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天宝伏妖录 >

第50部分

天宝伏妖录-第50部分

小说: 天宝伏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李隆基点头道,“大慈恩寺内绘有迦楼罗,乃是镇妖辟邪的护国神鸟,既已回归,确实不必再担忧了,好,就是这么着。”

    李隆基今天明显无心多留,得回去看杨玉环,众人便起身相送。皇帝走后,李景珑又谈天说地地与皇子们聊了几句,见众人都有些心不在焉,李亨率先提早散了,离开金花落,亲自将李景珑一行人送到兴庆宫正殿外。

    昨夜下过一场雨,此刻夜空繁星灿烂,银河如带,星辰照耀大地,在狐妖伏诛后,长安气象确实有了明显的变化。

    “殿下。”李景珑转身道,“驱魔司手握神通,却无法对付不谙法力的凡人,还请您谅解。”

    “这是自然。”李亨笑道,“父皇今日特地叮嘱过,总不至于让尔等去办甚么刺杀一类的俗事。我更希望驱魔司这柄利剑,永远不要再有出鞘的那一天。”

    李景珑淡淡答道:“但愿如此。”

    说毕,李景珑与李亨之间互一行礼,彼此心照不宣,李景珑带领驱魔司效忠于未来的大唐皇帝,而太子则感谢驱魔司出手救了他全家。两人各自离开校场。

    “好像没了妖气,真的不一样。”鸿俊笑着说。

    莫日根答道:“说也奇怪,现在的夜空就像在草原上看的一般。”

    鸿俊背后的鲤鱼妖答道:“妖气笼罩长安时,众星晦暗,客星犯主,有兵杀之气。眼下妖王一死,群星的灵力自然增强。”

    众人走在校场上,正要离开午门,莫日根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说:“只是不知道黑蛟去了何处。”

    裘永思朝莫日根使了个眼色,这点小动作却逃不过李景珑的双眼,李景珑便道:“怎么了?”

    “过几天再说罢。”裘永思笑道,“有些事,还得从长计议。”

    李景珑也不追问,便点了点头,忽见一辆马车驰来,停在午门前,车上下来一个人,却是李隆基。

    “陛下?!”李景珑惊讶道。

    “你陪朕走走。”李隆基说道,“孔鸿俊,贵妃有几件事想问你。”

    余人便都识趣地离开皇宫,李隆基带着李景珑,沿午门外朝校场边上走去,鸿俊则让鲤鱼妖跟着莫日根回去,自己上了马车,车内生起了火盆,只见杨玉环裹着一件大氅,正在出神,一见鸿俊便微微笑了起来。

    “陛下不喜欢我提往事。”杨玉环柔声说,“你听了就听了,不可常说。”

    鸿俊问:“为什么?我正想问你呢……”

    杨玉环笑了起来,说:“从小在家里,不怎么经世情罢?”说着以手摸了摸鸿俊耳朵,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在哪儿受的伤?”

    鸿俊侧头,挠了下受伤的耳朵边缘,答道:“没什么,小时候总是磕磕碰碰的,轻伤。”

    杨玉环叹了口气,询问鸿俊家事,鸿俊便简单说了些,杨玉环便道:“也就是说,毓泽与孔大夫去世后,你在山上过了十二年。”

    “我爹娘是个怎么样的人?”鸿俊对父母已全无记忆了。

    “珠联璧合。”杨玉环柔声说,“金童玉女,一对佳人。你娘本是华阴贾家之女,曾与我结伴上长安,前来参加咸宜公主的婚礼……不久后,洛阳、弘农、司隶等地发生了一场瘟疫,你爹悬壶济世,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

    杨玉环抬眼看鸿俊,鸿俊沉吟片刻,想起虢国夫人临死前所言,终究觉得不放心,把手指按在杨玉环脉上。

    “姐姐的事,陛下都告诉我了。”杨玉环低声道,“她究竟是什么时候来到我身边的,你知道吗,鸿俊?”

