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04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4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用德语交谈吧,我和巴尔博总指挥官都能讲德语。”意大利领袖用流利的德语对赫斯曼说。他仿佛知道赫斯曼不会说意大利语——在刚才的互相问候时,领袖用意大利语和拉特瑙、克洛伊进行了一些对话,但是和赫斯曼讲话的时候却用德语。

    “好的,阁下。”赫斯曼说,“今天我有很多话要说,本来想让克洛伊翻译。现在看起来用不着了。”

    赫斯曼看见墨索里尼笑了起来,显得非常亲切。“尽管说吧,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能够达成共识。那今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的确是这样!赫斯曼心想:如果意大利领袖肯按照自己的建议好好发展意大利的海军和空军。或许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比较容易打了。

    至于意大利的陆军,知道后来历史的赫斯曼是根本不指望什么的。意大利的国力明摆着,钢铁和煤炭的产量比日本还少,这样的工业基础能打造出一支还算不错的海军和一度在欧洲领先的空军已经很勉强了,不能再对他们的陆军提什么要求了。

    “领袖。那么我就直入主题吧。”赫斯曼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面取出了几张放大了的照片,然后递给了巴尔博。未来的意大利航空部长接过照片,仔细地看了看,又交给了墨索里尼。

    “领袖,第一张照片是bmw公司拥有专利。美国和英国的公司都准备购买专利授权了。我想,我们可以把专利授权计入赔偿品的额度之中。”

    墨索里尼看着赫斯曼,等他继续往下说。

    “总指挥阁下,我们希望在出售专利授权的同时。整体输出生产线。就像我们和苏联达成的交易那样。”

    “苏联?”墨索里尼愣了下,“你们把这种发动机卖给苏联了?”

    “是的,”赫斯曼说,“我们不仅向苏联出售了飞机发动机,而且还帮助他们设计了新式的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还有一条轻型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什么航空母舰?”墨索里尼问。

    “领袖,”巴尔博在旁提醒,“第二张照片就是一艘航母。”

    “7500吨的‘列宁’号。”赫斯曼介绍道,“我们在战败前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在热n亚会议后又将图纸卖给了苏联。并且派出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列宁格勒的造船厂建造了这条航空母舰。现在它是苏联红海军的一条训练舰。另外,苏联人还雇佣我们的人设计一艘15000吨级的航空母舰,将会在黑海造船厂开工。如果你们意大利需要,我们可以先把‘列宁’号的技术资料也给你们抵充赔偿品。”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意大利可以拥有总共60000吨的航空母舰,就是四艘15000吨级的航母,和历史上日本的苍龙号仿佛。

    这个级别的航母虽然不能适应北大西洋的风浪,但是意大利海军实际上是“地中海海军”,这种航母是最合适的。如果意大利海军在战争爆发时拥有4条母舰和一支比较强大的航空兵,说不定就能压制住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了。

    墨索里尼沉思了片刻。然后扭头问巴尔博,“我们需要吗?”

    虽然意大利人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为自己争取到了6万吨航母配额,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意大利海军真的需要航母,历史上直到1941年春,他们才决定将1926年下水的邮轮“罗马”号改造成航空母舰,不过直到意大利投降,这艘航母都没有能最后完工。

    “可以要来参考一下,我想那些图纸不会很贵的。”巴尔博顿了下又说,“至于航空母舰到底有没有用,我现在也不敢下结论。”

    赫斯曼插话道:“总指挥阁下,结论不能凭空猜测,应该进行实验。”

    “实验?”巴尔博问,“怎么实验?”

    “进行由空中打击水面舰艇的实验。”赫斯曼笑着说,“第三张照片就是一架用福克。f5运输机改装而成的鱼雷攻击机,第四张照片则是一架由波罗的fk…bf公司研发的cl…5攻击机的海军型。如果意大利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几架样机进行实验……不过波罗的fk…bf公司生产的cl…5和福克。f5攻击型是不能作为赔偿品的。”

    “领袖,我支持进行实验。”巴尔博立即表示赞同,“我听说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进行过类似实验了!”

    “好的,那我们也要进行!”墨索里尼点了点大脑袋。既然英国、美国、日本都玩过飞机打军舰了,那么意大利也一定要玩几次。万一飞机真的能打沉战列舰呢?这可不能等闲视之。

    “第五张照片上是什么东西?”墨索里尼又翻开起了第五张,也是最后一张照片,上面不是武器。

    “这个我来说吧,”瓦尔t。拉特瑙接过话题,笑着说,“这是我的专业,这是一台水力发电轮机,是建造水电站的关键设备。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法国和我们德国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水力发电?”墨索里尼看了看巴尔博。意大利经济总指挥说:“我们意大利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要超过德国。”

    “哦,我们总算有一样资源超过德国了。”意大利领袖用自嘲的语气说。

    意大利是个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都非常少。这也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糟糕的一个原因——意大利领袖是仓促带领国家参战的,各种原材料的储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因此在开战后意大利的工业生产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连舰队都因为没有燃油而天天趴窝。

