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367部分

逆水行周-第367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讲的故事十分精彩,小皇帝极度入迷欲罢不能,宇文温已在宫里连续住了数日,他本人倒无所谓,可副使郑万顷却有些着急,一来是有事相商,二来是宇文温那摊子事得亲自拿主意。

    走了丞相府的路子,好言相劝之下,小皇帝方才依依不舍的点头,让他明日出宫,想着那一番大采购的进度,宇文温也是颇为期待。

    。。。。。。

    翌日,使邸,宇文温与副使郑万顷交谈,他在宫中住了几日,今日一早待得宫门打开便‘逃’了出来,刚回到使邸,就被郑万顷‘请’了去。

    “使君,这几日在宫中可顺利?”郑万顷问道,他一脸疲倦的样子,似乎是没怎么休息好。

    “仆射放心,这几日在宫中讲故事,陛下入迷得紧。”宇文温满不在乎的说着,“仆射,和丞相府谈得如何了?”

    “公务均已谈妥,朝廷调拨战马一万两千五十匹,其他物资亦如事前所定数量,这几日正在准备,战马从各处马场调集,约十日后准备完毕,待使君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毕,便要启程回山南了。”

    “既如此,下官自当督促行事,不知山南那边可有消息?”

    “昨日山南驿使抵达邺城,报得山南一切平安,宇文行台有家书,令夫人亦有家书。”郑万顷说完,将两封信交到宇文温手上,二人又交谈片刻,宇文温告退。

    回到房外,刚想推门而入看家书,却被闻讯赶来的郑通拦住,只见这位面色憔悴、眼圈黝黑,宇文温脑海里浮现出某宅男在网吧通宵,持续大半月之后的形象来。

    “使君,书籍已购回大半,下官等连日校验,昨日听得郑仆射说再有十日便可以回程,如今使君刚好回来,便一同检查一二可否?”

    宇文温其实更想看家书,不过见着这位憔悴得不像样,不忍心打击对方积极性,故而点点头说“前方带路”,他随着郑通来到一处房内,只见其中到处都是书卷。

    这个时代的书,真就是一卷一卷的,即所谓卷轴版,而线装书这种册页版,如今不存在,所以只有“一卷书”,没有“一本书”,见着这些密密麻麻的书卷,宇文温庆幸自己没有密集恐惧症。

    “使君,这是《华林遍略》,共六百余卷,书肆正好有存货,下官便买来了。”郑通拿起一卷书说道,满是兴奋之色,似乎是刚下了新番的某男,关上房门准备好卷纸后要点开观看。

    “《华林遍略》?”宇文温问道,他注意到郑通的表情,因着极少见到这位失态,故而对这书名颇有兴趣,“此书名。。。有些耳熟啊。”

    他根本就不懂《华林遍略》是什么玩意,只是见着郑通如获至宝的样子,存了打听的心思,郑通见得他如此问,便兴致冲冲的介绍起来。

    《华林遍略》,由南朝梁武帝萧衍下令华林园学士编纂,一共六百二十卷,成书后即大受欢迎,即便是南北对峙,依旧被书商雇人佣书,随即贩运至北朝。

    “昔年,有书商至邺售卖《华林遍略》,齐文襄觉贵,先借来一观,随后聚集书人,以一昼夜抄写完毕,退其本,曰:‘不须也。’”

    “未曾料齐臣祖珽,取了抄好的几卷私自售卖,为该书商所知,在其质问之下文襄颇为尴尬。”

    齐文襄,即为齐国文襄皇帝高澄,按着郑通所说,这位喜欢《华林遍略》又觉得贵,便借了书来试读‘看一看’,书商觉得这六百多卷的书,料想一昼夜也抄不完便答应了。

    结果高澄召集人手一昼夜暴力‘扫描’完毕,次日便还了回去,原本书商想不到书已被盗版,奈何高澄为猪队友祖珽所累,事情穿帮导致尴尬不已。

    “《华林遍略》即为南朝所出,想来建康书肆也有出售吧?”宇文温问道,郑通说到这里,他似乎对这书名有了印象,别驾许绍,就曾委托他和陈国商人买这部书,只是未果。

    “侯景之乱,建康生灵涂炭,台城库房毁于兵灾,官藏书籍大多焚毁,此书官藏便毁,虽然亦有私藏,但卷数过多,书肆所售大多残缺,下官也是在邺城书肆偶然发现有全套出售。”

    “原来如此,那倒是不虚此行。”宇文温点点头,他没问价格,毕竟已授权郑通全权负责买书之事,反正钱对他来说不是问题。

    他关心的是《齐民要术》有没有买到,郑通说书已到货,并已校对一遍,然后让人抬出一箱书来请他过目,宇文温见状干咳一声:“嗯,很好,很好。”

    郑通继续激动的向他介绍各类书籍,观其模样,如同入了仓禀的硕鼠,神情亢奋两眼放光,宇文温不太懂“读书人”的格调,所以也就是随手拿起一卷书翻翻。

    “《玉台新咏》?”宇文温他看着书名喃喃自语,展开书卷,发现其上所载为诗歌,见着并非是让人头痛的文言文,便装模作样的看起来。

    ‘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惯,尺寸细思量。。。这调调有意思哎!’宇文温如是想,兴趣大增,便继续看下去。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破。。。破瓜?’宇文温看得呼吸为之一促,‘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裙,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他看了看内容又返回卷首,仔细品味了一下“玉台新咏”这个书名,随后心中有些惊疑不定:‘莫非是我太污了?这几首诗感觉有些不对头啊!’