    鸿俊眉头深锁,用五色神光再探了一次杨玉环的经脉,杨玉环不像李景珑修炼武艺,经脉中空空如也,亦不排斥他的五色神光。

    “你记得什么时候,有见奇怪的东西吗?”鸿俊抱着手臂,一脚踏在马车隔板上,侧头问杨玉环。

    “小时候见过一只白狐。”杨玉环沉吟道,“就在十四岁那年。”

    “白狐?”鸿俊倏然感觉到了不妥,“不是灰的吗?”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后来在嫁给……嫁给李瑁后,生过一场重病,梦里备受煎熬,高烧不退。就在生病前,你爹突然与你娘,来了府上,说我最近将有劫难,只有一法能救我性命。”

    “什么办法?”鸿俊问。

    杨玉环皱眉道:“他在我背上,以药物画了个印记,说能抵挡妖魔……”

    鸿俊脑海中恍若有雷电炸开,他隐隐约约,推断出了事情的经过。

空间之符

    “等会儿。”鸿俊忙示意杨玉环不要说话; “让我想想。”

    他只是不谙人心; 却不笨; 前因后果一想,便慢慢地清晰起来。虢国夫人口中所称的玉藻云……妹妹……也许是另一只狐妖,那只杨玉环所见的白狐!

    乌绮雨、玉藻云,两只狐妖乃是姐妹!刹那间鸿俊抓住了要点; 乌绮雨先是夺取了虢国夫人的身躯; 再让玉藻云趁虚而入,占据杨玉环的身体……狐妖以吸魂之术,将书生们的魂魄禁锢在自己体内; 再利用这一点,摇身一变; 替代科举考生。

    但父亲孔宣似乎知道玉藻云的目标是杨玉环; 于是帮助她,成功地躲过了这次劫难,鸿俊仿佛看见了玉藻云夤夜前来吸取杨玉环精气; 却被父亲画在她身上的符咒发动反击; 于是妖力尽毁的一幕。

    “符咒是怎么样的?”鸿俊追问道; “还记得吗?”

    杨玉环迟疑片刻; 打量鸿俊,摇了摇头; 当年所绘之处乃是背上; 杨玉环尚未亲眼所见。

    可是乌绮雨将杨玉环抓到观星台上; 当时的一幕; 又是什么意思?鸿俊的心脏狂跳起来,说不定玉藻云还没有死!此刻正活在杨玉环的体内!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父亲只是封印了狐妖,并未彻底杀死她?

    “我再检查下。”鸿俊二话不说,第三次将手指搭上了杨玉环的脉门。

    杨玉环便任鸿俊施为,又说:“那场大病,最后也是孔大夫调了药,让我服下,才慢慢好了起来。”

    “后来还服药了吗?”鸿俊又问。

    杨玉环微一笑,答道:“彻底根治了。”

    鸿俊最后检查了一次,什么也没有发现,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狐妖不知在夺魂之时,发生了什么意外,总之现在再也没有任何妖力残留下来。

    “恭喜你。”鸿俊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再告诉杨玉环,说,“乌绮雨本想夺走你的身体,但是阴错阳差,总之,她失败了,我想这个时间,也许就在你生病的那年前后。”

    杨玉环说:“所以她当了十几年的姐姐?难怪,小时候大姐一直不喜欢我,可在我那场大病后,她便对我照顾有加,这些年来,她竟是……可她既已是妖,为何对我如此关怀呢?”

    鸿俊看着杨玉环的双眼,许久后说道:“也许她是真的想要一个妹妹吧?”

    杨玉环眼中噙着泪,沉默良久,而后泪水盈盈淌下,心酸哽咽出声,答道:“我不敢哭,我的大姐,竟是一只祸国殃民的妖怪。陛下虽开恩不追究我杨家之过,可在我眼中,她无论是妖是人,都是我的大姐,你懂吗?”

