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之金融大亨 >

第234部分

重生之金融大亨-第234部分

小说: 重生之金融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老人家?难道这里已经被人占下了?刚刚您不是还说这里没人开发吗?中国也不理会啊。”林宇疑huò;道。

    “小伙子,你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吧,你应该不知道东南亚的土皇帝佘家吧。”老人淡淡的说道。

    “哦?”林宇眉头一挑,然后继续问道:“佘家,很出名吗?”

    “出名?”老人笑着看向林宇,说道:“当然出名,但是一般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像我们这种长期和大海打jiāo道的人才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哦?”听到老人这么说,林宇倒是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这话怎么讲?”

    “在东南亚华人上层,有一句话就可以形容出佘家的实力,南佘北庄。”看着林宇,老人笑着补充道:“南佘北庄的意思就是,在东南亚华人中有两个最大的势力,一个根基在新加坡,势力遍布整个东南亚的佘式家族,佘式家族是东南亚的土皇帝,实力强劲,几乎无人敢惹。”

    林宇皱着眉头回想了一下,实在是不记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家族。

    不过虽然林宇不记得了,但是在东南亚,佘家的实力在华人圈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

    说起佘家的发家史,就要从上个世纪说起了,1823年,佘式家族的创始人佘有进从汕头来到了新加坡,是早期南来新加坡华侨中的重要一员。他的诗学涵养极深,克勤克俭,奋发图强,不到几年的时间就做起生意来,并由此而发达起来,是一位知识分子成功成为商人的典型人物。

    1823年,他乘坐一艘中国帆船南来新加坡,那时他才18岁。由于他知书识字能算,在船上主动协助船长抄写文书兼理账务,得到赏识,船到新加坡后,船长为他介绍了几家商船当书记。他被派至马六甲、槟城、廖内、苏mé;n答腊、马来半岛一带帆行。在五年海上飘泊生活里,他同马来人从事物物jiāo换生意。从而,mō透他们的心理脾气,并熟悉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大有帮助。稍后,他受聘一家大商行瑞金号当司账。

    1830年,佘有进在新加坡吉宁街,以后又在沙球路开商行,做代理商。凡航行于廖内、苏mé;n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帆船所载的货物都由他代为销售,而各帆船所需的货物则由他代办,从中赚取佣金。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没有几年即成为富翁。于是,他广置地产,大肆收购地皮,成为当时的大地主。买地之后,即从事种植,先是试种茶叶、豆蔻和其他热带作物,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他决意放弃,改种甘密,大获得成功,发了大财。甘密是当时治疗赤痢特效yà;o物,也是必需的染料,是hú;n合槟榔吃的食物,在当时是土产中的畅销货。

    1839年,佘有进的甘密园遍布里里巴巴路上段,包括尔卫民路中间一部分到武吉知马路及汤申路一带,大约9英里,都是他种植甘密和胡椒的地区。他是新加坡大规模种植甘密和胡椒的第一人。他除了种植和经营甘密和胡椒外,同时,也是一个经营棉织品和茶叶的杂货商,而且与欧洲的商行有大宗的贸易往来,在欧洲商人中甚为闻名,受到他们的尊敬。1840年,他成为商业协会会员,当时的商业协会主要由欧洲商人和新加坡商人所组成的。

    1848年是甘密最旺盛时期,占90的种植甘密和胡椒者为chá;o籍人士,而以佘有进为主,他的甘密和胡椒种植园经营得很成功,因而有“甘密王”之称。1836年甘密园丘有250个,种植物面积2350亩,到了1848年有800个园丘,面积跃至26834亩,产量30922担,占新加坡农作物的75。1848年,甘密和胡椒种植者chá;o籍人士1000人,粤籍人士400人,没有闽籍人士的;经营甘密和胡椒商chá;o籍人士有200家,闽籍人士100家。甘密和胡椒的种植总是毗邻而种,因为这两种作物都是互相支撑,对每个园丘是赖以生存的条件。而种甘密的fé;i料消耗过快,如消耗将尽,则需放弃而另垦一园丘。这样,甘密园一直向新加坡岛的北、东、西、东北、西北推开去。今日之叫做林厝港、刘厝港、蔡厝港、杨厝港、曾厝港等,这些都是种植甘密的遗址。由于全面开发垦荒种植甘密和胡椒的缘故,新加坡也由此获得开发。在新加坡的历史里程碑上叫做“甘密时代”,这个时代的主人翁是佘有进。毫无疑问,佘有进为早期新加坡作出重大贡献。他无愧是当时新加坡chá;o州人的领袖。

    19世纪的新加坡,财富是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在华人、华侨中的领袖也不例外,不过多具有高尚、谦虚、克勤克俭、jīng明能干、慈善的品德和素质。这些品德和素质为以后的华人、华侨领袖立下了好榜样,成为后人领袖的优良传统。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南佘北庄”

    正文'第三百五十九章 “南佘北庄”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南佘北庄”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南佘北庄”(求订阅)

    19世纪华人、华侨领袖往往和殖民地政fǔ发生联系,这是他们的本身生意兴盛与安全保证的重要条件。殖民地政fǔ为了酬谢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贡献,也授予他们种种的衔头和勋章。佘有进之能得衔头和勋章是以其对社会的贡献而得来的。1851年他被授予特别陪审员。1864年受委为首席高级陪审官,加上1854年平息闽chá;o两帮sī会党的争斗,因而拥有相当大的权势,有“佘皇帝“的绰号。1872年,受封为太平局绅。他是获得这种荣誉的华人之一,并获得名誉推事的衔头。

