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253部分

权贵娇-第253部分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嬷嬷,我没有意见。阿仪时常来尺璧院,她是怎么样的,嬷嬷很清楚,嬷嬷,您的心会告诉您决定的。”顾琰这样说道,她还是不想以自己的取舍来左右风嬷嬷的想法。

    风嬷嬷与阿仪有没有这个教导缘分,还是要看风嬷嬷自己。

    见到风嬷嬷在凝神思虑,顾琰加了一句:“嬷嬷,此事不急的,您可以回碧海院慢慢考虑,范老夫人那边有耐心等几天。”

    但是风嬷嬷已经决定好了,她望着顾琰说道:“姑娘奴婢愿意教导仪姑娘,但奴婢还是愿意住在顾家……”

    (章外:一更!关于家族的态度,我不赞成姑娘一味为家族付出牺牲,符合家族利益又能谋求自己幸福,就最好了~)(未完待续。。)

    ps:  一更!连续三天五更了,作者君太任性,求夸奖,求各种票票~~55,没人理我~~

371章 莱州隐秘

    (二更!请大家领神光,领神光……)

    风嬷嬷答应教导范仪的原因,顾琰没有问。她只是将风嬷嬷的回应告诉姬氏,姬氏自是高兴不已,当天就让范仪来了尺璧院,向顾琰和风嬷嬷道谢。

    范仪还是那么娇憨的,朝风嬷嬷鞠躬的时候十分恭敬。——她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随后,顾琰去了叠章院,向傅氏提及了风嬷嬷外出一事,道是风嬷嬷每隔一日便会外出半天,请傅氏应允。

    风嬷嬷虽然以奴婢自称,但她实则是顾家的客卿,又是顾琰的教养嬷嬷。傅氏没有多想,就答应了顾琰的请求。

    此后,每隔一天,风嬷嬷便出了顾家,在后门上了一辆早就等候的马车,马车上是姬氏身边最得信的管事娘子,她恭迎着风嬷嬷往范家而去;响午过后,马车又将风嬷嬷稳稳送回,仍是由管事娘子亲自送回。

    如此循环,一日一日。

    此时的朝堂,在经历了东宫刺客、亡国妖后等大事后,也难得平静了下来。

    朝中还有这两事的余绪,但不外是秦绩出殡、林家的人莫名其妙减少等等。这余绪对某些人来说很重要,但毕竟限于某一人谋一家,并不能影响朝局,成不了什么波浪。

    新的一年到来,九府十六卫并无要事发生,各地的奏报都是言及国泰民安,令得紫宸殿中的崇德帝龙心大悦。

    对于京兆朝官来说,现在最关注的。莫过于京兆尹的接替人选了。原京兆尹林世谦已死,当然要有新的京兆尹了。

    朝廷官位,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病死而有所废止。林世谦死谏,当场就死在了紫宸殿中,不管他是否真的虐杀了秦绩,崇德帝都没有追究,给了林世谦一个三品大员应该有的身后哀荣。

    崇德帝此举,获得了朝臣一片赞赏,多有“恩恤官员”“为臣有幸”之类的,倒成为朝中一时美谈。

    至于成国公府。崇德帝也是同样对待。秦绩都死了。都没必要再问他为何离开雷州了。崇德帝念在秦邑丧子,赏赐了不少物品,还特地开恩,准许秦邑再入宣政殿。

    原本因楚衍楼事的影响。崇德帝令秦邑一年不得入宣政殿。现在一年之期远远未到。这对成国公府来说的确是开恩。但这开恩。是因为秦绩之死,秦邑怎么高兴得起来?

