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道争锋 >

第1389部分

大道争锋-第1389部分

小说: 大道争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真阳之上当还有上境修士,是以眼前认为是对的,要是一旦放大到无限虚空乃至上境之中,那就未必如此了。
  这便是缺,是不明,也是机缘,是天数,正是有此,修士上进之路才生出了阻碍,但也是有此,修士才可继续前行。
  而这里神意之演,就是他自身之认知,待化推演到极致后,再在现世之中天地对照印证,或许就能藉此悟原来有所忽略的地方,进而补全自身所失。
  不过只方才这些,还不足推进他的道法的理解,故是考虑了一下,将这处天地撤去,决定重新来过。
  所幸这所有都是神意之中进行,消耗元气并不多,要是直接在现世之中化变亿万载,此中损折可就极大了,而且还会为此耽误时间。
  这一次,他决定换一种方式。
  此前他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并没有自己亲身下场,假若是在天地兴起之后,那些身具伟力的生灵得了道法指点,上来便懂得修持之法,那天地又将会演变哪一地步?
  随他念头一转,再次开辟出一处界天。
  这番变化与上回大致类似,只是细节不同,同样先是那些天生拥有神通威能的生灵诞于天地间,不过一开始俱是蒙昧不明,故他这时并没有动作。
  在经历了造化之劫后,这数生灵但凡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隐隐摸到了一些窍门,一如此前所见,假设他不加以插手,那么也不过是上一次景象的重现。
  他知是时机到了,故是心下一动,便有一个黑衣道人落去,在那最高雄伟的峰头之上停下,这里少有生灵过来,唯有长着一株白树。
  这道人伸手折来一根树枝,随后取来一石化作香炉,点燃之后,就在此端坐下来,随后便在那地上起来用心刻写,似在笔书文字,又似在描摹自然万物。
  随他动作,渐渐便有妙声玄理传出,好似有人在耳旁低语,偏偏让人忍不住听下去,这座山峰四周原本暴烈的天地灵机似也是随之安顺了下来。
  大约百年之后,那株白树之上忽然一阵灵光闪动,而后化变为一个年轻男子,恭恭敬敬对着黑衣道人一拜,随后就是侍立在了一旁。
  又是数百年过去,天穹一黯,却是一头翼展万丈的生灵经过此地,但却似被那升去天穹的炉烟吸引住,却是在天中徘徊不去,而在这里停留时日越长,其身形便越是缩小,眼神也越发灵动,最后化身为一红衣女子,同样恭顺立在一旁。
  在此后的岁月之中,不断有生灵往这里聚集,但是山峰可以容身之地毕竟有限,只得退而求其次,往下顺排而去,其等很快发现,就是到了下方,同样也可能所领悟,自身似被一种莫名伟力牵引,不自觉的吐纳呼吸,导引灵机。
  黑衣道人这一写,就是万年时间过去,明明笔画只在咫尺之间划动,可偏偏每一刻都能从中看去诸多不同妙理。
  终有一日,他停下了动作,抬首往下看去。
  这是他万年以来第一次把目光移向别处。
  只见整座山峰上下,都被一个个生灵占据了,乃至远处地表之上,也有着密密麻麻的身影。
  而站在最前面的,多是化变成了人身,大约有百余之数。
  白树所化的年轻人在此最久,对点拨的玄妙也是领悟最深,自然而然便明白了诸多道理,上来一礼,恭声言道:“弟子拜见上师。”
  那天禽所化红衣女子也是上来一拜。
  黑衣道人并不言语,只是将手中树枝递来,年轻人一愣,接了过来,随后其一甩袖,已是纵云而走。
  见他走了,那些生灵只是怔怔看着,有些则是伏地相送。
  那红衣女子却不甘心,变化原身,急着追上,但是越往上去阻力越大,直至无法上行,最后只能带着一丝不甘落下,下落之后,发现山上生灵多已是不见了,只有那个年轻人还在那里,见她到来,上前言道:“师妹,你回来了。”
  红衣女子一脸失落,随后才醒悟过来,疑惑道:“师妹?”
  年轻人笑道:“你我同在上师门下听道,那就是同门了,我名白都,敢问师妹名讳?”
  “名讳么?”
  红衣女子一个恍惚,深心之中焕发出一股莫名感应,脱口言道:“我名赤杳。”
  白都道:“原来是赤杳师妹,你可曾追到上师了么?”
  赤杳摇了摇头。
  白都笑道:“上师虽不讲道了,可师徒缘分未尽,待你我修行够了,却还有缘再见。”
  赤杳听了这话,振奋道:“当真?”
  白都晃了一下收中那根树枝,道:“其实这些,上师早在那刻画之时便已是有说。”
  赤杳坦然道:“我不及师兄。”
  她看了一眼那根如玉洁白的树枝,能感受上面有一股莫名伟力,既是令人亲近,又是让她畏惧,不由羡慕道:“这是上师赠你的吧?”
  白都笑道:“上师亦有东西给你留下。”
  赤杳心有所感,转头看去,有一个香炉摆在那里,只是一见,便觉得是自己之物,于是欣喜无比的上前捧起,道:“多谢师兄了。”
  白都笑道:“这本该是师妹你之物。”他略作沉吟,道:“师妹下来要去何处?”
  赤杳道:“寻个无人地界修行,上师所指点的,有许多不曾明白,师兄有何见教?”
  白都叹道:“师妹怕轻松不得,你我还有许多事要做?”
  赤杳茫然道:“什么?”
  白都正容道:“当初在上师门下听道的,大约有百余人得了造化,化得这副身躯,吐纳灵机,运化神通,但出手之威也是更胜从前,要不细心维护,恐怕这栖息之地就将不存了。”他把手中树枝晃了晃,又一指那香炉,“你我既拿此物,便该承担此责。”
  张衍把这些都是看在眼里,他化身所传下的,乃是最为浅显的道法,只是天地初生,灵机充沛,此辈又天生具有神通,故而一经点拨,就有所悟。
  在此同时,他也是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对敌的手段,只要把这个天地留驻在神意之中,再布置下许多祖师传下的禁阵,与敌交手时,可与瞬息间观照出来,将自身或者对手困入进去。
  寻常界天,真阳修士一念就可兴灭,不过这一处却是不同,由于倾注入许多意念,熟悉每一分变化,与他气机相连,要是再加上祖师所传之禁,一旦入到现世,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打塌的。
  如此做有如提前用功,筑就出一个囚笼,但有所得就要有所付出,这里要用去的元气的确是颇为不小,而且平日还需设法将之维系住,这等若无时无刻不在背着一个沉重负担。
  可这么做却是值得的,他虽元气浑厚,可现下却不能全数使唤出来,那就等于浪费了一部分,现下却是可以利用起来,而且他能感觉到,这也是修持办法,随着自身道法精深,此举相信就会越来越是轻松。


