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572部分

逆水行周-第1572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呜啊,呜啊!!”

    “莫要跑!过道里莫要跑!”

    “呜啊,呜啊!!”

    “哎!四郎你莫要探头出去,会摔下去的!!”

    “哈哈哈哈哈,兄长来抓我呀!”

    欢快的笑声,在船舱过道里回荡着,坐在客舱里的李渊,听着外面儿子们在嬉戏,只觉得头疼欲裂:这几个小家伙太能闹了!

    汽笛声起,舷窗外景色缓缓移动,李渊知道这是火轮船开始航行,又听到外面儿子在闹腾,心中无奈至极。

    大郎李建成,看来是压不住三个小魔头,若是夫人在,断不会如此。

    李渊之母独孤氏,如今卧病在床,于是作为儿媳的窦氏,留在长安侍奉姑婆(婆婆),没有跟着李渊出行,这一路上,李二郎、李三郎、李四郎没了母亲管束,疯得很。

    李渊和长子李建成对此头痛不已,一路上被吵得头都要炸了,如今李渊只盼火轮船走得再快些,早日回到长安,早日得消停。

    忽然间外面的嬉笑声消失,随后响起说话声,不一会仆人在外禀报,说“唐员外郎”前来拜访。

    唐员外郎,指的是民部员外郎唐俭,唐俭和李渊是好友,此次伴驾北巡亦在其列,而回程时,正好和李渊同乘一艘火轮船,李渊得知友人到访,赶紧请人进来。

    老友见面,客套话不需要说太多,唐俭说了一些事情后,低声问道:“李兄,你听说了么?”

    “听说什么?”李渊反问。

    “贸易公司的事情。”

    “这不是还没公开么,可不能到处传。”李渊叮嘱道。

    唐俭闻言一笑:“嗨,这都传开了,再说,不是迟早的事么?”

    他说完,看看外面的景色,叹道:“这好消息一传出去,怕不是要沸沸腾腾,天子真是有办法,善货殖之名。。。。确实名不虚传。”

    “哎哎哎,莫要胡乱议论天子,成习惯了可不好。”

    李渊行事一向谨慎,唐俭笑着摆摆手:“好嘛,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总不能隔墙有耳。”

    喝了一杯茶,唐俭说:“哎呀,小弟这手头紧,眼见着良机就在眼前,想投资却没得本钱,不知李兄可否施以援手?利息好说!”

    原来是借钱,李渊还以为唐俭有什么大事相商,但对方要借的钱必然不是小数目,他倒是愿意借,府里大把钱财,问题账目都是夫人管着,所以有些棘手。

    万一现在一口答应了,之后却做不到,岂不是。。。。

    然而做不到的话,岂不会让人说我惧内?

    事关男人脸面,李渊硬着头皮答道:“呃,这,如今出行,我也没带什么银票。”

    唐俭知道好友家中情况,不由得促狭起来:“又不是现在。。。咦,李兄,莫非还得回府看过账簿不成?”

    “哪里!哪里。。。。。”李渊有些心虚,但依旧信誓旦旦:“此事绝无问题!”

    “那小弟就等李兄的好消息了!”

 第四百零五章 历史上的今天

    金乌西落,玉兔东升,黄河津口,搭载着天子及随员的船队靠泊在岸边,要在此过夜等天亮之后继续南下,因为船上人员都在船上过夜,所以船只灯火通明。(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点点火光光芒倒映在水中,远远看去宛若满天星辰落入凡间。

    御舟上,用过晚膳的宇文温,看着外面夜幕下的黄河,又看看船舱里端坐的儿子们,开始循循善诱,让儿子们想象一个场景。

    同样是四月中旬,同样是在黄河边上,他们兄弟几个一大家子人,被士兵押到河边,年幼的孩子被反绑双手扔到河里,挣扎几下就没了踪影,年纪大些的就跪在岸边,一个个等着砍头。

    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于是奋力挣扎,结果要么被乱刀砍死,要么被人策马撞倒然后践踏而死。

    什么天潢贵胄,什么大周皇族,在屠刀面前,不过是待宰羔羊,男丁全部被杀光,女眷被士兵们拖去军营肆意蹂躏,即便不死,也不成人形。

    想想,如此场面有多刺激?

    皇子们想着想着,想出满头大汗。

    宇文温坐下,拍了拍案上的资料:“河阴之变,权臣杀皇帝、宗室、文武百官,就和杀猪狗一般轻松,你们不会以为自己的脑袋比别人多几颗,砍一颗就长一颗吧?”

    “同样是黄河边,同样是四月,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你们不要以为不会重演!”

    “历史上的今天”(其实不是刚好当天),是元魏的河阴之变,平定叛乱有功的尔朱荣,以武力为后盾把持朝廷大权,于黄河边,将幼帝、太后、宗室诸王以及文武公卿近二千余人杀得干干净净。

    如此血淋淋的屠杀,距今大概有八十多年,好像很遥远,所以宇文温接下来,让儿子们畅想一下,大象二年末,大周宗室近五十号人,父子、甚至祖孙三代上刑场砍头的“壮观”场景。

    那年,宇文温的长子还未出生,所以皇子们无法想象那种“壮观”的场景。

    于是,宇文温让太子宇文维城拿着文献资料念,念大象二年间,被判谋逆罪行的宗室们,是怎么一个个走上绝路的。

    念着念着,宇文维城语音哽咽,几个皇子听得汗出如浆,瑟瑟发抖。

    当年,身在长安的宗室们,不是同一日被杀,而是被分批砍头,也许一开始,有人心存侥幸,以为改朝换代,新君为了装点门面,好歹留几个活口。

    毕竟周代魏时,好歹有元魏宗室活得好好的,然而,大象二年的长安,没有一个宗室能活下来。

    这不是在杀人,是在杀猪,一群被圈起来的猪,眼睁睁看着屠户把同伴一个个拖出去捅刀子、放血,猪圈越来越空,最后轮到自己了。

    什么王、公、候,昔日高高在上,进出都是前呼后拥,结果几个小吏一锁,押上刑场,一刀过。

    被砍头的宗室,年纪最小的还不到十岁,正应了那句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记录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听在皇子耳里,却如同千刀万剐。

