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066部分

唐朝小闲人-第1066部分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义府一听,不对呀,我是要抹黑韩艺的,怎么反倒帮了韩艺一把,金行不就是韩艺的么。忙道:“陛下,官商勾结也不是没有的。”

    韩艺笑道:“金行凭的就是信誉,靠信誉赚钱,如果金行要贪钱的话,何不直接将别人存进金行的钱据为己有就是了,犯得着去跟官员同流合污么,如果此事让朝廷知道,那金行就彻底完了,想当初那些乡绅要整垮金行,金行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不敢损害自己的信誉,一文钱也不少的将钱给了百姓。”

    许敬宗心想如果这么做的话,户部就不能故意拖延俸禄,那么户部的权力不增反减,立刻道:“老臣也觉得这非常有道理,朝廷可以将官员的俸禄也交予金行拨发。”

    李治却有这意思,这样也可以监督户部。

    韩艺心里哪能不明白许敬宗在打什么主意,道:“许大学士说得,我也其实想过,但是目前金行的规模还做不到。”

    许敬宗笑道:“是做不到,还是韩侍郎不想做。”

    “是真做不到。”

    韩艺道:“这么做的话,首先一点,朝廷得先将钱拨入金行,金行才能准时将钱发给官员,可问题是官员是调动的,或增多,或减少,或升,或降,升一级俸禄差很多,除非朝廷一次性拨两倍于俸禄的钱给金行,然后每一次调动,都得派人来金行告诉金行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良好运转起来,但是这太麻烦了。而且官员的钱,一般谁敢动,关键在于文吏和劳役,如果陛下准许的话,可以将这部分人的钱由金行代发,因为他们的钱不多,调动也少,而且可以减少户部的压力。”

    李治点点头,道:“这倒是值得考虑,你回去之后上一道详细的奏章上来。”

    “微臣遵命。”韩艺拱手道。

    许敬宗也郁闷了,他本来是借此要削弱户部的权力,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又帮了韩艺一把,和李义府相觑一眼,那神情别提多搞笑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股份制度

    虽然唐朝的官营要比私营强大n倍,但不是说官营都是垄断的,只是私营没有形成而已,唐朝对于商品是不垄断的,都是采取开放式,唐朝开放到什么地步,哪怕是铜矿,也只是官府有优先权,官府不做的话,那么百姓也可以搞,所谓的官营就是为皇室和朝廷准备的,产品都是内销的,与私营是两条平行线。

    这是韩艺最欣赏的一点,因为朝廷只要垄断,私营就不可能发展的起,私营不可能干的过朝廷的。

    他的北巷没有李治的支持,恐怕倒了一万遍了。

    韩艺之所以不赞成官营,倒也不是说他痛恨官营,他只是站在财政的角度上来看这一点,官营确实难以盈利,这钱是国家的,不捞那是傻子,可这笔糊涂账又会令户部非常难堪。好比皇帝要盖个宫殿,户部出钱,这钱出了也就出了,也看不到任何利益,各个有关部门都会借着皇帝的威名,索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户部能不给吗,这又不是买卖,这是政治,这是官场,韩艺也不能做主。可是到时皇帝一看账目,挖槽,户部一片赤字,又怪户部,财政怎么这么糟糕,你丫会不会管钱。

    弄到最后,反倒是户部遭罪。

    官营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国家,而是统治阶层,他们可以从中捞很多,而且极大的阻碍了私营的发展。

    因此韩艺一早就打算,将船坞给私人去弄,等到他们发展起来,再来收他们的税,那户部就是稳赚不赔,只是韩艺没有想到会这么突然,他预计的是西北工程结束之后,再来专注搞这船坞的事。

    李治答应的理由也很简单,避免隋炀帝的悲剧,而且也不想官员变得**,因为他自身没有什么爱好,他不需要花什么钱。

    。。。。。

    “阎尚书,真是抱歉,我方才不是含沙射影,只是这事是存在的,我也是为国家考虑,还请阎尚书多多见谅。”

    等到李治他们走后,韩艺就向阎立本道歉,方才他那么说,最委屈就是工部。

    阎立本何许人也,岂会在乎这些,笑着摇头道:“无妨,无妨,韩侍郎尽心尽力为国家着想,而且这也是事实,我怎会怪罪韩侍郎。”

    二人说话间,忽听得一阵爽朗的笑声,二人回头一看,只见李淳风走了过来,他朝着韩艺道:“韩侍郎,你没有忘记我这位徒弟吧!”

    韩艺赶忙拱手道:“岂敢,岂敢,这韩艺可担待不起。”

    阎立本道:“这船坞能够造成,李太史可也是功不可没。”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李太史高风亮节,不让阎某人提及此事,阎某真是汗颜。”

    他是工程方面厉害,但是数学的话,那还是李淳风厉害,李淳风帮了很大的忙。

    李淳风风轻云淡道:“阎尚书言重了,我只是怕有人弹劾我逾制之罪,毕竟这可是你们工部的职权,只要成功了,李某人就心满意足了。”说着,他又向韩艺道:“不过韩侍郎,贤者六院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

    “天啊!”