第四十三章 执拿元气掌诸界
  张衍于定中坐观修持,一晃就是二十余年。
  正身得残玉之助,驾驭元气愈发精熟,而今哪怕没有藏空玉膜为他转挪法力,也可令元气通行万界,不怕那浩荡气机波及那诸天生灵。
  而在神意之中,那方天地愈发稳固,与他之前所想一般,虽有负担在身,可时时刻刻维系一方世界,却同样也加深了他对道法的领悟,到了如今,已不似最初那般沉重了。
  但由于需从中察看乾坤妙理,除了之前那番传道之外,他也并不太多干预此中天地运转,纯靠界天之中生灵自己维护。
  这个时候,他也是发现了一个不妥当的地方。
  若在现世之中,只要灵机兴盛之地,那多半会引来虚空生灵。
  如山海界,九洲之地,或是凌空天,那是另当别论,因为这里不是界天有大能遗泽,就是有先人摆下的法器凭护。
  可这也只是虚空生灵被挡在外面,并不等于其不存在,似他开辟出来的界天,假若在现世中,就极易吸引此辈。
  好在这时弥补却还来得及,于是他便演变出一头头虚空生灵,任其往这方天地中去。
  界内那些生来就有大神通,许多本事也是对抗天地灾劫之中磨砺出来,后又得了道法点化,一个个都是强横无比,见有外敌到来,这时自是奋起反击。
  但是虚空生灵极是不好对付,随着每一回到来,都会掠夺走大量灵机,便是将其击退杀死,灵机也不会再还回来了。
  白都等人也是察觉到了这里危机,灵机才是他们修持的依凭,没了这些,自身就不可能再提升上去,要是这些东西多来得几次,他们也是承受不住,关键还无从反击,只能被动抵抗。
  认识到这一点,众人经商议过后,便于那座讲道山峰之上焚香祷告,祈求张衍赐下解救之法。
  张衍这时正好神意之演又到了一个关口上,此举也正合他心意,于是化身下界,再次布道,这回不仅是指点众人修行,更是是传下了抵御天外侵害的禁阵之法,令其自行修筑。
  当然,以这些土著生灵之能,把禁制修筑到能抵御虚空生灵已是极限了,要想反照出来困住真阳修士,那是不可能的,是以这些地方还需由他自家来出手排布。
  不过经由此事,也等于是以此告知了其等,天外并非平安之地,除了广阔界宇,更有诸般凶险,算是补上了这缺漏的一环。
  待安排好了这些,他下来着手布置禁阵,只不过因为随着自身修为增进,却是意外发现了更多玄妙,由此萌生出了一个大胆想法。
  之前他只是想可在与敌交手时把这一处天地照入现世,从而起得困禁同辈的作用。但他也是知道,这并不作用长久,对手很快就能闯了出来,只是他认为,争斗之时,哪怕只争取到片刻,也是极为有用的。
  不过这里却有一法门可演诸天之阵,乃是以一座座天地为禁,层层如环而扣,盘转相回,从而造就一个困笼。
  假设他在神意之中一气开辟出数座界天,并照此而布,那再用在斗战之中,作用提升的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此刻他只在神意之中常驻一座界天,可若勉强一下,三四座也是可以的,关键是随着他道法理解日深,驾驭元气也越是顺手,这个数目其实还可以继续增加,要是朝此方向努力,却未必不能做到。
  可虑的是,距离布须天解禁时日已然没有多少,要是无法赶在此之前完成,说不定只是白费苦功。
  他在深思一番之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照此施为。
  先天妖魔手中有至宝,而他们这里克敌制胜的手段却就没有多少,要是再不设法自助之,那岂能指望赢下此战?便是再难,又怎比得过生死之险,人道之危?
  虽有了决定,可他不会胡乱施为,在做之前,先是做了一次推演,心下有了计较,这才按步而行。
  许久之后,他神意之中就又开辟出一处天地,随后小心回护,一旦有所不妥,他便会及时撤手,找寻出来问题之后,再做继续。
  时日就在他闭关之中不断流逝而过。
  忽一日,他自觉心头一震,好似去脱了什么枷锁,便从那定中出来。
  试着一察,发现以往转动元气之时,终归难以自如,不但有滞涩滞涩,而且稍稍用力,便会搅动起诸天灵机,也就是能放不能收。而如今不说已到如意随心的地步,却也是顺畅无比,仿若那棋盘之子,意往何处使,就可搬挪往何处去,顿时知道,自己当已是步入那第二阶段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