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悠悠田园乐 >

第5部分

悠悠田园乐-第5部分

小说: 悠悠田园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走进村中,远远的就能看到汪氏家的房子了。

    汪氏家的房子也是土胚的,不过占地倒是挺大的。听说汪氏的大哥虽然是个庄稼汉,但是头脑灵活,经常做点小东西或者把家里的东西倒腾出去卖了,倒也过的还不错。她爹平时在家种种地,帮忙带带孩子,日子过的也很惬意。

    到了汪氏家,只来得及和汪家的众人打了个招呼,把圆圆交给了汪氏刚生了汪氏二侄子不久的大嫂,千恩万谢的一通,又急急忙忙的走了。

    到了村口,几人又马不停蹄的往镇子里赶去。

    好在牛车给他们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到了后,说好让张伯未时末等在这里一起回家,汪氏又塞给张伯四文钱。便和仍然在絮絮叨叨说汪氏和程兆儿耽误了她的时间的王贵家的分道扬镳了!

    程兆儿看了看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见汪氏有些神思不属的样子,便道:“嫂子,你先去看赵大哥吧,我自己看看就行了。我自己能记下路来的,未时末到张伯那集中就行。”

    汪氏想了想,又拉着程兆儿的手再三确认,程兆儿再三保证自己没问题,汪氏最终塞给程兆儿五文钱,嘱咐程兆儿饿了买点东西吃,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程兆儿推脱不过,又想着自己身上身无分文实在也不方便,因此便也就收下了。

    目送走了汪氏,程兆儿开始仔细的观察起这个小镇!

    这就是石磨镇,虽说是镇。但是,要说繁华还真的说不上,至少对于前世见惯了繁华的程兆儿来说,这些真是不够看的。

    而且,整个小镇,那一条号称主干道的通道真的很窄,路边上的房屋倒是不错,无论再旧的房子,看起来都古典非常,让程兆儿有种游览古城古镇的感觉,看的都有些目不暇接了。

    这时候可能正逢早市,男男女女的已经活动开了,有提着菜篮子买菜的大姑娘小媳妇,有架起了早点摊子卖馒头卖面的。还有一些卖精致古朴又零碎的小物件的小贩也出来了。

    街道两侧的门面也相继打开了木板门,伙计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开张了!

    程兆儿仔细观看了一下他们的穿着,发现多是粗麻制的衣服,也有些细麻的。只有零星的一两个人,明显像是富裕人家的,穿的那是丝绸!

    程兆儿皱眉,也不知道是这里不产棉花,还是这个大夏国是没有棉花的。总之,她没有看见棉布的存在。

    这个时代虽然对于程兆儿来说是未知的。但是,好在对女子的苛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恐怖,至少小门小户的女子为了生计之类的抛头露面的是很多的。

    而且,十里八乡的,程兆儿也听过许多寡妇再嫁,或者和离的妇人以及被休的妇人再嫁之事。甚至因为近年来战乱频发,朝廷非常鼓励妇人再嫁,多多的生育子嗣,长大了好为军中添一份力气!张氏不就是寡妇再嫁之身吗?

    当程兆儿听到这样的情况之时,顿时松了口气,如果到了传说中那种女子连门都不能出的年代,程兆儿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听着小贩们的吆喝声,程兆儿暗自盘算起来。一个苞谷面的馒头有男人的拳头那么大,才一文钱,一碗阳春面虽然看起来清汤寡水的,虽然面条看起来并不怎么白,有些发黑发黄。像之前程兆儿吃过的苞谷面饼一样的颜色。大概就是苞谷面制的面条!可是里面放一勺店家特制的大酱,一个在码头上抗重物的伙计也差不多能混饱肚子了。而这样一碗面也才2文钱。

009 吵闹

    本来,程兆儿以为一文钱很少了,结果事实上一文钱的购买力算是大的了。相比于现代,一元钱可是基本上买不到什么东西了!而一斤苞谷粒才三文钱,一斤苞谷面才四文钱而已。

    贫瘠的农民守着几亩薄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亩薄地也就出产三百多斤的苞谷,肥沃点的土地大概能达到四百斤的苞谷,按照大夏朝按照收成的两成缴纳粮食水,也就是说,一亩薄地最终收的苞谷粒就算一颗不吃。也挣不到一千文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如今,虽然看似并没有殃及程兆儿所居住的石磨镇。但是战争的阴影却在平静的表相之下。慢慢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首先,几乎家家户户有男丁的人家,有点钱的就出钱,没有钱的就被朝廷强制征兵。最终,是死是活由天注定。

    再有,随着和离国的争端日益增大,朝廷加重了税负。不提其他的,就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粮食税负,原本大夏国的粮食税负才一成五而已,就是去年,才增加到了两成。

    至于以后会不会增加,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谁都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左右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些对于现在的程兆儿来说,还是太远了。她现在所要烦恼的是,怎么样才能填饱自己和圆圆的肚子,让自己过的好一点,不要受人欺负罢了。

    当务之急就是挣钱啊挣钱!

    想到这一点,程兆儿又打起精神来,继续观察着这个石磨小镇,有没有什么能够让她赚到钱的去处。

    小吃?做吃的她倒是不怕。但是,她又没有成本,再加上自己家距离石磨镇可远了。就算卖小吃,光是过来镇上,每天就够呛了。

    这个还是等以后有条件再说吧。当务之急是能快速的挣到钱的。

    刚想着,就看到前方的街道上聚满了人,有些小贩甚至连生意都不做了,直接收了摊子在那边观望。程兆儿就看到一个卖豆腐的在那边,推着放豆腐的平板车,往人群里伸脖子呢!

