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582部分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158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最强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殷俊又道,“或许我说的有些残酷,但那些不能适应市场的东西,以前再怎么的好,也不该去留恋,该倒闭就倒闭,该转向就转向。不向前发展,不认真的追赶先进国家脚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事情有意义吗?那我们这些年搞的东西,还有意思吗?”
    “你这小家伙,说话真是冷酷无情啊!”沉默了一阵子,萧老也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开放这些私有工厂来竞争,只是一个方面,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最严厉的监控,在激发商业活力的同时,千万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不能让那些乱七八糟、用几天就烂掉的自行车,把质量很好的凤凰自行车给挤垮了,从而市场上只剩下劣质货横行。”殷俊道,“就如我刚才所说,一定要从一开始就严厉打击这种行为,才能让后来者感到害怕,知道违反要求的成本太高,高得他们承受不起,这样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做产品!”
    想不到刚才殷俊才说了严厉监管,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句,随时都在提醒,要体现了殷俊的担心。
    听到这个,两位老人家也是暗自点头的。
    虽然殷俊也是一个大商人,但他说的这些都是出于公心,没有站在商人的立场上要求什么保障,反而是要求对商人最严厉的监管。
    他们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当然能听得出来,殷俊话语中那浓浓的杀意——这可真的是要求他们乱世用重典的!
    “这些负责质量检测的部门,也同样需要严厉的监管。”殷俊道,“可以让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部门,在质量上面进行监管抽查,一旦发现了不合格,罚款金额的10,将会作为奖励,拨付到这个检查出来的部门的公务账号上面。
    同时,负责给这些伪劣产品开绿灯过关的人,从上到下,一律送监狱里去!华国什么人才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只要给他们设置好了红线,让他们知道这些红线不许越过,他们就会认真积极的去做事情,绝不会违反。”
    云老晒然一笑,“你这是把我们的公务人员,当成了xx分子来打理啊。”
    “没有监管,xx将成为xx的重灾区。”殷俊道,“有些规矩,还是要一开始就立起来的好,免得人家以后说不教而诛。”
    “可以。”萧老在旁边搭话了,“兼顾产品质量,还有监管这些xx人员,都是有必要的,这一点我原则上同意。”
    “那么剩下的呢?”云老笑了笑,不置可否的道,“除去价格双轨制度,稳步放开价格,增加私有经济的活力,释放生产力,增加监管……这样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够。”殷俊道,“想要完成这一切,都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一定不能心急出错。但我们不能要求民众也陪着承担这种价格不断放开的痛苦,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补偿,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让人心走到我们这边来。”
    “我们已经在涨工资了。”云老道,“去年涨了16,今年预计再涨20,未来5年时间内,争取再涨60。”
    “涨工资只是一方面,而且涨工资是有利于消费和流通的,就算没有现在的环境,涨工资也是应该的。”殷俊道,“我的意思是,稳定基础生活物价!”
    “嗯?”
    “两个方面,第一个在于老百姓们吃的大米、食用油、猪肉和蔬菜,这些一定要稳住价格,国家进行各种补贴和扶持,让这些的物价不能上涨。只要能吃得饱饭,一日三餐供应充足,那么我们华国民众心里就不会慌。”殷俊道,“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农民的补偿上面,这也是我这一次提议考量的核心所在。”
    两位老人听殷俊说得这么严肃,脸色也不觉肃然起来。
    “涨工资,只是牵涉到工厂、学校、政府等方面,可没有农民吧?”殷俊道,“如果大家都涨了工资,有了更多的钱去花费,去吃饭,但偏偏为了让他们能吃饱饭,国家还不得不平稳粮食的价格,这是不是对农民的一种亏欠?
    他们的收入全靠种粮、种菜和养殖家禽。前面的这些政策,不但没有让他们获得好处,反而是让他们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更大的差距,这样他们的生产生活,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影响!这肯定不符合我们的全民奔小康的计划!”
    “说的是!”云老忍不住赞叹道,“殷先生果然是世界第一的天才,想得真是够全面,够仔细,够认真!”
    “想要让他们得到实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积极的改进种子,以低廉的价格发放给他们化肥和饲料,并确认这些好处能落在他们手上。”殷俊道,“除此之外,国家对于产量最大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进行保护价收购。力求让他们能得到足够的尊严,不能出现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却连自己和家人都养活不了的境地!”
    两人连连的点头。
    只不过,他们旋即苦笑起来。
    云老叹气道,“殷先生所说的,其实我们也琢磨过,只不过没有琢磨得这么透彻罢了!但想要达到你说的这一步,起码得耗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好吧?”
    “所以这个价格放开,不能着急,慢慢的来。”殷俊道,“当私人的工厂和公司,能够有效的补充和竞争的时候,那么自然而然价格也就符合市场的行情了。”
    “我懂了。”
    云老沉吟着望向了角落,“你们都记下来了吗?”
    “是的,都记下来了。”两个工作人员赶紧的起身道。
    “嗯,那就好。”云老颌首道,“今天这里的话,不许泄露半点出去,知道吗?”
    “是!”
    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做起了保证。
    他们本来就是口风很严格,有着绝对的安全保证,才能坐在这里做记录的。
    如今听到这些,心中就一直在狂跳。
    别说说出去,就是想一想,都会觉得头皮发麻,他们怎么敢做逾越身份的事情?
