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259部分

逆水行周-第1259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宇文温有些担心,毕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以萧梁为例,历次梁军与魏军大战,不是梁军将士不给力,奈何担任主帅的梁国宗室们都是饭桶、窝囊废,只会坏事。

    要么轻敌冒进,要么畏敌如虎,还经常风声鹤唳自己吓自己,以至于经常丢下主力开溜,导致全军溃败,不过宇文温不觉得此次周军会吃亏。

    道理很简单,宇文理就是个挂名行军元帅,具体指挥,当然是宇文明为其备下的“豪华智囊团”来进行。

    而突厥虽然来势汹汹,但总总迹象表明,对方是来抢劫而不是灭国的。

    抢劫,自然要留着性命回去享受战利品,而一个突厥部落在抢劫过程中伤亡太大,很容易被别的部落趁机吞并。

    所以,突厥大举虽然来势汹汹,实际上内部却是各怀心思,心不齐。

    只要周军打赢几场关键硬仗,突厥军队内的大小贵族必然心生退意,那么周国方面再适当做做工作,和对方来个“某某之盟”什么的,花点钱财,给个台阶,就能把对方打发走。

    如此一来,关中的威胁解除,百姓得以躲过一劫,而宇文理的大功劳也到手了。

    宇文温都能想象宇文理班师回朝时,宇文明会有多高兴,换做是他,若是宇文维城立下如此大功,怕不也要笑得合不拢嘴。

    可怜天下父母心,宇文温对宇文明做出如此安排很理解,不过他坐镇江南,现在就只能旁观己方和突厥打仗了。

    当然,如果发生意外,宇文理真变成“猪队长”,被突厥击败,周军精锐损失殆尽,然后突厥大军兵临长安,如此一来,机会就。。。

    老婆儿子还在长安,神特么突厥大军兵临长安、我的机会来了!

    想到这里,宇文温就有些烦躁,本来当宇文维城的病好了以后,尉迟炽繁就该带着两个儿子来广陵,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尉迟炽繁要在长安多住一段时间。

    理由当然有,尉迟炽繁想让儿子多和其他权贵子弟交往,多结识几个朋友,多和权贵子弟们一起活动,否则再这么下去,豳王的儿子会和长安的权贵子弟圈格格不入。

    说白了,尉迟炽繁想让儿子们融入长安的权贵子弟圈,多结交一些朋友,以便给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这个理由,让宇文温无法辩驳。

    而尉迟炽繁还想让儿子在长安就读露门学,而不是在黄州州学读书,宇文温想反对,却不知如何该如何说。

    说白了,还是圈子问题,宇文温的儿子们,实际上不需要靠读书做官,有平均水准以上的文学功底就行,学多了没什么用。

    而在露门学读书,实际上不是为了求学,是为了“同学圈”。

    能在露门学读书的人,基本上都是权贵子弟,对于权贵子弟来说,在露门学读书是一个培养人脉的好机会。

    在黄州州学、或者在随着豳王府时不时搬迁的小学堂里读书,宇文温的儿子们没有这个机会。

    宇文温对儿子们寄予厚望,尉迟炽繁同样如此,她宁愿和宇文温暂时两地分居,也要给儿子一个门当户对的交际圈,多认识一些权贵子弟。

    夫妻因为儿女的教育问题发生分歧,古今中外,再正常不过。

    但现在,不正常。

    宇文温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尉迟炽繁先前一直没有纠结儿子的交友问题,结果忽然间自作主张、态度坚决,要陪着儿子在长安住上一段时间。

    事情有些不对劲。

    正如突厥忽然发飙那样,事情的原委,是年初抵达长安的突厥使者听到风声,认为周国的太平公主,就是突厥的可贺敦(千金公主),现在如果周国不交人,都蓝可汗就自己来接人。

    而尉迟炽繁要留在长安,肯定是有人鼓动。。。。

    宇文温想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千金公主。

    那年元日,天子遇害,幕后真凶据说是刘居士,宇文温当时不在长安,不清楚具体情况,不过他觉得千金公主如果丧失理智,可能迁怒于宇文明。

    所以,千金公主为了所谓的“报仇”,有泄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动机,以此引突厥大军来攻,那么。。。。。

    那么难道是千金公主煽风点火,鼓吹“权贵子弟圈”,就是为了让尉迟炽繁留在长安,多陪着她聊天?

    宇文温想到这里,忽然跳起来,怒火蹭蹭蹭就往上窜,尉迟炽繁是他的逆鳞,所以十分敏感,由此,宇文温的思路瞬间扩散:

    不会是哪个好色之徒看上我的女人,开始找机会勾引了吧?!

 第一百四十二章 儿子

    “阿娘!用桃木炭烧出的饭菜,和梨木炭烧出的饭菜其风味竟然有区别!”

    “阿娘!那打猎的细犬,居然还能分成十余种!”

    “阿娘!用岩盐、池盐、海盐做出来的饭菜,味道真的有区别!”

    “阿娘!蜀地的井盐,居然也分成几类,深度不一样,味道也不同!”

