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66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166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自己喜欢的女人看到他这窝囊的样子,他心情很愉快吗?

    “谢夫人,也许真是极聪明的女子。”

    季青辰这样感叹着,谢清道避开这尴尬的场面真是太正确了。

    楼云也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支持了一个容貌不算第一,但脑子很过得去的宫妃。

    尽管当初他听说谢道清与季青辰交往不少的时候,还吃了一惊。

    “坊主的位置在那边。”

    他在殿门前停步,指向了她刚才进殿时的廊道上。

    因为正殿里除了金使,还有六部尚书以上的文武百官。所以季青辰这九品文林郎一跳完舞,马上被踢到了殿外的廊席上。

    “无格坐席者退殿——”

    内侍的声音拉长着响起,她早就退出了殿门外。很顺利地坐在了季辰龙的身边。

    季辰龙这小译从,他连给皇帝舞蹈一次的机会都没有,此时已经坐在席上。

    他面前摆酒食的两人长几之后,空着一个位置等她。

    她毕竟还是向殿内的楼云拱了拱手,果然看得他严肃着脸一抬手,让她免礼,然后殿门前走过来一名男装簪花女官。他马上露了笑脸和那女官低语了几句。

    季青辰一看就知道,楼云是托了女官的人情,才把她和季辰龙安排在一起。

    她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了堂弟。

    “海兰是怎么说的呢?”

    楼云那和女子说笑的样子,她在唐坊见得多了,完全就是季辰龙与坊女们说笑的模样。

    楼云明摆着也是一个中央大空调。

    但她可不是李家三姐妹。

    “阿姐,我离开中京时。海兰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她在宫里听说。有个蒙古部最近把西部草地上的塔塔儿部击败,把这个大部族吞并了。”

    “……”

    季青辰一听到“蒙古”这两个字,一肚子要责怪堂弟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直觉着就要蹦起来,一边向官家嚷着赶紧逃,一边回家去收拾细软。

    然而,再想着辛弃疾那位老大人还好好地活在江西,金国皇帝还有兴趣选秀纳妃,这时间点完全不像是蒙古有实力南下扫荡的样子。

    “喏。阿姐,这是西部草地的上的地图。塔塔儿部在这里。”

    季辰龙显然是早有准备。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小小的羊皮地图,隐蔽摊在了他们之间。

    她便也看到,刚刚灭亡的塔塔儿部和西夏国接壤,是通向西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一。

    看着离大宋还隔得很远。

    西夏和金国不灭亡,蒙古人过不来的。

    “现在的蒙古人首领,海兰说,就和阿姐提起的一样是叫铁木真。”

    “……”

    季青辰瞠目间,总算还记得她和许淑卿唠叨过三年前世的事情。

    原来是这些蒙古人的话,叫李海兰听到了。

    “这些都不关海兰的事。”

    她顶着季辰龙又探究又早已经习惯的眼光,镇定地回视着他,“我只想知道,海兰和你是怎么回事?你们可是订过亲了的。”

    月光斜照入廊,宫灯璀璨,季辰龙生着一张温润如玉的脸庞。

    绣花绢衫子衬出他星目红唇,鼻梁挺直却不突兀

    时常带笑的双唇让他看起来分外无害。

    就算着头顶光光,背上拖着两根麻花瓣,却更衬出他的脸型完美,脖子颀长,皮肤是僧人禁欲般的皙白。

    他的容貌有三分陈文昌的书生气,有三分楼云的闲散意态,甚至还有三分季青辰不见鱼儿不撒钩的冷淡气质。

    这些气质合在一边,就是他这样一位外热内冷的玉面郎君

    “海兰说,她懒得再猜着我心里如何想了。”

    他苦笑着,剑锋般的双眉拧出一个好看的角度,透出了少年般的苦恼,

    “我明白,仆喜娘子经常到我房里来说话,我又不肯搬出猛克府去住。她一直是很生气的。”

    季青辰深知,不提坊里的女子,就算是平常生意上的宋商,他们往往一看到他这个似憨厚又不脱灵秀样子就会上当。

    他们很容易就以为他是个做生意的生手。

    心地好的宋商和他讨价还价的嗓门就要降一降。心里狠的商人当然就更加往死里讲价,最后当然是中了他猪吃老虎的圈套。

    如果不是要在大宋立足,李海兰又突然进宫,对于季辰龙到底想在金国干什么么,她本是一点都不会去阻拦的。

    他自己心里有分寸。

    “你打算怎么办?”

    李海兰并不是小气的女子,他所谓不肯搬出猛克府去住,其实就是李海兰叫他一起回唐坊。

    他不肯回去罢了。

    她虽然在大宋为他安排了刘家村的书院铺路,但她还是耐着性子,想听听他的打算。(未完待续。。)

187 上门女婿

    “仆喜娘子与我并没有别的牵扯,海兰是多心了。她以往喜欢的宰相府公子娶了妻,她心里烦恼,我难免安慰了她几句。没料到她让我去向猛克大人提亲,我不过把她当成是不懂事的小妹妹,岂会如此?”

    季青辰早知道他是这样的性情,勉强忍耐着,没喷他一脸的口水。

    当初他十岁到十三岁的少年时代,她一直在驻马寺,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

    李文定是个踏实性子,他这样的人教二郎读书识字,居然教出了这种八面玲珑能利用坚决利用的性格,完全出乎她意料之外。

    她有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埋怨李文定,教出这样的二郎是叫他自己三个女儿受了苦。

    “阿姐,我和海兰你是知道的。等我这几天和卫昭王殿下面前露了脸,回朝后经他去拜见过完颜宰相大人,我想办的事就办妥了。我哪里还不知感恩,还要在猛克府中打扰猛客大人?我自然就和仆喜娘子疏远了。”

    说话间,他把羊皮地图收了起来,微带歉然地笑说着,

    “阿姐放心,海兰虽然美貌聪明,现在只是普通宫女,又有李氏这个汉姓。她哪里能和宫中的女真、契丹各大姓女官们相比?等她气平了,总有办法接她出宫。那时我和仆喜娘子再不会见面,海兰就知道我的心意了。”

    季青辰忍了又忍,最后没忍住说了一句戳人心窝子的话。

    “她要是被金人看上了怎么办?”