    萧老还有想问的,“殷先生,你刚才说的只是国内的生产生活,你说我们想要做一些出口贸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恰当呢?”
    “当然是从最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开始。”殷俊想也不想的道,“现在欧美的各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已经转移到了日本、韩国、香江和宝岛这样的地方。他们做了一二十年的这些产品,如今也是想要做产业链的更上层,所以这些赚钱很少又非常需要劳动力的工厂,将逐渐被他们淘汰。
    如今我们不是和日本的关系还不错吗?我们可以积极的派人从他们那里,把这些订单先接下来,先做起来再做。这方面的事情,无论是合资,还是来料加工,都可以!不过一定要给私人工厂以机会,这样才会形成我们内部的竞争力,这些产业才会蓬勃发展起来。”
    “嗯,可以向日本学习。”云老也表示了赞同。
    整个80年代,华国和日本的经贸领域上面,的确是有很多方面的合作。
    殷俊所说的,也恰好是符合了这个趋势。
    也同时让两位老人家觉得,他真是有过很深层次的思考,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虽然不一定他们会全盘接受殷俊的建议,但作为一个参考,很重要的参考,却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这一次来询问殷俊,还真是赚大发了!

第1858章 何琴的梦想
    从云老的家里出来,已经是天色已暗。
    殷俊的身上,早已经是出了一身冷汗。
    出门回想起来,少年才觉得自己有些太书生意气了。
    只顾着把前世的那些不足给说出来,却一点都没有顾及到两位老人家的面子,或者说没有给目前这些策略留面子。
    幸好他们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殷俊说出了那些不足,并且有些毫不犹豫的指责,他们也还是虚心的听着。
    这样的老人家,才是真正做事儿的人啊!
    少年庆幸之余,心里其实还是有些高兴的。
    自己已经把前世走的那些弯路,全部大胆的说了一遍,以两位老人家的智慧,肯定能看出来其中的玄妙。
    哪怕只是纠正了一点,整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就都会顺畅一些。
    有些时候,哪怕少走了一点弯路,整个儿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这跟他之前推荐袁先生一样,这么一点的功劳,也足够少年骄傲。
    殷俊坐车没有回湖边的四合院,而是去了妇产医院。
    房间是专门的单人房。
    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私立的医院,更不可能有什么随便就能住单间的事儿。
    魏小范不属于什么国家的工作人员,但他的身份却是华戏和京影的外聘老师,所以也是身份不低。
    再加上他的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便更加有独住一个单人房的资格了。
    殷俊过去的时候,人还挺多。
    熟悉的人之中,除了温璧霞和章婶,殷俊还看到了何琴和陶蕙敏。
    说起来,殷俊也是很久没见到她们两个了,尤其是陶蕙敏。
    从小丫头18岁生日过后,两人都一直在忙碌,顶多就是在打了电话。
    这两年陶蕙敏最多的时间,都在学校上课,以及在一些影视剧上面出演小角色。
    《红楼梦》剧组虽然是何琴在做主力,可陶蕙敏照样有角色,也时不时的需要过去学习排练。
    好几次殷俊来华京,她都错过了和殷俊碰面的机会。
    两女看到了殷俊,自然是很开心。
    特别是何琴。
    虽然在人前她没有表露出来,但在和殷俊偶尔的对视的时候,她那眸子里传出来的一抹柔情x意,真是让人心动不已。
    晚上回家的时候,她们两个也是和殷俊一起回的什刹海四合院。
    现在正是春节时期,本来陶蕙敏和何琴是在江南老家过春节,闻讯赶紧的跑了过来。
    如今两女的身家早已超过了100万人民币,哪怕是还没有拍出爆款的电视剧和电影的陶蕙敏,也陆陆续续积攒了不少的钱。
    因此两人不会像是30年之后的普通人那样,在坐飞机上面价格优先,然后再选择日期,而是有事直接坐飞机就启程。
    《红楼梦》剧组比起《西游记》剧组来,少了去各地拍摄的折腾,因此在过年这个期间,还是有十天左右的假期的,这一点倒是很受到演员们欢迎。
    和前世的穷酸剧组不同,《红楼梦》剧组这一次有了殷俊的大力支持,经费是非常充足的。
    魏小范前段时间和黄导演他们吃饭,听说了要春节放假的事情,还特意的请了铁路方面的朋友们帮忙,帮助那些回外地老家的演员们买了卧铺票,钱还是麒麟集团出的。
    要说华国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还真是辛苦。
    哪怕是从蜀川老家乡村来回要六天的时间,其实在家只能有3天左右,还没有车上花费的时间多,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去了。
    顺带着拿回去的,还有这么一段时间累计下来的工资。
    《红楼梦》的吃喝住用待遇好,每个月的工资还是有200…300元不等的,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准。
    虽然每个星期有一天的休假时间,许多人也很节约,出门逛逛没舍得花钱,都是集中拿着,隔一两个月邮寄回去给家里,像是春节这样的节日,便存着直接带回去。
    能带着几百上千块回家,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很荣耀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辛苦的。
    家里就在华京附近的摄制组成员不说,何琴和陶蕙敏都是坐飞机来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