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第2044部分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2044部分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投资越集中,效果就会越好。

    “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计划,”冯一平说。

    书记和县长顿时一喜,苏明峰却真心想说,最好还是不要有这样的计划吧——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我们的计划是,等五里坳发展起来,自然会加大在县里其它地方的投资,”

    “只是,我向大家也清楚,五里坳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书记和县长顿时就笑得有些勉强了。

    五里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那到什么时候,你才觉得五里坳真正发展起来了?

    你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可能,你觉得五里坳的发展,始终达不到你的标准?

    你好不好看看目前县城和五里坳的差距?

    那真是比以前五里坳和县城的差距要大得多得多。

    苏明峰低下了头,作为五里坳接下来的负责人,他非常喜欢冯一平的这个回答。

    不然,他家里也不会花这么大力气,把他运作到这个位子上。

    “当然,这里也是我的家,所以,在发展五里坳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带着全县一起发展,”

    苏明峰顿时又觉得,冯一平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这就直接承认,五里坳能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

    实际上,冯一平这还算说得非常客气了。

    作为在冯家冲长大的农村孩子,他非常清楚,县里目前和以前的冯家冲一样穷困的地方,还不少。

    县里依然还有不少人家,就是外出打工,也不能改变家庭的面貌。

    就是说,县里的这些领导,还真就很少帮着想办法,怎么帮大家脱贫致富。

    不是因为他,五里坳怎么可能发展起来?

    县里的头头脑脑们,在五里坳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最大的作用,也就是没用增添太多的阻碍。

    而之所以会那样,也不是因为他们自觉,而是,冯一平加大在五里坳投资的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县里已经不能拿捏和为难他。

    但这些话,当然不好当着县里的这些官员来说,因为那就等同于直接说他们的无能,直接扇他们的耳光。

    “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在为这个目标准备,”

    “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书记和县长对视一眼,这听起来,好像比他们要求的还要好?

    高兴的笑容又浮上来,“冯总你请说,”

    “这方面,昨天我在省里已经汇报过,”冯一平揉了揉额头,回省里的这两天,几乎就是连轴转,此时真有些累。

    “我可以这样说,到明年,最迟到后年,我们在五里坳投资的项目,能为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这一下,包括苏明峰在内,县里所有的领导,都张大了嘴巴。

    为除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尽管他们很少为下面贫困村镇的发展真正想办法,但他们自然都知道,要让大家脱贫,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每个月都能领工资的工作。

    最后还是公安局长先开口,“那就是,提供超过20万个工作机会?”

    “是的,”冯一平肯定的答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来条铁路

    县长此时也终于回过神来,如果嘉盛的投资,能新增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那还管他投在在五里坳还是县城呢,“要求呢,高吗?”

    因为如果嘉盛提供超的,是过20万个编程工程师的职位,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全本小说网,https://。)

    冯一平当然不可能开这样的空头支票,“通俗的讲,大部分都是普工,40岁以上的人,经过培训以后,都能适应,”

    刚刚才把嘴巴合起来的领导们,此时又高兴得合不拢嘴,普工,40岁以上的人?

    这怎么说呢,这简直就意味着是量身定制。

    除开五里坳,县里其它的地方,恰好不缺这个年龄段的人。

    书记和县长,至少都是见过世面的,此时一致性的有些说都不会话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现在留在村里的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民成为工人。

    而如果县里的农民都变成工人,至少一个家庭里除掉上面老的,下面小的之外,都变成工人,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个农业县,就变成了工业县,农业县变成工业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脱贫致富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轻而易举啊同志们。

    他们的难处确实也大,这么说吧,让一些人,或者一些家庭,增加一些收入,不难,但要是想通过农业,给全县老百姓平均增收100块,就是一个家庭平均增收5、6百块钱,那都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

    坦白说,包产到户之后这么些年,这些种了一辈子田的人,在现有的条件和成本下,早就把田地的潜力挖掘到了最大。

    经济作物,比如蔬菜,自然比种粮食要来钱,但一方面,蔬菜比水稻麦子要娇贵,什么病虫害、霜冻发大水之类的,都会影响最终的收成。

    就是顺风顺水的,或者投资盖个大棚,又会面临更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销路。

    县城附近的不少农民,就吃过这样的亏,原本想着种点菜多赚点钱,结果反倒不如种水稻。

    水稻虽然价贱,但好歹有地方收。

    但是,如果能让家里的一个人,从农民变成每个月都能领工资的工人,哪怕每个月工资1500,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就能有18000,不论是三口之家,还是四口之家,或者是上头父母健在,下面儿女双全的六口之家,那都等于是人均增收几千块。

    如果每个家庭都这样,而且每个家庭都能有至少两个人从种田,到领工资,就是成为所谓的双职工家庭,那县里一年人均增收个几千块就不是梦了。

    而且这还是能在把田地种好的情况下的增收。

    而如果接下来一年一年的都能这样保持下去,所谓的小康,还会是问题吗?

