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404部分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404部分

小说: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独立团却居然还剩下将近两千人!

    当然,独立团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也无力反击了。

    要不然,以徐锐的性格,绝对会趁你病,要你命,把被困在长丰的熊本师团暨菊地旅团主力也一家伙给吃掉,可惜现在独立团也是强弩之末,不仅官兵的精力、体力都已经进入到极限状态,就是弹药给养也快跟不上了。

    好在,独立团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也算是对得起战死的罗丰了。

    接下来就看国民军的表现了,能不能把被困在阜阳、蒙城的第9、第13师团吃掉,能不能够改变历史,就看国民军的表现了,不过徐锐内心隐隐有种担忧,历史的惯性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尤其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恐怕很难发生改变。

    看到徐锐满脸的忧心忡忡,冷铁锋忍不住问:“老徐,你怎么兴致不高啊?不管怎么说咱们独立团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你应该高兴才对。”

    “他高兴得起来才有鬼了。”旁边王沪生随口应了一句,“他后院起火了。”

    “后院起火?团部起火了?”冷铁锋扭头看看被独立团征为临时团部的土地庙,满头雾水的说道,“没有啊,团部没有起火啊?”

    王沪生便噗的将嘴里的茶水全喷出来。

    以前徐锐说老兵为人忠厚,王沪生还不信,现在却信了。

    “行行行行,什么后院起火。”徐锐没好气说,“老王不是我吹,在我这里,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我能为了这事伤脑筋?你也未免太小瞧我了,你信不信,回头我就把江南哄得高高兴兴的,保准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嗳。”

    “行,你行。”王沪生说道,“反正电报我转给你了,别指望我替你打掩护。”

    “不掩护就不掩护呗,多大个事,还真当我摆不平是怎么的?”徐锐窝火道。

    这下,王沪生真看出来徐锐情绪有些不对,当下关切的问道:“老徐,真生气了?”

    徐锐便叹息一声,说:“老王,还有老兵,肥城保卫战虽然是胜利了,可徐州会战却未必会向着国民政府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忽然间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徐州会战可能要输,而且还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王沪生心头一凛,说:“你是说,黄河决堤?”

    “不能吧?”冷铁锋也是脸色一变,皱眉说,“不至于,断然不至于!”

    “但愿我的预感是错的。”徐锐摇摇头,又说道,“老王,之前我让你买粮食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沪生说:“我已经调动了所有的人力,尽全力去采买,目前已经买回来的粮食,大约有五百多万斤,后续可能还有五百万斤左右。”

    “还不够。”徐锐摇头说,“才一千万斤,远远不够。”

    假如徐锐的担心成为事实,假如历史悲剧再次重演,一千万斤粮食确实远远不够,既便按十万难民计,每个难民也只能分到一百斤,一百斤粮食再怎么省着吃也只够吃半年,而且这还只能吊命,如果要保证难民有充足体力,每个人的口粮还要翻倍。

    更糟的是,黄河一旦决堤,产生的难民将以千万计,而绝对不会只是区区十万人!

    王沪生说:“可我们已经把蒲县以及邻近数县的粮食买光了,如果还要更多粮食,就只能到苏北那边去买了,苏北那边没有遭到兵灾,粮食应该不会少,就是道路远了一些,而且路上不甚太平,运粮回来可能会有损耗。”

    “不管了。”徐锐说,“立刻派人去苏北买。”

    “行,我这就安排。”王沪生很干脆的答应。

    徐锐又说:“除了粮食之外,最好再准备一些船只。”

    见徐锐越说越来劲,仿佛黄河真的已经决堤似的,冷铁锋终于忍不住了,皱眉说:“我说老徐,你是不是把蒋委员长想得太不堪了?是没错,蒋委员长这人军事水平确实不行,可他终究是国民政府领袖,心里终归装着百姓,他绝不会干这种伤天害理之事,所以,你尽可以放心,国民军是绝对不会炸开黄河大堤的。”

    徐锐说道:“蒋委员长心里装着百姓?你这话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冷的冷笑话,他心里要真装着百姓,就不会命令东北军放弃抵抗,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东四省沦陷敌手,就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东北的三千万同胞成为亡国奴!”

    “这……”冷铁锋软软的反驳说,“不抵抗的命令,未必是蒋委员长下的,这有可能是张小六的命令。”

    “张小六?你太高看他了。”徐锐冷然说,“你可以看看张小六的生平事迹,每逢重大变故之时,有哪一次他独立完成过决策?打段祺瑞他需要郭松龄撑腰,打郭松龄他需要老帅给他撑腰,中东路,他需要国民政府给他撑腰,西安事变之前,他甚至寻求中共给他撑腰,你倒说说,有哪次重大事件张小六是独自决策?要没有蒋委员长下令,张小六敢放弃东北?他这小身板怕是挑不起这副重担!”

