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异世农家 >

第87部分

异世农家-第87部分

小说: 异世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出门时,抱着文越的二丫又交代汇贵:“小弟!你在家陪着客人别出门,你姐夫来了,我们还没回来的话,就过去叫我回来早点做晚饭。”

    “听到了!你们去吧!”正在前屋陪着小香家的车夫说话的汇贵,转过头应着姐姐的话。

    到了奶奶的房间。三婶已经在那陪着奶奶说了好一会的话。二丫奶奶看见二丫娘也过去了,就关切的问:“老二家的,你现在感觉可好?我也刚听说,还没来的及过去看你,你倒来了!”

    二丫娘不好意思的笑笑。低声的回答婆婆的问话:“娘是长辈!自是儿媳过来看娘,哪能叫娘跑来跑去的!儿媳这会儿感觉还好!”

    二丫笑着跟奶奶打趣:“奶奶!听爷爷说今儿他又招惹您了?”

    她奶奶笑着骂了二丫一句:“你这小猴精,也就你敢这么埋汰你爷爷!就他那老顽固,谁爱搭理他呀?!”

    屋子里知道老两口实际腻腻歪歪的劲头,完全不亚于小年轻的几人,听了老太太的话,都悄悄的捂着嘴偷笑。

    三婶看着二丫的两个儿子在几个人当中钻来钻去,你追我、我撵你的打打闹闹,喜欢的不得了。伸手抓住从跟前跑过的文越,就要抱他亲他,文越一边挣扎一边大叫。

    二婶放过文越笑着跟二丫说:“你家小文越这么大了!过九天的时候,我们过去看他,跟个小猫似得,这一转眼,都没怎么见他,就能说会跑了!文超也有四五岁了吧?怎么没有上学堂念书?”

    二丫回答三婶的话,顺道儿把感谢三婶早上背了她娘回来的话也一块儿说了:“是啊!小孩子就是长得快,文越都已经两岁多了。文超不像他小叔叔那么爱学习,所以他是易迟不易早,免得他有厌学症或者恐惧症什么。所以,目前都是他爹和小叔叔,一边玩着一边教着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

    三婶啊!今儿我娘的事,真是多谢您了,要不然我娘在菜园,那个又是泥巴又是水的冰冷地里,躺个三五刻的还不得要了命啊!”

    三婶摇着头说道:“说傻话了吧!我们是一家人,还用的着谢吗?”说着,又嘿嘿笑着看向自己的二嫂,说:“二嫂!真没想到啊!你。。。。。。”

    二丫娘赶紧拦着话头:“三弟妹,求你快别说了,我现在连家门都要不敢出了!”

    二丫奶奶笑着对二媳妇说道:“你真是的,害什么羞?!像你这个岁数生孩子的又不是没有!还有那五十多岁跟孙媳妇一起怀身子的都有。那人家就不出门子了?!”

    二丫娘学着三弟妹的样子,用手半遮掩着嘴轻笑,轻快地应着婆婆的话:“哎!听娘这么一说,儿媳这心可是坦坦的了。”

    她们在屋里,扯东扯西的闲聊着,二丫爷爷和爹他们。带着斗笠穿着蓑衣在田地里,查看是否有积水。他们这上半年也是跟着二丫他们家一样,因为没有大量的水泡田,所以一时种不了水稻,只能暂且种一季旱粮,而旱粮不怕雨水多。最怕的就是根部积水,一旦烂根,就是颗粒无收,比旱涝虫灾害还要厉害。

    虽然下了两场大雪,又滴滴哒哒的下了一两个月的小雨,但是地面和池塘都还没有大量积水,只能算是润湿了表面一两尺深的干土吧!当然就不需要做什么排水的劳动了。

    只是这玉米还没有看到长出绿苗来,二丫爷爷就有些着急,“来顺!这种点下去少说也有七八天了吧?怎么还不出苗?可别都是哑子!”

    “爹!二丫不是说了嘛!至少得半个月才能出苗吗!您老急什么?”

