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随遇萝安 >

第35部分

随遇萝安-第35部分

小说: 随遇萝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多时候陈光都自嘲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小说里到达武道瓶颈的师傅,通过教导弟子来寻找前进的道路。陈光认为既然要做,当然要做到最好。开始努力地寻找有潜力的学生,耐心的引导教导学生,也许是视线已经转移的缘故,也就是看开了的意思,陈光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盯着那几个一流奖项,全心投入地从非常基础的内容开始教导起那些年幼学生之后,他还是感觉自己虽然很缓慢,但的确是进步了。也许是温故而知新,又也许是看开了后心中的包袱放下了,又也许是两者都有。

    等到他完全投入到教育者的身份中来的时候却仿佛忘记了一开始的那个目的,看着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成长让他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为了提升自己而教育,而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了。

    几年认真教学下来陈光教导的考进各大音乐学校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陈光还是有着一点遗憾,虽然他教导出来的学生其中不乏基础扎实的、技艺高超的、领悟能力强的、刻苦认真的、但唯独没有那么一个有希望能超越他的学生。他知道,他的这些学生无论技巧多么的熟练多么的高超,走到最后都无法走到到他这一步,他知道他们所欠缺的是什么,正是那一丝难以言喻虚无缥缈的灵感、灵气,他无法教给他们,因为那也是他所欠缺他所寻找的东西。

    不过陈光倒也没有强求,没有强求他的学生,也没有强求他自己,因为那原本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强求不得也无法强求。

    这天的十六小文艺晚会他当然也作过来看了,对于这个能代表一中挑选艺考学生的陈老师各大学校都是非常欢迎的,十六小的领导早在领导席给他留了一个位置。因为陈光经常出没于各种学校的晚会,所以江明市里的老师领导都对他很熟悉,所以他只是入座的时候礼貌地与座位盘的几个领导打了个招呼便坐到了座位上看着舞台。

    虽然长期作为一个演奏者、表演者的陈光十分理解“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他明白台上那些孩子肯定也为了表演好节目而努力地在课余时间不断的排练,他觉得对于这些努力的孩子的表演打瞌睡实在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表现,但是他还是打了一个哈欠。

    没办法,请原谅他,要知道这文艺晚会无论怎么排练,表演者终究是一群小学生,当然,这种小学的文艺晚会如果偶尔看一下还觉得挺新奇挺不错的,遇到一两个水平不错的节目还会升起一种非常好看没白来的感觉。但是陈光为了他那理想可是基本上是每个学校的各种晚会能抽空看的都去了,什么元旦晚会、校庆晚会、中秋晚会等等不要太多,江明市内光公立小学就有四所更别说那些私立学校,这么高频率的看各种晚会,别说是连业余都比不上的学生表演的节目,就算是专业表演的精彩节目让你这么看你都想吐吧?但陈光居然坚持下来了!大家为他鼓掌!他只是打了一个哈欠实在是太厉害了!

    好不容易快熬到要到周芳芳的钢琴表演了,其实陈光这次来看这个晚会百分六十的原因就是冲着周芳芳来的,毕竟他知道这个孩子已经有几年了,本着广撒网的道理陈光当然到过周芳芳的母亲的钢琴补习班看过,对于这个钢琴老师的女儿当然也知道,不过真正注意到她的却是几年前的十六小元旦晚会的表演,那是她第一次崭露头角,老实说她的钢琴水平的确不算多高,即使是放在同龄人当中也只是上等算不得顶尖,不过最让陈光赏识的却是她虽然水平不算顶尖,却每年都有在进步,陈光觉得勤奋与努力其实也是天赋之一,他非常看好这个女孩,早在上一年也就是她即将升到毕业班的时候陈光就已经联系到了十六小的校长,表示他已经得到一中方面领导的许可,一中愿意以一个非常低的分数线录取周芳芳。

    其实一中的校长表示既然老陈都这么看好了,即使是不计较分数也还是可以破格录取的,但是陈光却坚持了一个不算太低的分数线,因为陈光认为过多的优异条件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再说了,还没有见过那个钢琴家不识字没文化的,这么小的孩子就不要求她学习文化课程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听到主持人喊出下一个节目正是周芳芳的钢琴演奏,陈光坐正身子,甩了甩头仿佛要将刚才的瞌睡赶跑。他还是很期待着个孩子一年以来的进步的。

    随着一片掌声,穿着白色长裙礼服的周芳芳毫不怯场地走向钢琴,走到凳子前面却并不急着坐下而是不忘面向观众鞠躬一下再坐下调整钢琴凳,整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即使是不注重这些外在东西只关注演奏的陈光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咚,”在周芳芳低头深呼一口气后轻轻放在键盘上的手终于有了动作,第一声琴声被刻意地拉长,然后一串串优美的音符从她手中传出。

    陈光几乎是瞬间就认出来了这一首经典的曲子,即使第一个音节被刻意地拉长而不是按照乐谱弹奏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原本钢琴演奏中投入感情就要略微的修改,比如一些音节更沉重一些音节更悠长,陈光并不是什么刻板的非要按着琴谱演奏的人,相反他还非常追求即兴改乐谱来表达演奏者的心情,所以当听到乐谱的略微改动陈光不但没有反感,反而更加期待地盯着台上的那个白色的身影。

