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754部分

逆水行周-第754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痛。

    按细作和降兵所说,建康及其周边地区的陈军将近十万,而一南一北逼近建康的周军,加起来都没这么多,兵力不占优势却要攻城,即便周军战斗力强,打起来也会很吃力。

    更别说雨季真的快要到来,如果不能速战,莫非真的要退兵?

    檀让收起千里镜,看着眼前这熟悉的环境,不由得感慨万千:这座城池,还有脚下这片土地,他终于又故地重游了。

    依稀有声音从远方传来,檀让再次用千里镜看向建康方向,随即愣住:隐约间,似乎建康东廓门、北廓门有动静,大量陈军开始出廓。

    片刻后,游骑疾驰回营,气喘吁吁跑到他面前禀告:“总管!许多陈军出城列阵了!!”

    “擂鼓!”

    檀让转身向中军帐走去,左手紧紧按着佩刀,面色平静但内心却已掀起惊涛骇浪:陈军自己出来送死,我只需一战破敌,建康便如囊中取物!

    他的背影渐渐模糊,依稀回到三十三年前,死人堆中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那是齐军的年轻小兵,靠装死躲过一劫,浑身是血饥寒交迫,看着满地尸体欲哭无泪。

    趁着天色昏暗一瘸一拐向北逃,躲躲闪闪花了数日才逃到江边,抱着根竹子泅水渡江,就在体力不支即将溺毙的时候,终于抵达江北。

    三十三年后,那个小兵率领另一只军队,回来了。

 第五章 破绽

    周国乾兴二年,陈国祯明三年,四月五日,建康东北,陈军列阵城廓之外,绵延将近二十里,摆开阵势迎战逼近建康、进占蒋山的周军。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中领军鲁广达所部位于白土岗,位于陈军大阵最南端,领军将军任忠在其北,再北则是护军将军樊毅、监军孔范,最北端则是骠骑将军萧摩诃所部。

