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第1542部分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542部分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应该多研究研究冯一平的蓝海战略。

    但是,这接到的第一个要添把火的委托,他却一点都不敢向被添火的对象透漏一丝风声,问他会不会有更高的出价。

    一来,要挟冯一平,他的胆子没有那么肥。

    在部委里厮混了大半辈子,虽然仕途不太得志,但他非常明白冯一平那样的富豪的能量。

    二来,委托的这一方,是同样能轻松让他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存在。

    虽然他对委托方的归属,只有个大概的猜测,但对方居然笃定的承诺自己,办得好,就可以让自己往上升一级,那他们的来头,怎么小得了?

    当然,要是来头一般的,也不会选择和冯一平作对。

    要是来头一般,他也不会接受这样的任务,和冯一平作对。

    秦处长清楚,人的一生,最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现在,就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所以这个晚上,他把自己锁在书房里,精心的准备着那份材料,那份将直接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的材料。

    翌日一早,秦处长就早早的来到了单位,一俟上司上班,就马上跑过去,“司长,这是一封好多个部委同时收到的举报信,”

    “昨天我在和其它单位核实过相关的情况后,对这封举报信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梳理,经过预估这些被举报的事项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件事,应该要上联席办,”

    和他年龄相仿的吴司长,本来还挺淡然,听他这么一说,马上看起了那份材料。

    这个联席办,全称是中央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是为了处理给中央、国务院,及领导人的来信来电来访,而成立的一个跨部委的会商联席办公机构。

    办公室的负责人,由他们信访局的局长兼任,而他们信访局的局长,又是国务院的副秘书长,也就是,只要联席办过问的事,那必然会引起高层的关注。

    而值得引起高层关注的事,自然不是小事。

    吴司长打开一看,不过是看到被举报的对象,就皱起了眉头,嘉盛啊,冯一平啊,这个份量,那自然是够。

    再一看下面的那些举报事项,他都想吸冷气,只觉得手上这薄薄的几张纸,很重很重。

    但是,让高层关注的事,可不能是没有一定依据的事。

    “老秦,这事得慎重,”他说。

    “司长,我明白,只是,这两天,这事在好几个兄弟单位已经成了大家议论的热点,我担心的是,如果有媒体收到相关的消息而提前披露出来,那我们的工作就被动了,”秦处长说。

    媒体是一定会知道,也一定会披露出来的,因为他中午,就约了一位记者见面。

    吴司长的眉头都皱到了一起,这可是件麻烦事。

    以他的职业敏感度,他自然清楚,因为冯一平的影响力,这事一旦披露出去,那一定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那到时,甚至可能会有高层主动过问,那确实是比较被动的局面。

    但是,混到他这个地步的人,自然没有一个简单的,何况他又在信访口这样出成绩难,出问题容易的单位工作,他本能的觉得,这事,背后怕是没那么简单。

    他看了秦处长这个老部下几眼,对方依然是那副低眉顺眼的恭顺的样子,只是这一次,你在这事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举报人既然是针对冯一平,那显然所图甚大,而秦和平如果真的选择在这样的事里这样出力,那自然也有着不小的诉求。

    他的诉求不难猜,多半和升迁有关。

    “老秦,我再好好看看,”

    以他的经验来看,从他的直觉来说,他觉得这封举报信上的不少内容,一看就有些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但是,他这个职位,并不是凭经验和直觉来做事的职位。

    “好的,司长您忙,”秦和平轻轻的退了出去,关上门后,就发出了一条信息。

    就是因为这件事,又特意在十点以前起床的王总,很快收到了这个消息,“呵呵,哈哈,冯一平啊冯一平,这次我看你怎么应对,”他有些抑制不住兴奋的大叫。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世外桃源

    “王总,皮特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他也准备再次联系香橼,”老陈说。(全本小说网,https://。)

    “好,很好,”王总说道。

    目前网上的那些负面言论,可能不会对冯一平麾下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太大影响,但是,这一次,如果有联合调查组进驻他的公司呢?

    但是,王总的笑容很快收了,“你觉得,这一次,能彻底的按照计划走吗?”

    老陈有些惊讶的看了王总一眼,发现王总还在看着他,稍稍有点慌乱,“无论如何,我们这边的工作做到最好,自然最稳妥,”

    虽然慌乱,但他还是有些欣慰,这位爷,好像总算有了些记性。

    这很好!

    说实话,老陈对杨主任制定出来的这个计划,赞赏是赞赏,可是,只要想到对方是冯一平,他便觉得,你计划得再好,那可能也没什么用。

    你魔高一尺,人道高一丈。

    哎,什么魔什么道,谁魔谁道?

    高兴过后的王总,想起了才刚过去的失望,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失望,也有些没底起来。

    那家伙,不但自己有几分本事,而且运气一直都挺好,每每看似十拿九稳的事,都被他轻松翻盘,这一次,能如愿吗?

