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34部分

隋末阴雄-第34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王颁和王世充从关中带来的六百多人几乎伤亡殆尽,而江南这里来接应的人中,刘长山战死,马老三成了光杆司令,剩下的一帮福全叔为首的老兵们实在难堪大用,于是王颁干脆下令这支部队就地解散,自己则和王頍去了王世积那里。

    关中战士所剩的三十多人都跟了王世充,马老三则被重重地赏赐了一笔钱后,韩擒虎打发他去了姑孰助守。

    王世充被韩擒虎临时提拔为中兵参军,一直不离左右,每天都与其商议军政之事,十余天的接触下来,一代名将韩擒虎也深深地惊讶于王世充的军事才能,常与其深夜论兵,直到天明。

    现在这会儿,王世充就站在韩擒虎的身边,从新亭垒上远眺着陈军的阵营。

    韩擒虎看了王世充一眼,手中的马鞭一指对方连绵的营地,问道:“世充,依你看这南陈军的阵势,可有何破绽?”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说道:“樊猛所部,前军尽是精兵,跃跃欲试,每天都在营中操练,士气旺盛,似乎很有出城一战的欲望。而那任忠所部,看起来大半都是新兵,甲仗不整,营地的防守虽然严密,深沟高垒,但看起来没什么主动进攻的意思,似乎是想一直防守下去。”

    韩擒虎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最近南陈人降者不断,就是我们移营过来的这两天,从对面军营里叛逃过来的就有数千人,绝大多数是出自任忠的军营。

    樊猛所部是原来防守京城的精锐卫戍部队,多数是老兵和精兵,战斗力很强,前一阵王世积所部与之几次交锋,并没有占得什么便宜。

    至于那任忠所部,听说大半都是新近在健康招募的地痞无赖,任忠本人的三万大军被调到了城北,而给他的这支部队则是新兵,这两天逃来我们营中的居然还有一千多个和尚,南陈连和尚都不放过,看来真的是无人可用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十章 新亭论兵

    韩擒虎的话引得周围的一众将校哈哈大笑起来,而王世充却是眉头深锁,一言不发。

    韩擒虎注意到了王世充的表情,问道:“世充,你又有什么想法了?”

    王世充咬了咬嘴唇,说道:“只怕陈军的主力都调到城北,要与贺若将军决战了。”

    韩擒虎周围的将校们全都变了脸色,相顾无言,而韩擒虎则神情自若,轻轻地“哦”了一声,仿佛这个答案在他的意料之中。

    韩世谔忍不住问道:“小王参军,何出此言?敌军的精兵锐卒都在这里,他们怎么可能这时候会和贺若将军决战?”

    为了和王頍表示区别,军中上下都开始称王世充为小王参军,即使在王颁兄弟二人主动去了王世积军中,韩擒虎身边只剩下王世充一人后,这个叫法还是没有改变。

    王世充指着远处的陈军大营说道:“大家请看,这些离我们近的营寨里的陈军,看起来是天天操练,跃跃欲试,但他们的人数并不是太多,也就是三四千人,只是因为和我军离得近,声势弄得不小,所以看起来军容很盛罢了。

    其实对面陈军现在的这二十余里连营,主要是那些新征召的无赖与和尚,樊猛的前军还是原来的那些精锐战士,而中军和后军的营地里恐怕已经换成了新征召的兵士,由于被前军的营地隔着,这些人想逃亡也过不来。

    如果樊猛真的想与我们决战,那早就应该开营挑战了,而不会让士兵们天天在这里操练,作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韩擒虎微微一笑,问道:“那为什么从任忠的军营里有这么多人逃亡,而且没有一个人提到你所说的事情呢?”

    王世充眉头微微一蹙,说道:“依属下的愚见,只怕任忠是故意放纵这些新兵逃亡的,他虽然没有子侄被我方俘虏,但恐怕早已经无心为陈朝效力了。

    这次我们过江的时候曾经抓过一个俘虏,说那施文庆曾经夺过任忠的部曲给自己和其他几个文官当家奴,弄得任忠现在连自己的亲兵卫队都没有了。

    那天夜里我们偷渡时,守新亭垒的刘仪同,此人也是施文庆的亲信,直接向施文庆报信,而不是通知距离更近的任忠,而施文庆也是从建康城里调兵,而不是下令让驻防城南的任忠出击,所以那个俘虏的话应该是可信的。

    任忠那天晚上受了这样的排挤,想必也是心灰意冷,在这个时候还被解除了兵权,所部三万精锐调到他处,给他的部下全是这种临时征召,毫无战斗力可言的亲兵。

    象他这样的老将,应该也会为自己的后路打算了,樊猛那里没有什么人逃亡,而他这里每天能跑几百个,我不信任忠的治军能力这么差,肯定是有意为之。”

    韩擒虎满意地摸了摸自己颌下的虬髯,笑道:“世充,你说得大部分都对,就是对任忠的想法现在还有一点点偏差。他虽然对南陈朝廷已经失望,更是恨施文庆入骨,但还不至于现在就反水,彻底不出力。

    你毕竟没有当过主将,不知道大将的心态,作为军人,作为大将,荣誉是第一位的。这和那些可以朝秦暮楚的文官不一样,一个主动变节的降将,无论在哪里也不可能受到重用,所以任忠现在的想法,应该是观望。

    他手下的这些新兵不堪大用,所以他也就带这些兵在这里作作样子,也不去制止他们的逃亡,但任忠的营寨却是深沟高垒,想要攻打,却也不易,要是他真的有意投向我军,不会这样。而且他和樊猛的大营靠得如此近,一旦有一方受到攻击,就会迅速去支援。

    任忠现在一定是想维持和我军的战线,观望北线的陈军和贺若总管决战的结果,如果我们真的强攻樊猛和任忠的大营,那他肯定会拼死抵抗。

    以现在的情况,樊猛所部前军都是精锐,虽然人数只有数千,但据栅而守,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攻破,万一攻击不成,让任忠手下的新兵士气旺盛,就难办了。”

    韩世谔听得连连点头,说道:“父帅,那我军可否绕过樊猛所部,从东边强攻任忠的营寨?”