    蒋山脚下一处高岗,周军行军总管檀让策马远眺,借着地势将陈军大阵的概况尽收眼底,今日是决战,不由得他不兴奋,也不由得他不谨慎。

    陈军大阵绵延将近二十里,但不代表这二十里距离内都是三步一人一字排开,如果真这样就不是打仗,而是排仪仗以壮声势罢了。

    大阵呈南北走向,大概分为四个军阵,相互之间距离不远,以便互相策应,旗帜如潮,黑压压一片,看上去气势十足。

    陈军出城列阵,周军同样摆开阵势,面对出城列阵的陈军,准备率先进攻。

    当然要进攻,周军将帅生怕陈军据城死守,届时万一暂时不顺,接下来就是雨季,到时候满地泥泞加上弓弦松弛,打起仗来多有不便,在连绵阴雨中扎营对耗,周军未必耗得过陈军。

    所以今日对方不知何故居然出城作战,正中周军主帅檀让下怀,他决定全力以赴,抓住这次决战机会将陈军主力击破,届时对方兵败如山倒,他搞不好当日便能拿下建康。

    这不是他盲目乐观,而是陈军摆出的大阵看上去气势很强,实际上是有破绽的。

    对方从北到南拉开将近二十多里的距离,是为一字长蛇阵,这么长的距离,首尾很难相顾,只要突破其中一点,各点便随之瓦解。

    突破点在哪里?要接战之后才能找出来。

    正经的长蛇阵,因为横向距离大,首尾两端很容易因为增援不及导致被敌军逐个击破,所以既然敢摆出长蛇阵,那么两端必须布置骑兵。

    若敌军击“蛇头”,那么“蛇尾”便卷过来救援;如果敌军击“蛇尾”,那么“蛇头”便扑过来咬;如果敌军进攻“蛇腹”,那么头尾同时过来,将敌军绞杀。

    这样的长蛇阵,两翼骑兵十分重要,只有靠骑兵的速度,才能实现“首尾相顾”;而要破阵,首先就得压制两翼骑兵,限制对方的速度,让其无法首尾相顾。

    能压制骑兵的只有骑兵,而周军不缺骑兵,关键是压制住陈军两翼骑兵之后,还得压迫陈军步阵,尤其集中兵力优先突破步阵左右两翼其中一翼。

    如果对方主帅调动得当,即便两翼骑兵被压制,一样能应对敌军的重点攻击,如果不能,那就好办了。

    两军大阵正在缓缓接近,而双方游骑已经展开厮杀,他们作为己方主帅的耳目,负责察看敌情,与此同时也要拦截对方游骑逼近己方军阵,察看军情。

    随着军阵的接近,双方游骑各自返回,给己方主帅带来些许查探到的现场情况,周军游骑带给主帅檀让的是一个好消息:陈军大阵中部,打出的旗号是“孔”。

    行军打仗,主将都要打出旗号,将自己的姓氏展示出来,免得所部兵马跟错人,跑到别的队伍里,作战时也好让部下知道自己的位置。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一般来说下不存在冒名的情况,所以临战时游骑逼近敌军,就是要看对方各部的旗号,由此判断敌军的将领都有谁。

    “孔?陈军将领里似乎没有姓孔的。”

    “莫非是监军孔范?”

    “对,一定是这个窝囊废!”

    通过细作的查探以及降兵所述,檀让知道陈国天子有几个佞幸近臣,其中一个叫做孔范,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臣,从未领兵打过仗。

    只是因为受天子信任,便被任命为监军,实际上排兵布阵、扎营立寨什么都不懂,就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虽然如此,但对方所部身处大阵中间位置,如果一开始就选择这里突破,很容易被两翼陈军救援,到时候战作一团僵持不下,搞不好今日战局最后会以各自鸣金收兵为结果。

    这不是檀让想要的,所以得另外寻找破绽进行突破。

    陈军长蛇阵北端在玄武湖畔,无论周军还是陈军,骑兵都施展不开,而南端的白土岗,地势开阔,步、骑都很容易展开队形发动进攻。

    檀让决定选择此处突破,因为白土岗陈军的旗帜有“鲁”字,想来是陈军将领鲁广达,而此人的两个儿子已经归降了周国。

    两个小鲁在周营,那么这个老鲁,恐怕也不会顽抗到底。

    “擂鼓,进攻!!”

    。。。。。。

    白土岗,陈军军阵,中领军鲁广达看着向己方逼近的周军,下令准备迎战,他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朝廷的一片忠心。

    鲁广达的两个儿子已经投降周国,还写来书信劝他识时务赶紧投降,刚看完信,他便上表自劾,孤身一人回城,等候朝廷问罪。

    虽然天子好言宽慰,没做任何处置,还赐他黄金若干,令他回营继续为国效力,但鲁广达感受到的压力依旧十分巨大。

    许多人质疑他私通周国,这让鲁广达百口莫辩,昨日天子忽然下令官军出城迎战周军,让鲁广达欲言又止。

    周军刚渡江时,官军就该主动出战,让对方无法在江南站稳脚跟,结果官家下不了决心。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那就该据城死守和对方耗,一直耗到雨季,结果官家却要官军全力出击。

    守城得有兵,还得有士气,一旦出城决战的官军有个三长两短,建康就完了!

    作为沙场老将,鲁广达不同意天子的决定,可他要避嫌,所以即便觉得不妥,也无法提出不同意见。

    儿子是儿子,他是他,儿子投降保命,可他不是这种人!

