刚好传进来。

    “谁说你老太婆啦?在我眼底,你永远十六岁,就跟你们孙家沟后面坡地上春天开的那些花儿似的,好看!”

    孙氏惊了下,杨若晴则乐了。

    “爹啊,你这话真是太给力了!”

    杨若晴朝杨华忠竖起了大拇指。

    孙氏则是红了脸,嗔了杨华忠一眼。

第1815章 掏得起() 
“宝宝都会喊嘎公了,你还这么老不正经,呸!”孙氏道。

    杨华忠则发出爽朗的笑声,走了过来,打量着孙氏这身衣裳,连连点头:“体面,体面啊,咱闺女真会办事儿,这衣裳买的好!”

    杨若晴挽住了孙氏的手臂:“娘,你看,我和我爹都说好看呢,是真的好看,你呀,就大大方方的穿出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听到自己男人和闺女的话,孙氏满心高兴。

    妇人对着铜镜又照了几下,把衣裳角轻轻拉扯了几下,开心的笑了:“好,那我就这么穿出去。”

    “这就对了嘛!”杨若晴也笑。

    孙氏把目光落到杨华忠的身上:“晴儿爹,你咋来了后院?村老他们走了?”

    杨华忠道:“刚走,我来后院是跟你这说唱戏的事的,咱赞助了一些钱”

    “唱戏得花多少?咱家赞助了多少?”孙氏问。

    杨华忠便将大概的经费,以及骆风棠杨华洲等的赞助都跟孙氏这一一说了。

    杨华忠道:“四两银子,唱三场大戏,足够了。”

    “我原本是打算这钱就咱家全掏了得了,乡亲们抬举我,让我做现任里正,全掏了也就那么回事”

    汉子又道。

    孙氏点头:“嗯,照着咱家现在的收入,四两银子还是掏的出来的,请相亲们看戏也请得起。那为啥又没全掏呢?”

    听到孙氏的问,杨华忠把目光落到杨若晴的身上。

    “咱闺女觉得不妥”他道。

    “啊?”孙氏诧异的看向杨若晴。

    杨若晴则淡淡一笑,对孙氏和杨华忠道:“爹,娘,关于这类话题啊,其实我早就想跟你们好好沟通下了。”

    “四两银子,没错,咱们掏得起。”

    “可是,咱没那个必要啊!”她道。

    “有句话叫:升米恩斗米仇。你们听过没?”她问。

    杨华忠和孙氏两口子对视了一眼,然后都摇头。

    “啥意思啊?”孙氏问。

    杨若晴道:“打个比方,当有人遇到困难,饥寒交迫,都快要饿死的时候,咱借给他一升米。”

    “他肯定会感激咱,觉得咱是他的救命恩人。对不?”她问。

    孙氏连连点头,“这肯定的呀,活命的事啊,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杨若晴接着道:“可是,咱要是给那人一斗米,他不仅饿不死,还能把多出来的米拿去卖钱。”

    “那么这个时候,他或许就不会感激咱,反倒会埋怨咱。”

    “埋怨咱为啥不给两斗?不给一石?这,就是人性,自私,贪婪,欲壑难填!”杨若晴道。

    孙氏和杨华忠面面相觑,两口子都被杨若晴这番全新的言论给惊愕到了。

    杨华忠陷入了思忖中,眉头微微皱着。

    杨若晴趁热打铁,接着道:“就拿村里唱大戏出钱这事来说吧。”

    “四两银子,是村里大部分人家一年到头的所有进项。”

    “对于咱家来说,尤其是对我和棠伢子,根本就不算个啥。”

    “可是,这回唱大戏咱包了,大家伙儿乐呵,会念叨几句咱好。”

    “下回村里修路,铺桥,咱再全包,或许也会被人夸赞两句,觉得咱是大善人。”

    “这种事儿做多了,做成了习惯,到最后,大家伙儿就会埋怨了。”

    “会说,既然咱家这么有钱,住着这么好的宅子,而他们大多数都还住在黄泥糊的低矮屋子里。”

    “他们就会责怪咱为啥不再出点钱,帮他们也翻新屋子?”

    “咱家有骡马车队,有牛羊鸡鸭,还有鱼塘和猪棚。”

    “为啥不手指缝隙里**钱给他们也弄点?”

    “久而久之,咱们为村里做了好事,不仅得不到感激,还会招怨恨,嫉妒。”

    “与其那样,咱为啥要去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为啥要去埋那个怨恨的种子呢?再说了,咱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大水淌来的,是咱一文一文,辛辛苦苦挣来的!”杨若晴道。

    等到她说完这一切,屋子里鸦雀无声,杨华忠和孙氏都哑口无言了。

    半响后,杨华忠重重点头:“闺女啊,还是你说的对呀,世上的事,可不正是这么个道理嘛!”

