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367部分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1367部分

小说: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两下里便已经相遇了,徐锐便首先对着李司令员啪的立正,敬了一记军礼,然后朗声说道:“司令员,察哈尔独立团团长徐锐,已经顺利完成了出使库伦、跟苏联政府商谈疏通包头茶路的任务,前来复命,请您指示。”

    对于李司令员,徐锐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别看李司令员只有三十岁,比徐锐也年长不了几岁,但他可是一位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老党员!

    “免了,免了。”李司令员笑着摆了摆手。

    徐锐收了军礼,又微笑着对傅作义说道:“傅长官,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又见面了。”傅作义哼哼两声,接着说道,“我说徐老弟,这回你可真是把老哥我给坑苦了,你小子真够狠的,原来早就在前面挖了这么大一个坑在等着我。”

    徐锐嘿嘿笑道:“傅长官这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叫我在前面挖好坑等着你?”

    “你小子还装?”傅作义没好气的指了指徐锐,又道,“行,现在不说这个,我们回头再细说,从头至尾把这事捋一遍。”

    说完,傅作义便往侧让开一步。

    早就等得有些不耐的马公甫便立刻上前一步,向着徐锐拱手说道:“徐团长,小老儿谨代表包头商界一千多家商号、上万伙计,给您鞠躬了!”说完了,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马公甫便真的向着徐锐弯下腰,准备鞠躬。

    “嗳呀,马大掌柜使不得,使不得。”

    徐锐可不敢真让马公甫拜下去,赶紧伸手搀住。

    马公甫却执拗得很,非要鞠这个躬,最后徐锐好说歹说终算劝住了。

    再接着,跟在三人身后的包头各界人物也纷纷上前向徐锐表示感谢,徐锐甚至还看到了胸前挎着相机的向影心。

    只见向影心拿着相机不停摁动快门,给徐锐拍照,徐锐心下便略略有些惊讶,这次利用向影心给戴笠传递了这么大一个假情报,搞得蒋委员长如此灰头土脸,戴笠这个军统特务头子居然还没有怀疑她?

    不过徐锐并不在意这个女间谍死活,徐锐现在急着想要见王沪生。

    只不过,徐锐并没有在欢迎人群中看到王沪生,而只见到了马飞。

    借着回城的间隙,徐锐问马飞道:“阿飞,团里刚调来的王政委呢?”

    “你是说政委啊?”马飞嗨了一声,答道,“他带着保卫处的干事出城去了,说是要找一处合适的建厂地址。”

    “是吗?”徐锐闻言不由莞尔失笑,“老王这家伙真是。”

    王沪生还真不愧是他的老搭裆、老伙计,能够急他所急、想他所想,苏联政府援助的机器设备都还没有到呢,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在包头城外选址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事真不能掉以轻心,要不然,工厂好不容易建起来,结果小鬼子随便派几架轰炸机过来,扔几个航弹就给炸了,这个就很尴尬了。

    这时候,徐锐一行人已经走上了红绸毯。

    早就等候多时的包头群众便立刻山呼海啸一般欢呼起来。

    包头原本只是一个小村落,是靠着对俄茶贸才发展起来,经过几百年的沉淀,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所以说,包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的贸易史,所以,不仅是包头的商业,甚至就连包头的民生也是跟茶叶贸易息息相关。

    自从西伯利亚铁路开通后,包头城在茶贸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相应的,包头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急剧下降,再加上连年军阀混战,然后又是小鬼子入侵,包头百姓的生活就更加贫困,甚至连饭都快吃不起了。

    包头可是商埠啊,居然穷到饭都吃不起。

    不过现在,包头百姓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因为徐锐重新疏通了茶路,俄国人又要从包头买茶叶了!

    单凭这点,全包头的老百姓就由衷的感激徐锐,恩人哪!

    总而言之,现场几乎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高兴,唯一的例外或许就是重庆派的中央监察委员姚大海了。

    人群之中,姚大海的脸色阴沉得快能刮下霜了。

    原本以为,这次纠集包头商号狠将了徐锐一军,徐锐就算不至于滚蛋走人,至少也要灰头土脸,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小子竟然还有这本事,这小子竟然真疏通了茶路,这下好,他姚大海彻底成了搬弄是非的小人,并遭到了包头商界的唾弃。

    就在昨天,姚大海找到了复字号大掌柜马公甫,想要鼓动马公甫串联蔚字六联号以及包头所有的商号,搞一个合作茶社,意图无非就是要绕过共产党组建的包头抗日民主政府,直接跟苏联人开展茶叶贸易,这样共产党就不能获利。

    姚大海原本以为马公甫一定会答应,因为这意味着包头的茶商就能少缴税,多获利,商人嘛,又有哪个会跟金钱过不去,对不对?

    然而让姚大海十分意外的是,马公甫非但没有答应,反而将他数落了一通,说什么做人要讲良心,不能没底线、没分寸,这家伙把姚大海气的,要不是顾忌马公甫年纪大了并且在包头商界德高望重,他当时就要掏枪杀人了。

    但是从马公甫,姚大海也意识到,再想在包头搬弄是非,怕是难了,徐锐这小子不仅会打仗,治理地方他妈也是一把好手哪!