    而有了这样的成绩,他们这些人的前途,还有问题吗?

    “冯总,我想具体问一下,究竟会是哪个公司,会新增这么多工作岗位?”苏明峰问道。

    “主要是光学园区,”冯一平说,“大家都知道,和苹果iphone类似,带有大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会是接下来手机市场的主流,”

    “而我们生产的手机触摸屏,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好,也最成熟的产品,”

    县长马上两眼放光的说,“苹果手机的触摸屏,就是嘉盛供应的,”

    冯一平点点头,“在我们推出安卓以后,国际上其它的手机公司,也正在研发类似的竞品,从明年开始,大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会竞相推出,对相关屏幕的需求,会呈井喷的态势,”

    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保证这些订单,都被嘉盛拿下来啊?

    冯一平恰好补充了一句,“这么说吧,因为我们产品的优异性能,以及我们所持有的专利,短期内,在这一领域,性能比我们还好的产品不会出现,”

    而在五里坳的另一大优势,就是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工成本,都低于沿海。

    还可以肯定的说,在同等工资的条件下,县内的这些中年男女,无论是责任心还是积极性,都会比沿海工厂招收的小年轻要高。

    反应到生产上,就是效率一定会高。

    也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果有竞争对手想和嘉盛拼价格,那也是拼不过的。

    而此时,县里的领导们,显然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冯一平在美国的公司,还研发出了那款被命名为安卓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免费提供给手机生产商使用。

    有这一层关系在,他公司的产品接下这样配套的单子,显然会更容易。

    而想到这一点,不少人看着冯一平的眼神,又有些变了。

    因为联合起来,怎么想怎么看,冯一平这一系列行动,显然都是相辅相成的。

    也就是,他早有布局?

    也就是,他早就预料到了智能手机会出现这样变局?

    不,这不是预料,是他早就确定智能手机会出现这样的变局,从而在关键的几个点上布局。

    这,可能吗?

    但结果是,他做成了。

    他们也一直人云亦云的跟着说冯一平的眼光如何如何精准,知道此时,才对冯一平的眼光有真正的认识。

    这不是精准,这完全就是类似演义中的那些算无遗策的人。

    不过,冯一平,这是真人,他做的事,也是真事。

    大概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包括苏明峰这样自认为是国际精英人才的人,看着对面的冯一平,也不由顿生高山仰止之感。

    这样的感觉,之前面对冯一平的时候,也有,但那主要是因为他的财富。

    而哪怕是冯一平这样的富豪,大多数人对他们的财富,虽然自然不如,但并不心悦诚服,谁知道你们的钱是怎么积累起来的?

    但这一次,他们是实打实的折服于冯一平的本事。

    “冯总,谢谢,谢谢啊!”书记和县长绕过桌子,争着握住冯一平的手,一迭连声的说着谢谢。

    平日那些张口就能来的套话,这会好像也都想不起来,只会反复的、翻来覆去的说着谢谢。

    冯一平也站了起来,他分辨得出来,此时的这一声声谢谢,那是真诚的。

    “大家请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领导们此时也回过神来,顿时又是一套一套的,“我们代县里的父老乡亲,感谢冯总的精心准备,”

    这样的套话,多半就不是真诚的。

    所谓代县里的父老乡亲表示感谢,其实是代他们的光明前程表示感谢。

    “各位领导请坐,”梅义良笑着说,“一平都说了,回到这,就是回了家,既然是一家人,自然用不着说这些见外的话,”

    “呵呵,抱歉,是我们太激动了,”

    “不过,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不可能不激动,”县长一口气喝掉半瓶水,想了想,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说,这些工作机会,还会是在五里坳?”

    “至少前期会是这样,光学园区正在紧张的扩建中,”冯一平说。

    县长的脸色又有些变,“那么,冯总的意思是,让大家也都在五里坳安家?”

    如果是那样,那五里坳倒会是越来越好,但县里其它的地方,那真是连人都没有了啊。

    “不,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住在现在农村的家里,”冯一平说。

    “那么,交通会是大问题,”县长说,“就是县里财政补贴开通公交,来回一趟,至少得两个多小时,”

    所以说,这些领导,问题都还是能看到的,就是想不想解决,有没有能力解决而已。

    “这方面,我们也在考虑,不但是通勤,目前五里坳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冯一平说,“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从市里,修一条到我们县的铁路专线,并延伸到五里坳,”

    “啊!”那边又齐刷刷的长大了嘴巴……

 第三百五十三章 并非高不可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