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613部分

逆水行周-第613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很凶险呐,可她为何要带着娃独自翻山?”

    “管他什么原因,反正你婆娘要带着娃独自翻山,是不是要雇几个人沿途保护呢?”

    田益龙的解释,让田六虎大概明白了镖行的“商机”在哪里,而宇文十五也进一步解释了镖行的“原理”:武装押运,所以需要身手好的人当镖师,杀过人见过血的最为合适。

    这样一来,各地大户的护卫、军中退伍的士兵,还有捕奴队的好汉,都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为避免无序竞争和保证质量,镖行的数量有限,但每个镖行下属的镖队可以很多,按着固定的路线走镖,镖头作为领队,镖师负责护镖。

    沿途会有自己人的邸店休息,半路遇见不长眼的强盗拦路,二话不说拔刀就干,善后事宜由当地分号负责。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镖队是要以平民身份穿州过郡,所以不可能装备铠甲和弩,用的武器以弓箭、长矛还有刀为主,很可能在护镖途中出现伤亡,所以抚恤这块得跟上。

    中原多马匪,所以镖行要想办法购入马匹,镖师最好学会骑马和骑射,当然这种事不强求,关键是能打,能防偷袭并且警惕性要高。

    捕奴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派人加入镖行,当然具体占股如何,那就坐下来慢慢谈。

    “大家都知道,从西阳到邺城的商路十分重要,不过呢,杞王既然在关中做雍州牧,那么西阳王自然是要开辟新的商路。”

    说到这里,宇文十五开始交底:“生意不嫌多,镖行的出镖线路,除了邺城,还有长安,每条线都是上千里的距离,一般商贾哪有能力组织护卫随行?”

    “走邺城,半路有马匪,去长安,半路有山贼,沿途还有各种不怀好意的豪强,大王的意思,黄州商会的商队,往后都会雇佣镖行的镖师当保镖。”

    “啊?那。。。那不是平白花许多钱?”田益龙和田六虎的脑子有点绕不过来了。

    “花钱?按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可大伙都是自家人,一起发财嘛!”

    宇文十五说到这里,举杯示意:“周司马是自家人,田都督是自家人,少寨主不也是自家人?”

 第二十一章 立规矩

    做大事,首先要分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或者哪些人能够拉拢,哪些人不能拉拢,宇文十五如今宴请的三位,就是三种身份的“自己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他们的经历,可以作为相关群体的缩影。

    衡州司马周法明,其兄鄂州刺史周法尚,本为南朝陈国将领,因为被宗室诬陷谋反无奈迫叛逃北朝,为当时周国皇帝宇文赟看重,当了顺州刺史。

    然而他对于北朝政治派系来说,是不怎么起眼的客将,南朝回不去了,在北朝又没什么势力愿意拉拢,周法尚的处境有些尴尬。

    不是哪个世家大族的门生故吏,也不是哪个勋贵的忠心部下,没有出身士族的好友四处鼓吹,除非皇帝青睐否则根本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

    周法尚当时的处境,是许多普通武将、官员的缩影。

    他们出身寒门庶族,凭着军功或者机遇小有成就,然而想进一步发展却后续乏力,想联姻,自家女儿嫁不入好家族,儿子娶不到好家族的媳妇。

    想投效,身居高位者未必看得上,只能玩命立军功换取向上走的机会,一辈子大约就这么过了。

    黄州本地宗族田氏的少宗主田益龙,标准小地方豪强坞堡主模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呼风唤雨,却没什么门路入仕,往来都是些狐朋狗友,没什么读书人。

    豪强出身,没有文化,大不了请先生来教些知识,会简单的读书写字,会些算术能看懂账本、写自己的名字,地方官召集文人雅士聚会,那是没资格参加的。

    成日窝在家里和族中旁支勾心斗角,和州郡官员虚与委蛇,守着祖宗传下来的土地过日子。

    年轻时飞鹰走狗好不快活,人到中年继承宗主之位,然后儿子继续自己当年的人生轨迹,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田益龙原本的轨迹,就是各地大大小小豪强的生活缩影,占山据泽自给自足,很难有机会融入朝廷体制内,朝廷也没多少位置容纳他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凑合着相处。

    数百年时光,朝廷变来变去,豪强还是那个豪强,眼前的风景百年不变。

    而豪强坞堡主的变种,就是大山里的寨主们,少寨主田六虎和少宗主田益龙,上溯不知多少代的祖宗也许是同个碗里吃饭的兄弟,区别是一支在平原站稳脚跟,另一支躲进了山里。

    原因有很多,反正祖祖辈辈住在大山中,已经和山外的世界有了严重隔阂,地方官当他们是茹毛饮血的蛮族,他们也当地方官是居心叵测之辈,如无必要根本就不打交道。

    除了换些诸如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田六虎以及寨中的寨民大约也不会出山,和父辈一样居住在山寨里,打猎为生,辅以刀耕火种。

    不通官话,不要说读书写字,就连山外的官府如今姓什么都未必搞得清楚,想要入仕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算时来运转被朝廷收编,没什么见识的土豪,在政治斗争中根本看不清形势,很容易站错队被株连,连带着全家上下和族人倒霉。

    外面的世界太危险,所以还不如守着自家山头过日子,这也是其他山寨的生活缩影。

    他们三人,代表着各自处境相同的人群,这些人根本入不了权贵法眼,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尤其田益龙,虽然是地方豪强,但没有许绍、郝吴伯这种家世,许家和郝家祖上就已经在南朝或北朝当官,有父辈的人脉和读书时的同窗之谊,许绍和郝吴伯要出仕就相对容易。

