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560部分

逆水行周-第1560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昌归国途中“船坏溺亡”,这是事实;欧阳纥于广州起兵造反失败、全家在建康闹市砍头是事实,欧阳纥之子欧阳询长得丑,被人传为白猿野种也是事实。

    尉迟惇弑君篡权也是事实。

    这么多事实,就像一个个瓜,连接这些瓜的瓜蔓,则是成精了的母白猿,有了白猿作为推动事件发生的幕后元凶,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让人看过故事之后,顿生“原来如此”的感慨。

    然而白猿费尽心思,却依旧没能达到目的。

    尉迟迥去世后,子孙所作所为大逆不道,但朝廷却依旧尊奉尉迟迥,白猿精不甘心,便开始造谣,誓要欧阳氏、尉迟氏背上一辈子骂名。

    所以,造谣欧阳询是白猿野种,同样造谣大象二年失踪一段时间的西阳郡夫人尉迟氏,也生下了白猿野种。

    而本书主角、“石塔西”探员“我”,在故事的最后,与白猿精进行了一场生死决斗,拼尽全力之下,也只是将白猿精打成重伤。

    白猿不知所踪,但按其刀枪不入的特性,恐怕会逃得一命。

    因为法力尽失,白猿再无法作乱,只能四处造谣,让世人认为欧阳询、当今太子就是白猿野种。

    故事到此结束,但杨丽华知道,当这本书中故事广为人知后,若再有人说欧阳询甚至太子是野种,恐怕已经没有人会相信了。

    她对这本“传奇”作者的身份有些好奇,不知对方是什么人,胆敢拿皇后当年旧事来编故事,而且故事编得很惊悚的同时又很精彩。

    想来也是因为故事给皇后当年失踪一个说得过去的“内幕”,所以求学社才敢出版。

    想到这里,杨丽华对作者的身份愈发好奇起来。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数声干咳。

    她转眼看去,却见宇文温已经在榻上准备就绪,模样有些不满,再看看座钟,时间已过半个小时,于是起身走向卧榻,轻解罗衫:

    “妾侍奉陛下就寝。。。。”

 第三百八十七章 归零

    昏暗的天空,沸腾的海面,无数巨大触手从海面下探出,伸向半空,宛若鞭子般不断挥舞,构成一个疯狂的密林。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一个巨大的脑袋探出海面,我在驾驶室里望去,被这惊悚的情景吓得全身哆嗦,差点握不住方向舵。

    这是个从海底冒出来的巨大怪物,隐约带有人的轮廓,身躯臃肿肥胖,长着章鱼脑袋,带着许多触手,身后似乎还长着一对带爪的翅膀,一双大眼紧紧闭着,似乎还未睡醒。

    它的触手不断挥舞,宛若一个人在睡醒前双手乱摸,若这怪物睡醒了,恐怕我的这艘海船就要完蛋。

    面对怪物,面对绝境,我有两个选择,第一,开着机帆两用的海船掉头就跑,能跑多远是多远,远离这个巨大而恐怖的怪物。

    第二,冲过去,趁着怪物刚把脑袋探出海面且还没回过神,用船将其撞昏,再次进入昏睡状态。

    我不知道这怪物会不会和人一般,脑袋遭受重击就会昏厥,但事已至此,我已经别无选择。

    船上的船员,在这怪物苏醒过程中,几乎全都已经发疯,现在船上还没疯的人,除了作为船长的我,就只有大副张鱼。

    所以,两个人想要驾驭机帆两用的海船逃离这片海域,基本上不可能。

    我不再犹豫,对着传声筒大吼“加煤!加煤!”,让身处机舱的张鱼将锅炉尽可能烧旺,随后把着方向舵,驾驶海船继续前进,迎向狂暴的触手丛林。

    海船轰鸣着,烟囱喷出浓烟,船舷两侧的明轮不断拨着海水,带动船只快速前进。

    “咔嚓”一声,主桅被一个巨大触手抽断,飞到半空之中,打着转落下,又被另外一个触手拍碎。

    我的额头渗出汗珠,却无暇去擦,全神贯注操纵着海船,不断避过狂舞的巨大触手,脚下甲板渐渐颤抖,那是锅炉达到极限的体现,再这样下去,不到半个小时,锅炉就要爆炸了。

    但现在,我已经驾船躲过无数触手,逼近怪物的脑袋,它那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宛若两轮红阳,绽放出诡异的光芒。