    “好好好,慢慢说,雀哥先说。(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好,阿娘,今日。。。。”

    长安城、豳王府内,宇文维翰、宇文维城正兴奋的向母亲说着今日经历的趣事,他们和几名同龄人出城游猎,玩得不亦乐乎,如今要把喜悦和母亲分享。

    宇文维翰是宇文温的长子,但非王妃尉迟炽繁所出,为庶长子,不过尉迟炽繁尽量将其视如己出,认真教育,所以母子之间关系还算不错、

    现在,就是先由宇文维翰来说今日的所见所闻。

    打猎,没什么稀奇的,作为豳王的嫡庶长子,宇文维城和宇文维翰当然打过猎,但和一群贵族子弟打猎、游乐,那就不一样了。

    在黄州,在亳州,在洛阳,和同龄人出游打猎时,宇文维翰、宇文维城总是被人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他们骑的马,放出的猎犬、猎鹰,都是最好的。

    追逐猎物,大家都让着他俩,即便事前就强调过无需如此,但大家还是让着他俩。

    这样的打猎,实际上有些无聊,而对于兄弟俩来说,陪伴他们打猎的同龄人,不是朋友,而更像是纯粹的玩伴。

    兄弟俩知道,其实伙伴们是在让着他俩,但他俩不想这样,就想像朋友一样打猎,相互比赛,看谁射的猎物最多,然后满载而归。

    但这不可能,因为身份悬殊。

    他们是豳王的儿子,而同龄人,大多是豳王部下、佐官的子弟,所以不敢造次。

    这些陪着打猎的同龄人,实际上是玩伴,而兄弟俩不缺玩伴,缺朋友。

    而现在,在长安,和那些权贵子弟出游、打猎,虽然对方也敬畏他们的身份,但毕竟自家地位不低,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傲气,或者矜持,没有那种低人一等的自卑。

    这些人虽然比赛打猎时,也会让着他俩,但不会让宇文维翰、宇文维城觉得无趣。

    这些权贵子弟,有着许多见识,大家休息时闲谈,对方能说起很多兄弟俩没听过的趣闻。

    这就是权贵子弟和寻常官宦子弟的区别:见识、气质。

    宇文维翰和宇文维城,是第一次感受到遇见“同类”的喜悦,这些权贵子弟陪着他两个游猎,不像是玩伴,更像是朋友。

    朋友,会有很多共同话题,这是玩伴不一定具备的条件,所以,在长安这大半年,宇文维翰、宇文维城过得很开心。

    当然,阿耶不在身边,两兄弟没了最严格的管束,宛若山里没了老虎之后的猴子,自然快活得不得了,然后和新认识的朋友们炫富。

    作为豳王的儿子,皇朝宗室,兄弟俩可不是没见识的土包子,吃穿用度自然都不错,以豳王府的财力,他们有能力在新朋友们面前炫富。

    但兄弟俩的炫富,不是简单的铺张浪费,这样太“俗”,得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打猎,得有坐骑、鹰犬,豳王府的马是好马,却不突出,突出的是猎犬。

    豳王府的猎犬,不是寻常权贵家里养的细犬,而是多年培育的蜀地猎犬,毛色暗红,在一群猎犬之中特别显眼,这面子就有了。

    有了猎犬,还得有好弓,而宇文维翰两兄弟用的弓,不是一般的角弓,而是“滑轮弓”。

    这种弓上有“滑轮组”,弓弦很长,弓力很强,但开弓所需的力气却要小得多,因为“滑轮组”可以省力。

    这样的弓威力十足,却是别处没有的形制,虽然结构看起来简单,很容易仿造,但谁要是按样子简单仿造,做出来的滑轮弓很容易崩坏,伤到使用者。

    宇文维翰兄弟用的“滑轮弓”,为豳王府工匠特制,每张造价折价逾两百贯,抵得上一匹良马,如今的长安城里,除了豳王府之外,也就皇宫里有五张,杞王府里有三张。

    和他们一起打猎的权贵子弟们,试用这“滑轮弓”之后都是爱不释手,让兄弟俩觉得特别有面子。

    其他的一些用具,都是豳王府特有的,除此之外,也就皇宫有,别处想买也没有卖。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宇文维翰、宇文维城靠着这些宝贝,炫富的效果特别好,心情当然也特别好。

    儿子开心,尉迟炽繁自然也开心,对于她来说,宇文温是天的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儿女们。

    尉迟炽繁觉得,宇文温那么优秀,那么将来继承家业的宇文维城,也必须优秀,至于庶长子宇文维翰,她作为嫡母,也该尽心培养。

    她要让儿子们多亲近长安的权贵子弟,这对于孩子们各自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这就是权贵生活的日常,郎君们和郎君们做朋友、同学,女郎们和女郎们成为闺中密友,将来,才能织出一张紧密的人情网。

    官员争着留在京城做京官、不愿外放州郡做地方官,原因是京城为权利中枢,达官显贵云集,官员们留在京城能有更多升迁的机会。

    而她的儿子们,若能留在长安生活,自然能结交更多权贵子弟,与此同时,还能增加见识,拓宽眼界。

    长安是大周国都,为天下第一大城,要开拓眼界,没有任何一处城池比长安还要合适。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尉迟炽繁才带着儿子在长安多住了一段时间,她甚至考虑过,让儿子就读露门学,有一群门当户对的同学。

    但兴头过了之后,尉迟炽繁冷静下来,她不是傻瓜,知道夫君的处境越来越微妙,而她若是带着儿子常住京城,那就意味着是变相的人质。

    自古以来,若有大臣在外镇守要地,朝廷为了防止生变,会让其妻儿留在京城,成为人质,让对方有所顾忌。

    一旦此人叛乱,留在京中的妻儿就要倒霉。

    尉迟炽繁知道,随着时间流逝,宇文温和宇文明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微妙,但至少现在,宇文明没有要求宇文温留妻儿在京城。

    尉迟炽繁不想让夫君为难,所以最后作出决定,要在年底时带着儿子去广陵,赶在新年到来前和夫君团聚。

    见着儿子们有些疲惫,尉迟炽繁让他俩赶紧休息,而她自己也有些累了。

    在长安的这大半年时间,尉迟炽繁可没闲着,不时和外命妇们往来,一是为了让儿子们有机会结交更多权贵子弟,二来也是为了给夫君打听一些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