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782部分

逆水行周-第782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俚僚兵们大丰收,腰间缠着五颜六色的布帛,内里鼓囊囊露出些许黄白之物,他们肩上扛着女人,手上牵着牲畜,长矛上挂着许多鸡鸭,兴高采烈的走出民宅。

    见着官军杀气腾腾从面前经过,许多人不由自主畏缩起来,不过见着官军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他们如释重负,带着战利品成群结队向城外大营走去。

    官军许下诺言,说破城之后人财任取,许多俚僚兵都是将信将疑,如今个个尝到甜头,许多人不光开了荤还抢到女人,一想着不光今日,连日后每晚都有了着落,大家由衷的露出笑容。

    队伍中,王頍看了看道路两旁的景象,对于已经或者正在上演的烧杀抢掠,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打仗就是这样,城破之后,居民的命运完全看敌军主帅的心情。

    很明显,宇文温的心情很差,这不是因为入城前看了那个石碑,而是一开始制定计划要突袭典冲时便做出的决定,为了让交州局势尽快稳定下来,宇文温要给林邑国一个惊喜。

    惊喜就是屠城,向来名声很好的宇文温居然决定屠城,让王頍颇为意外。

    在安州州治宋寿,他和王猛作为参谋,为宇文温突袭典冲出谋划策,走海路是三人不约而同的想法,只是对于破城之后该如何行事,三人有不同看法。

    王猛身为降将,不可能建议宇文温屠城,因为无论如何,攻破敌国国都后屠城,会让主帅名声有污点,而朝中政敌也会找到攻讦的借口。

    所以王猛的建议是入城后约束军纪,劫掠目标定在王宫、寺庙和国库,大户人家则视情况而定,劫掠所得分一部分给助战的俚僚兵,一部分给官军将士,一部分运回国献给朝廷。

    而没有什么顾虑的王頍,看法要比王猛“激进”一些,他增加了“抓走林邑权贵家眷,逼迫林邑国称臣纳贡”的建议。

    如果真能逼林邑国称臣纳贡,朝廷有了面子肯定很高兴,对于宇文温“擅开边衅”的行为,也会宽容得多。

    而宇文温决定纵兵大掠来个无差别屠城,现在是爽快了,可消息传到邺城,恐怕就会被人诟病,后续会有一连串麻烦,但王頍当时却不打算劝谏。

    首先是劝也没用,其次,宇文温接连拿下江州、岭表,又平定交州,已经立下许多大功,是时候自污,让朝廷不要那么“为难”。

    宇文温已经是郡王爵,连番立下大功,本人进位国王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会以军功荫庇儿子,而宇文温如今已有四子,足够分功劳了。

    战事进展顺利,本来无需如此自污,但攻破林邑国都的事情,接近灭国之功,对比丞相亲弟尉迟佑耆久攻建康不下,宇文温的功劳要多刺眼有多刺眼。

    拿下建康对于周国的意义,可比周军攻破林邑国都典冲要大得多,但凡事就怕对比,任何突显尉迟佑耆“无能”的举动,都会拨动丞相尉迟惇那敏感的心弦。

    况且宇文温对林邑国用兵实属擅自行动,事前并没有向朝廷请示,根本就没有获得朝廷准许,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不给个借口让朝廷借题发挥一下,恐怕麻烦事会一件接一件。

    宇文温要自污,王頍举双手赞成,虽然对方没说,但王頍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宇文温选择背负纵兵屠城的恶名,已经放弃攻破典冲的奖赏,不过劫掠富庶的典冲,好处可是实实在在的。

    助战的俚僚兵,还有冯冼氏、陈氏、宁氏族兵及其所属船队,大家都能分好处,对于宇文温的信任大幅上升;而官军不用脏手也能分好处,军心更稳固。

    宇文温自己也能分好处,出兵的消耗完全填上还大有盈余,无非是名声有些不好听,但这不好听也得分场合。

    林邑国数百年来不断向北扩张,屠杀的日南郡、九真郡百姓不计其数,宇文温进攻林邑国打出的旗号之一,就是“血债血偿”,毫无疑问,宇文温屠典冲收获的不完全是骂名。

    更别说林邑国经此一劫必然元气大伤,恐怕数年甚至十余年内都无力北犯,这样一来,交州刺史便可从容布置,把交州境内不稳定因素逐一解决。

    面子和里子,宇文温没有犹豫便做出了决定,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王頍来支招。

    虽然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但王頍不急,攻打典冲这种事情,根本就没必要纠结什么,他认为自己的舞台,当然是引得天下英雄逐鹿的中原。

    队伍行进到一座建筑群大门外,这是林邑国国库,不但囤积着粮食,还有许多兵器及物资,周军入城太快,国库守军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便溃逃得无影无踪。

    已有队伍先行一步占领此处,领兵将领见着王頍到来,上前行礼:“王记室,我等已准备就绪,现在是否开始?”

    “开始吧!把国库搬空!”

    。。。。。。

    林邑王宫边缘,一座气势恢弘的庙宇内,身着铠甲的宇文温,定定的看着大殿内一座佛像,确切来说,这不是佛像而是神像,因为林邑国教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应该是后世所称印度教,和佛教一样源自天竺,林邑国将婆罗门教立为国教,那么王家庙宇自然是婆罗门教寺庙,而这尊像就是某位婆罗门神的神像。

    至于是什么神,宇文温不感兴趣,他之所以看得入神,是因为据王宫侍卫交代,这神像是纯金打造的。

    在火光的映照下,高度超过两丈的纯金神像全身散发着金黄色,宇文温及身边众人只觉得十分刺眼,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急促。

    不是感受到神灵的谴责,也不是感受到寺内祭祀的诅咒,而是感受到了财富的力量:这么大一座纯金像,那该有多重啊!