    韩擒虎板起脸,马鞭一指远处的任忠大营,说道:“世谔,平日里就要你多读兵书,为帅不是为将,不能只靠着个人的武勇冲杀,你看看任忠的营寨,把高地和大路都占了,又是深沟高垒,即使用新兵防守,也很难攻克。

    再向东是一片空旷而泥泞的洼地,大军无法通行,即使我军的骑兵机动到那里,敌军只要在营地里用万均神弩和抛石机之类的远程武器打击,也足以击退我军的攻击。任忠毕竟是宿将,他的营寨才是真正的暗藏杀机,如果实在要强攻,我宁可去进攻防守不那么严密,又是驻扎在平地上的樊猛大营。”

    站在韩擒虎身边,看起来四十多岁,个子中等,尖嘴猴腮,一脸阴骛,颌下一把长须援军总管宇文述说道:“韩总管,那按您的分析,我军现在该如何是好?就这样拖延下去吗?”

    韩擒虎笑了笑:“那倒不至于,现在敌军的主力应该已经云集城东北了,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今天应该就会摆下阵势,与贺若将军决战,前两天我们都接到了晋王殿下的帅令,要我和贺若将军齐头并进,稳扎稳打,让陈军顾此失彼。

    只要贺若将军能坚持营垒,固守不战,诱陈军强攻,挫其锐气,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两军再同时攻击,一定能彻底击溃两个方向的陈军大营,建康也就唾手可得了。”

    王世充目光闪烁,他的眼前浮现出了贺若弼那张威严的脸,不禁摇了摇头。

    韩擒虎注意到了王世充的这个动作,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世充,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王世充咬了咬牙,开口道:“韩将军,只怕贺若将军不会如您所说的那样坚守不战,而是会摆开阵势,和陈军主力正面决战的。”

    韩擒虎脸上的肌肉跳了跳,沉声道:“王参军,军中不可妄言,你也知道晋王殿下已经下了军令了,不允许我们两军擅自决战,贺若将军为将多年了,会违背这种军令吗?

    再说了,陈军的精兵锐卒都在他的当面,以他现在的实力,正面决战也未必能胜,即使从军事上的角度考虑,他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选择和陈军打正面。”

    王世充摇了摇头:“韩将军,恐怕你还是低估了贺若将军建功立业的决心啦。”

    王世充看着远处的陈军营寨,缓缓说道:“末将也曾见过贺若总管几次,这次灭陈之战是他多年的策划,现在恐怕在他的心里,击败陈朝大军,第一个攻进建康,擒获陈叔宝这样的大功,比任何军令都要管用。

    如果是听了晋王的军令,磨垮陈军,那么最后论功行赏,首功也是晋王而不是贺若将军,但要是贺若将军主动出战,破军灭国,那他就是南征的第一英雄,到时候至尊也不会跟他计较这个违令之罪的。”

    韩擒虎看了一眼远处的建康城,沉吟不语,他突然对着身后的传令兵说道:“速速打探城北蒋山,幕府山一线,有了消息马上回报。”

    那名传令兵刚应了一声是,转身奔出时,随着扑面而来的北风,传来了一阵震人心魄的鼓号之声,众将闻之,人人色变,那是大军决战前鼓舞士气的鼓声,从距离来听,离这里足有三十多里,似乎就是从贺若弼所部的蒋山一带传来。

    韩擒虎用拳头狠狠地砸了一下新亭垒的城垛,骂道:“贺若弼,你竟然真的置大局不顾,违令出战,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骂完之后,韩擒虎回头对众将校说道:“传我将令,紧急升帐,贺若将军面临恶战,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众将都转身下城的时候,韩擒虎突然叫住了王世充,低声说道:“现在我有一桩秘密的任务要交给你办。”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十一章 违令决战

    新书期,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收藏,点击,推荐,您的支持是天道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

    两个多时辰后,隋军吴州总管贺若弼,正带着十几名随行的将校,勒马于蒋山的高坡之上,这里的山势并不太高,只有四百米左右,但在遍是低矮丘陵的建康一带,已经算是制高点了。

    随着建康城的东北角延熹门和城东的东华门大开,一队队精甲曜日的陈军步骑兵高唱着战歌,举着矛槊,拿着大刀战斧,挎弓背箭,列阵而出,半个时辰左右,就已经在蒋山对面的白土冈一带黑压压地列出了十四五个大方阵,足有五六万人,而后续的部队仍然源源不断,继续从两个城门而出。

    贺若弼脸色阴沉,看着陈军的步骑鱼贯而出,而面对如此士气高昂的敌军,在他身边的一众将校个个神情严肃,面色凝重。

    行军总管员明,是一员四十多岁,孔武有力的壮汉,上前低声说道:“贺若将军,敌军势大,气势正盛,看起来我军最好不要力敌。现在后军的五万大军还在大营中没有出发,我军前军只有一万多人,我看不如暂避敌锋,回大营防守,等敌军气势减弱,再与韩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