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34部分

逆水行周-第534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全本小说网,https://。)

    隋军步阵率先崩溃,为数众多的隋军骑兵试图组织反击,均被周军骑兵击破,最后步兵全军覆没,骑兵被周军衔尾追击,最后在长史长孙览的收拢下退入伏牛山。

    隋军步卒伤亡过半,周军俘获无算,隋军主帅、卫王杨爽被俘,主要将领阵亡三十余人。

    暮色下,旷野上的周军大营,经历恶战的将士们正在吃晚饭,伤者已得到治疗转入养伤的营区,而阵亡者遗体也被收敛。

    一场大战顺利结束,以少敌多的周军大获全胜,成功完成作战目标,多年的辛苦操练终于得到回报。

    “幢主,你这铠甲都射成刺猬了,身上都没伤么?”

    “伤什么,你们别看这铠甲被射成了刺猬,我身上可没多少伤,来,看看,看看!”

    李石磨光着膀子嚷嚷着,让幢内士兵“观赏”自己是否身负重伤,今日他亲自率领战锋队突阵,隋军箭如雨下,众人还以为他被乱箭射死,结果屁事没有。

    此战李石磨的斧戟砍坏了,刀也砍坏了几把,不过人没事,所以活奔乱跳的现身说法:“我没说错吧?隋军也没比陈军厉害多少!”

    “想当年在两河口。。。”

    虎林军的普通士兵基本上都没参加过对隋作战,当年两河口之战还是个大头兵的李石磨如今成了李幢主,自然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老前辈”。

    隋军要比陈军厉害,可厉害到什么程度,士兵们没什么概念,虽然队将以上的将领反复强调没什么可怕的,但他们心中不免惴惴。

    如今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嘛!

    “没什么?不要掉以轻心!”

    队主张须陀反驳着,面对一众信心满满的队内士兵,他语重心长的泼冷水:“若不是有铁丝网,那帮具装甲骑这么冲过来,被撞到了可是要吐血的!”

    “可是队主,我们有铁丝网啊!”

    “不能光靠铁丝网,这玩意金贵得紧,再说战场上瞬息万变,一旦来不及布设,就得用人命来顶,所以长枪阵是很有必要的!”

    当年的毛头小子张须陀,如今已是沙场老兵,对于长枪结阵抵御骑兵的效果,他是深有体会,即便有了工具协助,但紧急关头能靠得住的,还是只有长枪阵。

    要是骑兵多,就不用这么悲催的以步制骑,可即便如此,张须陀也认为虎林军的长枪阵很强,一样可以正面接敌,无论如何,结阵才是步卒作战的精髓之处。

    军营各处欢声笑语,将士们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都在用这种方式来淡化同袍战死的哀伤之情,一起从西阳出发的伙伴没了,谁心里会好过呢?

    中军大帐,周军主帅宇文温正在宴客,兵荒马乱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友人来访,他宴请的,是被俘的敌军主帅杨爽。

    宇文温要和杨爽单独“详谈”,其实诸将是反对的,因为这太危险了,万一出了什么篓子可真是不得了,虽然宇文温说即便他被挟持也不要理会,可谁又真敢不理会。

    所以帐外围了一圈甲士,别将陈五弟在一旁压阵,就等听着里面有何不对,呼啦啦冲进去救人。

    如今的杨爽已经化作阶下囚,身中三箭虽然没有致命,但也伤得够呛,他因为失血的量有些多,加上坠马导致全身多处受伤,看起来面色惨白,嘴唇发青。

    大帐之内,除了宇文温和杨爽对坐,只有张鱼按刀侍立旁边,主客面前食案放着简易的热食,一旁火盆里的篝火稍微驱散了帐内的寒气。

    “六年了,也不知长安现在如何了?”

    “还是那样子,人还是那么多,东、西市依旧喧闹无比。”

    “我家大郎已经五岁了,你儿子呢?”

