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第101部分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01部分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站建筑主体已经落成,只不过外面还搭着脚手架,前后还矗立着两部塔吊,底下也用绿色的网子围着,大铁门那,不时有载重卡车进出。

    和他经常去的老车站相比,新车站更大,也更现代,正面这一边,是还不常见的玻璃幕墙。冯振昌有些恨恨的盯着二楼看了几眼,那儿,就是规划的餐饮区,用围在颈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又冒着大太阳,他蹬着三轮车绕着车站转。

    门口的那个老头,一脸警惕的盯着冯振昌看,就怕他从哪个窟窿里钻进来,偷建筑材料,看他蹬着三轮车到了另一边,还是有些不放心,恨不得跟在他后面看着。

    新车站正对面的那一块,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看样子是个高层商品房小区。其它的三面,是比较老旧的建筑群,临街的铺子也不少,不过现在看来,生意都一般,特别是在这个大太阳的上午,光顾的人都很少。

    不过,这些小店,其中的不少,明显看出来是重新装修过,而且以小卖部、小吃店、礼品店为主。

    有几家关着的门上贴着招租电话,他看了看,都不理想,一间铺面开间也就三五米,进深也差不多,至少要两间临着的加起来才合适,不过,到目前为止,看到的这些,都是这里一间,那里一间,没有连着两间的。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他买了支圆珠笔和一个本子,一间一间的仔细看过,把这些店面的基本情况和联系电话记了下来。

    开了六家店,关于选址,他也有了些经验,车站旁边的店面,最好的当然是它前门旁边,次之的是后门那,两边的就一般些。

    绕着车站转了三圈,确实没有一个如意的,地段好的有,比如现在这间,隔着条路,和车站前门在一条街上,离车站正门也就三五分钟的路,可这间店和隔壁的那个小卖部也一样,开间还不到三米,顶天了也就十几个平方,真的不太合适。

    他把三轮车停在路边,摘下头上的草帽,向隔壁那个看着他的小卖部的老爷子张了根烟,“叔,麻烦打听下,这附近有大点的店面出租的吗?”

    那老爷子一嘴的黄牙,铁定是个老烟枪,接过烟在手心墩了墩,上下打量着他,“你,租店面?”

    他和车站工地看门的那个老爷子看法差不多,冯振昌这一身的打扮,标准的捡破烂的嘛,还租店面,还要大点的?

    冯振昌不是没看出这个老爷子眼里的狐疑和看不起,他也不想计较这些,诚恳的说,“是的,我想找个大点的店面,想问下这附近有没有?”

    老爷子虽然还是有些不大相信,不过看在他态度的份上,有些戏谑的说,“要大点的店面,有啊,差不多两百个平方,够不够?”

    还真有?“够够,”冯振昌一迭连声的说,“在哪呢?”

    老爷子往外一指,“朝后走,抬头看!”

    冯振昌依言退后几步,抬头一看,二楼一排茶色玻璃,上面贴着张红纸“二楼招租”,一看那长度,有下面的近十家店面那么长,地方应该够。

    他刚才来回几趟,一门心思的只看楼下的铺面,还真没留意过楼上,这难道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只要面积大,二楼也不错啊,而且租金还能便宜些。

    “叔,那麻烦问下,从哪上去?”他有些急迫的问。

    老爷子心想,还搞得跟真的一样,不过还是指点了一下,“那边转角,绕到后面,有楼梯上去。”

    冯振昌一看,心就有些沉,到转角那还有几十米,再绕到后面才能上去,哪即便做出来的东西再美味,装修再好,也招徕不了多少生意。

    他抱着万一的念头,蹬着车走了一趟,坐实了心中的猜想,入口倒也是在正中,不过就是在后面。

    非常失望的走回来,还是把红纸上的联系电话抄了下来,强打着精神跟老爷子道了声谢,他蹬着车慢慢往回走。

    难道就只有这样放弃?一想到儿子说的前景,再想到花在那几个人身上的几千块钱,冯振昌心里非常的不甘。

    他回到学苑路的第一家店时,已经过了午饭的时候,他把三轮车骑到后院,从后门进了厨房,看到一楼还是满座,心情总算好了点。

    他想自己动手煮碗面,穿着工作服的梅秋萍往外轰他,“你出去吧,一身的汗,也没穿工作服,外面的客人看到了印象不好。”

    一旁的那个塆里招来的小媳妇就看着笑。

    梅秋萍给他盛了一碗鸡汤,让他先吃个麦饼垫垫肚子,等到客人少了些,到走廊上问他,“怎么样?”

    “地方肯定不错,周围店面有,就是没有合适的。”冯振昌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跟她说了说。

    “还真可惜,二楼怎么要绕到后面才上去呢?”

    “是啊,我也觉得很可惜,那边房子虽然旧些,可也住着不少人,就是不靠车站,在那开家店生意也不会差。”冯振昌说。

    “要不,还是会去找那个副主任?”梅秋萍试探着问。

    “再等等吧,我再转两天找找,说不定就找到合适的了呢?”

    第二天上午,他约着梅义良,叫他借蔡磊的摩托车,带他到车站周围转转。

    郎舅两个绕着车站转了几圈,隔着两条街的地方也去过,始终找不到合意的,最后,冯振昌还是带着他来到了那个招租的二楼那。

    梅义良也前后走了一圈,也觉得挺可惜的,要是入口在前面就好。

    不过,和冯振昌不一样,他这几个月干了不少拆墙这样的事,马上就想到了是不是可以在前面弄个入口出来,想了一会就有了主意,他把冯振昌拉到一边,“哥,我有个主意!”

