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37部分

逆水行周-第537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再没犹豫,拿起那张名单正要下令,却闻宦官来报新安伯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

    独孤伽罗越俎代庖,新安伯李圆通是杨家的忠仆,负责率领兵马巡城,如今连夜入宫定是有急事。

    身着铠甲的李圆通快步走了进来,身后两名士兵挟持着一人,在书房门口附近站着,杨坚见状有些奇怪,李圆通向着他和独孤伽罗行礼之后直接禀报:

    “陛下!微臣巡城时得郕国公外甥裴通来报,他举报郕国公梁士彦与舒国公刘昉密谋叛乱,暗地备下铠甲强弩,组织家仆、部曲意欲做周军内应,夺门献城!”

 第九十一章 恐慌

    夜空中落下柳絮般的雪花,纷纷扬扬洒在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宵禁已经开始,街道上除了披坚执锐的士兵,再无别的人影。(全本小说网,HTTPS://。)

    家家关门闭户,一家老小躲在各自家中不敢高声说话,官府已经开始在城里搜捕周军细作,谁都怕自己被无端牵连。

    周军攻破蓝田关,消息传来长安震动,太子今日一早就领兵赶赴蓝田布防,而城内气氛紧张,各种传言都有。

    有说破蓝田关的周军兵力超过十万,待得拿下蓝田后就直击长安;又有说东面周军已从蒲坂渡过黄河,距离长安也不远了。

    又有说破蓝田关的周军都是白甲白袍,带着先帝的孝;还有说周军已经放话,要血洗长安,为六年前死难的周国宗室报仇。

    虽然官府极力弹压,抓了许多传谣之人,但无论贵贱都是人心惶惶,无论如何,周军逼近长安是事实,一旦突破蓝田,就可直抵长安城外。

    这几年天下不太平,可对于长安居民来说,战争离他们很远,除了被征发随军作战的倒霉鬼外,战事都只是坊间谈资罢了,如今敌军逼近大战在即,哪里还能谈笑风生。

    沛国公府,书房内沛国公郑译正在发呆,昨日还是春风满面的他,如今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上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六年前。

    那年,大周的天元皇帝暴毙,作为宇文赟的宠臣,郑译面临着被清算的危险,多亏投靠了外戚杨坚,这位有担当,一不做二不休杀得人头滚滚,牢牢抓住大权。

    新朝建立,郑译作为从龙功臣待遇自然很好,原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结果周军竟然从武关道冲出来了!

    他不是傻瓜,能看得出其中蹊跷,这股周军即便兵临长安城下,也不过是孤军深入,长安驻军是否出动暂且不说,就是固守不出,只需一两日,周边官军围上来就能把对方撕了。

    周军莫非是白日做梦,以为兵临城下后长安就会开门投降?不可能,对方不会这么蠢,所以必定有内应。

    内应是谁?郑译不知道,反正他不是,虽然和周国山南的邾国公宇文温暗地里勾结,但都只是做正经赚钱的买卖,如今这股周军可不是他招来的。

    这又如何,关键是那位会怎么想!

    郑译不知道天子是否知道他和山南一直在暗通消息,但皇后是肯定知道的,若换做往日,这是他的护身符,因为皇后要和远在山南的女儿通信,可如今这就是他的催命符。

    皇后独孤伽罗非寻常女子,大是大非把得很准,她知道郑译和山南这边有联系,平日无所谓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周军即将兵临城下,肯定要清除内奸防患于未然,郑译就是首当其冲。

    郑译从小在大周宫廷里长大,受过宇文氏极大的恩惠,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出卖了宇文氏,说好听是从龙功臣,可这种时候此事就成了污点。

    独孤伽罗行事果断,面临周军袭城的危险,肯定会把郑译和山南有联系的事情说出来,杨坚多疑,不会放过他,一旦认定他有做内应的嫌疑,轻则软禁,重则。。。

    杨坚夫妇都是杀伐果断的主,想到这里,郑译浑身发抖,天地良心,他可没有勾结周军来袭击长安,可如今这个时候说出来,谁会信?

    他好后悔,若是这几日不在长安该有多好,无论是周军袭击长安得手,还是全军覆没,都和他没关系,结果现在身处漩涡之中,命运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了。

    若此时在外地,杨坚大肆搜捕奸细也搜不到他头上,若是周军攻破长安,周国灭隋,他可以散尽家财,求得那位邾国公宇文温帮忙说说话,保得全家性命,可如今。。。

    “若他日兵荒马乱之际,有故人到长安,还请沛公多多照应。”

    郑译忽然想起一次宇文温来信里的内容,这几句话看上去是让郑译尽地主之谊,照应一下来到长安的故人,这本没什么,毕竟周隋两国经常打仗,算是“兵荒马乱”,而郑译也照应了宇文温派来长安“采买”的人。

    可这不是多此一举么?这封信是今年夏末才送来的,之前郑译已经多次照应了来人,宇文温这么些,纯属画蛇添足。

    如今细细回想,郑译不由得耸然而立,周军此来如此神速,必然是蓄谋已久,宇文温一定是知道什么,所以让他“照应”。

    照应个头!真要他做内应,宇文温早就该露口风试探,这明显是让他去求抵达长安的“故人”提供照应!

    兵荒马乱?兵荒马乱都几年了,这说的是周军攻到长安吧!所谓的故人,说的就是周军主帅吧!

    郑译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根稻草,似乎看见了一丝保命的希望,可他随后冷静下来,依旧惊慌不已:那也得周军入长安才行!

    如今杨坚搞不好就要杀我全家了!

    “父亲!”

    喊声将郑译吓得一个哆嗦,长子郑元璹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郑译顾不得发作急忙问出了什么事。

    “有兵马沿街冲过来了!”