    人群里还有阵阵喧哗声传出来。像是吵得挺激烈的。

    程兆儿也好奇起来,看这天色尚早,便也凑上前看个究竟。

    凑上前去,一看,里面是在一个卖布匹的店铺门口,有七八个人正在吵架。有一个貌似是店铺中的掌柜的,正在那里和人作揖道歉呢!程兆儿听了半晌才知道。

    那一波同店铺中的掌柜的吵架的也不是一伙的,起因是镇上有一个小有积蓄的妇人,她在这里买了些布料,数量挺多的。结果,店里的掌柜的收了钱,没想到多算了一百文钱,本来这个妇人不知道啊,结果正好遇到一个陪妻子来买布料的书生。没想到这个书生颇有几番本事,竟然还懂得算账,结果就多了句嘴。

    他说完倒是爽快了,陪着妻子回家去了。这妇人不干了,当场要掌柜重新算。掌柜的也没办法,客户得罪不起啊。

    于是,硬着头皮算了一遍,结果果然之前多算了,但是,也没多算到一百文钱啊,那妇人不干了,又让那掌柜的算一遍,结果算的第三遍有不同。

    结果,这位掌柜的辛辛苦苦算了三遍是三个不同的结果。当下,这妇人就火大了,同在店铺中买了布料的其他人因为看到有热闹,也不走了,看起了热闹。

    结果是这个结果,纷纷质疑这位掌柜的算账的能力,要求重算。

    掌柜的当然不肯,再三保证没问题,可是,别人哪里肯相信,更加的吵闹起来。之前那个挑起事端的妇人更是要求退钱,这布她不买了。

    这位曹性掌柜也是憋屈啊,他其实真想大吼一声,不买算了,本店不缺你这笔生意,可是,如今,一时不察,事情闹僵开来,他却是不好说这话了。这店名声都被弄坏了。要是少东家知道了,还不得剥了他的皮。

    要知道,他们玉帛堂可不是就他这家店,那是全大夏都有的,这镇上的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分店。

    这名声一旦坏了,多了一个欺客的名头,关了这个小店事小,要是其他地方,譬如说京城的店铺那边都流传开来,以至于影响了生意,他就算死也不能谢罪了!

    问题是这不是他的错啊,这个小县城每天的生意少的可怜,那专门算账的账房正好家中老母过世,告假回家了。

    谁知道这账房先生天天在的时候,没来什么大客户,这妇人赶巧在账房先生回家了,她来了。

    结果,虽然他作为掌柜的是会算账的,但是,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当时客人又多,一下子算错了也是可能的。

    之后,这妇人又急吼吼的,他老人家活了五十载哪里被人这么逼迫过,这手一抖,又算错了。

    如今,覆水难收,他除了道歉还是道歉,只盼着这些人好心一点,别再穷追猛打的了。

    看着这些吵闹成一团的人群,听着掌柜的解释,又瞥了一眼周遭看的津津有味外加起哄的人们,程兆儿计上心来。

    也许,现在正是有个赚钱的机会在眼前了。

    只不过,她一个妇人,这样上前必是没有人相信的。还是要乔装一番。程兆儿忽然心情就愉悦起来了,没想到今天把耿以元的衣服带出来是带对了。

    这不,现在就要派上用场了。

    想了想,程兆儿悄悄的离开人群,寻了一处僻静之处走了进去。

    再出来的时候,原本那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妇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变成了一个少年郎。

    程兆儿刚生完孩子,之前因为瘦,这胸连裹都不用的,直接就算平的,但是,生完孩子的肚子还没有完全回去,还有脸颊,好歹才十七岁,总有点肉肉的。因此,化装成少年,人家丝毫不会怀疑这是个女子,只会觉得是那家稚气未脱的淘气少年。

    关于这一点,她也想看起来成熟一点,也好让人信服1但是,毕竟年纪小,材料有限,也只能这样了。如今,只能靠本事让他们相信她一回了!

010 证人

    人群里还在争论不休,曹掌柜越发的着急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玉帛堂一向诚信经营,即使是这个小小的镇上的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分店,在大夏王朝不知道多少个!他们也从没出现过什么不好的名声!家里无论是东家还是少东家看似随和,但是对名声上面却是极为的严苛和重视的。

    而他们这些人不过是欧阳家的奴仆而已。虽然是几代老仆,主家对他们也很是看中。但是,那也是要分事情的。

    曹掌柜知道倘若这么大的岔子出了,不止是他无法对少东家交代,最重要的是很可能他们曹家一门忠仆都无法在欧阳家立足了!

    想到这里,曹掌柜略显肥胖的身躯顿时瑟瑟发抖起来,简直是汗如雨下!他如今心乱如麻,极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之类消除影响!只可惜他如今也是没什么好方法的了。

    忽然,人群里传来一声不知男女的中音,宛如久旱逢甘霖,将他从困窘的处境中解救出来!他喜悦的循声望去,却发现只是一个还显得稚气的少年罢了。顿时,仿佛又被浇了一盆冷水,又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出声音的正是程兆儿,她这一出声,不仅将曹掌柜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人群里的其他人也将目光投向了她。

    一看上去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顿时好些人就不高兴了。

    那买了许多的布匹,被曹掌柜算错帐的妇人冷哼道:“哪里来的小儿,还是去玩你的吧,瞧你这岁数也就十三四岁罢了,岂会懂这些帐房先生才懂的事情,还是不要捣乱,快快回家去吧。”

    周围人也纷纷应和。

    不是他们看不起人,而是自古以来,虽然会算账的只能做个帐房,充其量未来最多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