    不做女官还可以做妃嫔。

    这才是叫她焦心的。

    “……”

    季辰龙一怔,摇头失笑。

    “阿姐,海兰是和我从小长大的,无论怎么样。我都是要娶她的。就算她进宫前说了各自婚嫁再无关系这样的气话。我也不会负她。这些于她无益的话,阿姐以后不要再提了。”

    季青辰一听,本能上要一巴掌向这堂弟脸上呼过去,但琢磨着似乎也是句句用情。

    季辰龙的意思是,就算李海兰和金人发生了什么,他是不会在意的。

    但她怎么就是越听越觉得别扭?

    “阿姐。我不是宋人,金人并不会像提防北方汉人一样提防我。他们这几年来三次黄河缺口。今年黄河还改了道。金国现在急需读过汉书、知道一些农用、河道、军械知识的政务官。我在金国已经得了译从之位,要出头也并不难。比在大宋考来考去容易多了。”

    他理所当然地说着这些安排。

    似乎李海兰进宫完全就是没事找事,但他季辰龙男人大量。绝不会和她一般见识的意思。

    “阿姐,我在高丽学了这半年,科举里中个举人是能行的。再向上就有些难了。而且现在金宋对峙,宋廷连北方逃回来的汉人都不太敢信用。外夷人要没有立殊功的机缘。很难在大宋官场上出头。”

    “但楼大人他——”

    季青辰听到这里。连忙反驳,转眼间想起了楼云的经历。

    他虽然是夷人出身,他当初身为武宁军官,却适逢了官家登基之前的叩阙之事。

    他既然受了当时还是嘉王的官家“乱命”所召,就算得上是立过殊功了。

    她在心里琢磨着季辰龙能在金国建什么殊功,这个堂弟却还在安慰着,道:

    “阿姐,你不用担心我和海兰争吵。海兰生我的气。也是没错的。”

    “……”

    季青辰一时间也不好说些什么。

    她自己都觉得李海兰根本不可能就这样放弃二郎。

    她可是和两个亲姐姐抢了十年,才把二郎抢到手的。

    就是她们三姐妹那样。十年如一日把季辰龙当成是宝贝一样地捧着,才养出这小子现在这叫人倒胃口的性情:

    面上敦秀体贴,骨子里自行其事,根本不在意李家三姐妹心里怎么想。

    “阿姐,我还想求阿姐出面,让汪妈妈写好了婚书,让我带回去给海兰看看。到时候她心里一软,也知道了我的心意。我到时候再想办法帮她出宫的。”

    尽管他嘴上说得深情款款,季青辰却绝不会上当。

    李海兰这一次原谅他了,接下来,他还会继续遇上各类“不懂事”又能如仆喜娘子这样帮上他的“姐姐妹妹”们。

    只要人家有利用的价值,或是人家说话办事合他的心意,他是绝不会干脆利索地划清界线,叫她们断了念头的。

    前车之鉴就是李墨兰和李秋兰。

    她们到现在都没死心。

    侍席的宫女走上前来倒酒,她和季辰龙自然也暂时停嘴,举盏满饮。

    “季文郎,楼学士让小女来传话,席散时有谢夫人的内侍来送季文郎出宫,切不可随意离开。”

    倒酒的宫女年纪不过十一二岁,悄声说完便退开了。

    季青辰虽然早就有了自己出宫的安排,此时听到楼云格外来的提醒,也有些意外。

    “阿姐,那位楼大人看起来有些古板。没料到私下却有些不拘小节。”

    季辰龙笑了起来,打量着姐姐怪异的神色。

    他细细说了金国国使这些日子在路上收集到的宋廷消息。

    楼云因为涉及了高丽宫变的事情,所以被查得十分详细。

    “而且,我在高丽时就亲耳听说,他在高丽王宫里,对贵族女子十分有礼,风评极好。和宫中的乐伎经常谈诗论曲,却没有接受过高丽侍妾。高丽人不论士庶都觉得他是雅量高致的人物。”

    季辰龙不动声色地暗示着楼云的性情。

    季青辰一听就知道,楼云心里分得极清。他深知士庶之别。

    对与他平起平坐的士大夫、官宦、官商人家女子,他那是一定要讲礼数的。

    非礼匆视,非礼匆言。

    所以。他和她季青辰说话,那是要在脑子里转上一百回才能确定时间、地点、内容,极少能越礼。

    但对侍从女官、乐伎、官伎这些庶民甚至是贱民之流,他就可以随意谈笑相处。

    一则,只要不太过分比如像王仲文那样公然养官伎,外朝上无人弹劾。

    二则,他自己的本性也需要暴露一下。

    陈文昌虽然也是士人。却因为是官商子弟出身,他反而没有楼云这样刻意讲究。

    陈文昌为人处事另有一种自然舒展的感觉。

    他干出一些不合礼法的事,比如他觉着父母嫌贫爱富。转过头就离家出走。比如未成亲就让订过亲的妻室打理家事,

    他完全就不需要过脑子,全是自己觉着怎么对就怎么来。

    “不提这位大人了。我虽然想找个机会让你见见陈家的文昌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