    那一瞬间,光芒充斥了我的双眼,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许多奇怪的情景,有天空中遮挡阳光的巨大翅膀,有漆黑深渊里的邪恶身影。

    还有被火焰吞噬的城池,以及无数奇形怪状、围在祭坛边顶礼膜拜的怪物。

    大量信息涌入我的脑袋,头痛欲裂的我抱头倒下,全身抽搐无法控制,船只却继续向前行驶,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船身猛地一震,随后响起凄厉的呼啸声。

    波涛拍打着船只,船身剧烈颠簸,我如同身处滚轮里的小仓鼠,在船舱里翻滚着。

    不知过了多久,海面恢复平静,我也不再抽搐,虽然撞得鼻青脸肿,好歹四肢健全,挣扎着爬起,看向外面,发现天空乌云消散,阳光洒在平静的海面上,再没有什么巨大怪物的身影。

    我松了口气,正要往传声筒里说话,却被触手缠着,动弹不得。

    那一瞬间,我又想起了那类人怪物的章鱼脑袋,还有它那无数触手,心中大惊,不住挣扎。

    却无法挣脱。

    宇文温猛地睁开眼睛,从噩梦里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寝宫榻上,被身边一人紧紧缠着,动弹不得。

    定睛一看,却是熟睡的尉迟炽繁。

    “原来是个噩梦啊,我说怎么就遇见克总了。。。。”

    宇文温喃喃着,松了口气,用尚未被“束缚”的左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

    前段时间,宇文温为了辟谣,绞尽脑汁编了一个时间跨度将近六十年的故事,把尉迟炽繁当年(大象二年初)失踪一段时间的事实给糊弄过去。

    为了打动读者,让读者有极强的代入感,认同他编的故事,宇文温不但用了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还借鉴了后世克苏鲁神话体系故事,将整个故事写成克苏鲁风格的惊悚小说。

    克苏鲁,在这个神话体系里是一个邪恶存在,旧日支配者之一,人类恐惧幻想的集中物。

    克苏鲁的形象是章鱼头、人身、背上有蝙蝠翅膀,沉睡于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戏称“克总”。

    而克苏鲁神话故事,其风格诡异、渗人,写起来十分费脑,加上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同样费脑,所以宇文温在短短时间里完成创作之后,成日里做梦,梦见自己遇见怪物,与其斗智斗勇。

    只觉得熵值大降,快要归零了。

    熵值大降,指的是克苏鲁神话里,凡人接触到旧日支配者及其制作物品或眷族时,因为精神受到严重影响,或者接收的信息超过人脑容量,于是出现“脑袋过载”,人就会变疯。

    俗称“熵值降低”、“熵值归零”。

    宇文温熟悉克苏鲁神话小说,所以借鉴起来十分轻松,将不存在的母白猿,变成连接各个历史事件的关键人物,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让读者看完故事后恍然大悟的同时,对现实的流言嗤之以鼻。

    短时间内拿出这样一个好作品不是没有代价,宇文温激情创作的后果,就是耗费精力太过,过了几日才缓过来。

    他编的这个故事,求学社很快出版,按照如今的统计数字,本作的销售量,在传奇类故事书销量排行榜上已经进入前五,再过一段时间,排到第一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长安、洛阳、晋阳、邺城、成都,西阳的说书人,也开始将这故事向听众们讲述,要不了多久,白猿野种的流言,就不会有人相信。

    无论是欧阳询,还是当今太子,再有人说什么“白猿野种”,只会被人取笑:“哟呵,你莫不是白猿化身,又来造谣生事了吧?”