    王总摸了摸头,有些萧索的坐到沙发上,“美国人那边,话不要说得太满,”

    他挺矛盾的,一方面,他向往国外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在外国人面前,尤其好面子的人,也就是有些愤青的不太看得上那些老外。

    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清楚的认识,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希望那些美国的家伙,因为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的事情,总是没能实现,而嘲笑他,嘲笑他老爸,进而因为他老爸这样的高官而嘲笑国家他相信,凯士资本,一定早就调查清楚了自己的背景。

    本来假手老外去算计冯一平,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可能,王总还是希望这事,真能不被老外知道,既然斗,就在窝里斗,省得让人看笑话。

    上次的事,就让他很没面子,他不想跟着又给人提供素材,又被人笑话一次。

    “我会处理好的,”

    王总抬头看了他一眼,“还有事?”

    “没有,”老陈摇了摇头,他本来想劝一句,既然如此,何不索性放下?

    但眼下好像还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老实说,王总今天能有这样的态度,已经相当难得,不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

    …………

    “果然是,名不虚传,”随着商务车翻过山岗,终于亲自来到五里坳的周宁忍不住开口说道。

    “世外桃源,说的就是这样的地方吧,”已经来过一次的金诚说。

    这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富庶,环境不错,建筑现代且也有特色,整体悠闲安静的村落群,其实和南方那些富庶的乡下比,也就是因为有了规划,所以整体更协调有序一些,并没有到所谓世外桃源的地步。

    只是,红花还需绿叶配,这一路走来,见惯了那些传统还多少带着落后面貌的村落,再一见这样既现代,小环境打理得很不错,而且和周边得大环境结合得很好的村子,自然会让你眼前一亮,进而不惜溢美之词。

    此时正是冬末春初的时候,梅花还在开着,柳树上,已经能看到一些水灵灵、绿油油的新芽,加上村前村后那几片翠竹,真的让周宁他们这些一直呆在喧嚣都市的上班族,有耳目一新之感。

    今天恰好又出了太阳,阳光带来了暖意,更难得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爽净,这让周宁他们一见之下,顿时生出世外桃源的感觉,倒也真不意外。

    “要是农村都这么美,谁还耐烦朝大城市里挤,”周宁说。

    “光美不行,还得在家附近,就能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金诚补充道。

    女人嘛,总是会浪漫一些,而男人,就不得不实际一些。

    “那一片,就是他们设在村里的工厂,以本地的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后面的那些,就是再一次扩建的工地,”

    “别小看这些工厂,你看看,这些地里的萝卜、蚕豆,可都是已经签了合同的,去年秋天收的红薯、花生、芝麻等等,也都一样,”

    “这几家工厂,不但让五里坳及周边一大片农村进入了订单式农业的时代,更还提供了近500个工作岗位,”

    “而且他们订单量也在越来越大,工作岗位同样也越来越多,”

    “所以你们别看这里的人家,门前停的车里,是摩托车面包车居多,但是他们的日子和收入,比城里的大多数人要富足得多,”

    即便平时不太关心这些事,周宁又一次忍不住说道,“要是国内的农村都像这里这么富,”

    不等金诚补充,她马上自己说道,“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冯一平,”

    “其实,建这样的工厂,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销售出去,”金诚说。

    而旗下有着有佳便利店的冯一平,显然不用操心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好销售,而是要操心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销售。

    “这些,都是他爸妈在管理?”

    “刚开始办的时候是,现在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早就都有了职业经理人负责,当然,他爸爸依然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先来了几天的金诚他们,已经把这些事打听得很清楚。

    “那快去,趁现在冯总还在镇里的工业园,我们抓紧去说服他爸妈接受我们的采访,”周宁说。

    “希望能做到吧,”金诚依然不是太有信心的样子。

    周宁已经在想着,在哪里采访比较好。

    最好是在室外,刚好能把这个新农村作为背景的一个地方。

    但事情的开局就不太顺利,冯振昌此时并不在厂里,但周宁觉得刚好,“本来就像去他家里,本来就想同时采访他爸妈,”

    于是车队顺着沥青路,继续往里走,很快,他们就看到一个明显要更精致的村落,包括房子和小环境,明显比前面的还要好。

    山间那些外形别致,颜色缤纷的民居间,整齐的分布着一些明显移栽而来,格外高大的树木。

    这些树木,把房屋和车道,间隔得清清楚楚,而不少人家的门前,还有大片的草坪。

    周宁恍然觉得,自己这是一下子穿越到了国外的富人区。

    但门上的对联,窗上的福字,又明确无误的告诉她,这就是在国内。

    当然,最吸人眼球的,就是眼前这一方水面广阔,清澄透亮的大,池塘?其实,这由原来的几口池塘打通而成的大池塘,完全可以称作一个小湖。

    湖边是一个大大的广场,绕过广场的那条小河,一直蜿蜒向村落的深处,小河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看上去明显有些年岁的廊道。

    “这是以前就保留下来的?”周宁忍不住问。

    如果以前这个村子就有这样的布局,那看起来底子一定很厚实,那还说冯一平从小就一场贫困?

    “那是他们用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