    文献里记录的名字,那些遇害的宗室,有他们的祖辈,父辈,还有同辈(那可是三十年前),说杀就杀,不费吹灰之力。

    宇文维城念完之后,双手微微颤抖,宇文温见着儿子们受到沉重打击,开始点题:“天潢贵胄,没见比人多一条命,大厦将倾,一个宗室都跑不掉。”

    “所以,不要以为旁人对你恭敬有加,不要以为自己锦衣玉食,就认为自己当真能一世富贵,那是自欺欺人。”

    说到这里,宇文温敲了敲书案:“那年,没有你们的曾外祖在邺城扛着,你们都没机会出生!所以在外头,不要人云亦云说什么蜀逆!”

    “没有老蜀王,江山就完了,别人可以喊蜀逆,我们家就不行,做人要知恩!”

    以礼法而言,庶出子只能认嫡母为母亲,所以嫡母的祖父,自然也就是他们的曾外祖,而宇文温要说的重点其实不是什么“感恩”,而是要知道敬畏。

    敬畏百姓。

    “河阴之变,为什么闹到那个地步?很简单,百姓活不下去就起来造反,朝廷无力平叛,于是各地军头趁机坐大,大军阀以武力欺凌皇权,视皇帝、宗室如猪狗,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你们记着,天下大乱,最倒霉的是百姓,接下来就是皇族,因为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会踩着你们的尸骨登基!”

    “天下间,大把人盼着天下大乱,才好浑水摸鱼,不如此,他们怎么出头?”

    “你们以后出镇地方,不要以为对百姓好是施舍,你们是在救自己,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不造反,就没有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浑水摸鱼的机会!”

    “出镇地方,不光要打击豪强、劝课农桑,还得秉公执法、保护百姓,莫要让高利贷猖狂,因为高利贷会让百姓活不下去,他们活不下去了,就扯着你们一起去死!”

    宇文温进行种种铺垫,最后将重点带出来:高利贷是恶疾,败坏国家的恶疾,若一开始放着不管,等到百姓被高利贷盘剥得家破人亡、揭竿而起后,国家动荡,皇族也会跟着一起完蛋。

    宇文温不厌其烦的向儿子们灌输这个思想,就是让儿子们好歹有些底限,以后少作孽,别到时候被人杀全家,围观百姓还拍手称快。

    儿子们锦衣玉食,不知道高利贷的凶残,宇文温便举例讲解。

    高利贷的表现形式有很多,譬如青黄不接的时候,地主以高息借贷,让借债的农户欠一屁股债,几辈子都还不完,于是家破人亡,土地被地主兼并。

    譬如军中主将克扣军饷,故意长期压着钱粮不放,逼得囊中羞涩的士兵借贷,于是利滚利,再也还不完,由国家卫士,变成武将私人奴隶。

    譬如灾荒之年,朝廷下令减免租庸,但地方官府的贪官污吏不仅不执行,还加派,逼得百姓借贷,坠入火坑。

    又有奸商和地方官勾结,故意为难本分商贾或者实业主,要么使其货物被扣导致进退两难,要么使其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借贷,而后果,自然是倾家荡产。

    林林种种,举不胜举,高利贷的目的是“食利”,就是靠利滚利,将一个个良民变成欠债人,变成自己圈养的牛羊,天天割肉、吸血,吃几辈子。

    “高利贷害人,这是父亲今日要大家记住的一句话。“宇文温盯着儿子们,正色道:”现在、将来,谁要是敢放高利贷。。。父亲就封他到东海做岛主!”

    “有空就想想河阴之变,想想大象二年惨死的宗室,想想将来,是不是自己全家都要被拖上刑场,或者押到黄河边,脖子上来一刀?”

    “实在想赚钱,好歹走正道,那么多投资理财项目不去试,还想着要放高利贷。。。。”

    宇文温敲着书案,掷地有声:“真要有人撺掇你们放高利贷,不是蠢,就是坏。”

    见着儿子们用力点头,宇文温问:“好,现在可以提问了。”

    年纪小的宇文维民举手,得父亲点名,便问:“父亲,呃。。。。放高利贷不好的,对吧。”

    宇文温点头:“对。”

    “那。。。为何朝廷要往草原放高利贷。。。。”

    宇文维民知道时事,所以有此一问,这问题一出来,就显得宇文温很那什么。

    口口声声说放高利贷、纵容放高利贷的人坏心眼,如今自己反倒纵容高利贷行为,会不会太厚那什么颜,无那什么耻。。。

    宇文温干咳一声,拔刀。

    将刀展示给儿子们看:“同样一把刀,砍中原百姓,那是作孽,是行凶,如果砍向草原。。。六郎说,突厥国内部族,是大周子民么?”

    宇文维民摇摇头,宇文温继续说:“这不就结了?不是大周子民,干朝廷甚事?”

 第四百零六章 凶相毕露

    夜,宇文温坐在榻上看书,尉迟炽繁在身后为他捏肩膀,夫妻俩交谈着,方才宇文温一番“警世恒言”之后,儿子们都各回各船休息,而尉迟炽繁也松了口气。(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方才宇文温召集儿子开会,尉迟炽繁听宫女来报,说“陛下情绪激动“,说“全家拖出去砍头”、说“陛下嚷嚷着不是蠢就是坏”。

    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