    既然皇后当年失踪一事有了合理解答、太子不可能是白猿野种,那么蜀地猴精后代姓杨(暗自宇文温的贵妃杨氏是猴精、儿子燕王是猴种)这种污蔑,自然也就没人在意了。

    用谣言来对付谣言,比起搞什么“大义觉迷录”辟谣要好得多,宇文温对此很满意,但还有遗憾。

    那就是幕后主使迄今未能揪出来。

    李三九暗地里派人稽查,但没能找到什么有用线索,遑论顺藤摸瓜,所以,除非幕后主使接下来出昏招,或者有身边人出首指证,否则其身份就不可能暴露。

    对此,宇文温看得开,满朝文武之中,大把人是靠着讨伐尉迟氏立功而晋升的,所以对“尉迟余孽”有敌意很正常。

    这些人,数量不少,对身为“尉迟余孽”的皇后及其所出太子(当年是伪帝)不信任,总担心日后这娘俩要给娘家/母族翻案,所以一有机会就要“搞事”。

    却不敢明着来,只能编造流言,诋毁皇后和太子的名誉。

    宇文温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谣言的可信度归零,来个对症下药。

    尉迟炽繁唯一的“破绽”,就是大象二年初失踪一段时间的事实,现在这个破绽堵上了(有了合理解释),就没什么需要担心。

    只需要让谣言不可信,对方就无法拿这件事来兴风作浪。

    想着想着,宇文温颇为高兴,忽然身边一动,转头看去,原来尉迟炽繁醒了。

    宇文温搂着尉迟炽繁,问:“怎么不睡了?离天亮还早呢。”

    尉迟炽繁看着宇文温,有千言万语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求学社新出的传奇,她看了,联想到前段时间宇文温时常夜里写东西,尉迟炽繁大概能猜到此书作者要么是宇文温本人,要么是宇文温的手下。

    这本传奇,将她当年失踪的事实,给出了一个看上去十分合理的解释,虽然尉迟炽繁不清楚这本传奇为何要把她当年遭遇扯上,但她认为,一定是宇文温在保护她,保护她的名誉。

    虽然尉迟炽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夫君要这么做,但夫君对自己名誉的精心维护,尉迟炽繁感受到了。

    千言万语在心中,她看着宇文温,轻轻说道:“二郎,谢谢你。”

    莫名其妙说这么一句话,宇文温却没有觉得突兀,搂着妻子,笑道:“哎,老夫老妻的,谢什么哟。”

 第三百八十八章 鱼我所欲也

    中午,散朝后加班处理政务的宇文温回宫,刚好赶上午饭时间,今日午饭很简单,三荤一素外带一汤,荤菜全是海产,也就是“鲍鱼”。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鲍鱼,在这个时代指的是咸鱼,也就是腌制(盐渍)的鱼,而后世所称“鲍鱼”,此时名为“鳆鱼”。

    鳆鱼当然不便宜,而鲍鱼,曾经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吃得起的。

    宇文温饶有趣味的看着三碟鲍鱼,迟迟不动筷,一旁作陪的陈媗第一反应以为他不喜欢,第二反应以为他要做“咸鱼赋”,正要备下纸笔,却被宇文温拉着。

    “你说说,这鲍鱼好吃么?”

    陈媗点点头:“好吃呀,用盐渍的鱼,味道不错,虽然长安远离大海,但多亏了盐渍法,大家才能吃到海鱼。”

    说完,见着宇文温依旧打量着鲍鱼,赶紧说:“二郎,赶紧用膳吧,一会菜都凉了。”

    “啊,知道,知道。。。。”

    宇文温前段时间为了编故事辟谣,用脑过度,所以思维发散得厉害,看着眼前三碟鲍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