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230部分

权贵娇-第230部分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反对道:“世子,不可!如此行事,一旦让人发现,则会有大灾祸……”

    秦绩抬手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只是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不用再多说。”

    他的话音没什么起伏,但动作和神态都很坚决,表示这事他们反对没用,这事一定要去做。

    李楚和冯宇犹不死心,继续劝道:“世子,现在年末,官衙事务结尾、宴会众多,需要世子出现的场合太多了,绝对会引起怀疑的,属下请世子三思……”

    他们就差给秦绩跪下了。世子想要现在返回京兆,这怎么可以呢?皇上有旨,令世子任满才能返回京兆。而世子的任期,是三年啊!若是被人发现了、皇上知道了,世子怎么办?成国公府怎么办?他们又何处安身?

    想着这后果,他们的双腿都快颤抖了。世子突然说返回京兆,而且打算立刻起行,太鲁莽了!

    秦绩指了指田战。表示让他们放心,然后说道:“不必担心,田战会处理好这事的。你们就当我在这里一样,一切自然,没有人会发现的。”

    “世子,属下还是认为此事不可行……”冯宇急道,不断地想着理由来说服秦绩取消念头。

    秦绩忽而扬起了微笑,笑着说道:“你们不是希望本世子尽快返回京兆吗?这一次,必须回去。不然,就算将来三殿下掌权。再召我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换作以往。秦绩不会有这样的耐心,但李楚和冯宇跟着他来到雷州,陪他经历生关死劫,情分到底有些不一样。

    他要返回京兆。兑现当年的承诺。陪伴那个人经历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这册立太子。对那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如此情况,他怎么能不在京兆?

    他一定要让那个人知道。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就只有他秦绩!只有这样,那个人才会一直记得他,不管其是太子还是帝王,都会顾念着他。

    京兆,他一定会回去的。但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如此,他想要的,是回到京兆之后,还能有以往的滔天权势!

    这一番回去,不是为了情意,而是为了……权势!

    他眼中的野心如此明显,渴望如此炽盛,让李楚和冯宇只能闭口不言。只要不被发现,世子回去,也是可以的吧?

    这是一场豪赌,以现在的身家安全,来赌以后的滔天权势。虽然会有风险,但秦绩认为,这个险一定要冒!

    京兆……他要回来了。

    此时的京兆,尚算平静。三皇子妃有孕、朝官请立太子,是时下京兆官场最热门的话题。

    对朝官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京兆的局势如何发展。他们都期待地看着紫宸殿,等待崇德帝的旨意下来。

    虽则这道旨意尚未下来,但朝官都知道册封太子事在必行,都暗暗做了准备,就连政事堂的官员,都碰了几次头,为太子册礼做准备。

    三皇子即将被册封一事,令官员们的心都蠢蠢欲动,那种隐隐的期待和兴奋,是不知该如何形容的。在国朝大局之中,很少官员能做到了镇定自若。

    但沈度,显然是属于“少数官员”以内。他并不在意册立之事,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并没有因这册立一事有什么影响。

    在朝,则是在中书省办公,闲暇则去见见朱宣知,教导他一番;然后回沈家,陪沈肃用晚膳;到了晚上,就去尺璧院桐荫轩,和顾琰一起度过夜晚时光。

    秋祭已过,年关未至,不须离京兆,虎贲军也无事,又不在意册立之事,沈度竟难得空闲起来,陪伴沈肃的时间也多了。

    这一日,他像以往一样,陪着沈肃用晚膳,关切地问道:“父亲身体如何?钟先生离开之前还留下了几个滋补方子,得用一用才是。”

    润州大夫钟岂,在十月的时候已经请辞了,还是回去润州,回润州县主府。那里,还有他的很多宝贝药材,还有一个对他很好的县主,当然要回去!

    而且,顾琰和他有个约定,在接下来的一年,他都要在润州。

    “我很好,你放心。紫宸殿的情况如何?”沈肃表示身体很好,问起了朝中的事。

    “册封旨意尚未下来,不过孩儿想着快了。皇上已经召见何缜和礼部的官员了。”沈度回道。

    朝中就这么一件大事,就算沈度没有特意关注,中书省的官员也在时时讨论,事情到了哪一步,他都清楚。

    “册立太子,也没有什么不好。定下太子之后,想必皇上才能放心离开京兆吧。”沈肃像想起了什么事,说出了这一句话。

    沈度知道他说的是崇德帝巡幸江南一事。年初到时候,长隐公子就说崇德帝有意巡幸江南,但这一年来朝中发生太多事了,崇德帝并没起行,也没有在朝中提及。

    沈度微微笑,说道:“父亲请放心,该做的安排,孩儿都准备好了,再等些时日也无妨。”

    他并不缺乏耐心,他们都等了那么多年了,再等些时日,又有什么关系?

    “说起这事,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成国公府世子秦绩。他在雷州如何了?” 沈肃冷着脸问道。

    “雷州的情报,并没断过。现在看来,一切都好。”沈度接话道,略略说了说秦绩的情况,包括其病重又好、现在倒像安心在雷州从政的情况。

    秦绩被崇德帝贬去了雷州,远离了京兆,但这不代表着,这个人就可以忽视了。对这个人,沈度一直不敢掉以轻心,也派了人手去雷州监视,才会知道这些情况。

    很显然,沈家的人手监视得不够到位,有些情况,沈度并不知道。

    (章外:二更!)(未完待续。。)

    ps:  二更!感谢苏苏徐的月票,只怀念、floodjiang的打赏。

330章 喜与悲(为香香和氏璧+)

    (感谢香香的支持,明日补笛子的和氏璧加更!另外,这卷章节太多,有时候会刷不出来,所以填多一卷。)

    关于册立太子一事,很快就有了进展。十一月初,紫宸殿就下了旨意,册封三皇子朱宣明为太子!