    鸿俊没想到杨玉环竟是哭了起来,渐渐地明白了她的悲伤,虢国夫人虽是狐妖,在她眼中却是亲人——失去亲人,何尝不难过?可她什么也不敢说,更不敢在李隆基面前表现出太多的悲恸。

    鸿俊折了下带着鱼腥味的衣袖,凑到杨玉环面前,杨玉环便勉强擦了擦,鸿俊只是默默地陪着她,一句话没有说。

    “我唱首歌给你听吧?”鸿俊说。

    杨玉环没有回答,鸿俊便低声唱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那天听李龟年唱过,他便学了这一首,此刻少年郎声音低声唱来,虽无乐声,却依旧有着温婉而抚慰人心的意味。

    繁星灿烂,夜风寒冷刺骨,李隆基与李景珑走在校场上,李景珑血气方刚,不畏寒气,李隆基却已老了,李景珑生怕连日操劳,又吹了冷风,回去害皇帝得了风寒,便提议回殿去等,李隆基却道无妨。

    “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终日韬光养晦,亦遭受宫内不少人流言蛮语的攻击,现下想起来,与你数年前倒是极像的。”

    李景珑也曾听闻往事,武后在位时,李隆基为明哲保身,终日厮混,表现出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架势,才活到扳倒上官婉儿等人。心道你那是韬光养晦,我是纯粹倒霉。

    “但人生在世,哪怕金玉蒙尘,总有一天能绽放光辉。”李隆基又说,“这一点,你与朕倒是像的。”

    李景珑忙道不敢,答道:“若无驱魔司一众弟兄拼死降妖,臣如今不过也只是个混混罢了。”

    李隆基笑了起来,拍了拍李景珑的肩膀,颇有感触道:“可你一旦选择了这条路,须知往后便不大好走。虽然这么说不近人情,也许,你们在亨儿麾下,永远都不会有露面的一天。”

    李景珑今夜听李亨那一句“愿你这把利剑,永远不要有出鞘的机会”,便已心下了然。驱魔司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可守护大唐,一旦反叛,也将动摇国家根基,引发生灵涂炭。如今李隆基再提此言,便是警告。

    按理说,让驱魔司永远不对朝堂产生威胁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保持绝对的独立,不参政,不结党,不得功名,甚至没有任何议政的机会,哪怕朝中大臣,也不能对驱魔司了解太多。

    李隆基的意思十分明显,从此以后,你们就不要奢望有什么加官进爵,昭告天下论功行赏,与朝廷大臣打交道,并参与朝政的机会了,必须只听命于太子,且低调出事,不出风头,否则一旦得到太多百姓的崇拜,威望日盛,只恐怕往后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这也是李隆基想到的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可是男儿一生在世,又有几许人能接受默默无闻地过一生?

    李景珑沉默片刻,说道:“臣都明白。”

    李隆基便点了点头。

    马车中,鸿俊唱到最后一句,杨玉环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双眼依旧发红,嘴角带着一抹凄然微笑。

    “你这次回长安。”杨玉环问,“就是来查清父母之事的吗?”

    鸿俊点头,杨玉环说:“你外祖父家经那场瘟疫,已快无人了,但你母舅家,生前是河西的望族,你外祖父曾任河西节度使,犹记得你有一位舅舅,叫什么倒是忘了,十五年前便升任晋昌郡刺史,后因治匈奴一事被贬,也不知贬到了沙州还是瓜州。”

    “你们都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有需要,便到丞相府去,遣管家朝我哥说一声,到时替你查查,待他回朝述职之时,也好有个亲人团聚的念想。”

    鸿俊忙道谢,杨玉环又拿出侧旁放的一个食盒,说:“你喜欢的糕点,我还给你顺带捎了些。”

    “谢谢!”这次鸿俊可是真心的了,顿时笑逐颜开。

    鸿俊离了马车,天气冷,让杨玉环不要下来了,李隆基便与李景珑踱了回来,马车回转,李景珑眉头微微地拧着,看了眼鸿俊。

    鸿俊发现李景珑与皇帝谈完后,似乎有点儿沮丧,便问道:“怎么啦?”

    李景珑不答,鸿俊便打开盒子,说:“给你吃一块吧,高兴点儿。”

    “真羡慕你。”李景珑正色道,“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