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927部分

隋末阴雄-第927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法尚双眼一亮,急道:“你看出什么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以攻为守

    王世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正色道:“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强者要示弱诱敌,弱者则需要虚张声势,这些都是起码的道理,如果乙支文德真的想打,那么不管我们是不是在树林里有埋伏,都会不惜代价地强攻,因为我军就算设了伏,也是由攻转守时的临时布置,远远比不上现在这样依托坚固大营,背靠大海的防守。”

    “乙支文德百战宿将,今天能设下这样的完美圈套,击杀我军五万将士,足见其兵法才能,我在林中的故布疑阵,又让单将军孤身在林外挑战,这些乙支文德未必看不出来,但他仍然选择了后退,这是为什么?”

    来弘抢着说道:“是乙支文德不知我军虚实,怕伤亡惨重,今天他已经取得了大胜,若是反胜为败,就太难看了。所以干脆收兵,回去庆功摆宴。”

    来整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同意大哥的看法,为将者如果有一举全歼敌军的机会,是绝对不会半途而废的,依我看来,乙支文德是不知道我军的虚实,尤其是不知道王将军这回带来的援军究竟有多少,不想就此与我军决战,所以才选择了退让。”

    王世充笑道:“六将军说得一点不错,乙支文德本想趁胜追击,但看到我军在树林中有了埋伏,不管人数有多少,都说明我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再也不可能象在平壤城里打伏击那样,利用主场优势占便宜了。所以他选择了不打,一方面是不知我军虚实,怕打了损失太大,另一方面他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对付我军的辽东主力身上,我军兵败平壤,已经失去了主动攻克平壤的可能,他只需要留下几万人,监视我军即可,而主力则准备应付接下来的大战。”

    来渊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王将军。你是说至尊的大军,也要到这里了吗?”

    王世充沉声道:“这回至尊大举兴兵,倾国而来,就是要一战灭掉高句丽。他绝不仅仅满足于攻取辽东,我在来之前的时候,已经亲眼看到我军强渡辽河,大败高句丽辽东部队,现在只怕高句丽的辽东各城。都已经处在我军的围攻之下了,一旦至尊平定了辽东,就会马不停蹄地派大军前来,与我军联手,一举攻下平壤城!”

    周法尚笑道:“王将军,那么依你看,多久才会有大军前来呢?”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如果从兵家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攻下辽东城,取得敌军的大量补给之后,再派大军前来。其他的一些小城可以围而不攻,但辽东城是必须要拿下的,不然大军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而且后勤补给会接济不上。”

    周法尚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王世充继续说道:“但是前日里来元帅曾经加急塘报,向至尊汇报了我军斩杀高建,大败高句丽军,兵临平壤城下的消息,所以此事就有了变数。如果至尊和宇文将军,于将军这些大将觉得机不可失,补给可以由我军提供的话,也许就会让大军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行动了。周将军。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派人出海,从大同江口去辽东,直接告诉至尊来元帅兵败的事情,切勿让大军冒险孤军深入。”

    周法尚的眉头一皱:“王将军,你真的觉得,辽东的大军会因为我们打到平城下。而派主力提前来接应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个可能性很大,至尊甚至有可能亲自带大军深入,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里的战况向至尊报告,万一误导了至尊,陷他于危险之中,那就是我们臣子的重大过失了。”

    周法尚站起了身,环视帐内,沉声道:“传我将令,加急派三拨使者,把今天的战况报与至尊。”

    两个传令兵接令而退,周法尚转头看了一眼王世充,说道:“王将军,那按你的意思,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今天乙支文德之所以这样大言恫吓,不是因为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要用这样的威势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那就是他要用主力来对付从辽东打过来的我军主力,而我们这支登陆部队,他认为不会对平壤城构成威胁,能吓得我们连夜登船撤退自然最好,若不能成功,至少也要让我军不能主动出击,给他们的主力造成麻烦。”

    “所以我军的应对就是稳守大营,但时不时地要出击,甚至要摆出大张旗鼓,主力出动的架式,让乙支文德意识到凭着几万偏师,根本无法监视我们,等我们逼得他动用主力部队来对付我们的时候,就是为辽东的主力争取了最有力的时机了,一旦辽东主力突破萨水以北,鸭绿水以南的几百里山区,长驱直入平壤城下,那高句丽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周法尚笑道:“按王将军的看法,高句丽军的主力会集中在北方的山区,层层阻击,而不是放到平壤城附近的平原地区,再行决战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是,平原地区有利于我军的铁甲战骑的冲杀,乙支文德绝对不敢冒这个险,真正地和我军在平原上决战,利用北部的山区险要地形,层层阻击,拖到我军后勤补给不济时,再放手决战,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周将军,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摆出攻击平壤的架式,让乙支文德不能调集大军到北方设防,他想要以逸待劳地迎击从辽河到鸭绿水以南,走了几千里路的我军主力,我们就不能让他安逸起来!”

    周法尚点了点头:“王将军所言极是,那么从现在开始,大营中的兵马分为两部分,我的五万部下紧守大营,你带来的两万部队,由你全权指挥,如何出击,如何大张声势,如何袭击高句丽军的营寨,全部由你决定,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提供一万骑兵支援你的行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顿兵坚城下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今天分析了这么多,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回自己终于可以独立指挥一军,不用看人脸色,受人节制了,他长出一口气,说道:“末将得令!”