    孙氏也是满脸感慨:“哎,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为人处事的道理,还没咱闺女看得明白,透彻啊!”

    杨华忠道:“现在看透彻了,也不晚。”

    吃晌午饭的时候,杨若晴跟杨若兰对视了一眼。

    杨若晴轻轻点了点头,杨若兰便深吸了一口气,出了声。

    “爷,鸿儿的身子已经好完全了,接下来咋整啊?求爷拿个主意呗!”杨若兰道。

    听到这话,老杨头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下。

    他夹了一块鸡蛋炒肉放到了嘴里,在那咀嚼了几下后,吞到了腹中。

    “鸿儿这事儿啊,我仔细琢磨过了,孩子,终究是永智和金红生的。”

    “回头啊,等永智来了,让他抱回去吧!”老杨头道。

    谭氏把筷子拍到桌上,发出‘啪’一声脆响。

    “不成!”她道,“就他们两个那副德行,女的啥事不懂,男的就一软耳朵根子。”

    “孩子交给他们,不出三天又得折腾出毛病来,坚决不能给!”谭氏道。

    老杨头有点为难了:“不把孩子还给他们,那孩子谁来养活?谁来照看?”

    “你?你眼睛看不见了,自个穿衣吃饭都要别人伺候!”他道。

    谭氏道:“我就算眼睛看不见,可我脑子好使,晓得啥能做啥不能做,不像那个陈金红,脑子怕是被门缝给夹坏了!”

    “鸿儿我要养在身边,跟我一块儿吃一块儿睡。”

    “回头你们几个媳妇,轮流帮我打下手,几个人挨着循序来,一人帮一天忙,足够把孩子拉扯大。”

    杨若晴听到谭氏这话,怔住了。

    除掉谭氏自己生养的那些儿子和女儿,孙儿辈分里面,谭氏从没对哪房的孩子这么上心过。

    福儿是男娃,是杨华林留下的孤儿,也是老杨家正儿八经的孙子。

    因为福儿娘,钱氏的缘故。

    谭氏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孙子,甚至都不想提福儿。

第1816章 鸡犬不宁() 
但凡提起福儿,就要唾骂一番钱氏。

    所以,金氏都是默默的,极其低调的抚养着福儿。

    尽量不带福儿去谭氏跟前晃悠,省得遭受无妄之灾。

    “老婆子,这样不妥吧?那个陈金红,肯定会跟你那闹腾的。”老杨头有些担忧的道。

    身为一个男人,最受不了的,就两件事。

    其一,女人的眼泪。

    那一哭啊,男人的心都软了。

    当然,这也就是老杨头年轻那会子的短暂软肋。

    等到了这个年纪,就算身边的女人把眼泪流成了河,老汉也不会怜香惜玉。

    其二受不了的,就是女人撒泼。

    谭氏的杀手锏就是撒泼,就凭着这一招,吃定了老杨头一辈子了。

    媳妇里面,四媳妇刘氏也只是偷懒卖坏和嬉皮笑脸,还不敢真的撒泼。

    可是这孙媳妇里,如今出了个陈金红。

    见识到了陈金红的泼辣,老杨头一个头两个大。

    尤其是这当口,听到谭氏这要跟陈金红杠到底的话,老杨头感觉到老杨家都快要进入兵荒马乱的岁月了。

    “老婆子啊,这回就算了哦,陈氏真闹腾起来,把一大家子上上下下,隔壁邻居,都要搅得鸡犬不宁啊!”

    老汉试图劝谭氏退一步,可是,谭氏这回是打定主意要跟陈金红死磕到底。

    “陈氏那个蠢妇,没长出个人形呢,还敢跟咱老杨家作威作福?”

    “有老婆子我一天在,就没有她的出头之日。”

    “鸿儿这事儿,我做主了,你们谁都莫插嘴。”

    “今个是大年初七,吃过了晌午饭就过完了‘上年头’。下昼我们俩老的,带着鸿儿回老宅去住。”

    “打从明日起,从金氏开始,你们四个媳妇轮着去帮我打下手,也不要你们做啥,就是帮我们洗洗衣裳就行了。”

    “不就是眼瞎了吗?我手脚都好使,年轻那会子我能把老三你们兄弟几个拉扯大,这会子我照样能把我的曾孙儿给拉扯大!”

    谭氏这番霸气侧漏的话,震得整个饭桌边的人都不敢吱声。

    杨若晴也埋下头假装吃菜,其实是躲在那偷偷的笑。

    轮番去老宅帮忙洗几件衣裳,送些吃食,这些其实都不算啥。

    只是奶这份决心和口气,都够大呀。

    好吧,吃瓜群众不怕事儿大,且拭目以待谭氏和陈金红的这个激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