    但秦邑看着侧夫人董氏隆起的肚子,悲伤之中有一些慰藉。幸好。当时纳了董氏,成国公府还有血脉希望。

    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太平道的上元灯会,仍是如期进行。只是,今年顾琰没了去观赏的兴致。年年岁岁灯火璀璨,看久了便无甚新奇。

    相比之下,顾琰更愿意在桐荫轩内,和沈度喁喁私语,间或说说朝事,间或提提家务。在这样寻常平静的相处中,两人的情愫也在一点点加深。

    静水流深,日日能有这种平淡安静,是人生一大福分。

    这一晚,沈度还是来到了桐荫轩,问起了风嬷嬷为何每隔一日就去范家。——对于顾家,尤其是尺璧院的情况,他是极为上心的。

    顾琰伸手逗着小圈,边回道:“风嬷嬷去教导阿仪了。范老夫人姬氏,认识莱州的太奶奶,知道风嬷嬷的本事。”

    沈度看着顾琰越来越掌开的脸庞,嘴角微微扬了起来,答道:“范泰言曾在莱州任官,想必就如此,计氏和顾太奶奶才有往来。”

    顾琰的动作顿了顿,忽而想起风嬷嬷是元家旧人。又想到风嬷嬷原是在太奶奶身边的,不由得问道:“计之,莱州的太奶奶,和你原来的家,有什么关系?”

    太奶奶,风嬷嬷,她身边的人,似都和曾经的元家有关系,是什么呢?

    “严格来说,顾太奶奶和我家没关系。只是顾太奶奶身边有一个人,是我祖父的旧识。”沈度回道,突然极为轻声地说出了一个人名。

    听到这个人名,顾琰瞪大了眼睛,停住了逗小圈的动作,下意识脱口而出:“他……他不是早就薨了吗?”

    沈度伸出手唤小圈过来,才为顾琰解惑:“假死而已。这些年,他一直在莱州。呃……他与顾家太奶奶交情非一般……”

    沈度叹息一声,将他所知道的莱州事说出来。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故事,错综交汇跌宕起伏,听得顾琰一愣一愣。

    这还是第一次,她听到莱州的秘辛。原来,原来莱州的太奶奶,有这么一段激烈的过往。最后,都归于沉寂。

    “先帝有密令,禁止顾太奶奶出莱州一步。我以后会带你去莱州,你见到顾太奶奶,就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了。”沈度说罢,忍不住伸手抚着顾琰的秀发,似有什么充斥在心口。

    他的阿璧,他的姑娘,即使世事如何变幻,即使局面再艰难,他都不会放开她。没人任何人或者事,能够阻止他们在一起!

    他靠近顾琰,将头抵着顾琰的,温柔而坚定地说道:“阿璧,我绝对不会让你像顾太奶奶那样,绝对不会……”

    他这番保证,既是说给顾琰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艰难和诱惑,他要克服要抵挡,绝不能那样,绝不!

    顾琰伸手握着沈度的手,同样回应着:“我相信你不会。我相信你。”

    她绝对信任他,前一世的沈大人,这一世的沈计之,她都全心全意信任。其实他不知道,她信他,信了两辈子,而他,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

    桐荫轩外,有冷风在呼啸,但轩内却暖意融融,间或有小圈在“吱吱”叫闹,暖融之中便添了几分趣致。

    忽而,顾琰想起了一事,笑眯眯地问道:“计之,那方子试验得怎么样了?若是可以的话,我还是觉得尽早开设铺子会比较好。”

    沈度“哈哈”一笑,说道:“已经找了师傅来酿造了,似岁对这事十分感兴趣,时间肯定不会有所拖延的。”

    方子,去年十二月初八顾琰送给沈度的生辰礼,就是一张方子。

    这是一张香醋方子。现在,顾琰和沈度心思十分简单,他们想不到,这个香醋方子会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收获!

    (章外:二更!)(未完待续。。)

    ps:  二更!感谢亲们的月票和打赏!我会继续努力哒。~~

372章 远虑

    (感谢水谷雫的和氏璧,继续打鸡血,奋发!)

