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101部分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101部分

小说: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出了决定之后,五十多号残兵的士气便立刻高涨起来,一个个挥舞着手中的三八大盖嗷嗷叫嚣了起来。

    王长福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就地抢修工事,准备战斗!”

    五十多号残兵轰然应诺,当即四散开来抢修防御工事。

    (分割线)

    五分钟之后,大约一个班的鬼子尖兵便赶到了。

    距离鬼子尖兵班不到五十米,就是鬼子大部队,大约有一个步兵中队,在那个步兵中队往后大约五十米,则是另外一个步兵中队,再相隔五十米,还有一个中队,看来鬼子真已经吸取了无锡还有南通之战的教训。

    鬼子防的就是倒三角伏击阵。

    鬼子尖兵班的军曹长一挥手,十几个鬼子便四散开来,就地警戒。

    军曹长再蹲下身,仔细察看了一下地面上遗留的足印,一对浓眉便立刻蹙紧了,因为从地面上遗留的足印看,中国*军队居然分兵了,分成了三股,一股往左,一股往右,还有一股则笔直的往前去了。

    “八嘎。”军曹长拉了拉头上的钢盔,不知道该往哪追。

    想了想,鬼子军曹长还是决定上报,这样的问题还是让上级头痛去。

    军曹长当即将一个列兵叫到了跟前,让他回去找小队长报告,那鬼子列兵才刚身,耳畔便陡然听到一声枪响,那鬼子列兵反应挺快,几乎是在听到枪声的瞬间,就迅速卧倒,在卧倒的同时再顺势转身,就看到军曹长已经倒在血泊中。

    中国人的子弹直接命中了军曹长的面门,整个面部从鼻梁正中的位置猛的绽开来,就像一朵绽放的血色玫瑰,有一种妖艳之美。

    下一刻,密集的子弹便从前方猛泼过来。

    听枪声,鬼子列兵就知道那是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只有一挺!

    中国人只有一挺轻机枪,火力密度有限,鬼子列兵不慌不忙,按照平时训练,找准机枪所在方位后,迅速出枪瞄准,推弹上膛,这么近距离,训练中有九成把握能命中,实战中既便有所下如,也至少有七成。

    然而不等鬼子列兵开枪,左右两侧又响起了枪声。

    专注于前方机枪的鬼子便纷纷倒地,鬼子列兵也中了好几枪。

    倒三角!该死的,是倒三角伏击阵,又是该死的倒三角伏击阵!

    鬼子列兵腿一蹬,便躺在地上再不动弹,他知道,陷入到了倒三角伏击阵中,你就别再想着逃跑了,最为聪明的做法还是装死,毕竟本小队甚至中队主力就在后面不远,他们很快就能够赶到,中国人来不及打扫战场的。

    只要中国人没时间打扫战场,他就有机会活下来。

    果然,鬼子列兵倒地之后,中国人的子弹便转向了那些仍然在顽抗、或者转身试图逃跑的鬼子兵,结果没有任何悬念,试图顽抗或者转身逃跑的鬼子全被摞倒,而且这些鬼子受到了中国人的重点照顾,每个人都中了至少六七发子弹。

    然后,没过多久,拖在后面的一个小队的鬼子就赶到了战场。

    看到七十多个鬼子已经展开散兵线猛扑过来,中国人只好放弃打扫战场,转身后撤。

    瞅准了这个机会,鬼子列兵便立刻翻身坐起,迅速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然后瞄准,再扣下扳机,一声枪响,一个中国兵便倒在了地上,鬼子列兵又迅速拉栓退壳,然后再次推弹上膛,瞄准然后开枪,又一个中国兵倒在血泊中。

 第123章 战士的挽歌

    跟在徐锐身后的1排官兵也纷纷停下脚步。

    一个残兵辨别了一下方向,对徐锐说道:“营座,是阿福他们,阿福和2排没走,他们回去打阻击了。”

    听到这话,1连的五十多号残兵立刻就炸了锅了。

    “营座,我们不能够扔下阿福还有2排的弟兄。”

    “营座,杀回去吧,把阿福还有2排的弟兄接应出来。”

    “营座,你说过,我们独立营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弟兄,回吧。”

    五十多个残兵群情激昂,都嚷嚷着杀回去接应王长福还有2排的弟兄。

    徐锐脸上却是一片冰冷,他很清楚王长福和2排的弟兄为什么要回头打阻击,他们是想着牺牲自己,来保全1排还有3排的弟兄,徐锐更加清楚,如果这时候带着1排杀回去,非但救不出阿福和2排的弟兄,反而会白白牺牲1排的弟兄。

    绝不能让阿福和2排的弟兄白白牺牲,徐锐暗暗的咬牙。

    “都给我闭嘴!”徐锐冷厉的目光从五十几个残兵脸上逐一掠过,沉声说道,“怎么打仗还用得着你们教我?全都有,跑步……走!”

