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835部分

隋末阴雄-第835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夹河两侧,看不到头的军队和民夫赶着牲畜,拉着各种战车与大车,不停地行进着,向着那个看不见的北方重镇,也是这次军队大集结的最终目的地……涿郡行进。

    已是冬季,今年是个暖冬,河上并没有结起很厚的浮冰,也许是因为来往的船只太多,让水流不停,导致无从结冰,在这么多来来往往的军船,军械船和粮船中,一百艘有九十九艘都是向着北方涿郡而去的,所以,在现在的航道上,这只本来很不起眼的中等官船,却又显得是那么地不走寻常路了。

    王世充换了一身三品的紫色官袍,正合他即将上任的江都郡丞的身份,独立船头。负手于后,冬天的风如刀子一般,吹在他已经开始长出一些皱纹的脸上,隐隐地疼。他却不以为意,看着另一边河道上那一条条被满载的重量压得过了吃水线的泵船,若有所思。

    魏征手里拿着一件狐皮大衣,站在王世充身后,说道:“主公。天气寒冷,你当心身体,还是先把这大衣披上吧。”

    王世充的思路被魏征的话带回了现实之中,他转过头,微微一笑,接过了那件大衣,一边套在身上,一边说道:“多谢玄成提醒。江都那里可有消息回报?”

    魏征点了点头:“我正是为这事来的,刚刚接到飞鸽传书,陈棱的六万军队已经到达江都。在城外三十里外的大营里驻扎,和原来计划的一样,陈棱只推说要等江南的第二批援军和粮草到位之后,再拔营北上。”

    王世充“唔”了一声:“这死胖子的动作倒是挺快,看来他还真是想在这次征战中再建功勋呢。上次打个流球让他升到了虎贲郎将,只怕他这回还想要捞个十六卫的大将军,甚至上大将军当当呢。”

    魏征笑道:“这只怕是现在天下每个武将的梦想,不管怎么说,杨广给所有想要沙场建功,赏爵封候的人提供了这么一个好机会。看看这些前往北方的江南士兵和民夫,倒也是个个兴高采烈,士气高昂,那一路不绝的嘹亮军歌。让我也有些意外,连江南民风柔弱之地的军士,都有如此的战意,更不用说关陇的那些闻战则喜的世家子弟了。”

    王世充冷笑道:“那只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此战面对的对手有多强大,前景有多可怕罢了,还以为这回能跟大隋前面二三十年的战争一样。只要至尊一下令,胜利即可唾手而得,剩下的就是得功领赏,封妻荫子呢。”

    魏征点了点头:“乙支文德那里已经来了消息,希望我们能尽量延缓隋军集结的时间,他们那里也已经在全面总动员了,而且秘密和百济,新罗达成了协议,到时候百济和新罗的军队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正出动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杨广已经派了崔君肃前往百济和新罗出使了,实际上也是想监督这二国的出兵情况,虽然百济和新罗和高句丽有秘密的协议,但这种协议是靠不住的,如果高句丽真的被隋军大败,那这两国一定会趁火打劫,甚至真的参与灭国之战的,要维系这种平衡的局面,唯一的依靠只有实力。”

    魏征微微一笑:“主公所言极是,不过百济和新罗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知道高句丽一灭,自己就要面对大隋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所以高句丽至少在前期是可以把主力放到辽东一带和隋军作战,不用太担心南线的情况,何况这三国的交界之处是山地,险峻难行,即使是百济和新罗军真的想出兵,也没这么容易攻到平壤城。”

    王世充点了点头:“高句丽现在动员了多少兵力了?粮草,军械的储备可够?各仆从部落能出动多少助战?”

    魏征正色道:“乙支文德说了,现在他们还在抢种春天的麦苗,夏天的时候要再抢收一把,所以还不能现在就调集几十万大军,表面上还是那二十万常备军,但是五十万大军的战具,军械,已经完全准备好了,高句丽的三年存粮都已经运送给了契丹,奚,同罗和勿吉这些仆从部落,作为他们出兵的报酬,还许诺战胜之后,会给他们重礼酬谢,所以这些蛮族都是兴高采烈,也已经开始作战争准备了,只等秋后马肥之时,就出兵助战。”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这些蛮族的动向,杨广知道吗?”

    魏征微微一笑:“杨广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的,他连高句丽有多少兵都不清楚,别说这些仆从部落了,即使萧禹按主公上次所说的话提醒过他,他也以为是萧禹是一介书生,纸上谈兵,根本没放在心上。觉得这次还是会象上次打吐谷浑和西域一样,轻松取胜。”

    王世充摇了摇头:“不知已也不知彼,焉能不败?为了一个独夫的愚蠢和狂妄,也不知道这些军士和民夫,有几人才能回到家乡,唉!”他看着两岸的士兵,眼神中闪出一丝悲伤与落寞。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四十六章 涿郡聚兵

    魏征默然不语,王世充有感所发,他也心有戚戚,半晌,他才开口道:“主公,听说这回前军的主帅已经选定了,仍然是由宇文述负责,于仲文副之,率领先头部队三十余万人,已经整装待发了,现在涿郡一带,大军云集,北方各州郡的精锐府兵,以及被募集的民间勇士,足有八十万之众,只等后续的十余万江南部队到位之后,就要全军出征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个时机选择得倒是不错,也难为杨广了,在这寒冬腊月还离开舒服的东都洛阳,跑到涿郡幽州这样的苦寒之地挨冻受罪,我听说这次随驾的四千多名各部官员,一路之上可是受够了罪,杨广有暖和舒适的大营御帐,这些人却只能跟普通士卒一样住最简陋的帷幕,他们都是些养尊处忧的官家子弟,哪受过这种罪,没到涿郡,听说这些低级官员都给冻死千余人了。”

    魏征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这次是御驾亲征,名义上杨广也是跟大家同甘共苦,所以这个表现的机会,谁也不愿意放过的,那些人多数也是自愿从军,即使是死了,也是自己的选择,只有一个人,这次跟杨广唱了反调。”

    王世充有些意外,轻轻地“哦”了一声:“还会有这样的人?不想活了么?”