    这个香醋方,是前世顾琰在福元寺所得。那时候,福元寺的香火时断时续,寺中的居客堂,只有几个人。

    住顾琰隔壁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妇人。中年妇人孤身一人,想必也有一番故事。后来中年妇人病重,顾琰念及自己失祜失恃,对妇人起了恻隐之心,便尽心照顾。

    她照顾妇人,乃是一点恻隐善心,但妇人给了她回报。

    妇人过世之前,赠予她这一张方子,就是这一张酿醋方子。在成国公府寥寂的生活里,顾琰时不时想起福元寺的生活,都会拿出这张方子来看一看。

    这方子上面的一字一句,顾琰早已铭刻在心。这张方子,是她善心所得,她便将这一个方子并当中的善心,送与沈度当生辰礼。

    这便是方子的因由。

    顾琰曾想过用这方子来开一个醋坊,但顾家没有这方面的能手,她一个姑娘家也不能时时在作坊露面,因此所想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

    这张方子,在沈度手中,会比在她手中更有用,这就是她的想法。

    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大定的醋坊也不少。但是这些醋坊都是一种老黑醋,味道并不算好,因而大定百姓不嗜醋。

    顾琰好酸,便想着用着香醋方一使,说不定能酿出好闻好吃的醋来。

    沈度见到这张方子后,所想的也是差不多。既然有方子。那么开设醋方就有可能了。当他把这个方子给如年、似岁两个人看时,就见到似岁双眼放光,像看到什么珍宝一样。

    沈度知道似岁对从商有兴趣,但没想到一张小小的醋方,会让似岁激动成这样。因此,他把醋坊的事情,全权交给似岁处理了。

    按照似岁的估算,按照方子酿出一坛醋,需耗时一个月左右。现在,似岁将京郊沈家的庄子作为醋坊。已经在其中试酿香醋了;还在东澄大街找了一间铺子。正在准备装潢,事情在一步步推进。

    他没有告诉顾琰的是,不管是醋坊还是别的什么,他都打算由这方子所得的一切。都会将一半送来顾家。——现在。还不必说这些。

    顾琰靠着沈度。心中却升起了一丝隐忧。新一年对于她来说,没有近忧,却有远虑。

    她的远虑。远在润州。崇德十一年到来了,前一世的润州大疫,还会出现吗?

    京兆年前突降暴雪,顾琰是很高兴的。她从钟岂的口中知道,若是前一年有大雪严寒的话,下一年的病人都会少很多。

    顾琰暗暗希望着润州的冬天,也会比往年冷。但她年前接到了陆筠的书信,心中抱怨天气缓和不少,寒梅都不怎么开了。

    陆筠的书信令顾琰感到忧心。钟岂回润州了,若是疫病出现,他会挽救润州吧?为谨慎起见,她立刻给陆筠回了书信,让她多关注润州的病人,让钟岂不要整天待在县主府中……

    先前她一直觉得只有神医钟岂才能救润州,但现在想想只靠钟岂一个人,力量还是太单薄了。润州可能出现大疫病的事情,还是要告诉计之,让朝廷有所准备才是。

    想了想,顾琰便说道:“计之,我早前接到筠姐姐的书信,她说润州天气颇反常,冬天十分暖和。我曾听钟大夫说过,暖冬之后春有疫。不知,润州会不会出现大疫?”

    听到“大疫”这两个字,沈度坐直了身子。大疫,是朝官最怕的,意味着或会有无数百姓丧生。如果钟岂说的话是正确的,润州的天气反常,的确要慎重对待才是。

    “我明日去司天台和尚药局一趟。”沈度这样说道,心想除了润州之外,大定九府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天气反常?

    第二日,沈度就去了司天台,询问司天台关于天气的情况。接待他的,是春官正苏虞。

    大定曾有令禁止司天台官员与其他官员私下往来,因为在天家看来,占卜天象与国朝气运有关,是极为隐秘的事情,他们怕司天台官员会泄露这些机密。

    虽有严令,但并不是说禁止司天台的一切往来,因为朝中有不少事,是需要司天台给建议的。比如司农寺劝课农桑、工部治水救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