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004部分

逆水行周-第1004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不是随便哪个属下,都有资格为主公背黑锅的。

 第六十三章 喜忧参半

    淮水南岸,钟离,陈军正在用配重投石机攻打这座城池,自广陵大捷之后,陈军俘获了大量周国工匠,由此终于掌握了投石机的秘密,随后便将其用于攻城作战。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配重投石机,据说最先是由周国安州军在攻城战中投入使用,后来隋军也学了去,近年来这种投石机在中原战场屡见不鲜,陈国饱受其苦,一直想要探得其中机密,却不得而知。

    陈国文武一直认为,这种投石机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其结构必定十分精妙,所以才能在不需要人力牵动的情况下,将数十斤重的石块投掷到两百步之外。

    结果,当陈军俘虏了精于制造投石机的周国工匠、问清楚投石机的结构后,不由得脱口而出:这么简单?

    投石机原理真的很简单,简单得让许多人错愕,而威力巨大的轰天雷他们也获得了不少,只可惜陈军缴获的轰天雷都是成品,被俘的周国工匠无人知道其中装着的黑色粉末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虽然依旧无法知道轰天雷的制作方法,但有了投石机就足够了,陈军已经收复了淮水下游的盱眙、山阳,现在就指望用攻城利器配重投石机,攻破钟离,收复这座重要的城池。

    配重投石机不需要人力拉扯,就能抛射数十斤重的石块,一口气造出数十座投石机,能够昼夜不停发砲攻城,这对于攻城方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器械。

    钟离城外南侧,陈军大营,监军孔范正在用千里镜查看钟离城头情形,投石机投掷出的石块砸在城墙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城墙崩坏。

    虽然投石机投掷出去的石块不一定全都击中城墙,但也好过直接派士兵蚁附攀城、强攻城头那样白白浪费大量人命。

    如果投石机足够多,接连数日昼夜不息破坏城墙,待得城墙崩塌出一个缺口,再派先登夺口,这样死的人就少很多,不过对于孔范来说,普通士兵死多少与他无关。

    他本来就视那些卑微的世兵如贱民,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如今建康城里爆发的兵变,更是让他觉得自己的看法没有错。

    收起缴获的千里镜,孔范将其交给身边将领,对方如获至宝般拿起来观察城池,他则看看左右,看看这些将注意力放在钟离的将领,然后转身回帐。

    对于孔范来说,攻城由这些匹夫指挥就行了,他的心思要放在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提防有谁做逆贼的内应。

    帐内有一男子,青衣小帽,是刚抵达钟离大营的孔府家奴,由管家派来报信,孔范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说,府里的产业还剩多少。”

    “郎主,边淮列肆被乱兵洗劫一空,迄今官军都没能过秦淮河,府里的产业,都没了。。。。”

    “嘭”的一声,孔范拍得书案一阵晃悠,虽然心中早已做好准备,但当他真的听到坏消息时,还是气得失态。

    家奴吓得面无血色,不过还是将一封信奉了上去:“郎主!这是郎君的家书,府里亲眷都已入台城,安全无虞。。。。”

    孔范接过信却没有动作,过了一会等气顺了才将其拆开,仔细看起来。

    家人无事,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孔范之子在来信中说,乱兵曾多次试图攻入青溪,被各家护院携手击退,朝廷随后将居住在青溪的文武官员家眷迁到台城避难,算是稳定人心的举措。

    当然,孔范知道天子此举还有另一个用意,那就是将这些家眷当做人质,免得某些手中有兵的将领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来。

    一场哗变演化为兵变,然后局面失控,乱兵占据秦淮河南城区,官军数次攻打都铩羽而归,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兵变有幕后主使,所以官家疑神疑鬼很正常。

    “你说,建康城里如今有何流言?”

    “流言太多,小的不知从何说起。”家奴答道,见着郎主面色难看,他一个哆嗦,赶紧补充:“都说有北虏细作挑拨是非,所以不明真相的士兵才。。。。”

    “说其他的!”

    “回郎主,军国大事,小的实在是不敢乱传谣言。。。”

    孔范想发作,不过还是忍住了,揉了揉太阳穴,压低声音问道:“贵妃的下落呢?宁远公主的下落呢?”

    “回郎主,两位殿下已经没于乱军之中了。”

    “有何证据?”

    “郎主,兵变爆发当日,禁军赶往瓦官寺接应。。。。”

    “这不用说,说最新的消息!”

    “郎主,这是管家打听到的消息,说这段日子以来,官家时而以泪洗面,时而暴跳如雷,想来张贵妃是真的没了,以致官家性情大变,宫人多有无端被杖毙者,就连孔贵嫔,也被官家打过。”

    孔范闻言大惊:“什么?孔贵嫔近况如何?”

    “还好,官家当时兴许只是思念贵妃以致怒急攻心,失手打了孔贵嫔,后来官家情绪缓和后,还亲自给孔贵嫔擦药,这段日子,都是孔、龚二贵嫔陪着官家。”