    回到了自己的帐中,王世充从刚才的兴奋中渐渐地恢复了过来,接下来要如何选择,何时出击,那是接踵而来的问题,要在几十万高句丽大军中游刃有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魏征掀帐而入,王世充站起身,正欲开口,魏征却是行了个礼:“恭喜主公独立掌军,不用听命于人了。”

    王世充摆了摆手:“这次是受命于危难,并没有你想象中的轻松。对了,高句丽人现在有什么动向?”

    魏征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他们派了两万人前出,在搜索那片树林,我刚刚来之前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越过了树林,在林前的空地上扎营了,与我军保持了五十里的距离,看起来并不想一口吃掉我们,而是想以少量的兵力扼守住我军通向平壤的要道,一方面监控我军,另一方面阻止我军突袭平壤城。”

    王世充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乙支文德不想冒着巨大的损失来强攻我军,影响他接下来和隋军主力的决战,所以用了这种办法监控,我们不能让他们过得太舒服,传令,各营养精蓄锐,做好出击的准备,过几天我要夜袭敌营。”

    魏征的眉头微微一皱:“主公,我军只有两万人,是不是太少了点,靠这点兵马想要打到平壤城下,有被敌军聚而歼之的危险啊。”

    王世充摆了摆手:“我没说要打到平壤,做好探查工作,若是敌军在树林一带没有伏兵的话,那我军攻破高句丽的营寨后,做做样子就撤回,总之就一句话。让乙支文德以少量兵力监视我军的企图不能实现,不能让他抽出大军主力去迎击了辽东大军。”

    说到这里,王世充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的动作不能太慢,大概再过四五天。大胜高建的塘报就会递到杨广的手上了,到时候我敢肯定,无论辽东城是否攻陷,宇文述和于仲文一定会率大军来抢功的,这次征伐高句丽是否成功。就看这一锤子买卖啦。”

    说到这里,王世充喃喃地自语道:“希望他们能争点气,早点攻下辽东城。”

    六月,辽东城。

    六十多万隋军,已经连营数百里,把这辽东城围得水泄不通,几千架投石机和冲车,把这座方圆二十多里,堪称整个高句丽第一坚城的要塞,打得是千疮百孔。高达三丈的城墙上,裂缝比比皆是,城西和城南的城墙之上,已经给打开了各有三丈多宽的大豁口,若不是里面又被紧急修砌了三道栅栏,只怕早已经被攻破了。

    而环着城墙的那道周长十余里,宽达五丈的护城河,也早已经被沙包填齐,城墙下数万隋军和高句丽军的尸体,已经堆得足有三五尺高。被焚毁,打坏的攻冲车,云梯一层叠一层地堆在尸体上,整个战场都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城西的一处高地之上。在一夜之间已经架起了一座周长两里,高两丈的木制城堡,每个辽东城头的高句丽人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城堡上的金色大顶,这里正是杨广临时的行营所在,自从一天前杨广的大营来到此处后,一夜之间。这座木城平空出现,而那高高飘扬着的御旗,更是给一个多月来日夜苦战,久攻不下,士气有些低落的隋军将士打了一针强心剂,万岁之声不绝于耳,那滔天的声浪几乎可以把辽东城的城墙给生生震倒。

    可是杨广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初到辽河的时候,几十万将士们这种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让他很是受用,以前巡游突厥和吐谷浑,甚至坐大龙船下江都,上涿郡时,虽然也是有这种前簇后拥的帝王范儿,但只有在战场上,这样的将士欢呼才更让他在帝王之外,更有一种元帅的感觉,只有这种感觉,才让他相信自己在牢牢地掌控着军队,让他有过从来没有的安全感,连晚上睡觉也踏实了许多。

    但今天的杨广却没有心情去享受这种山呼万岁的声音,自从强渡辽河以来,辽东战事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多亏了那些王世充放归各城的俘虏,还有每军中设置的受降使者,大多数高句丽中小城池,几乎是不战而下。

    虽然这让那些指望着铁血攻城,破城后大开杀戒,抢钱抢粮抢人头的悍勇之徒们有些失望,但是无血开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征战辽东的进程大大加快,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分道攻掠各地的军队就纷纷完成了任务。

    各路隋军除了留下少量军队守城外 ,主力纷纷在得到了补给之后开拔至辽东城下,在击败了渊太祚的几次出城反击之后,高句丽军被迫缩进城内死守,惨烈的攻防战就此展开。

    但是渊太祚却是没有任何退路,其他各城的守将也许还可以通过投降来保持一个名义上的独立,但渊太祚作为辽东之主,却唯有死战到底,各地不肯投降的高句丽辽东军也都云集城内,这让他手中的实力不下八万人。

    为了守城,渊太祚把全城的百姓也都组织起来,壮丁上城助守,女人和老弱则每天负责做饭,城中粮食定量分配,足以支持两年之用。

    此外渊太祚还特地组织了两万多工匠,每天不分昼夜地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