    “哦!是吗?我给忘了。那就再等等!”接着又叹口气:“唉!两三年都没收庄稼了,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要是不见出苗、收庄稼,我这心就没底。”

    “爹!我明白!你看这天不是已经和往常一样了么!灾情已经过去了,以后会好起来的。您老就别担心了。”

    “哎!回去吧!”

    他们到家的时候,二丫娘几个也刚从奶奶家闲聊完回去,二丫晚饭刚做到一半小虎就带着小龙过来了。

    正在磋磨小舅舅的文超,不管院子里的泥巴和水。一边喊着“爹!”一边就冲着拉着马进院子的小虎跑过去。文越也跟着颠巴颠巴要跑到院子接他爹。

    汇贵没防备文超让他跑到了烂泥地里,可那文越他可早早的就防范着了。 一看他快要跑到堂屋门口就一步跨上前,抓住不放,急的文越跳着脚啊啊直叫!

    小龙在院门口看到,忙把马缰绳一并给了哥哥,自己快速的跑过去,抱起文越就把他仰着放到自己交叉的双手之中。然后自己双脚叉开、弯着腰,前前后后的荡着文越,文越一边紧张的抓着小叔叔胳膊上的衣服不放,一边兴奋的“咯咯咯”笑个不停。

    院子里小虎不在乎儿子的满脚泥巴,一伸手就抱起文超一手拉着马继续往后院送。汇富忙从屋里出去接过小虎手里的马缰绳:“姐夫!我来拉到后面去,你先进去歇着吧!二姐的饭就快要做好了。”

    坐在堂屋里的爷爷,笑着问抱着文越玩耍的小龙,“小龙!怎么还没有回县城学堂念书去?”

    小龙停下手抬头冲着刘家爷爷笑笑,回答说:“嫂子不让去,说是等完全安定了以后,再去学院。”

    二丫爹在一边点头,接过话茬:“说得对,现在好多人都生病了,你要是一不小心在学堂生了病,连个照顾你的人都没有,那可怎么办!?”

    小龙一边荡着文越一边回应嫂子的爹:“是的呢!嫂子也是这么说的,说是等明年,一切都确确实实的安定了,再去是一样的,不差这一年半年的。”

    爷爷也跟着说:“嗯!二丫考虑的周到!要不然你一个孩子在那边,一个亲人都不在身边的确是不放心。”

    厨房里的小香冲着堂屋的方向高声喊道:“准备准备吃饭了,汇贵,过去把奶奶接过来一起吃晚饭。”

    汇贵待要过去,他爷爷却拦阻道:“不用去叫了,你奶奶最近身体不怎么舒坦,晚上都是你大伯娘熬粥给她喝。”

    汇贵正好也懒的穿木屐,啪嗒啪嗒的在烂泥地里拖来拖受罪。顺着爷爷的话,就不去了。忙着跟爹和汇富一起收拾桌凳,又去厨房拿碗筷摆上。(未完待续。。)

    ps:  题外话:先向朋友道歉!今天只能一更了!也许是上班恐惧症,昨夜失眠相当严重,几乎是一夜未睡,天亮的时候,刚刚可以闭眼睡一会,闹铃就响了。

    现在实在挺不住了,脑子晕晕乎乎的,明明有很多要写的东西,却在语言上组织不起来。只好委屈朋友们了!抱歉抱歉!

第一百零三章 修路

    连着两三个月的阴雨天终于过去,天一放晴,所有的人都感觉那一草一木都看着清晰明亮,太阳明晃晃的照着,带给人说不尽的舒畅和松爽。

    原本不得不卷缩在家里的大人小孩、老人妇人,都穿着木屐子,摇摇晃晃的走家串户,传递着各自的美好心情。那很久没有跟着家里的小主人一起窜门的家狗们,也跟着小孩子,在别人家的门前,与人家的狗狗撕咬不停。

    太爷爷家的三叔和二叔家的来子正在准备东西,想要趁着大晴朗的好天气出门跑商,被二丫得到消息,板着脸就去了太爷爷家。

    二丫看到正在检查十几两马车的三叔,就走过去问道:“三叔!听说您要开始跑商了?”