 第1694章 拍卖股份

    接下来没什么好多说的,冷铁锋先带着一干狼牙回驻地,大王、猛男还有一百多匹野马自然也都带走了,徐锐则跟李司令员、傅作义还有马公甫等包头商界的掌柜、财东前往包头最大的鸿运酒楼,这是包头商界要给他办一场隆重的接风宴。

    徐锐不想去,但是盛情难却,而且也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说下股份的事。

    当初徐锐鼓动包头商界之时,只说过要将包头商家的损失折算进股份里,但是具体多少金额占多少股份,并没有明确说,当时徐锐是故意留下了一个后手,而包括马公甫在内的包头商家也没多问,不过他们是不看好徐锐能够成事。

    但是,现在,茶路已经疏通,股份的事就必须要明确了。

    一行人来到鸿运酒楼时,鸿运酒楼的牛大掌柜早已经等在门口,见了徐锐免不了又一番千恩万谢,牛大掌柜的感谢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因为随着茶路疏通,包头茶贸复兴在望,包头茶贸一旦复兴,餐饮自然也会跟着重新繁荣。

    那么鸿运酒楼作为包头最大、最上档次的酒楼,生意肯定可期。

    当下牛大掌柜红光满面的将徐锐一行四人请上了鸿运酒楼三楼。

    今天,鸿运酒楼足足摆下了一百多桌席面,也就鸿运酒楼的地方足够大,否则还真摆不了这么多的席面,这次洗尘宴的主桌,至尊席,就安排在三楼大厅,一张最大的八仙桌却仅只摆了四副碗筷,就只有四个人有资格坐这桌。

    甚至连蔚字六联号的掌柜也没有这个资格。

    本来姚大海是绝对有这个资格的,但是由于马公甫反对,最后被临时安排在二楼,甚至就连三楼的贵宾席都没捞着,姚大海知道之后,气了个半死,索性就借口牙疼不去了,这会正躲宾馆的客房里画圈圈呢。

    酒过三巡,不等徐锐开口,马公甫就主动提起股份的事。

    马公甫站起身以双手虚压,坐在三楼贵宾席的商家财东、掌柜便纷纷停止了交谈,底下二楼及一楼大厅的小商号财东、掌柜便也纷纷停筷安静下来。

    等整座酒楼都安静了下来,马公甫才说道:“徐团长,首先,我谨代表整个包头商界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不辞辛劳北上库伦,重开茶路,此义举对于包头来说,绝对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我再敬你!”

    说完,马公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马大掌柜客气。”徐锐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马公甫放下酒杯,紧接着又说道:“此外,关于茶叶贸易公司的股份,上次你并没有明确,老朽斗胆请问,徐团长心下是怎么考虑的?整个公司总计定多少身股?每一股又折价多少大洋?如果方便,今天就确定下来?”

    与会的大财东、小财东还有掌柜们便立刻竖起了耳朵。

    因为茶叶贸易公司的股份与他们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对于徐锐的感激是一回事,但是商人终归还是商人,一旦涉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一个个立刻便立刻目露精光,做好了与徐锐锱铢必较的准备,如果徐锐太抠的话,他们是不答应的。

    徐锐的目光从三楼的几十个大财东、大掌柜脸上扫过,这些大财东、大掌柜自然都是能够沉得住气,表现得没有像一楼、二楼的那些小财主急切,但是徐锐仍然可以从他们的略显局促的呼息,感受到心中的关切。

    徐锐内心里便立刻有了计较。

    事实上,徐锐在与朱可夫谈判的时候,刻意的回避了一个重要议题。

    而朱可夫也没有问,也不知道是疏忽,还是相信徐锐一定可以摆平。

    这个重要议题就是运输问题,无论是茶砖的北上运输,还是将来从包头发往库伦的肉罐头、被服以及汽柴油的运输,都必须得依靠骆驼以及驮马,而且所需骆驼以及驮马的数量绝对会是一个吓人的天文数字。

    既便是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至少要两万头骆驼或驮马。

    而一头成年骆驼的价格,大约为一百大洋,驮马要稍微便宜些,但是驮马的负重能力也要比骆驼稍逊,所以所需要的数量也要稍多些,也就是说,光是筹备这样一支驼队或者马队的成本就高达两百万块大洋!

    这还仅仅只是组建驼队或者马队所需的钱,役夫的钱、草料的钱,而且牲口也难免会有个生病的时候,驮马的话还需要钉个马掌之类,这都要钱,零碎来看,都是小钱,但是一旦乘以两万这个庞大的系数,立刻就十分可观了。

    就这还不是最紧迫的,最紧迫的还是建厂所需的款项!

    在包头选址建设工厂需要钱,延长的油田扩建更要钱!

    一项一项的累加起来,没有五百万大洋绝逼拿不下来!

    这么大一笔钱,徐锐现在是绝对拿不出的,现在察哈尔独立团的钱柜里不要说五百万块现大洋,就连五十万都拿不出来,钱拿不出来,但是驼队或者马队的组建,延长油田的扩建及包头厂区的建设,却是一刻都不能够耽搁的。

    关于延长油田的扩建,可以交由延安负责,因为从大梅山解来的第二批五吨黄金已经运抵延安,再加上之前徐锐他们捎带过来的黄金,延安的财政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窘迫,购买些木料、雇些人工已经没问题了。

    筹建驼队或马队所需的款项,及包头建设工厂的款项,就只能徐锐自己设法解决,毕竟全国那么多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加新四军超过五十万人,到处都要用钱,几吨黄金,也是很难撑起这么庞大的用度,是吧?

    总之,徐锐手上没钱,但是又急等着钱用,怎么办呢?

    没别的办法,只能把主意打到包头一千多家商号头上!

    五百万大洋,听上去是不少,但是对于包头商界来说,其实不算什么。

    破船三千钉,别看包头的商业已经衰败成这样,但是凑个五百万大洋还是可以的。

    要是早十年,单是复字号一家就能够凑出一百万大洋,中原大战之时,复字号不就给冯玉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