    这道旨意,由中书省知制诰何慎拟制,经过中书令裴公辅的核对,才上呈至崇德帝手中。而后,崇德帝加玺印,经门下省发了出去。

    这道旨意一下,京兆官场便沸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会是这样,但旨意既下,意味着国朝格局将变啊,这是一件大事!

    最先动起来的,是司天台的官员们。他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为太子册封礼择一个黄道吉日。

    司天监戴渊观像占星,定下了行册封礼的吉日,是为腊月十八。其时万物至善,必保佑国朝长治久安。

    司天台定下吉日之后,政事堂的官员们,就开始忙碌了。册立太子一事,是朝中的大事,是政事堂搬到中书省后第一次面临的大事,自然一切都要小心谨慎,半分差错都不能有。

    其中,尚书省礼部的官员职责最大。在参考以往册立太子仪礼的基础上,拟定一份详细的册封流程,太子冠服、太子妃冠服、所用礼器、册封大典行礼场所等等,这些都要准备妥当。

    除了尚书省礼部之外,太常寺和宗正寺也没有空闲。祭宗庙、告祖先、谒皇陵这样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这两寺都须有应对。

    此外,御史台的官员还应准备人手,配合礼部的官员,监纠官员弯腰、拜谒的动作是不是标准……

    总之,为了册立太子一事,政事堂几个官员神色凝重,裴公辅、王璋和郑时雍等人各尽其责,提点、监督着各方官员,以便使得册封礼能够顺利进行;

    朱有洛要做的事,就是协调各省、寺监的任务。只是事涉繁琐。出现了不少问题,他急得嘴巴都起了泡,十一月的天,他还这样燥。说出去都没人信。

    大定讲求以礼治国。何为礼?典籍曰:“即事之治也。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又曰“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尊礼,已到了一种敬畏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事情没有经过一定的仪式,就没有认可与信服,这册立太子礼,尤其如此。

    虽然皇上旨意已下,但没有经过这个太子册礼,就表示太子一事尚未最后完成,这个太子册礼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册礼的体现,就是册书、冠服、礼器、仪式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影响了“礼”的完成,所以裴公辅和王璋等人才严阵以待。

    除了政事堂的人紧张此事外,三皇子一系的官员也十分重视。张龟龄时不时就去礼部,询问典礼的准备情况;

    蒋钦在宗正寺,本来就要负责典礼的一部分工作,更是亲力亲为,务求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令得宗正寺官员对他多了几分敬意。严谨认真的主官,谁都不会讨厌吧?

    秦邑则在绞尽脑汁为这场册礼添彩。比如,他在想典礼上摆放什么样的青铜器,才会不逾制度,又能最大限度体现册礼的隆重、朱宣明的尊贵……

    随着太子册立礼越来越近,三皇子府的气氛越来越欢乐,从主子到侍从,脸上都有喜色。哦,不,还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怀有身孕的三皇子妃张妙。

    这府中的欢乐没能感染张妙半分,她的神情仍和以往一般沉寂,听到下人兴高采烈说着这盛事时,她的神色还露出不耐和冷硬。

    只在抚摸着腹部时,脸上才闪过温柔,也只有想着腹中正在孕育的生命,她才觉得前路还有一抹亮色。

    她被诊断出有身孕之后,她的祖母邱氏特意来了三皇子府,就像先前赐婚说的那样:“老身就知道,三皇子妃是有福气的。以后啊,还能入主坤宁宫。我们张家,就靠三皇子妃了。”

    邱氏说这番话时,已不敢像过去那样抚摸着她的头了,也不再称她为妙姐儿,语气带了尊敬。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唯一相同的是,张妙仍是在想着那个遥不可及的人,想到心头发痛,只能闭眼掩饰。睁眼一看,却还是只能看到华贵的珠钗锦裳,而不是那个谪仙人……

    寥寥几面,就已经是张妙的一辈子。

    即使她享尽人间富贵,长隐公子仍是她心头永远的遗憾。本来,她已经不敢再想的了,只是有孕多思,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一个人。

    越是飞扬跋扈之人,就越是情深长久。这话,说的就是张妙这样的人。

    成嬷嬷对着张妙坐着,见到张妙冷硬的神色,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劝道:“为了腹中胎儿,主子还是放宽心吧。时间一长,就什么都好了。”

    成嬷嬷在宫中几十年,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没遇到过?她知道张妙心中所想,也明白她为何这样,却不能认同。

    人啊,就是想着一个得不到的人才会犯傻,宫中太多这样的女人,都痴痴望着皇上的心意,但最后谁也没有得到皇上,安全活下来笑到最后的,肯定是对皇上没痴念的人。

    三皇子妃的情况,和宫中的女人有什么差别?若说有差别,那就是三皇子妃更幸运一些,腹中孕育着皇嗣,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尊荣,她却看也不看一眼。

    犯傻,真是犯傻!

    听了成嬷嬷的话语,张妙扬了扬唇角,随即就压下了。成嬷嬷相面亲善,还称她为“主子”,可见关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