    看着如潮的敌军,依稀想起那一年,北朝降将侯景率叛军围攻建康,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与兄长鲁悉达一起率领族人协助官军守建康,奈何官军还是没有守住建康,生灵涂炭。

    后来齐军攻打建康,他没有参战,但也知道其中风险,官军最后击败齐军,靠的不是王气,而是将士用命,所以今日之战,是玩命的时候了。

    中领军,从魏晋起就是统领禁军的重要军职,鲁广达深受天子信任,无以为报,只有浴血杀敌,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所以,今日要么官军获胜,他活着回城;要么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一箱箱钱帛抬上阵前,那是天子命人送来的犒军物资,还有鲁广达自己的家财,留在家里就只能发霉,所以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天子有令,杀敌者重赏!一个首级,钱一贯,布三匹!”鲁广达站在土坡上,向着面前将士大声呼喊:“诸位,随本将杀敌报国!”

 第六章 血战

    白土岗,雷声隆隆,周、陈两军激烈交锋,周军力士投掷出轰天雷杀敌,虽然不过几步远,却能有效的攻击陈军军阵,而这种武器一旦落在密集人群中爆炸,都会让数人失去战斗力。全本小说网https://。

    即便身着重甲,防得了箭矢却防不住轰天雷,近距离吃了一记轰天雷,人会被震得口、鼻甚至耳朵流血,受伤严重的人当场或许没死,但五脏六腑已经受伤,过几日人就不行了。

    这样的武器亘古未见,也不知是周国哪个缺德玩意发明出来的东西,也亏得人力投掷的轰天雷杀伤范围不算大,距离远的人基本只会被碎片擦伤,不然周军就真的天下无敌了。

    陈军吃过轰天雷的亏,虽然他们没法制作出轰天雷,但吃亏吃多了将士们不再畏之如雷霆,而是总结出应对之策。

    首先,这东西有火捻,火捻烧尽之前将其弄熄,轰天雷便无法爆炸,而周军投掷过来的轰天雷,落地之后一般不会立刻爆炸,因为其火捻还在烧,所以只要用水扑灭即可。

    周军专门往人多的地方扔轰天雷,但又不可能人手一个水桶,所以陈军士兵一人一条湿淋淋的布,见着轰天雷落到面前,就赶紧用湿布去捂。

    甚至捡起来往回扔都行,当然这很危险,可即便再危险也算是有了应对之策。

    另一个办法就是拿着齐眉棒,一端有个木制大拍子,趁着周军投掷的轰天雷还在空中,将这如同苍蝇拍的大拍子奋力一拍,将轰天雷拍回去。

    成功率不高,但总算是个办法,虽然是陈军士兵兔子蹬鹰的无奈之举,总归不用面对轰天雷而束手无策,加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白土岗陈军即便面临着周军的强攻也悍然无畏。

    中领军鲁广达身披两重甲,高呼“随我杀敌”,手持利刃率领死士率先冲入周军阵中,不避箭矢见人就砍,身被十余创依旧浴血奋战,他身先士卒的行为,将所部将士士气点燃。

    有队主杨孝辩,率领队中百人突入周军阵中奋力杀敌,与其子手刃周兵十余人后力竭身亡,杨氏父子壮烈战死,极大刺激了陈军将士,他们红着眼,紧跟着中领军的旗帜,与人多势众的周兵白刃战。

    战斗从上午开始,直到午时,白土岗已经血流成河,陈军将士同心协力,先是顶住周军的进攻,然后渐渐向前推进,最后居然将其打退。

    陈军没有放过这难得的机会,紧紧追着周军,战线渐渐前移。

    鲁广达所部取得进展,但陈军战线绵延将近二十里,南端突破的好消息并没有及时向北传,不过陈军各部的表现尚可,位于战线中部的樊毅、孔范所部都已扛住了周军的进攻。

    战前天子下令发赏犒军,今日临战前又有使者带着钱帛从城里出来,在战场上倾泻一地,凡有将士提敌军首级而来,当场便可换取奖赏。

    此举极大激励了陈军士兵,昔日有些抠门的陈官家如今言而有信,士兵们都憋着鼓劲抢人头换奖赏,所以即便周军不断投掷出轰天雷,也阻挡不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