    魏征笑道:“是那个前任太史令,后来受儿子牵连,被贬为合水县令的庚质。”

    王世充长出了一口气,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就成了一道白雾:“原来是这位老夫子啊,怎么,他儿子以前是齐王的僚属,杨柬倒霉后,不仅他儿子跟着丢官流放,他自己也给免了太史令,出为合水县令,难道这回还不吸取教训,想要唱反调来吸引杨广的注意力?”

    魏征摇了摇头:“其实也不完全是反调。杨广的御营经过合水的时候,还特地把庚质叫过来奏对,看来杨广也没完全忘掉这位史学大师,或者说对当年让他受儿子的牵连而免官有些歉意。这回就向他展示了隋军强大的军容,然后问他出征的前景如何,能不能一战而克。也许是上次萧禹按我们的意思说的那些话,也让杨广有些心虚了吧。”

    “这庚质当时就回道,可以一举而克。但陛下不宜亲征。杨广当时听得有些不高兴,就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庚质就说,陛下车驾在此,行进的速度不可能太快,这会让高句丽有所防范,若是战事迁延不绝,就会生出变数,万一出师不利,则有损陛下的威名。”

    “不如陛下就坐镇涿郡。给前方诸将传下方略,要他们自行出击,倍道兼行,直攻辽东城(汉时乐浪郡的治所,即三国时辽东公孙氏的都城襄平),则一定可以旗开得胜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话说得不错,现在是一月,辽河还在结冰,如果此时加快出击的速度,可以趁着辽河结冰过河。赶在高句丽没有完全动员之前兵临辽东城下,那么这次的征高句丽之战,即使不能拿下平壤城,一举灭国。至少也可以收复辽东,达到一半的目的。只不过,这样的谏言,杨广是不可能听的。”

    魏征笑道:“正是如此,杨广当时就不高兴了,说你庚质既然怕死。就留这里好了。于是他就带着御营继续前行。”

    王世充微微一笑:“这才是我们所熟悉的杨广,不过庚质的话对他也应该有所触动,这回他应该不会等江南的士兵再去集结了,只靠着云集在涿郡的上百万北方士兵,就可以出动了。等到四五月份,辽东一带下起雨,道路泥泞,再想进军,难度就会加倍,这一点,即使是宇文述和于仲文,也会向他进言的。”

    魏征正色道:“是的,刚才接到了杨广的旨意,让主公在办理完江都之事后,迅速到辽东去和他会合。看来他也是心里没底,需要主公帮他出谋划策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那我宁可在这里多呆上几天,也免得在他的身边,出谋也不是,不出谋也不是,宇文述给逼到了前军主将的位置,这回不出力也不行了,我的底线就是呆在杨广身边,绝对不能参与前军的战事。”

    魏征轻轻地“哦”了一声:“主公真的以为乙支文德这回能打败宇文述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此人阴狠深沉,诡计多端,能力在宇文述之上,而且高句丽国王对他的信任,显然超过了杨广对宇文述于仲文诸将的,以高句丽的君臣一心,上下团结,我看不出有什么战败的理由,正常情况下,战线应该维持在辽东城一线,除非。。。。”

    魏征的双眼一亮,追问道:“除非什么?”

    王世充叹了口气:“除非乙支文德想玩个大的,狠的,尽歼隋军主力,也许会采取诱敌深入,放任宇文述大军渡过鸭绿水,进入平壤腹地的战法,要是那样,可就不妙了。”

    魏征倒吸一口冷气:“前军足有三四十万人啊,高句丽有这么强的实力能一举歼之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一切皆有可能!离国万里,远征敌国,最大的问题不是当面的敌人,而是陌生的环境和不济的粮草,若是断了粮,再强的军队也无法作战的,高句丽已经坚壁清野,想靠掠夺的方式获得补给,不太现实,万一宇文述轻敌冒进,那可就麻烦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上天,长出一口气:“我也只能求老天保佑我的老朋友麦铁杖和窦建德了。还有沈光这小子,这回可千万别死啦!”

    大兴,郊外,灞上,已近正月,可是寒冷的天气可没有阻止关陇子弟们从军远征的热情,关陇一带的府兵已经在两个月前就在各自州府的鹰扬郎将与鹰击郎将(对应以前的各州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的率领下,取道漠南,向着涿郡进发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四十七章 出征的世家子

    至于许多并不在府兵名册上的世家子弟们,也纷纷在这几天内与亲朋好友们告别,穿着华丽的祖传盔甲,骑着披甲战马,在几十上百名的家丁部曲们的陪同下,一家家,一户户地向着蒲州渡口的方向奔去,而这大兴城东的十里长亭,就是众多出征的世家子弟们与亲朋好友们告别的地方了。

    几个衣着华丽,没有穿甲胄,而是穿着绸缎劲装,脸上擦着白色的脂粉,看起来非常文弱的贵公子,正在和一帮漂亮的姑娘们抱着痛哭,而他们的身后,几十个剽悍勇壮的家丁护卫正骑在马上,无奈地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