    可以说,佘有进就是东南亚华人中白手起家的典范,而在佘有进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扩大佘家在东南亚的产业,一度涉及到银行、石油和矿产开采中,成为了东南亚地地道道的“佘皇帝”。

    佘家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在二战之后,佘家也如同欧美众多家族一样隐居幕后,现在虽然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华人圈还流传着佘家的故事,不过那大都是被当成历史而津津乐道。

    “那另外一个呢?”林宇好奇道。

    对于东南亚林宇可是两眼抹黑,什么都不知道,而且林宇之前也没打算过将手伸进东南亚,林宇还想着到时候跟着索罗斯在东南亚这一带赚点钱huā呢。

    “然后就是根基在印度尼西亚,势力覆盖马来群岛的庄氏家族,可以说,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几乎都是其发家地,现在的庄氏家族的人除了家族各后代代表成员留在庄式家族内部,其他都要离开家族,现在或居住在香港,或居住在北美或者欧洲等国家,形成了一个跨种族跨国界的庄式族群。”老人说道。

    庄氏家族,东南亚华人中的第一家族,创建人庄清建。

    泰南的普吉府是清建下南洋的第一站。它是暹罗在马来半岛西岸的第一个港口,同时也是暹罗行政辖地普吉府最高专员署的总部。华人称之为通扣坡,是一个繁华的贸易港口城市,时以锡矿的开采为主,福建人居多,更象英属马来亚的槟城和新加坡,而不象暹罗其他省份。清建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到南洋的?有两个说法,一说由其父亲带出去的,后他父亲死在南洋;一说是由其舅舅带到南洋的。无论是15岁抑或为19岁出洋,可以肯定的是,清建移民南洋时应该是1870年代初期。在泰南与北马,那是一个在英国殖民主义背景下,以华人资本和劳工为主体、以锡矿开采和经济农作物的种植为主要形式的大变动时代的前奏,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十九世纪末叶,清建自吉打发迹后,在通扣坡开了一家當铺,市值约法20,000元。

    而作为一名新客,清建并没用太长时间,便在吉打站稳了脚跟,并可罕见地安身立命。

    清建移居吉打后,最初也是在一家杂货店做商佣。杂货店的老板是吉打苏丹弟弟的朋友。王子经常光临杂货店同老朋友聊天喝茶。时间久了,王子注意到清建是位不错的小伙子。所以,后来当清建遇到麻烦,需要帮助的时候,王子tǐng身而出,站在清建一边。事情是这样的:农历华人新年前夕,清建象往常一样出外为老板挑水。但是他挑水揙担不小心把老板家象征富贵安泰的传统灯笼戳了一个大dò;ng。老板大为光火,把清建赶出家mé;n。吉打王子正好光临杂货店,目睹此事,替清建向朋友求情,但无济于事。王子很同情清建,便收留他在自己的王宫里做园丁之类的工作。清建在新主人家工作很卖力,王子很赏识,鼓励清建自己开一家杂货店。清建照办,而且很成功。于是王子给清建另一个挑战,予以吉打州鸦片和赌博饷码的垄断权

    清建不是华人甲必丹〈1〉,但在20世纪10年代前至少30多年里,他却是全吉打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华商。他一直是吉打华社最有代表xì;ng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机构的领袖,即鸦片饷码的总承包商、“华商俱乐部”主席、“福建公会”  前身“福寿宫”的总理、以及吉打市政局代表华社的议员。吉打是清建安家、事业发达、孩子们出生及成长的地方;清建在吉打马来政治社区及遍及全州社会商业网络,构成清建与槟城等地对外jiāo往的权力基础。作为吉打州华人的定位与认同,贯穿了清建大部分人生轨迹。

    约1900年左右,清建全家从吉打正式移居槟城,开始了影响庄氏家族企业与子孙后代发展的另一次有影响的大流动。

    移居槟城后,庄氏家族在第二代来福和来兴兄弟的经营下,一方面巩固和扩大在吉打的根基,一方面开拓和发展在槟城的事业。稳扎稳打,惨淡经营,最终融入成为槟城商业jīng英社会。

    庄氏家族商业,主要以鸦片等物品为主,也是靠着这一项,庄清建抓住了命运了咽喉,以鸦片等饷码保税商的身份创建了庄氏家族,不过虽然鸦片行业的衰落,庄家开始涉足米较业,并成为了北马地区少数几个最重要的核心华人家族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庄氏家族开始积累资本涉足金融业,地产业和jiāo通运输等一些重要的行业,可惜的是,庄氏家族到现在位置也只是对东南亚的北部影响较深,而对于南部,虽然也有影响力,但是那都算不上什么。

    “这两个家族,可以说是整个东南亚华人界的顶梁柱,就像佘家,因为他们的存在,整个新加坡虽然华人并不占优势,可是政权却差不多掌握在华人手中,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差不多,只是这两个家族对印尼的影响力有些差而已。”

    听着老者的介绍,林宇皱着眉头不由的怀疑了起来:“您说的这两个家族虽然很强大,但是外界似乎并没有盛传这些,这个您又是怎么知道的?你对这个是有什么内幕?还是道听途说?”

    “哼,你是在怀疑我话的真实xì;ng吧?”老人冷哼一声,似乎很不满林宇的怀疑,说道:“年轻人,这些事虽然平常人难以知道,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没人知道,要知道,这些对我来说可不算什么秘密。”

    “难道您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林宇问道。

    “嗯?”老人一愣,随即笑了起来:“很好,你很聪明,你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