    冷铁锋竟无言以对。

 第497章 学生军

    一整天,徐锐的心情就没怎么好过。

    不过到了傍晚,徐锐的心情却终于变好,因为傍晚时分,从武汉出走的青年学生决死总队第九纵队第三团,终于翻过了大别山,赶到了肥城。

    徐锐闻讯之后,赶紧带着王沪生以及狼牙中队前来迎接。

    对于青年学生决死总队九纵三团的到来,徐锐简直是欣喜若狂,因为对于大梅山独立团来说,这两千多学员兵实在是太重要了,尽管就目前来说,这两千多学员兵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两百多个老兵,但是就将来的发展而言,那些行伍出身的老兵基本已经定型了,他们充其量也就当到营长,再往上就十分吃力。

    这点在何光明、许德坤、万重山还有铁钢这几个营长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尽管何光明几个在拼命的恶补语文,但是到目前为止,这几人还是看不懂地图,你就讲半天,他们也始终无法将地图上的那一个个环形圈跟山头联系起来,他们看来看去,那就是一个个的不规则的圈圈,怎么都看不成山头。

    像李云龙那样天生就会看地图的泥腿子毕竟还是极少数。

    看不懂地图也就罢了,关键几个营长还不识字,让他们在地图上找到某个村那就更加费劲,真能把人活活急死。

    眼下独立团规模小,活动区域也小,问题还不大。

    等将来独立团扩编成了独立旅甚至独立师,活动区域也变得更大,作战方式也势必会从现在的游击战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运动战,那时一个部队长如果不认字,不会看地图,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仗根本就没办法打了。

    话说回来,也不是说这些行伍出身的老兵就彻底的没上升空间了,他们就只能当到营长到头了,不是,这些行伍出身的老兵经验丰富,而且大多都性格坚韧,而且会带兵,徐锐使起来也很顺手,那么该怎么克服他们的缺点呢?

    一个办法,给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配参谋!

    有了参谋,问题就简单了,那些需要文化知识的事情都交给参谋,而那些行伍出身的大老粗只管打仗,只管在关键时刻拿主意做决定,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让老兵跟学员兵同时发挥自己所长,形成一种合力。

    所以在不远的将来,当独立团扩编成独立旅甚至独立师时,将会需要大量参谋,可是这些参谋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在现在这年代,知识分子可是稀缺品,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不会嫌多,等上级给你派参谋?能等到猴年马月。

    正因为这,徐锐才会派梁一笑和吴前回武汉游说他拉的同学老师。

    只是徐锐没有想到,吴前和梁一笑最后竟然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虽然最后组建成军的青年学生决死总队绝大部分都落入了国民党手里,但是能够从蒋委员长嘴里夺过来一个团,徐锐已经非常知足了,有了这个九纵第三团,他的独立团不要说扩编成独立师了,就是扩编成集团军,也不愁没参谋了。

    当然,学员兵的好处绝不仅仅是培养参谋,还能够训练技术兵种。

    眼下独立团只有一个机炮连勉强能够算技术兵种,但这是暂时的,在不远的将来,独立团肯定会出现正儿八经的炮兵部队、工兵部队,装甲兵及航空兵部队,要想组建这样的技术兵种,就必须得有大量的知识青年。

    所以,对于青年学生决死总队九纵第三团的到来,徐锐是打心眼里高兴。

    郑家康也终于看到了徐锐真人,看到眼面前这个高大挺拔的军官,郑家康一时间也难免有些感慨,这要是换成是十天之前,他绝不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参军,可现在,他却已经站在了前线战场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国民军了!

    不过,郑家康并没有想到,他终究还是当不成兵,很快又要干回老本行。

    王沪生拉着个扛着少校军衔的军官来到徐锐面前,向徐锐介绍说:“老徐,来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一位是秋风同志,原本是第58师特务连连长,因为负伤,从前线被送回汉口医院疗养,伤愈之后正准备归队呢,结果正好碰上青年学生决死总队组建成军,老蒋就从医院和荣誉1师抽调了大量老兵前往决死总队当教官,秋风同志就是九团的教官。”

    因为青年学生决死总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军政部并没有抽调骨干老兵前来决死总队担任各级军官,而只是抽调了一部分老兵前往各个纵队各个团担任带队教官,军政部是打算将这些学生兵训练成为军官,然后派往各个部队。

    结果也是巧,派往九纵第三团的带队教官秋风,恰恰是一个地下党,然后,这支部队很快就落入了共产党的掌握之中,有郑家康这个积极分子带头,又有秋风这个带队教官的默许甚至于推波助澜,九纵三团才得以脱离国民军序列。

    王沪生也是刚刚才从新四军军部知道这些情况。

    “秋风同志,辛苦了。”徐锐先敬礼,再伸手说,“这回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秋风跟着回了记军礼,然后伸手与徐锐相握,笑着说道:“团长这么说就见外了,今后咱们就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弟兄了,这分什么你我?”

    “秋风同志,我代表独立团党委欢迎你。”王沪生跟着跟秋风握过手,然后又回过头对徐锐说道,“老徐,上级党组织刚下了指示,今后秋风同志将会留在我们独立团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协助我搞好团里的政治工作。”

    “那敢情好。”徐锐自然是双手欢迎。

    ********是共产党的一贯宗旨,这是破除军阀毒瘤的不二法宝,也是毛主席对中华民族的主要贡献之一。

    国民党军队,人身依附现象非常严重,部队只效忠长官而不效忠国家,更不会效忠所谓的国民党,所以,一旦发生了哗变,多大的官就能够带走多大建制的部队,一个团长能够带走一个团,一个师长能带走一个师!一个集团军司令就能带走一个集团军!

    举一个列子,1939年,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何行键因为和总指挥杨伟不和,竟率部50000人在苏州投敌,这在共产党的队伍里简直就不可想象。

    在共产党的队伍里边,既便是像张国焘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