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103部分

逆水行周-第1103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种措施,都是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这个时候,州学有学者云集、印刷业兴盛的好处显现出来,换做别的地方,想要对试卷保密,其难度可是会翻上几番。

    但问题还有,大量参加考试的人员齐聚西阳,会带来严重的治安问题,一旦有患者和其他人混杂在一起,还会有爆发大规模疫病的危险。

    不仅如此,在放榜公布入选名单时,考生蜂拥而至看榜,要看自己是否入选,到时候必然人山人海,一旦处置不当,大规模踩踏事件必然发生。

    上一次考试,放榜时就差点出现这种情况,亏得现场维持秩序的官军将士反应够快,拼命组成一道道人墙维持秩序。才没有让群体踩踏事件发生。

    那么,下一次考试也不能出现群死群伤的大事件。

    郝吴伯知道黄州举办考试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但考试一定要顺利举行、完成,决不能让人找到攻击“考试选拔”的借口。

    从汉时的“举孝廉”起,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到后面都会变成权贵、高门世家、地方豪强把持晋升通道的工具,寒族子弟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入仕。

    如今有一种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出现,虽然受到寒族子弟的欢迎,但也受到多方质疑,如果在黄州举办的考试出了大事,“考试选拔”很可能就此夭折。

    郝吴伯很认同“考试选拔”这一人才选拔方式,他希望有朝一日,考试选拔能够形成制度,定期举行,让天下无数渴望入仕却被拒之门外的寒族子弟,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所以无论如何,明年二月的考试都必须顺利进行,黄州总管府及黄州州府、西阳郡署的官员,都在为此而忙碌。

    而朝廷在黄州接二连三举办考试、选拔人才,为国选士只是明面上的说法。

    其中隐含有另一层深意,郝吴伯不知别人看出来没有,他是很清楚的。

    天子,是在用考试选拔的方式,收买山南荆襄各地人心,同样,西阳王,或者说杞王父子、伯侄三人,也在用考试选拔的方式,收买山南荆襄各地人心。

    所以一场考试,牵扯甚多,其中暗流涌动,一不留神被卷进去怕是要倒大霉。

    郝吴伯不会是主考官,但却是“承办方”的负责人,他可不想倒大霉,所以不敢掉以轻心,想着肩上的重任越来越多,他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在黄州(巴州)的差不多十年时间,郝吴伯得到的历练可比其他地方官多得多,除了没有带兵打仗比较遗憾,几乎什么事务都处理过了。

    这都多亏“甩手掌柜”西阳王所赐,郝吴伯不由得无奈苦笑。

    西阳王倒是潇洒,在外面打仗砍人砍得快活,也不知何时能结束战事,回来处理那越来越多的政务。

    边想边吃饭,妻子韩氏不知何时离开,郝吴伯吃完饭后在书房看了一会公文,又陪儿子玩耍了一会,见夜色深沉,便转入寝室。

    刚进去,他就看见了韩氏的身影,随后愣住了。

    此时的韩氏,身上穿了黑色衣物,但全身上下曲线尽显,好像又没穿,仿佛光溜溜站在他面前一般。

    服妖!

    郝吴伯脑海里首先闪过这两个字,见韩氏娇羞的看着自己,只觉得口干舌燥。

    “夫君。。。这是。。。针织内衣。。。好看么?”

    “啊。。。。怎。。。么。。。怎么如此。。。贴身。。。”

    血气方刚的郝吴伯说话都结巴起来,他没想到传闻中伤风败俗的针织内衣裤穿在韩氏身上,竟然会让娇妻愈发妩媚动人。

    “奇装异服,简直是伤风败俗!”

    满怀期待的韩氏听得夫君如此说,惊得目瞪口呆,她可是满怀欣喜穿上“固宠神器”,要给夫君一个惊喜,结果。。。

    委屈的泪水还没流出来,韩氏就被呼吸急促的郝吴伯拦腰抱起,往卧榻而去。

    “如此奇装异服,成何体统?为夫要好好教训贤妻一番!今夜就莫要睡觉了!”

 第二百零一章 暗流涌动(续)

    上午,西阳城内多处出现人群聚集的现象,总管府署刚张榜公布的一个消息,引得无数人围观,聚集在各张榜处的人越来越多。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大部分人不识字,看不懂公告上说的什么,一旁有吏员高声念着内容,其他人默默的听。

    明年年初,山南东道大总管府将在黄州西阳举办考试,选拔人才,考试日期定在二月十五日,连续考三日,选拔名额是五十五人。

    参加考试的人,不限籍贯,身份清白即可,贱籍不可参加,若有隐瞒,一经查出必然严惩。

    考试内容分三科,明经、进士、算术。

    明经科,分为帖经和墨义。帖经试题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进士科,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

    算术科,纯粹考算术,根据各类计算题进行解答。

    每个考生至少要报考其中一科,明经科、进士科各录取二十人,算术科录取十五人。

    如有考三科的考生,三科成绩达到要求,以三科通才特选计,不在五十五人之内,直调长安听用。

    公告里还划定了各科考试的大概范围,以及参加考试的诸多细则、事宜,从今日起往后的数日时间,黄州总管府各州郡以及荆州总管府、襄州总管府、安州总管府下辖各州郡,官署都会张榜公布这一消息。