    说完了,徐锐便挎着三八大盖往前飞奔。

    看到徐锐头也不回的往前跑了,五十几个残兵无可奈何,只好阴着脸跟进,不过在他们内心,其实也是明白徐锐的苦心的,当然了,他们内心更加感激阿福还有2排的弟兄,阿福和2排的弟兄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却把活命的机会给了他们。

    (分割线)

    王长福领着2排,边打边撤,兜了一个圈子之后又想将鬼子往回引。

    不过,遗憾的是,王长福高估了2排将士的体能,同时也低估了日本鬼子的素养,一个圈子刚刚兜转,从右侧迂回过来的鬼子就堵住了2排的去路,紧接着从左侧迂回的鬼子以及身后的鬼子大队也先后赶到,2排陷入到了重围之中。

    发现鬼子从三个方向碾压过来,王长福知道突围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当即收缩兵力抢占了一个小山包,然后凭借这座高度不过十几米的小山包设置了两道防线,还将全排仅有的十几颗手雷埋在阵地前,做成了诡雷。

    小鬼子的第一波攻势被阵地前的诡雷给轻松瓦解。

    不过,鬼子的第二波进攻就成功的突破了2排的外围防线,虽然最后被王长福组织兵力打了回去,可2排却也为此付出了近将的伤亡。

    更加糟糕的是,2排的弹药已经告急,鬼子在撤退的时候还带走了所有的伤员以及阵亡者,所以,2排将士就是想从鬼子尸体身上补充弹药也不可能。

    王长福将全排所有的子弹都收集起来,总共也只剩下不到五十发子弹了。

    这么点儿子弹,再想守住外围防线已经不可能了,王长福只能带着最后还能动的十几个残兵,背着几个重伤员,收缩到设在小山包顶上的第二道防线,王长福将最后剩下的五十发子弹分发下去,还分别拍了拍十几个残兵头上的钢盔。

    十几个残兵非常清楚这个动作的含义,一个个坐下来,默默的拉开枪栓,将子弹压进枪膛,然后合上枪栓,紧接着将刺刀拔出来,卡进卡槽,再然后,十几个残兵便屏住呼吸等待着小鬼子的又一次进攻,等待着最后一博。

    “喀嚓!”一声细微的声响忽然传入残兵的耳朵。

    抬头看,四周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十米内沓无人影,但是谁都知道,鬼子正从四个方向同时扑过来,刚才的那一声喀嚓声,就是小鬼子踩断枯枝时发出的声响,小鬼子已经进入到了五十米内。

    “准备……”王长福慢慢的扬起右手。

    十几个残兵便纷纷拉动枪栓推弹上膛。

    “喀嚓。”

    “噗哧。”

    “沙沙。”

    从四周传过来的脚步声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近。

    终于,第一个鬼子的身影从一丛灌木后面钻了出来。

    “打!”王长福高举的右手猛然落下,十几个残兵便同时开火,刚刚冒头的那个鬼子立刻身中数弹,惨叫着倒在地上。

    灌木丛中也响起几声惨叫。

    下一刻,从四周围上来的鬼子也纷纷开火,一道道模糊的弹道轨迹顷刻间掠过暗沉沉的虚空,在小山包与四周的洼地之间构织成了一张绵密火网,只要被这张火网网中,不管是鬼子还是国*军,身上便立刻绽放出凄艳的血花。

    不到片刻功夫,2排十几个残兵的子弹就已经打完了。

    发现小山包上的国*军突然间沉寂了下来,缩在后面的鬼子指挥官便马上意识到中国人没有子弹了,当下便大大咧咧的从藏身的灌木丛后面站起身,然后将军刀收回鞘,又吩咐身后的传令兵:“命令,停止射击。”

    传令兵很快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不片刻,四周的鬼子便也纷纷停火,刚刚还喧嚣无比的战场顷刻间沉寂下来,只有扫射了半天的机枪枪管上,仍青烟袅袅升起,还有弥漫在阵地上空的浓浓硝烟,昭示着这里刚刚还在激战中。

    “支那人没子弹了。”鬼子指挥官狞狞一笑,得意的道,“统统抓活的!”

    下一刻,四周的鬼子兵便纷纷起身,再拔出刺刀卡进卡槽,然后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四面八方向着中心的小山包围过去。

    小山包上,王长福脸上掠过了一抹决然之色。

    “弟兄们,跟狗曰的小鬼子拼了。”王长福说完,便端着刺刀站了起来。

    十几个残兵没有一丝的犹豫,也相继端着刺刀站起身,站到王长福身边。

    沙沙沙的脚步声中,数以百计的鬼子兵端着刺刀,从四面八方缓缓逼近。

    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个残兵却忽然间高唱起来:“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王长福先愣了一下,遂即跟着高唱起来。

    接着,十几个残兵也纷纷跟着高唱起来,就连那两个动弹不得的重伤员也挣扎着坐起身来,跟着高声歌唱。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对面不远处,鬼子的指挥官立刻变了脸色,大怒道:“八嘎,阻止他们!”

    下一个霎那,走在最前面的十几个鬼子便立刻加快脚步,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扑向了王长福和十几个残兵。

    惨烈的白刃战瞬间上演。

    枪械撞击声、刺刀刺入人体发出的噗哧声,还有双方将士临死前的哀嚎,再加上独立营残兵高亢的歌声,顷刻交织成一曲战士的挽歌。

    短暂的交锋过后,十几个鬼子全部毙命当场。

    独立营的这十几个残兵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他们能够从淞沪战场上幸存下来,又岂是泛泛之辈?无论是身体素质、战斗意志还是刺杀技术,王长福和最后剩下的这十几个残兵相比小鬼子只强不弱。

    然而,强弩之末终究是强弩之末。

    虽然拼掉了十几个鬼子,2排也付出了阵亡九人的惨重代价。

    现在,整个2排仅只有王长福还有另外两个残兵还能够站着。

    但是,既便只剩下三个残兵以及两个重伤员,那高亢的歌声却仍没有片刻的停歇。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要生存需把头颅抛,挽沉沦全仗吾同胞。”

    “八格牙鲁!”鬼子指挥官勃然大怒,当即拔出军刀,亲自带着一队鬼子扑上小山包。

    鬼子指挥官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中间的王长福,当即脚步一转往王长福扑了过来,人还没到王长福的面前,雪亮的军刀已经挟带着破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