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334部分

隋末阴雄-第334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点了点头,正色道:“你应该已经知道了晋王想和我杨家结亲,却被小侄所拒绝的事了吧。”

    李密微微一笑:“此事在大兴城的高官贵戚圈子中已经传开,小侄有一事不明,既然越国公已经决心投向了晋王,为何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两家的联系呢?再说了那南阳郡主,听说也是知书答礼,国色天香的美人,正好配大哥这样的少年英雄啊。”

    杨素叹了口气:“玄感心中一直只有红拂,老夫劝他亦是无用。再加上晋王的为人老夫是有些看法的,也不想和他完全绑在一起。”

    李密的眉毛动了动:“越国公的目标,只是高仆射一人,并不是想过多地参与到夺位之争,是这个原因吧。”

    杨素的脸色稍稍一变,还是点了点头:“蒲山公果然心思缜密,连这都看得出来,不错,老夫只是想斗倒高仆射,一出多年被他压制的怨气而已,所以只是和晋王殿下结成暂时的同盟,即使高仆射倒了,太子也未必会被更换,所以老夫还要留有余地和退路。”

    李密轻轻地叹了口气。似乎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开口道:“越国公可是要小侄出面,象晋王那里解释什么吗?小侄即使有这心。只怕也无法和晋王殿下说上话吧。”

    杨素摇了摇头:“不,老夫需要你和玄感去做一件事情,如果顺利的话,既可以让晋王不再提这婚事,又可以断高仆射的一臂。明天玄感会去你府上。到时候你正好可以和他商量这件事。”

    李密“哦”了一声,潇洒地行了个礼:“还请越国公指教。”

    第二天一早,杨玄感就去了蒲山郡公府。这一次李密没让他久等,守门的下人直接请他进了府中。

    这还是杨玄感第一次进李密的府中,以往这兄弟二人相会,基本上只是在大兴城外,或者是李密到越国公府上。

    一路之上,只见李府虽不如越国公府那样奢华气派,却也古色古香,假山花园。长廊舞榭,近水楼台配合得相得益彰,倒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风韵。

    走了一会,便来到了会客厅,只见李密穿着四年前与自己结拜时的那款衣服,立于厅口,一见自己便是一个长揖:“小弟拜见大哥。”

    杨玄感箭步上前,一下子扶起了李密,嘴里嚷道:“兄弟,可想死哥哥了。”

    几年过去了。李密已经从当年瘦小的少年,长成了一个七尺男儿,虽然仍略显单薄,但毕竟已是成人了。只是与杨玄感一比,显得矮了大半个头,体型也整个小了一号,五官依旧端正清秀,下颌上开始蓄起胡须,只是肤色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点黑。说起来话来显得牙齿是那样地白。

    杨玄感高兴地拍着李密的肩头,余光扫处,却发现柴孝和一副书僮的打扮,恭立于厅内的主座边上。

    杨玄感想到当年就是在王世充的射箭场里,因为这柴孝和的关系与高表仁起了冲突,这几年都给禁足在家,好不容易才借着这次打仗立功给放了出来,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

    杨玄感和李密二人客套了几句后,分宾主落座,柴孝和依旧低头侍立一旁,跟杨玄感打了个招呼后便不再说话。

    杨玄感坐下后,打了个哈哈:“密弟这几年连家也不回一趟,为兄几次想去那什么缑山去看你,都给家父管着不让出远门。”

    李密也笑了笑:“劳兄长挂心了,古训曰:父母在,不远游,小弟也是因为父母都不在了,了无牵挂,方可外出游学的,大哥家父慈子孝,小弟可是羡慕得紧呢。”

    “这几年兄弟必定是尽得包恺先生的真传吧,为兄虽然也读了些书,但比起兄弟那肯定是远远不如了。”杨玄感的眼中现出一丝由衷的羡慕。

    李密摇了摇头:“大哥谦虚了,小弟只是跟着先生和众位同窗一起粗学了点皮毛,还差得远,若非月前收到皇上的敕命,召小弟回京任职,小弟还想多跟着先生学几年呢。”

    柴孝和突然开了口:“我家公子这些年在包先生那里可是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学,经史子集,引经据典更是无人能及,包先生门下学生数千,都是一方才俊,但公子若论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言语间洋洋得意,仿佛是说的是他自己似的。

    杨玄感心中对此人的厌恶无以复加,又不便发作,便低头喝起茶来,也不说话。

    李密似是看出了杨玄感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孝和,你且先退下吧,我与大哥有些事要商量。”

    柴孝和走后,杨玄感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话了,他本是个个性直率的人,穿越之后在越国公府过惯了呼来喝去的生活,更是不习惯心中藏着事不说,略一思忖,便开口道:“密弟,恕为兄直言,这柴孝和当年射箭场之事后,他就离开了高家,却一直呆在我家门前,应该是个不怀好意的人想派进我家卧底的,你还是早点把他打发走的好。”

    李密拿起一把鹅毛羽扇,轻轻地摇着,神情却是异常的轻松:“不错。他当日在贵府门口时小弟就看出了。”

    “既如此,为何还要收留此人在身边?”杨玄感微微一愣。

    “呵呵,小弟有自己的考虑,既不能让此人进贵府作出对大哥和越国公不利的事,又想在此人身上得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故而有此举动。方便的时候,自当向大哥和盘托出小弟的打算。只是现在还火候未到,还请大哥恕罪。”李密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杨玄感行礼致歉。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从李密的口中问到更多有关柴孝和的事了:“那兄弟好自为之吧。家父和做哥哥的谢你当年帮我杨家的这个忙。”

    “柴孝和的事情到此为止,以后为兄也不会多提,今天为兄前来,是有一事想求兄弟帮忙,还请万勿推辞。”

    李密羽扇轻摇。笑道:“大哥来此,可是为了前几日晋王殿下上门提亲之事?”

