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287部分

逆水行周-第1287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以后,牙侩从外地商贾(行商)那里进货,必须在柜坊过账走“流水”,也就是从柜坊账户里支取货款给客商,如此一来,留下了出账记录,以及回执票据。

    同样,牙侩把手中的货物转售给本地商贾(坐商),收入也得在柜坊过账走“流水”,就是把货款存入柜坊,如此一来,就留下了入帐记录,还有回执票据。

    这是强制要求,不愿意,可以,爱干干,不干滚。

    官府的做法很直白,首先承认牙侩对于撮合买卖的作用,还加以强化,让大宗货物买卖都必须通过牙侩才能进行。

    然后,加强对牙侩的管理,以柜坊为工具,控制牙侩的“流水账”,以之追查对方店里的账目,确定进货量、出货量,作为征税的凭证。

    如此一来,牙侩们就被锁住了。

    与此同时,东西市内的坐商(有邸店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家),也必须在指定的几个柜坊之一开设账户,存入“注册资本”,进货的货款,也必须过账走“流水”,以及回执票据。

    这也是强制要求,不愿意,可以,爱干干,不干滚。

    接下来,坐商把商品卖给了谁、交易额是多少,市署不管,按坐商进货时的金额去对账,然后收税。

    至于物物交易,自然有另外一套流程,柜坊会针对这种情况提供另外的服务,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此一来,牙侩、坐商们就会有两本账,一本是自己店里的账,一本是柜坊账户里的流水账。

    自己店里的账随便编,但柜坊里的流水账,根本就改不了,一旦两本账对起来发现对不上,就对回执票据,如果发现是店家作假账,那店家就要倒大霉了。

    这种双重记账法一旦实行,商家不容易逃税,市署不需要每日派税吏守在店里记账,只需要每月从柜坊拿流水账,就能较为轻松分辨商家账本的真伪。

    用柜坊强势介入商业买卖,介入账目流转,由此多了一个账本,让税吏有了倚仗。

    还强制商家在柜坊开账户,存“注册资本”,白得一笔资金用于放贷生息,这和抢钱差不多。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出如此伤天害理的办法来,使得行商、牙侩和坐商,全都免不了缴税,如果可以,真想将此人万箭穿心。

    行商缴税,依据是《商品目录》,而牙侩和坐商缴税,依据就是在柜坊里留下的“流水账”。

    这套制度实行起来,当然还有很多具体操作,但官府的这套新制度不算复杂,谁都看得懂。

    行商的货物,从入城开始到坐商出售,会缴纳三次税,而牙侩和坐商的利润也加在内,变成最后的售价。

    税率经过调整,累计起来不会太高,牙侩的利润被适当压缩,留给坐商足够的利润,顾客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购入商品,官府收的商税能根据贸易量的增加而上涨。

    这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么?

    不是,利润变少,谁会高兴?

    商家如实缴税,意味着自己的收入少了一块,宛若被人割了一块肉,谁不觉得疼?

    从头到尾看,怕是只有税收增加的官府会高兴。

    而对于长安的粟特商人及其他豪商们来说,这是噩耗,意味着垄断市场获取暴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不会有人心甘情愿接受如此命运,但不服也得服,因为“那一位”养的两个打手不好惹。

    打手之一,财力雄厚的日兴昌柜坊,打手之二,实力雄厚的黄州商会。

    这两个打手及其众多爪牙,已经控制了山南及黄河以南地区,直抵岭表交广,又有市舶司这种官商结合的官署做帮手,不是粟特商人们团结起来就能对抗的,至少在关中不能。

    那么该怎么办?

    好办,服软,加入对方。

    擅长巴结强权,同样是粟特人的天赋。

    官府要加强东西两市的管理,虽然会导致粟特商人及其他豪商们的利润下降,但从暂时拟定的税率来看,也没降到不可接受的地步,更不会让人亏本,所以,买卖继续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其一,其二,有个发大财的好机会就在眼前,就不知道。。。。

    大家都是积年奸商,对于商机有不同常人的嗅觉,很快就从这厚厚的宣传资料中,闻到了利润的味道。

    见着安吐罗很淡定,几位心中不由期盼起来,期期艾艾的问:“呃。。。。。不知这。。。这指定的柜坊之中,除了必然有的日兴昌,其他的名额。。。。”

    安吐罗喝了口葡萄酒,没有急着回答,豳王居然把柜坊玩出这种新花样,让他觉得真是大开眼界。

    一个实力强大的怪物,恐怕从此就要现世,除了皇权,无人可敌。

    看看满脸期待的同胞,安吐罗轻轻一笑:“这名额,自然是现有那些财力雄厚、信誉又好的柜坊来占。。。不过呢,若是有财力雄厚、商誉又好的商贾成立新柜坊,机会不是没有。。。”

 第一百八十二章 钱途

    “在柜坊开账户,记流水、查票据,新式记账法,这其实也没什么。(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不要说黄州西阳,就是广州番禹、鄂州夏口、洪州南昌,也是这般,商贾想要在市场里做买卖,就得按这规矩来。”

    “几位去过西阳、夏口、南昌,可都亲眼见过的,这套规矩执行起来确实比平日麻烦些,又被官府以此收税,但好处不是没有。。。。”

    “大家不要担心,不要怕让官府知道自己的流水账后起了歹心,毕竟这套规矩在西阳实行多年,也没见官府把谁当肥猪宰了不是?”