    田益龙这种小地方豪强,全天下到处都是,当年元魏的六镇之乱,让六镇及受波及地区的豪强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可更多的人,只能沉寂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所以宇文温要想办法拉拢这些人,而利益就是最重要的一环,空口许下好处没用,要让大家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周法尚、周法明在仕途上有明显进展,田益龙得授大都督也入了编制,这就是跟着宇文温所得到的好处,更别说各自家中产业的进项与日俱增。

    田六虎等山寨寨主做捕奴生意,换回了大量往日在山寨里罕见的盐和铁,还有各类生活用品、粮食、肉制品,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证明了宇文温的“信用”。

    在黄州总管府地界,没人质疑跟着西阳王能有肉吃,形势看起来不错,但宇文温觉得还不够,因为利益的纽带还不强。

    “诸位,大王一直想把买卖做大,如今局面算是打开了,可是要想做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宇文十五开始深一层的话题,有些事情没必要遮遮掩掩,提前说还能让自己人早做准备。

    “行军打仗,有虎林军,可买卖上的事情,还得商会尽量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镖行,其实就是用来解决事情的一把刀。”

    “大王的意思?”周法明知道这也许是宇文温要设立镖行的隐藏用意。

    “镖行的业务,当然是武装押运,如果半路有豪强指使贼人拦截,可以摸清楚底细,然后顺藤摸瓜杀个精光,敢作祟的,就只有死!”

    “到时候。。。莫非能用官军的名义?”

    “西阳王进贡给皇帝的宝贝让人截了,官军派出哨探抄了贼人老巢,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宇文十五说到这里咧嘴一笑:“好好讲话不听,那就不用听了,敢玩阴的,那大王也不介意玩阴的。”

    “万一事情闹大了该如何是好?”

    “把水搅浑了才好摸鱼,事情不怕闹大,闹大了更好,闹到丞相那里去,不怕讲道理。”

    周法明哑口无言,而田益龙依旧有担心:“呃,不怕贼不来,就怕贼惦记,万一那些人事后报复该如何是好?”

    “既然是贼窝,还负隅顽抗,那就鸡犬不留,哪里来的事后报复?”宇文十五杀气腾腾,“所以镖行要够狠敢下手,出了大事实在要退步,可以让相关人员抵命,但给家人的抚恤翻倍,要的就是立规矩。”

    “规矩是什么?不想和黄州商贾做买卖可以,不想参与黄州商队也行,就是不许坏事!谁敢挡路就要杀他全家!”

    “大王说过的,出来做事要讲信用,说杀他全家就得杀他全家!”

 第二十二章 钱途

    半闲庄,闭门会谈已经持续了三日,黄州总管府所辖各州,和黄州商会有关系的大户们都派人到此开会,他们要谈的事情,关系到大家的“钱”途。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得益于总管府的大力支持,各州开始兴修水利,数年下来不但治理了水患,开辟大量荒地,还有作坊利用水力进行纺织。

    黄州总管府的精织布,市场已经打开,但随着产量的增加,问题接踵而至,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原料不够。

    水力纺车、水力织布机的生产效率很高,昼夜都可以不停运转,对于原料的需求量也很高,黄州及下辖各州的葛、麻供应不过来。

    原本的对策,是在安州、襄州、荆州收购葛、麻,走水路运回黄州纺织成布再行销各地,或者是“来料加工”,收纺布的加工费。

    后来尝试着到河南各州收购葛麻,但陆路运输费用不低,本来成本就居高不下,而现在各地葛、麻价格越来越高,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利润,黄州布业的发展到了瓶颈阶段。

    维持目前的产能没问题,也能赚钱,但想要扩大生产就难以为继。

    若是以往还好,可大家不甘心,赚钱的机会就在面前,结果却是因为买不到足够的原料导致赚不到钱,换谁谁憋屈。

    黄州及下辖各州已经到处开荒,要在不影响耕地面积前提下扩大葛、麻的种植,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

    还有一个相似的问题,水力纺车、水力织机的机密即将向山南其他州郡的布坊公开,此为这几年能从各地购入葛、麻的条件之一,届时原料短缺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水力纺车和织机的结构其实不复杂,一旦小范围公开,迟早全天下人都会知道,到时候各地所产的葛麻都不够用,那么黄州布坊还能去哪里收购原料?

    好办,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就有地方收购,量大管够。

    哪里?关中?河东?河北?这运费可比布价都要贵了吧!

    放心,有地方收购,刚收到的消息,那边确定能运来这个数。。。所以今年大家莫要慌张,敞开了织布。

    啊?那那那。。。莫非是从那边运来的?

    呵呵。

    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就行,默默地付钱收了葛、麻,纺出布来拿去售卖就好,打听得那么清楚作甚?

    接下来的问题,那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镖行”,说实话各位东家对此是举双手赞成,毕竟坐贾不如行商,如果能组织商队到外地经商,那利润可是蹭蹭往上窜的。

    但前提是有命赚,长途跋涉艰险异常,一不留神就会连人带货消失在旅途中,所以需要有护卫,可许多人的本钱不够厚,养不起太大规模的护卫队伍。

    如果有了镖行,那么就能花钱雇佣镖师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