    “家中独子也是五岁。”

    “他日后应该会恨我吧,呵呵。”

    宇文温举杯示意,杨爽同样举杯,双方一饮而尽,当然杯中之物只是温水而已。

    九年前,年轻的西阳郡公宇文温和其他贵族少年一样,循例入宫充任侍卫,当时小队队将便是大他两岁的同安郡公杨爽,交情不说深浅,反正是有的。

    杨爽是故隋国公杨忠第五子,是当今隋国天子杨坚的异母弟,兄弟俩相差二十多岁,看年纪根本看不出是一辈人。

    杨爽的年纪,甚至比兄长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还小两岁,父亲杨忠去世时他才五岁,是长嫂独孤氏抚养大的,既然杨坚是宇文温的便宜岳父,那么杨爽算是宇文温的便宜叔叔。

    “你是如何想到练这种长矛。。。长枪兵的?”

    “山南缺马,骑兵少,只能想办法以步制骑了。”

    听得宇文温这么直白的答案,杨爽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着摇摇头:“是我大意了,你。。。一开始,就是想让我领着骑兵出来,然后让人看准时机突袭,对吧。”

    “那当然,你兵力比我多,骑兵也比我多。”宇文温说到这里也没有客气,“你和突厥打了几年仗,惯用骑兵,又喜欢亲自冲阵,所以呢,多多少少不会把步阵放在眼里,对吧?”

    杨爽无言,他直到开战时才弄清楚敌军主帅是谁,而对方,怕是已通过俘虏的隋军游骑,得知是自己领兵,然后作出针对性部署。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场仗,他没有做到知彼。

    “丽华还好么?”

    面对杨爽的发问,宇文温点点头,伸手探入怀中,从脖子挂着的三个护身符里拿出一个,展示给对方看。

    “这是她到庙里帮我求的。”

    未等杨爽说话,宇文温又笑了笑:“其实呢,那****应该还帮长安的。。。亲人求了平安的。”

    “是么。。。你。。。无论如何,好好待她。”杨爽闻言面色一黯,“世事无常,谁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是啊,世事无常,太平时节的话,若是故人来,自当饮酒作乐,奈何。。。”宇文温又举起一杯水,“军中无酒,只能以水代酒,为你践行了。”

    出征前,杨爽从杨坚口中得知,杨丽华还没有死,在山南黄州那里,若是巧的不能再巧能攻入黄州,一定要救回来。

    杨丽华与其说是他侄女,还不如说是他姊姊,被兄嫂抚养大的杨爽,其实和侄子侄女的关系一如平辈。

    杨爽将自己的玉佩交给宇文温,让其转交杨丽华,将杯中水一饮而尽,哈哈一笑,说声“告辞”,随即起身向帐外走去,左右甲士将其押到帐前空地,那里灯火通明,围了许多士兵。

    “不用劳烦你们,我自己来。”

    杨爽说完探出手,面色如常,监斩的田正月拔出佩刀,递了过去。

    杨坚几乎杀光了宇文宗室,五十余条人命,血海深仇已经结下,被俘的杨坚之弟杨爽,即便是咬舌自尽也不会任由周军将他押送邺城,在游街示众后被千刀万剐。

    他知道敌军主帅是宇文温,算是故人,也想知道侄女的情况,所以没有在被俘时自尽,如今故人已经见过,该问的也问了,即便宇文温不动手,杨爽也不会苟活。

    宇文温猜出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宴客”之事。

    掂了掂刀,抬头望向夕阳,日落之处正是长安方向,杨爽微微一笑,挥刀自刎,年轻的生命宛若划破天际的流星,在人间消失。

 第八十七章 计策

    周隋两军于博望以北地界交战,隋军大败,主帅杨爽被俘,于行刑时挥刀自刎,周军主帅宇文温将其首级送回安陆,以昭显官军战功,同时稳定人心。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大捷的消息传到方城,周国守军士气大振,威胁粮道的隋军被击败,他们后顾无忧了。