    宇文温率先回过神,转向一旁的田正月:“愣着干什么,动手啊!”

    “啊?大王,这么大一座金像恐怕很难搬动吧?”

    “搬?谁跟你说要搬的?”

    田正月一时转不过弯:“大王,那么我们转往别处?”

    “转什么转,这么大一座金佛,不带回去的话,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么?”宇文温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敲碎了!分成小块带走!!”

    “哦。。。末将领命!”

    “手脚利索些!手脚干净些!”

    宇文温转出大殿,只见士兵们正看押着几个“得道高僧”,那是婆罗门教的祭祀,见他走出大殿便声嘶力竭的嚷嚷起来。

    虽然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宇文温却能猜出不会是什么好话,他没兴趣玩“某某十大酷刑”,所以懒得招惹这些神棍:“带下去,把他们关起来!”

    又有数名士兵跑来,向宇文温汇报:“大王,林邑王带着王后和王子跑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有些后宫妃子没来得及跑。”

    宇文温闻言大喜:“带。。。带她们过来!”

    反正要自污,那么演戏就要演全套,如果这些女人的样貌在及格线以上,那就全部打包带走,送到邺城作为给皇帝的礼物,这个佞臣,我是做定了。

 第四十八章 不眠之夜

    “阿温,听说城里的慧贤雅叙新来了一位林邑国美人,叫做琴操姑娘,呵呵,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流鼻血,你去查查她的底,如果没有问题,那就安排一下。。。”

    “皇上,这样的美差让微臣去办,真是感激涕零。。。”

    “没事的阿温,你是朕的亲信,朕信得过嘛。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皇上,请恕微臣直言,皇上已有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还要出去偷吃呢?”

    话音刚落,年轻的天子停下脚步,秋风卷着落叶从面前吹过,他缓缓抬头看向天空,双眼大而无神,数息之后,眼角溢出泪花。

    “皇上,何故如此。。。”

    话未说完,旁白响起:“后宫佳丽到!!”

    人潮汹涌、波涛澎湃,无数衣着光鲜的村姑围了上来,有人抠鼻子,有人傻笑,有人腿毛浓密,有人身材魁梧,有浓眉大眼什么都像就是不像女人。

    宇文温从噩梦中醒来,发觉自己浑身是汗,既是被梦中的“后宫佳丽”吓的,也是被闷热天气闷出来的,拿出手巾擦了擦汗,只觉惊魂未定。

    今日周军攻破典冲城,林邑王见势不妙带着王后和王子逃出城,到城西郊外大山里躲起来,留下来不及跑的嫔妃,宇文温便有幸见识了林邑王的后宫佳丽。

    林邑国以占人为主,皮肤黝黑深目高鼻,文化和生活习俗与中原不同,所以宇文温估计占人的审美观也很可能不同,但他还是拭目以待。

    皮肤黝黑没关系,深目高鼻没关系,要是有个“黑珍珠”美女,那也是极好的,所以宇文温当时是以彩民等抽中奖的心情,等着见林邑王的后宫佳丽。

    结果是让人毕生难忘的“见面会”:一群憨厚的村姑,让人看了只觉得遍体生寒。

    恍惚间,他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清朝后宫历史照片,照片上的后宫佳丽,基本上就是眼前林邑王后宫佳丽的模样。

    什么都不用想了,他示意通事劝慰这些“佳丽”,说天朝上国的天兵天将不会为难她们,但为了避免出意外,就先在寺庙里集中居住,不用担心有人乱来。

    见着其中几位“佳丽”搔首弄姿,宇文温差点当场干呕,那种感觉难以忘怀,直接导致晚上做噩梦。

    用掉了三条干手巾才把汗擦干,宇文温双手抱头躺在榻上,怎么也睡不着,林邑的天气太湿热,在这个时代又没有空调,简直和睡在蒸笼里没区别。

    想起身出去走走,但没了蚊帐的庇佑,恐怕会被蚊子叮得满脸包,搞不好还会因为蚊虫叮咬染上疾病,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在蚊帐里熬。

    林邑的气候实在是让人觉得太难受了,宇文温担心起自己的虎林军将士,在林邑多待一天,因为水土不服而导致非战斗减员的几率就增大一分,所以见好就收,搜刮得差不多就要打道回府。

    回的当然是广州番禹,交州如今已经由“权交州刺史”慕容三藏负责,如今林邑国元气大伤,没有外患的掣肘,慕容三藏可以从容铲除交州境内的万春国欲孽,所以宇文温可以直接回师番禹。

    回到番禹之后,他便能将巡抚岭表州郡的情况上奏朝廷,顺便加上攻破典冲的“好消息”,然后在番禹安心等着朝廷的回音,等着班师回朝。

    基于他在典冲屠城的事实,恐怕随之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发难,到后面说不得功过相抵,连带着先前的战功都要被削掉一些。

    南北朝乱世数百年,屠城司空见惯,但这不代表着将领就能堂而皇之的屠城,即便宇文温屠的是域外番国国都,也一样有可能被人群起而攻之。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原本历史里,初唐名将程知节(即隋唐演义小说里的程咬金),在高宗朝时晚节不保,因为在与突厥作战时屠杀俘虏、分其财物而被罢官。

    屠杀,私下分财,宇文温这两样都占了,可想而知朝廷知道这个消息后,某个阵营里的大臣,会如何义正辞严的上表弹劾他。

    震惊!西阳王擅开边衅,纵兵大掠、屠戮典冲,一日之内,林邑国都化作人间地狱!

    男默女泪!西阳王在典冲展开杀人比赛!手持独脚铜人击杀无辜百姓逾千!

    被兽兵蹂躏三日三夜,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