    “啊!”

    听到这个消息,郑译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瘫倒在地,未曾料儿子是个话只说一半的夯货,“这些兵马去往别处,似乎舒国公府那边有厮杀声传来。”

    “你。。。是说舒国公府?”

    郑译被吓得差点背过气,听得兵马不是奔着自己来的,他先是松了口气,但得知舒国公出事,也不免得兔死狐悲。

    舒国公刘昉,当年和他一样是天元皇帝宇文赟的宠臣,也正是他们两个联手,让杨坚有机会第一时间卡位拿到辅政大权。

    他们和杨坚有交情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奇货可居”,说白了就是豪赌,把所有赌注压在杨坚身上,因为一旦别人上台,他两个绝对没有好下场。

    杨坚辅政后,当时刘昉的爵位为黄国公,和沛国公郑译一起被称为“黄、沛”,是丞相杨坚身边的大红人,不说赏赐,光是出入丞相府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卫队。

    他们两个贪财逐利,渐渐被杨坚疏远,郑译还算是拼命挽回的,毛遂自荐任征南行军元帅长史随军攻打安州宇文亮,结果两河口大败后阴差阳错搭上宇文温这条线,侥幸翻身。

    而刘昉就没那么好运,先是改封舒国公,然后被免了职务在家赋闲,这位老伙计的满腹牢骚,他可是隔着老远都能觉察出来。

    然后你就做周军内应,现在事泄被人围了?

    刘昉完蛋,兔死狐悲的郑译愈发惊恐,杨坚能对有拥立大功的“黄”动手,那要把他这个“沛”清除想来也不会犹豫。

    然而刘昉是周军内应,可我真的不是,你们不能宁枉勿纵!

    郑译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觉得脖子套上了一个无形而又致命的绞索,如今在慢慢收紧,随时能够夺去他的性命。

    怎么办,怎么办?

 第九十二章 为什么?

    舒国公府,杀声震天,血流成河,禁军正在围攻这座府邸,要将勾连周军的细作刘昉击杀,府里的护卫正在反抗,可形势越来越不妙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后院,身着铠甲的刘昉正在发呆,他策划已久的事情眼看就要发动,未曾料竟然被先发制人。

    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

    周军已经到蓝田了,按照约定,只要等他们兵临城下,我就可以。。。

    “禁军奉旨捉拿逆贼刘昉,从犯若缴械投降可保全性命,莫要负隅顽抗白白丢了性命!”

    院外不断响起喊声,刘昉见着身边家仆似乎有些犹豫,厉声喝道:“莫要上当,保全性命?发配你们到边疆与甲士为奴那也是保全性命!”

    “再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郕国公的人就会来了,再坚持一会周军就会攻进城了!”

    刘昉声嘶力竭的喊着,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完蛋,周军也许已经攻破蓝田,正连夜向着长安进军,他只要在坚持一下,局面就会逆转的。

    不说周军,就是已经约定要起事的也不知他一个,现在杨坚先动手,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不代表其他人会坐以待毙,只要再顶上一阵,郕国公等人就会起事奋力一搏。

    他不甘心,杨坚是得了他的相助才有机会改朝换代,结果却是忘恩负义,他的豪赌失败了,不挽回来如何能够甘心?

    我把那个天大的机会让给你,贪一些钱又怎么了?你做皇帝靠的是谁!

    不就是讨伐尉迟迥时我没去做长史监军,你就把我给踢开了!

    想到这里,刘昉怒上心头,他和郑译作为先帝宇文赟的亲信,在关键时候撇开宇文宗室,矫诏让杨坚掌握禁军兵权,就是凭着禁军,将长安城各路暗流给压下去。

    没有他和郑译帮忙,杨坚不过是辅政大臣之一,没有兵权,等赵王宇文招回到长安,理所当然成为摄政王之后,杨坚和他女儿杨丽华,就只有靠边站等死的结局。

    我对你有大恩,结果呢?结果呢!

    坐稳了天子御座,就把我一脚踢开,跟我说要遵纪守法,不要贪污受贿?

    天子之位价值几许?你赏赐个千余贯钱就把我打发了!到后来连个职务都不给,关中歉收缺粮不许酿酒,我自己酿酒卖赚点钱也不许,就这么抠门!

    刘昉恨自己看走了眼,在那个关键时刻把赌注押到杨坚身上,结果被人过河拆桥,若是当时转押赵王宇文招,也许现在都能过得有滋有味。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杨坚过河拆桥,对其不满的大有人在,若是往日大家也就只能私下聚会发发牢骚,可如今却不一样了。

    山南的宇文亮,和他搭上了线,有这位周国宗室支柱“做主”,刘昉等人要洗刷六年前的污点易如反掌,所以他们决定弃暗投明,迎接大周王师收复长安。

    即便是一日都好!杀了杨坚,隋国也就完蛋了,到时候周国收复关中,他们就是大功臣!

    想到这里,刘昉不由自主笑起来,可随后响起的喊声,让他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禁军突破外院冲了进来,他已经变成瓮中之鳖。

    “人呢,郕国公的人怎么还没来!”

    刘昉向着屋顶处瞭望的家仆咆哮着,对方面色惨白的摇了摇头,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郕国公府那边好像也被禁军围了。。。”

    “为什么。。。是谁泄密的,是谁!”刘昉绝望的拔出佩刀,领着家仆向迎面冲来的禁军杀去,宛若飞蛾扑火。

    。。。。。。

    郕国公府,偌大府邸被突然冲来的禁军围得水泄不通,新安伯李圆通奉命诛杀逆贼梁士彦,因为郕国公府里部曲众多,所以他带来的禁军也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