    “水边的阿狄丽娜,由欧盟的保罗·赛尔所作,理查德·莱曼演奏的乐曲”陈光盯着台上,嘴中却自言自语道。

    “老陈,这小姑娘的演奏非常不错吧?”身旁的十六小校长笑呵呵地搭话道,但陈光此时却在认真地品鉴着回旋在会场里的音乐而没有回答他。

    果然在c段中左右手衔接有一点缝隙,陈光眉头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慢慢的舒展开,虽然有那么一点瑕疵,但是整个演奏非常地流畅,那一点左右衔接的缝隙如果他不是一直在注意的话也听不出来,场内多是看热闹的外行人更是能发现的人非常少。能做到演奏如此流畅相信训练量也非常的大。

    “嗯,非常不错,对于还是一个小学生的她来说。”不知道是回答十六小校长还是自言自语,陈光依然眼睛盯着台上。

    看着周芳芳演奏完毕,向着观众鞠躬下台,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陈光露出了一丝笑容,嗯,这次总算没有白来。

    看着台上并没有被收走的钢琴,陈光才想起今天还有一个钢琴表演,其实陈光与周芳芳的母亲算是关系非常不错的好友,毕竟陈光许多学生都在周芳芳母亲的钢琴培训班上过课,两人交集多了联系多了而且还有着钢琴以及教育这一个共同话题,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

    对于周芳芳这个朋友的女儿,陈光才这么“关照”每年都来看她的表演。而周芳芳的母亲曾经也和陈光提起过那个非常有天赋的女孩,陈光清楚他的这位朋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能得到她的这样夸奖的女孩居然还只是在她那里学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陈光难以相信居然有这么天资卓越的人,更难以相信有放着这也让人羡慕的天赋却不发展下去的人,最难以相信的是居然有任由孩子浪费自身天赋随便放弃的人。但总的来说,他是被勾起了兴趣。

    对方也让他多等,在陈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这一小段时间里那个叫做凌馨的女孩已经来到台上。

    一身最平常最常见校服在今天的舞台上却比那一些华丽的服装更吸引眼球,不过这个舞台对于学生们来说应该是一个严肃的舞台吧?不化妆就算了,还直接穿着校服上去不觉得太过于随便了?她的老师她的监护人就不管管?也许就是生活上的随便习惯导致了她那可以随便放弃钢琴的做法吧?长期寻找挑选学生的陈光已经习惯性地以评审的眼光开始评鉴着走在舞台上的凌馨。

第四十八章 免除分数线

    “噫!”“啪!”原本低头认真想着曲子的女孩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突然地右脚绊到了左脚上然后直接脸朝下啪的一声摔倒在地。

    “疼疼疼疼,”女孩一手捂着额头一手撑地以鸭子坐的姿势坐了起来。软糯的声音却透过别在领口的麦克风清晰地传递到操场的每个角落。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导致会场里的观众包括陈光都愣了一下。陈光只是自嘲般地在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句:“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吧,她只是个孩子。”

    会场里的观众却没有人嘲笑台上女孩的出丑,反而鼓起了掌为女孩加油。

    女孩只是快速地站起来走到钢琴凳前朝观众鞠躬,估计是刚才的出丑觉得害羞的原因吧,毕竟在这么多人面前,她也没有抬头看观众而是直接坐到钢琴凳上调整着凳子,还有别领口上的麦克风。

    “呼。”一声轻轻的呼气声从麦克风传出来。

    光听着轻快的前奏,陈光一开始脑海中首先闪过的念头是左右手衔接有间隙、音阶不准等技术性问题,这也印证了女孩学了两个月就放弃的说法,虽然演奏进行得也还算流畅,但是只要懂钢琴的人都能听出来许多地方有着技术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练习来熟练。

    果然无论在怎么天才再怎么有天赋都还是不如每天都在努力着的周芳芳吗?不过陈光刚升起的这个念头马上在下一刻被打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地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在音乐响起一段时间后,透过麦克风传来了凌馨那如其外表可爱般软糯的嗓音。

    其实在前奏响起的一段时间陈光就开始不断了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曲库,但还是无法找到一首相似的曲子,直到凌馨开始唱第一句才印证了陈光心中的想法。

    是的,女孩的钢琴有着瑕疵,不够熟练、技术欠缺,女孩的声音也并不“适合”唱歌,太过软糯、中气不足。但是早在女孩弹出这一首并没有人听过的曲子的时候她就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原唱难以被超越?陈光觉得着其实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

    为什么前面说原唱难以被超越?人的第一印象其实非常重要,只要你第一次听了这“原版”的曲子,以后无论谁翻唱得多完美甚至改良得多好,但总有一种“不如”原作的那个“味道”好,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有了这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后,评判以后的后来者的标准的时候总会无意识地将“原作”作为一个标准来比较。其实陈光觉得音乐根本就没有胜负之分,只有喜不喜欢,你不能说技巧不好就是演奏得差,技术好就是演奏得好,也许那些学院派老古董会纠结这些问题,但是陈光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好的音乐最基本的评论方式就是让人喜欢、让人觉得它好听,而不是什么难度、技巧什么的,那些所谓的技巧不过是为了在多样化的音乐中,更好的将想要表达的乐章表达出来而已,反而去追求这一些技巧的话,根本就是舍本逐末。你不能说技巧不够的音乐就不是好音乐,我觉得他唱的好你却说我不懂音乐,我觉得好听就够了,技巧不技巧什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