    所以赫斯曼现在必须给领袖开点金手指,免得这个意大利到时候依然是个大累赘。

    “我的领袖,实际上意大利还有一项资源是超过德国的。。拉特瑙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铝土矿。”

    欧洲的铝土矿都分布在地中海北岸,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都算丰富。而德国的铝土矿基本依靠进口,历史上二战期间就从意大利弄了不少。

    “我的领袖,造飞机需要用到铝。”巴尔博提醒道,“而提炼铝要用到电……是用电解法炼铝的。”

    “用水电站发的电炼铝?”墨索里尼问。

    “是的。”赫斯曼回答,“这是非常经济的做法,我们可以出售建设铝厂的设备给意大利……当然,这不在赔偿品之列,我们欠你们的赔款没有那么多,但是你们可以用铝和铝土矿偿还。”

    意大利领袖和巴尔博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就重重点了下自己的大脑袋。“好的,原则上我同意了,具体的合作条件就让专业人士去负责吧。”

    帮助意大利建设水电站和铝厂其实是非常大的“金手指”。因为电力和铝是二战中非常重要的资源!铝可以生产飞机,而电力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动力来源,还是日后进行同位素分离(就是造原子弹啦)的动力来源。历史上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就耗费了大量的电力。战前的意大利如能修建起大量的水电站,就等于增加了整个轴心国阵营的发电量——虽然这些电力并不属于德国,但是意大利可以替德国炼铝可能还有铜,这样就能节省下德国的电力资源……

    ————

    第一更先奉上,然后罗罗求首订,求月票。大大们,拜托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5章 末日前的繁荣 第二更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繁荣和幸福的时代终于来了!

    这是《凯恩斯计划》和苏德合作共同作用下必然的结果——就如同将来的大萧条必然会降临一样。

    按照这个时空五六十年代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凡尔赛条约》和《凯恩斯计划》共同催生出来的。

    前者不仅让德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境地。而且还制造出了马克超级大通胀,推平了德国的阶级,让绝大部分的德国人都变成了肩碰肩的阶级兄弟——德国社会不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而是变成少数富豪和绝大多数无产阶级的组合。

    而后来的《凯恩斯计划》虽然试图安抚和挽救德国,但是却给了德国发动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力量。并且还埋下了一枚必然会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定时炸弹——这枚炸弹就是剥夺德国货币主权的金汇兑制!

    不过金汇兑制同样也是德国迅速摆脱一战后的低迷国运,走向辉煌繁荣的推手。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同样失去了货币主权,所不同的只是选择和美元而非英镑挂钩——所谓的“金本位”实际上是美元本位,因此在短时期内同样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和规模较小的苏德合作一起,促使了德国经济在20年代中期的复苏。

    而现在,不仅“苏德合作”的规模比原来翻了几倍,而且还多出了“实物赔偿制”——这是《凯恩斯计划》的第二个亮点,也被认为是让德国具有发动世界大战实力的重要原因!

    因为,实物赔偿制实际上就是一种政府补贴出口的贸易模式!每年有价值20亿到40亿马克的煤炭、钢铁、汽车、飞机(当然是民用飞机)、机械、化工产品和船舶,以“零价格”推向了欧洲市场。

    对于接收它们的战胜国政府而言,是零价格,而对生产制造它们的德国资本家来说则是全价格!为实物赔偿制买单的不是制造商。而是德国政府。因此制造商的利益不会有任何影响,不仅不会蒙受损失,而且还可以通过这20亿到40亿马克的“固定订单”来扩大生产,摊销固定资产投资。以便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

    凡是了解工业生产制造的人都知道,生产规模越大,往往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产品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原本相对于英法等国就有一定优势的德国汽车工业、机械工业、民用航空工业、化学工业和采掘业。更是在“赔偿订单”的帮助下横扫欧洲市场。将法国和英国的同行打压得连气儿都喘不过来,只能靠关税壁垒的保护,在本国市场苟延残喘。

    实际上,在制定《凯恩斯计划》的同时,英法卢比意等国已经预料到它们本土的产业有可能遭遇到德国制造的冲击,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将产品倾销到美国去的计划只是说说而已,20年代的英法卢比四国都是典型的“小政府”,根本干不了这样的事情,它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

    比如法国政府选择煤炭和粗钢为主要的“赔偿品”,而英国政府则接收了全部“赔偿船舶”(历史上英国就要求德国替其造船作为赔偿)。而卢森堡和比利时政府则不允许德国钢铁入境。但是对德国的汽车、飞机和化工产品则非常欢迎。至于意大利政府,当然选择德国的机器设备为主要赔偿品。

    不过英法两国(它们拿走了赔偿品的大头)还是接收了不少汽车、飞机、化工产品和钢铁产品——因为它们还需要黄金和外汇去偿还欠美国的债务。

    但是这些“赔偿品”大多没有被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