    主仆嘀嘀咕咕了许久,孔范终于问清楚建康城的近况,当然,普通百姓的死活与他无关,他关心的是官家如今情况如何。

    他是天子的恩幸近臣,得罪文武官员无数,若天子有个三长两短,他必然被太后扔出去平息众怒,所以即便身在淮南也随时留意建康台城的动静。

    天子最宠爱张贵妃,马上就要立其为皇后,结果和宁远公主一道没于乱军之中,如此噩耗传到天子耳中,孔范能想象对方那暴跳如雷的模样。

    后宫之中,除了张贵妃,接下来就是龚、孔二贵嫔最受天子宠爱,孔贵嫔和孔范本非同族,但孔范厚着脸皮和孔贵嫔结为兄妹。

    他们倒不是有什么奸情,孔范需要有人在天子耳边时不时吹枕边风,而孔贵嫔需要在外廷有强援,所以两人结为兄妹,相互利用就方便许多。

    但即便如此,孔范也不敢放松对张贵妃的巴结,如今张贵妃没了,他的‘妹妹’可就有机会取而代之。

    对于恩幸之臣来说,和天子宠妃结为利益同盟,是确保地位的最佳手段,所以,得知府里产业损失殆尽的孔范,如今各处消息对他来说是喜忧参半。

    建康爆发兵变,却迟迟无法平息,是官军真的无力平叛么?不是。

    孔范觉得天子是担心此事有幕后主谋,担心对方和领兵在外的某些将领勾结,所以轻易不敢调集重兵回援建康,以免被对方趁机逼宫。

    所以乱兵才得以占据秦淮河南岸长干里一带,气焰嚣张异常,不过孔范觉得这场变乱迟早会平息,至于对淮南战局的影响,那要看平息变乱的快慢来定。

    如果官家需要他回师,他会毫不犹豫带兵回去,即便为此放弃淮南大好局面都无所谓,因为功高莫过于救主,只要维持住天子对自己的信任,那么朝廷能不能收复淮南,又和他孔范何干?

    内监军施文庆、太市令阳慧朗,已经证实被乱兵虐杀而死,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孔范不想落得施文庆、慧阳朗那样的下场,而想要把他弄死的人,可不止乱兵,还有许多文武官员。

    外面正在指挥大军攻打钟离的将领之中,同样也有人想弄死他,因为之前双方就结下仇怨,只是孔范有天子撑腰,那些人拿他没办法。

    可以说孔范的功名利禄和性命都和天子的恩幸息息相关,若是哪一天失势,必然不得好死。

    家奴退下,孔范一人独坐,陷入沉思,天子·对他的信任,轻易不会消失,然而建康城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张贵妃和宁远公主没于乱军之中,所以此事必须有个交代。

    若有人趁机要借他孔范的人头一用。。。。

    想到这里,孔范心中一沉,片刻后却轻轻笑起来,心情复而好转。

    狡兔有三窟,他也有三窟。

 第六十四章 变局

    钟离城北,淮水北岸,周军(尉迟氏)北大营,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尉迟佑耆正在查看舆图,陈军如今集中兵力攻打钟离,他要想办法化解对方的攻势。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此时的钟离,三面受敌,但并未被围死,人员、粮草依靠淮水上的浮桥,由位于淮水北岸的北大营源源不绝的运入城中,而北大营的粮草,是来自涡水上游的亳州总管府。

    涡水入淮处名为涡口,涡口位于钟离上游,北来粮船在涡口卸下粮草,走陆路经北大营及浮桥运入钟离,有这条粮道在,钟离守军后顾无忧。

    攻城的陈军自然会想方设法将钟离围死,那就必须渡河占据北岸,如此一来,淮水过钟离后下游河段上的两处沙洲,就是两军争夺的据点。

    沙洲名为邵阳洲、道人洲,此时均为周军控制,周军在沙洲上立着营寨,而围绕这两处沙洲的攻防,也已进行了多日。

    将近九十年前的魏、梁钟离之战,就是围绕着邵阳、道人两处沙洲展开,魏军在邵阳洲上营寨的失守,直接导致钟离大战的败北。

    如今守钟离的是北军,尉迟佑耆绝不会重蹈当年魏军的覆辙,当年钟离之战的教训,他一直引以为戒。

    尉迟佑耆之所以不在钟离城中,是因为他作为东南道大行台,还得兼顾其他各地的战事,万一困在城中,那就无法对各地兵马发号施令。

    如今他坐镇北大营,既可以指挥钟离的防御战,也可以指挥钟离上游马头城的驻军。

    马头位于淮水南岸,在涡口上游,马头城如钟离一般遭到陈军的围攻,只要马头不失,陈军就无法控制淮水,无法在上游放火船烧断钟离城北河面上的浮桥。

    有浮桥在,钟离就能万无一失,所以尉迟佑耆在北大营,亲自守着这条浮桥。

    广陵之败,让他遭受人生之中最大的挫折,悲愤之下一度产生自刎谢罪的念头,被左右苦苦拦住,随后,丞相夺尉迟佑耆爵位,当众仗一百,这样的处罚反倒让他坚强起来。

    身为兄长的丞相这么做,尉迟佑耆知道是让自己面对现实,自刎很容易,收拾残局很难,作为尉迟家的男儿,哪里能如此怯懦?

    所以尉迟佑耆收拢溃兵,重新组织防线,山阳、盱眙失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钟离,他绝不会让陈国占了去,因为钟离一失,淮水上游的寿春就会失去屏障。

    钟离、寿春都是淮水南岸要地,钟离位于寿春以东一百八十里,陈军占领钟离,便可西进攻打寿春。

    而寿春南至汝阴两百里,一旦寿春为敌军所迫,便无力增援汝阴守军,陈军如今正在汝阴以东的蕲城对其虎视眈眈,汝阴若没了外援,能守多久是个问题。

    若汝阴完了,寿春南侧屏障也没了,能在陈军的围攻之下守多久,尉迟佑耆也不好说。

    守住钟离就能守住寿春,寿春稳了,汝阴也稳了,淮水的防线也就稳了,尉迟佑耆打的主意就是以拖待变,而变局还真就来了。

    一名将领入帐,向尉迟佑耆行礼:“尚书令,据多名陈军俘虏的口供来看,陈国国都建康爆发叛乱一事恐怕是真的。”

    “会不会是事先安排好一批人假意被俘,专门诓骗我军?”尉迟佑耆最在意这点,他在广陵被陈国使节骗得好惨,所以一直耿耿于怀。

    “应当不会,这些俘虏,都是从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