    甚至连洪州总管府各州郡,也会张榜公布这一消息,与此同时,各州郡还会公布考试细则、报考方法,欢迎大家到当地官署询问。

    传闻成真,消息随即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散,而西阳城内的舆论焦点,全都聚集在这次考试选拔之上。

    通过考试就能当官,若是在以往,这种事说出去都没人信,然而现在成真了,继天子遣使到黄州举办考试选拔人才,如今山南道大总管府也要举办考试选拔人才,

    这种机会有没有下一次很难说,所以消息落实之后,许多人都激动万分,想着报名参加考试奋力一搏,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但报考细则写的很清楚,不是谁都能参加考试选拔,免得有才疏学浅的人滥竽充数,白白浪费官府人力物力。

    从二月一日起,截止二月十三日,已报名的考生要在黄州州学参加“摸底考试”,州学会出试卷,难度中等,考生考完后半个时辰内就能知道结果。

    考生必须通过这个“摸底考试”,才有资格参加真正的考试。

    而要参加摸底考试,就得交押金,若通过摸底考试,那么押金悉数退回,如果通不过,押金是不会退的。

    押金是两贯或等价粮食、布帛,可能很多考生囊中羞涩交不起,那没关系,可以在官府的见证下和黄州的几个作坊签订“用工契约”,由作坊先垫付押金。

    考生若通过摸底考试,押金退回作坊,若考生通不过摸底考试,要到作坊以“做工”一定期限的方式偿还押金。

    关于这场考试选拔,众人议论纷纷,而有的人很快从中找到商机,那就是出租房屋。

    上一次考试选拔,让许多房东赚了一笔,而此次规模更大的考试,可想而知会有更多的外地人涌入西阳,客栈、邸店里住不下,自然要租房子或者与人合租。

    有的人是考试前几日才会抵达西阳,但有的人却会提前月余在西阳住下,前一次考试就有大户人家子弟如此,这次,来的大户子弟会更多,租的可都会是院子。

    提前在西阳住下,然后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就有时间到州学去听讲,去图书馆通宵看书,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以后不一定会再有。

    大户们即便平日里扣扣索索,关键时候也不会省那几个钱。

    房东们看见了商机,其他行业的人也看到了商机,各处风月、娱乐场纷纷做好准备,要更好的接待四方来客。

    而各处茶肆、酒肆、食肆也在摩拳擦掌,要抓住这极其难得的机会扩大营业额,那些贩卖炊饼、小食品的街头摊贩也欢欣鼓舞,要购入更多的米、面、蛋等食材,届时好好赚一笔。

    这一重大好消息,连带着各家养殖场还有制作销售火腿、肉松、腊肠等肉制品的店家也激动起来。

    各镖行同样激动万分,按照上一次考试的经验,许多外地考生因为无法保证长途跋涉的安全,纷纷到镖行分号办理“客运”业务,此次有需求的人会更加多。

    到时候打个六折,沿途各地捎带上要到西阳的客人(考生),一个镖队的“客运”能力,可以要比往日高许多,连带着沿途城池的邸店、客栈生意都会好起来。

    最高兴的当属书坊,各类经学、算术典籍,还有各类试题集以及上一次考试的试题集,他们早已提前准备了许多,今日官府张榜公告,书籍瞬间销售一空,订单纷至沓来。

    这只是开始,可想而知还会有很多人要购买相关书籍,所以对于书坊和造纸作坊来说,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很高兴,大量外地人聚集西阳,其中肯定有很多肥羊,那么他们施展手段坑蒙拐骗抢,就能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同一个消息,引得大家起了不同的心思,不知不觉城内间暗潮涌动,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明年二月的那场考试选拔,即便自己不能参加,却可以沾光。

    考生考取功名,他们租房子、在街边摆摊、卖家禽家畜,甚至卖菜、跑腿,都能多赚许多。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百姓在议论纷纷,西阳王府司马张定发,骑在马上缓缓向北门前进,看着街道左右情形,不由得感慨。

    他之前奉命护送王妃和世子返回西阳,如今休息完毕,要带着侍卫们赶赴亳州,在西阳王帐前听令,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西阳城的变化很快,张定发在想,待得自己回来时,西阳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出了北门,在王府湖畔庄园驻扎的侍卫队伍主力,已经来到官道边等候,见着张定发带着部下抵达,众人策马跟上,浩浩荡荡向北前进。

    张定发回首再望西阳,大声向侍卫们喊着:“功名须得马上取!儿郎们,不要输给那些读书人!”

 第二百零二章 暗流涌动(再续)

    亳州州治小黄,临近午时,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因为新一批官军军纪很好的缘故,小黄居民经历了最初的惊慌后,已经平静下来,敢走上街头,敢从巡城、放哨的士兵身边经过。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而这股官军七八日前在宁平城击败了“旧官军”,前线局势缓和,小黄城内紧张气氛缓解,许多居民开始出来讨生活,城内正常的生活秩序开始渐渐恢复。

    时局艰难,但日子还得过下去,既然控制小黄的这些个官军没有暴行,那么人们对其信任稍微增加了些。

    城内的人气渐渐恢复,各类邸店、食肆陆续开门营业,入城售卖瓜果蔬菜、粟、麦、柴禾的周边居民也变多,有胆大的行商开始入城,日子,似乎好起来。

    然而对于街边沽酒的卖酒翁老许来说,好日子刚开始就结束了。

    祖传的酿酒手艺,传到他已经传了很多代,祖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