    韩艺一拍脑门,很是抱歉道:“李太史勿怪,我这一回来实在是太忙了,恐怕要过些天,我才有空去看看。”

    李淳风笑道:“这我明白。”

    阎立本又道:“韩侍郎,如果将船坞出售的话,那么工部又会多出一部分工匠,这些工匠又该如何安置。”

    韩艺笑道:“那些人买下船坞,他们不需要工匠建船么?工部可以借此解放一些工匠。”说到这里,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道:“不过工部尚书可以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调到贤者六院来,今后贤者六院是专门用来研究、创造,这方面私人恐怕就不如朝廷了,而且朝廷会给予他们不错的工薪。”

    李淳风点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虽说那些工匠多半都不认字,但是他们有着非常宝贵的经验。”

    阎立本一听,眨了眨眼。笑道:“韩侍郎,你看老夫如何?”

    韩艺一愣,道:“不知阎尚书此话怎讲?”

    阎立本笑道:“老夫也想去你的贤者六院。”

    他对于学问的渴望,要远胜于他对权力的渴望。

    韩艺惊恐道:“这如何能行,你可是工部尚书,这座小庙可容不下你。”

    阎立本讪讪一笑,很是郁闷。

    李淳风突然道:“这有何难,让阎兄来贤者六院兼任一职便可。”

    阎立本忙道:“是极,是极。”

    韩艺想想也对,如今得贤者六院没谁想去,兼职那还不随随便便的,点点头道:“那好吧!不过船坞之事,可就拜托阎尚书多多劳心了。”

    。。。。。。

    。。。。。。

    自从韩艺出征之后,《少年孔子》就一直停演,这一出话剧梦儿玩不来,因为他们可想不出万有引力,而贤者六院也一直搁着,贤者六学沉寂了下去,士族子弟非常开心。

    可是今日,贤者六学再度名震长安。

    皇帝和皇后亲手拉动了一手大船,这可是数百人亲眼所见,由此可见,《少年孔子》那绝不是忽悠人的,全都是真的,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因此第二日,就有成千上万人赶去船坞观看。

    而且所有的话剧迷们,都开始呼吁凤飞楼开演《少年孔子4》。

    但是韩艺现在哪有时间去想《少年孔子4》,那边工程投标都还在继续当中,这边船坞一事,又提上了议程。

    对此,韩艺只是在新一期大唐日报上讲解了这事,无非就是吹嘘贤者六学,反正事实摆在面前,而且皇帝都参与其中,这还不使劲吹更待何时。

    但还是那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因此很快,贤者六学的风头就被船坞的风头给掩盖了过去。

    已经有风声传出,朝廷将要把史以来最为先进的船坞出售出去,这让人太看不懂了,自古以来朝廷就没有干过这种事,不少人都感觉这个世界变了。

    很快,户部就证实了这消息,朝廷不但会出售长安的船坞,而且还会在洛阳建造一个新型船坞对外出售,也是采取招标的方式。不过朝廷规定,船坞只能造船,不能行使运输的职责,对应朝廷还会出租两个大港口,支持私人成立两个运输集团,朝廷的货物也将会交给他们来运送。

    不过,仅此而已,户部并未公布更为详细的内容。

    可即便如此,这一系列的重磅消息,让长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晕乎晕乎的。

    这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甚至于朝廷制度也可能跟随其改变,首先工部、漕运都将面临大规模减员,而且职责也可能发生改变。

    。。。。。

    元家堡!

    议事堂内坐满了人,除了长老以外,元哲他们也都参与其中。

    “韩艺,这船坞又是怎么回事?”

    元禧一脸懵逼的看向韩艺。他一直没有听韩艺提起这事,突然就来了,而且是这么大的事。

    韩艺解释道:“此事事发突然,我也是瞅准了这是一个机会,才向陛下建议的。”

    元哲眼中却绽放着光芒,道:“我们的南进计划需要非常多的船只,这对于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元禧点点头道:“这事我们元家必须参与进去。”

    这就是为什么元家急着找韩艺来的原因,河道运输对于他们的南进计划太重要了,一旦南进计划取得成功,那么大量的货物,将会从南方运送到北方来,因为南进计划的根本就是在于生产,但是目前人口还是集中在黄河流域,江南市场无法消耗这么多,肯定是要采取南货北调的策略。

    元牡丹道:“但是朝廷还规定船坞不能涉及运输,我们元家必须从造船与运输集团二选一。”

    元鹤很是不解道:“为什么船坞不能运输?只能造船卖船?”

    韩艺如实道:“道理非常简单,如果船坞同时还控制这运输的话,那么就可能形成一家独大,对于朝廷会形成威胁,因此朝廷必须得将两者分开,这样朝廷便于掌控。”

    元禧道:“那你认为我们是应该投资船坞还是运输?”

    韩艺道:“我们要的是航道,当然是以运输为主,无非就是多花些钱买船而已,即便二者合一,我要的也是运输,造船只是服务于运输。不过成立这个运输集团,必须拿出十万贯来。”

    “这么多?”

    众人为之一惊。

    朝廷才拿出五十万贯投资西北工程,结果成立一个运输集团,就要十万贯,你这是抢劫呀!

    韩艺点点头道:“具体章程还在拟定中,我暂时也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必须要抵押一万贯到金行,作为押金,但是这一部分押金是划到户部名下,只是由金行作为一个中间人,为两边担保,作用就是防止运输中的客户损失。其次,运输集团刚刚成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必须要去向船坞买船,船坞肯定要盈利,还有就是仓库、港口这都需要花钱租的,启动资金必须达到十万贯。”

    元鹤激动道:“我们元家现在哪里还拿得出这么多钱来?”

    十万贯本来就非常多了,元家那边投资旅馆,那边又购买奴隶,这边又在兼并土地,自从韩艺成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