    三叔回头,笑着回道:“是呢!我早就待不住了,好在这天终于放晴了,我们也该开始了!”

    二丫的语气带着点严肃,问三叔:“那三叔可有想到这种情况最容易生病?还有我们从省城的镖局那里听说,好多地方都有瘟疫出现,虽然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但是谁又能保证已经完全除去了?这些都不说,您跑商的目的不就是想赚点,可是现在什么不紧缺?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您要去哪儿才能买到?即便您花大钱抢到了,可是与您挣来的利润合算合算,值吗?”

    三叔面色有些发僵,难堪的说道:“你说的我都知道,我就是不出去走一趟,心里发慌。再说这么待在家里闲着,我也会急的发疯。”

    二丫也知道自己的语气有些过于严肃了,让三叔感觉难堪,忙缓和语气说道:“三叔。您别见怪,我就是着急了点。现在家里事情多着呢!不会叫您闲着的,只是之前天一直下着,想做什么都不利落,所以我才没有说。三叔,走!我们一起进去找太爷爷商量商量!”

    三叔也知道。只要这个侄媳妇一打岔,自己肯定是走不了了,既然她有安排,那就随着她的安排做吧!

    堂屋里太爷爷、大爷、二爷、太爷爷家的大伯、二叔、三叔几个,还有二丫专程叫过来的大伯、二叔、小虎几人。

    看大家都来齐了,二丫才开口说道:“太爷爷,我打算请北地族人帮我们把通往镇上的泥沙路,修成石头路。一来是方便我们自己,二来也想给北地王家的族人们有个进项。

    如果他们回去。我们直接给银钱,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太爷爷您说的那种升米恩斗米仇的结局。如果他们自己挣来的,也许他们会觉得劳作辛苦,但是绝对会比接受施舍要畅快坦然。

    同时我们家这路早就该修了,只是因为您老一直不赞成。所以,才会拖到现在。

    太爷爷,现在就等着您点头!反正这路我认为应该修,你担心的那些。现在真的不重要,经过这次灾难和暴民的事。我们这一片,估计早就引起官府注意了。

    目前朝政还算清明,即使真的有那贪富得官家,想在我们这儿喝点血,那我们害怕也没有用。是不是?太爷爷!”

    太爷爷坐在上沿,沉默好久。才担忧的说道:“不是怕别的,怕的是,那些官府会把我们这儿整片地的赋税加重,如果只是我们自家倒是没有什么说的,可这当中还有好多家里过的并不算好的呢!”

    二丫接过话道:“太爷爷。那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周边的人家都富起来。要想富,首先就要交通便利。

    您也知道,那几年我们家为了送货去省城,废的马车可是比别人家多了好几辆,这且不说,一遇上下雨、大暴,那路就没法走车,耽误自己家事且不说,还影响人家的生意。”

    三叔也在一旁劝说:“爷爷!小虎媳妇说的有理,再说我们家家就那么一点田,再加又能加到哪去?大家伙现在的收入都不靠田地的那点出产,不必害怕官府增加的那点赋税!”

    大爷也是点头:“爹!我也觉得应该修路,要是这路能够修到官道边上,就更好了。我们还能把家里的出产摆到官道边,让那些南来北往的行路人家买卖!”

    二丫听了大爷的话,一拍手,兴奋的叫道:“大爷爷!您太棒啦!怎么会想到这个的?太好了,您这一下子可是打开了我的思维。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组织一个集市,五天一个集市,或者逢四逢九一个集会。地点在官道边也行,在我们的镇上也行!我们这儿没有集市真的太不方便了。你们说呢?”

    太爷爷已经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心动了,听到二丫的话,很自然的就问出心里的疑问:“那你要怎么通知那么多人,都来这个集市?”

    “太爷爷!这可不用特别通知,三五个集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