    此时此刻,长安某酒肆内雅间,李员外李方正与几位友人详谈,所说话题,是官府(市署)即将推行的一套新制度,这制度一旦实施,长安东西市内的经商规矩可就要变了。

    想要做买卖,就必须在“市”里进行,而从今往后,想要在东西市里做买卖的商贾,必须在市署指定的几个柜坊之一开办“账户”,将本金存进去作为“注册资本”。

    然后所有的资金往来,都得在柜坊那里过账走“流水”,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两套账本,商贾再想逃税,就会变得很困难。

    还有其他一系列措施,会在不久的将来推行,市署为此提前印发了许多宣传资料,分发给东西市内的商贾,所以不过数日时间,便众所周知。

    这套制度,让所有商贾都为之错愕,一时间人心浮动,不知道日后“钱途”如何。

    从古至今,商人做买卖,从不会让别人记录自己收支,大家都担心,一旦官府手里有了自己的真实账本,哪天缺钱用,就会照着流水账,来向大家“借钱”。

    财不外露,让外人掌握自己的账目,知道自己的盈利状况,这太危险了,和等着别人来砍头没什么区别。

    许多商贾觉得自己的地位本来就低,再来这么一出,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李方能够理解,但他奉命向大家解释这一新规定,所以只能耐心的给几位豪商做说明,消除对方的担心。

    光说大道理没有用,他特地举了两个例子。

    例子之一,就是已经实行如此制度的黄州西阳,市场秩序十分良好,各商家买卖做得红火,从没有谁被官府按着流水账去“借钱”。

    鄂州夏口、洪州南昌亦是如此。

    例子之二,就是信用,“那一位”的信用。

    “那一位”的信用之好,众所周知,还通过日兴昌柜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现在是“那一位”当政,不会容许胥吏们把守法的商贾们当肥猪宰。

    自古以来,贪得无厌的当权者比比皆是,然而“那一位”信誉一贯良好,又不缺钱,有的是办法赚钱,哪里会为了区区东西市的商税,败坏自己维护多年的信用?

    李方这么一说,几位豪商好歹放心了些,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一个新的商机,那就是开设柜坊大有“钱途”。

    譬如,成为市署指定的几家柜坊之一,管理东、西市大小商贾的“注册资本”。

    柜坊这种新兴事物,许多商贾刚刚适应,却不知道竟能有如此用法,眼见着柜坊即将成为大宗货物交易的“信用中介”,许多人都动了心。

    柜坊掌握大量商家的资金,加上自己的本金以及吸纳的储户资金,以此贷给商人们,赚商人的钱,这可是暴利,比贷给平民百姓要好得多。

    想要做这种买卖,首先得有柜坊,成立一个柜坊不难,但要成为那几家由市署指定的柜坊,却很难。

    首先,柜坊的财力要雄厚,其次,信誉要好,这是最关键的。

    好信誉,千金难买,需要长期的良好表现才能建立起信誉,而一个新开办的柜坊,本身何来信誉可言?

    办法不是没有,就是这个柜坊的东家、东主,有着良好的信誉,或者让信誉良好的豪商做担保人,如此一来,才能有机会成为市署指定的柜坊之一。

    但竞争会很大,新成立的柜坊,不一定能赶上今年的好机会,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对此疑问,李方放出一个好消息:

    官府会加强管理里长安城内所有柜坊,柜坊必须获得许可才能正式营业,而柜坊放贷的利息有上限,不得过高,否则按高利贷处理。

    这个内幕消息听上去很糟糕,但在座诸位很快就听出了另一层意思:自此,长安城内,高利贷就没了生存之地,只有柜坊才能放贷。

    虽然朝廷不会明文规定不许非柜坊的邸店放贷,但缺钱的人们,必然会倾向于到利息较低的各家柜坊借贷,如此一来,较低的借贷利息,就能把长安城里的高利贷饿死。

    那些想放贷生息的人们,要么自己筹建柜坊来放贷生息,要么将资金存入柜坊吃利息,或者“投资理财”。

    若是往年,官府做出这种规定,实际上没什么用,因为放高利贷的人,背后靠山大多是权贵,而权贵,总是例外。

    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一位”做了执政,手中有强兵,还有据说威力很大的新式武器,权贵们老实了很多。

    至少在长安城里是这样。

    而“那一位”荫庇下的日兴昌柜坊,财力雄厚,即便单干,在长安城里放低息贷,其他人也无法竞争。

    所以,官府整顿放贷行业,让柜坊变相垄断放贷,这倒也不错。

    但最重要的是,李方又透露,朝廷打算让市舶司从民间柜坊借贷,投资做海贸。

    做海贸的暴利,大家已经见识过了,能搭上市舶司这条船,对于商贾来说,是无法抵挡的诱惑。

    “所以,朝廷的规划很明显,打击高利贷,规范柜坊行业,让信誉良好的柜坊吸纳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然后贷给市舶司,市舶司用做海贸的巨额利润来返利。”

    几位豪商听得默默点头,只道“那一位”真有本事,在斩断高利贷这一财路的同时,又给大家指出了另一条财路,“钱途”真的很光明。

    李方开始鼓动众人:“你们想想,市舶司这几年来的业绩如何?”

    “再想想,与其放伤天害理的高利贷,还不如借贷给市舶司,稳稳吃返利,还不低,不是么?”

    “办柜坊,即便挤不进东西市,还有市舶司,错过了市舶司,还有织造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