    为了不露怯,他继续看下去,越看越觉得画风不对:‘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转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共归。。。’

    ‘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丈人且安卧,艳歌方断续。。。’

    宇文温看得呼吸有些急促,刚开始他只以为是自己‘古’文功力不够,亦或是思想太污,曲解了前面几首诗的意境,可如今看下来,分明是这书有问题。

    ‘我擦,小黄文!’

    宇文温心中惊叹,这可不是他要买的书,作为一个有绝色妻妾的男人,不需要靠这种书来解决生理问题,所以问题来了:是哪个王八蛋浑水摸鱼!

    他把这卷书往郑通面前一晃,对方有些摸不着头脑,接过书看了看,满是惊讶地问道:“使君,何故买此书?”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宇文温差点骂出声来,他嘴角抽搐,未曾料郑通竟然会贼喊捉贼,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话。

    郑通见着宇文温如此表情,忽然回过神来:这些可都是他买的书。随即满头大汗的解释道:“使君!下官。。。下官可未买此书啊!”

    “那这书莫非是本官买的喽?”宇文温眯着眼说道。

    “不不。。不是,这一定是书肆弄错了!”

    “那么巧?莫非郑主薄也有如此嗜好?想来这书也不值几个钱,郑主薄若喜欢,便带回去吧。”

    “使君!此事纯属误会,下官可没想过买这书,此为南朝徐尚书所编纂,收录的是艳歌,下官买来作甚!”

    “谁知道呢,想来郑主薄动了春心也说不定哟!”

 第四十五章 纷至沓来

    折腾了半日,宇文温好歹让郑通把买来的书过了一遍,除了莫名其妙出现的《玉台新咏》,未再发现书单之外的书籍,而这《玉台新咏》应该是书肆出错,连着其他一些书籍送过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玉台新咏。。。”宇文温沉吟着,这倒不是他认为的‘小黄书’,此书收录了从周以来至南朝的诗歌七百余首,‘主打’男女感情纠葛。

    艳诗确有,但其他各种感情纠葛也有,例如婚变、痛斥负心郎、不慕虚荣、男思女、夫念妇,有失宠的哀怨,有缠绵的爱情,不能粗暴的以‘小黄书’定义。

    “既然送来了,那就买下吧。”他终于下了决定,郑通闻言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宇文温也没多说,将书卷放好。

    ‘其他不论,为的就是其中收录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他心中一叹,随即走出房间。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为汉乐府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当然对于某人来说,这可是他在高中语文课本里学过的一篇文章。

    孔雀东南飞,讲的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刘兰芝),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伤之,固有此诗。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默念刚温习过的‘课文’,宇文温是郑重地念出‘自挂东南枝’这句话,不知不觉来到房间外,推门而入座在案前,缓了缓情绪,拿出家书拆开细细看来。

    首先是父亲的信,也没什么特别之事,首先是关怀,然后是叮咛,将山南如今情况简要说了一遍,反正就是‘前途一片大好’云云,又说巴州那边有人照应,让他在邺城勿忧。

    当然最后还叮嘱他在邺城要谨言慎行,切莫闹出乱子来。

    “还特地交代不要闹出乱子来,我有那么可恶么?连自己亲儿子都不相信,不像话嘛!”宇文温有些哭笑不得,浑然不记得那日朝会悍然‘扑殿’之事。

    接下来是夫人尉迟炽繁的家书,满满的三张纸,三种不同的笔迹,当然是由妻妾三人分别写的,一家之主母尉迟炽繁说了府里如今情况,简而言之是一切正常。

    她在信中嘱咐远在邺城的夫君,吃住行要注意水土不服,衣服要穿暖云云,杨丽华和萧九娘在信中也满是关怀之意,这让他看得心里暖烘烘。

    “算算日子,至少是大半月前写的信吧,估算我到了邺城,才让驿使千里迢迢送来。”宇文温喃喃自语,“想来在朝会上的事情也差不多传到山南了。”

    他在大殿上的‘行为艺术’,传回去后估计父亲会无奈,妻妾们会担心,一众佐官、部下搞不好会无语,所以他在次日就写信回去‘解释’,以免产生误会。

    正要提笔再写回信,未曾料有人叩门,原来是刘掌柜有事禀报,说有人求见,如今在使邸外等着,求见的不止一拨,都是为了琉璃镜而来。

    “琉璃镜,你处理即可,还要见我做什么?”宇文温有些奇怪,不过他转念一想,又问了个问题:“怎么,有人以势压人么?”

    答应过不惹事,但我可不怕事,敢送脸上门?我抽死你们!

    眼见着有人组团送脸上门,宇文温不怒反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不等刘掌柜回答前一个问题,又抛出了新问题:“他们背后的东家,弄清楚了么?”

    “呃,东家,他们都是邺城里的豪商巨贾,此次前来是为了面见使君,各自都是想要把我方手头上的琉璃镜包了。”

    “你做主即可,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宇文温闻言意兴阑珊,原来是豪商要摆阔,那就不关他事,按着原先的计划,相关事宜都由刘掌柜负责。

    刘掌柜在宇文温手下做事,不是签了契约的奴仆,也不是属官、部将,所以宇文温的自称有些麻烦,索性直接用‘我’,也省的成日里换来换去的。

    他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