    而宇文温率军与上宛的荆州军隔着淯水一东一西同时北进,逼迫隋军退守伏牛山南麓云阳关。

    荆州军猛攻数日后收复云阳关,将三鵶路的南侧大门重新锁上,断绝了洛阳隋军再度南下袭扰荆州地界的念想。

    ‘鵶’又通‘鸦’,三鵶路亦称三鸦路,是洛阳方向翻越伏牛山进入山南荆州的必经之路,类似于长安方向翻越秦岭进入山南荆州的武关道。

    无论是北军南下,还是南军北伐,都会首先想到这条路,所以历代都有重兵把守。

    自安州军席卷山南以来,三鵶路一直为隋军牢牢控制着,最南端的云阳关,是山南周军于两年前强攻而下,此次失而复得,自然是重新进行了一番加固。

    北上救火的宇文温如今正在云阳关上“怀古”,听当地人讲起三鵶路的奇闻异事。

    三鵶路名称的来由,据说和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当年这位刘二郎为躲避王莽军追赶,到了这附近的百重山后迷路,眼见着无处可逃,却得三只乌鸦接力引路。

    天上那么多乌鸦,刘秀凭什么跟着这三只乌鸦走?

    很简单,这三只乌鸦异于常‘鸦’,当然羽毛依旧是黑的,不过第一只乌鸦把刘秀束发的银环叼了去,刘二郎一路追,就这么‘上钩’了。

    三只乌鸦接力叼环引路,各引一段,最后让刘秀顺利北上,从南侧云阳关一直跑到北侧鲁阳关,最后终于翻过伏牛山,脱离险境。

    所以刘秀走的这条路,被称为三鸦路。

    “这是讹传的吧。。。”

    众将多有质疑,一如流言所称宇文温“嗜吃人肉”,大约是附会出来的故事,当然和光武帝刘秀有关的叫做轶事,和独脚铜人有关的就叫做“血泪控诉”了。

    见着宇文温看着北面伏牛山方向发呆,云阳关守将赶紧上前劝谏:“国公,隋军在三鵶路布下重兵,我军历年试图攻打都铩羽而归。。。”

    “啊?你莫非以为本公要沿着三鵶路北上么?”

    “不不不,末将不是那个意思。。。”

    其实他就是那个意思,就怕宇文温急功近利,向着突破三鵶路翻越伏牛山,来个奇袭洛阳什么的,这可真是要全军覆没的,他不能不拦着。

    翻过了伏牛山又如何?到洛阳还有数百里,到时候沿途隋军疯狂反扑,你这点兵哪里扛得住啊!

    ‘可惜,没有足够的轰天雷爆破,看来要突破三鵶路是不可能了。’

    宇文温如是想,兴趣缺缺的走下城头,领着众将回营,抄捷径快攻洛阳,这种方案不是没想过,不过他们父子三人斟酌之后还是放弃了。

    翻过伏牛山奇袭又如何,除非洛阳隋军是酒囊饭袋,听说周军来了就弃城而逃,这可能么?

    即便是拿下洛阳,隋国只要守住潼关,就能重现当年周国对齐国的态势,双方只能对峙,如果这么耗下去,对宇文氏可是大大不利。

    杨坚几乎杀光了宇文宗室,如今的周国,是丞相尉迟迥控制着,唯一例外的就是山南之地,也就是宇文亮父子三人的地盘。

    时间拖得越久形势对他们不利,尉迟丞相也许没有那个心,但不代表他的儿子以及追随者们没有那个心。

    尉迟迥极有可能如同三国司马懿那般,一世魏臣,终入晋书,老丞相念在舅舅宇文泰的恩情,也许会善待宇文氏,容忍宇文亮父子三人在山南形同割据,可之后呢?

    能接过尉迟迥位置的,大约是其续弦所生之子尉迟惇,这一位年富力强,比宇文亮还要小几岁,大权在握之际,不得不提防重蹈晋王宇文护的覆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即便是周国攻灭了隋国收复关中故地,尉迟氏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