    “真的?”冯振昌一把拉住他。

    “还是租这个二楼,连带着一楼的这个店面也租下来,然后从一楼这做个楼梯上去,不就解决了?”

    “这样能行?”冯振昌听了很高兴,不过有些不确定,“在一楼顶上开个大口子能行吗?”

    “我看了下,这楼是砖混结构,一楼顶上也就是水泥预制板,顶多把旁边的几块再重新加固一下,对整体承重不会有影响。”

    “真的?”

    “当然真的!”梅义良说,“哎,你走哪去?”

    “打电话!”冯振昌头也不回的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书友睡醒到拉萨、halelume的打赏!

 第一百三十七章 干脆买下来

    走到一半,冯振昌停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

    他早过了冲动的年龄,只是前些日子,在那些当官的面前憋屈的厉害,一想到可以不用求他们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一时高兴了些。

    不过回过神来,就觉得自有些着急,做生意不是赌气,而且,不管做什么事,太着急总不好,比如现在,房东见你那么急迫,还怎么会让你压价?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虽然在省城买了房安了家,月入也有好几万,可是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周围的人就会露出一些鄙视的神情来。

    回小区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听到那些在一堆聊八卦的老太婆在后面说,“土腥味还没去干净……!”

    之前租的那些铺面,老蔡出面帮忙租的第一间条件最好,后来的几间都是他和梅义良去谈的,一听他们俩的口音,想叫房东让点步那是千难万难。

    今天他们这样的打算,那两个房东不借机为难才怪呢!说不定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就直接把他回绝,两家自己合作,然后租个高价出去。

    梅义良站在铺子前的凉棚下,拿着一根雪糕在吃,见状问道,“怎么了?”

    冯振昌走到那个小卖部那,又一次问那个老爷子,“除了这个二楼,附近就再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吗?”

    那个老爷子见他今天又带着人过来,看样子还真是要租铺面,心说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我在这一块住了几十年,这附近啊,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大铺面。”

    “哦,那没办法,只能去其它地方找找,谢谢啊!”

    梅义良有些不解的发动摩托车,“怎么了姐夫,不租了吗?”

    “先送我回去,晚上到家里再说说。”

    晚上,一进门,梅义良就问冯振昌,“姐夫,你究竟怎么想的,不租了?”

    “不要急,来,先喝杯茶。”冯振昌递给他一杯茶。

    梅义良两口喝完,“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

    “我是这样想的,要想在楼顶上打个洞,一定要和那两个房东在一起商量吧?”

    “那当然,你不跟他说,就在房顶上掏个大窟窿出来,谁干啊!”

    “所以啊,我就担心,那两个人听到我们的想法后,肯定又是麻烦事一大堆,他们搞不好就会自己干,再好的结果,也会借机上调租金。”

    梅义良听了也皱起眉头,冯振昌的担心也有理,以省里人的精明,听了他们的打算,即使还租,上调租金那是一定的。

    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那你打算怎么办?”

    “所以,我想干脆想办法买下来得了,虽然投入大一点,但省事多了,而且也划算。”

    买了两处房产以后,他对房屋价格也关心起来,果然如儿子说的一样,每年都在涨,去年全市平均不到九百,今年已经接近一千,涨了百分之十几,如果能买下来,房子在增值,同时店面也在赚钱,多好。

    他都打算好了,到时一楼除了作为通道,照样可以摆上几个柜台,把老家的那些山珍拿来卖,至少,那里摆一个买糖炒板栗的摊子足够吧,而且车站旁边卖这个,生意应该不错。

    对于起家的糖炒板栗,冯振昌还一直念念不忘。

    而且,自己的房产,只要不改变结构,装修的时候,全凭自己心意,麻烦事也少。

    至于他为什么有信心买下来,因为那两家分开看,条件都一般,不然也不会到现在都空着。

    “车站旁边那一块的租金,肯定比现在租的这些铺子价格高,算下来,估计不到十年的租金就能收回成本,怎么算都是个划算的买卖。”

    “可是就算他们愿意卖,这样算下来,至少又要小四十万,哪来这么多钱?”

    “到车站投入使用,还有近小半年的时间,我们这边到时应该能有个二十多万,再把江边那栋楼拿去贷款,加起来也差不多。”梅秋萍说,“对了,你们的房子,定下来买在哪了吗?”

    “我这几个月也和蔡虹看了几处,还没挑到合适的,也不急,还有差不多一年的工夫呢。”

    “这个还是早买好,”冯振昌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早买早实惠!”

    “还有,买之前先跟我们说,你钱不够,就从我们这拿。”梅秋萍说。

    虽然盈利能力不能和冯振昌他们比,其实梅装修公司这边进展也很顺利,当然,至少是在现在看起来,势头很好。

    三支装修队一直连轴转,连歇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装修的过程中,虽然免不了和业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是到验收的时候,业主都很满意。

    按冯一平再三强调的,梅义良一天三遍的跟装修队的说,首先要让业主满意,其次,要让在业主满意的基础上,觉得物超所值。

    只有这样,嘉盛这个品牌才会慢慢有些口碑,最终才能竖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