    杨玄感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嘴里象是塞了个汤圆,大张着合不拢,看李密的神情仿佛是见了鬼,连话也说不利索了:“兄弟,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密站起了身,笑着按按杨玄感的肩头,示意他坐下。稍安勿躁,在厅中踱起了步:“南阳郡主可是在这大兴城里出了名的才貌双全,晋王视之为掌上明珠,多少世家大族主动去求婚都碰了个灰头土脸,就连小弟也想一亲芳泽呢。

    奈何我李家如今江河日下,连唐国公去提亲都没成功,小弟是更不可能有机会了,只好作罢。这送上门的美人,大哥就没一点动心?”

    杨玄感虽明知李密是在消遣自己,仍然心中恼火。恨声道:“密弟不必这样消遣哥哥了,那晋王为人你最清楚不过,真要换了是与你结亲,恐怕你会比为兄推辞得更快。兄弟若不肯相帮。直说便是,为兄这就告辞。”言罢起身欲走。

    李密一下子上前拉住了杨玄感的手,一口白牙闪闪发着光:“大哥莫急莫气,小弟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实际上昨天一听到晋王去贵府的消息,我就猜到会是这事。这不。小弟一晚没睡,总算帮哥哥想了个办法。”

    杨玄感猛得一回头,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李密的手,如同抓着一根救命稻草:“兄弟,此话当真?”

    李密用手指把自己的眼眶撑开,杨玄感这才发现他那双原本清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居然充满了血丝。

    “看,昨天兄弟可是一宿没睡,想了几十个办法都不成,一直到今天天色发白,外面放起鞭炮,兄弟才灵机一动,想到个好办法。”李密的笑容中透着一丝诡异的神色。

    杨玄感迫不及待地问道:“有什么好办法啊,兄弟快说,急死为兄啦。”

    李密笑着抚了抚杨玄感的背,道:“大哥请看,这办法就在这书里。”顺手向自己座位边的桌上指去,杨玄感定晴一看,原来是一本翻开的书。

    杨玄感刚才一直没留意这书,注意力全集中在李密身上,这下再不迟疑,三步并作两步地抢上前去,一把将那书抓在手里,先翻了一下书名,“世说新语”四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杨玄感听说过这本书,乃是一百多年前南朝人刘义庆所著,记载了不少魏晋时期名人的逸事,都是些小故事。

    杨玄感平时看的多是正经史书,这本书翻过几页觉得没啥意思,就放在了一边,是以知其名而不知其内容。

    杨玄感转手翻到了李密刚才看的那页,只见一段字: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杨玄感知道魏武乃是曹操,突然想起以前闲聊时杨素跟自己也提起过此事,不由得一下子笑出声来。

    杨玄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合上了书放回桌上,转身对着李密:“兄弟不会是想学袁绍和曹操,跟为兄一起也去偷个新娘子吧。”

    李密突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没错,我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只是委屈了大哥,以后可要背上个轻浮浪子的名声咯,还要连累小弟也担上这名声。不过为了大哥两肋插刀都可以,名声损点也没关系啦,就当报上次大哥在射箭场为小弟出头之恩了。”

    杨玄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他意识到李密这回不是开玩笑,便摆了摆手:“这怎么可以呢,曹操和袁绍那是玩,而且那个新娘子也没真的偷出来,只是戏弄了她一下,最后两人逃跑时袁绍还给挂住了,一点也没提那个新娘子。

    那不过是年轻人的恶作剧罢了,而且两个人在当时也没有留下名字,这跟我们的情况不一样。密弟还是想个靠谱点的办法的好。”

    李密摇了摇头,眸子突然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今天一早我就听到鞭炮声,是有人送亲经过前面的大街,晚上必定会大宴宾客,到时候我们就进去偷新娘子,这回是真的要偷出来,而且就是要留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感抢亲

    杨玄感明白了李密的意思是要通过这个抢亲之举,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声名狼藉的好色轻浮之徒,这样杨广自然不会把女儿嫁给自己了,只是这样的举动对名声的损害远远超过了几年前自己在这大兴城里跑马打架,爹娘是否同意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李密一见杨玄感沉吟不语,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知道其在做剧烈复杂的思想斗争,也不出言催促,踱了两步坐回位子,拿起那本《世说新语》又看了起来。

    杨玄感最后想到了杨素说过,凡事在行动之前,要与他先商量,咬了咬牙,说道:“兄弟,容我回去跟家父商量一下再作决定可以不?”

    李密微微笑了笑:“大哥是不是这辈子所有的事都要先请示越国公后才能下决心?你这次也从军出战,应该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等你再回家跑个来回,没准人家的婚宴都吃完了。

    这家人的位置我已着孝和去打听了,正好在城外,偷出新娘后也可以直接跑到野外,不用经过城门,再想有这机会还不知道是何时。”

    杨玄感被这话一激,年轻人的血气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