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418部分

隋末阴雄-第1418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得意地摆了摆手:“王老邪为了抢粮,为了镇住各部,最后只能自己亲自进回洛仓城,越是这样,越是能一把火烧得他尸骨无存!就算给他躲过一劫也没什么,城外的杂牌部队都领了米,又给强行扔在城外,肯定早无战心,这时候我们以骑兵从十几里外奔袭,他们是不可能全力作战的,意思一下就会撤回洛水对岸了,而王老邪就算没给烧死,这时候也不可能逃掉了,翟让的死是次要的,能这回干死王老邪,那我宁可让翟让长命百岁啊。”

    王伯当笑道:“主公高见,那我这就去安排。一定让王老邪死无葬身之地!”

    李密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轻声道:“不过,三郎,我们还是未虑胜,先虑败吧,王老邪毕竟厉害,这样的连环杀招,也未必一定能取了他的性命,万一王老邪不死,翟让又活着,我可就要麻烦了,所以,我必须要有后招才行,起码,当我下手火并翟让的时候,不能让王老邪趁火打劫才是!”

    王伯当奇道:“还有人现在能制约得了王老邪?除非是杨广吧,主公难道要跟杨广打交道?”

    李密笑着摆了摆手:“哪用得着杨广啊,现在在东都,照样有能给他使绊子的家伙,三郎,叫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过来,我要联系元文都!”

    东都,元文都的太仆府,一处阴暗的密室里,烛光微摇,元文都和卢楚面沉如水,与一个三十多岁,一脸精干的年轻人相对而坐,此人正是李俭,乃是李密的族侄,在关中颇有才名,曾经在元文都任齐郡郡守的时候,在元文都的手下当过文书,所以今天李密特地把李俭派进了洛阳城,就是为了跟元文都搭上线。

    元文都冷冷地看着李俭,说道:“李俭,你跟着你那个反贼叔父起事,对抗朝廷,现在又偷偷地跑来见我,是何用意?如果是想劝我倒向你们反贼的话,就趁早别开口了,你要是敢这样说话,休怪我不念旧情,送你见官!”

    卢楚是今天元文都特意找来的,就是元文都怕自己落个私通反贼的名声,所以找了自己的这个死党基友过来一起当个见证,也好共同参详一下,他看着李俭,叹了口气:“元,元太,太府,这李,李,李文书,敢,冒,冒死,死前来东,东都见你,应该,应该不至于出大,大逆之言。李俭,你,你,是不是想要回,回来将,将功赎罪,报,报效朝廷?”

    李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学生这次前来,是想要为我家魏公,和二位上官之间牵个线,结个善缘!”

    元文都的脸色一变,沉声道:“我是朝廷命官,国家重臣,跟反贼李密不会有任何善缘,李俭,我说了,让你别打这方面歪心思,你不拿我话当回事吗?”

    李俭连忙道:“不,元太府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魏公有意将功赎罪,报效朝廷,所以才请学生回来找二位大人商量。”

    元文都的眼睛一下子睁地大大的,他连忙说道:“什么?李密想要归顺朝廷?我没听错吧。他最近不是战事顺利吗,连王世充都拿他没办法,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给招安?”

    李俭叹了口气:“其实二位大人可能误会我家魏公了,魏公对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啊,当年杨玄感起事的时候,他是给杨玄感以书骗到黎阳,说是叙旧的,结果上了贼船就没办法离开了,他知道当时陛下正在怒头上,所以不敢回来向陛下请罪,只能逃跑,没想到陛下一直对他追杀不放,他的家人都死于追捕,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上了瓦岗,与群盗为伍,但他这样的贵族子弟,又怎么可能真的一辈子从贼呢?”

    卢楚勾了勾嘴角:“可,可是他,他这个贼,势力,势力可是太,太大了,官,官军都消灭,消灭不了他啊。”

    李俭摇了摇头:“可是这些贼寇都是胸无大志,只想偏安苟活之辈,跟这些人在一起,可以一两次打退官军,但是终归是要输的,魏公所想的,就是趁现在的情况不错,想要主动示好朝廷,看看有没有能赎罪的可能。”

    元文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李密本就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一时误入歧途,可以理解,若他真的有心招安,那我自然愿意为他牵线搭桥,明天我就上奏赵王殿下,把你家魏公的心思,告诉他,请他赦免!”

    李俭连忙道:“不,此时万万不可,元太府,这东都并不是每个人都想看到魏公招安的,瓦岗内部同样如此,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忠诚的表示

    元文都冷笑道:“从长计议?怎么个从长法啊。该不会是缓兵之计吧。李俭,你知道我跟王世充一向不对付,但是现在你别指望我会中了你们的反间计,陷害忠良,王世充再怎么让我看不顺眼,现在毕竟是朝廷大将,东都的希望,在为大隋而奋斗,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只有全力配合他,而不是拆他的台,你和你家李密,不用打这个如意算盘了!”

    卢楚也是气得脸色通红:“无,无耻小人,以为,以为我们都,都是白痴吗?”

    李俭摇了摇头,说道:“王世充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这么多年来,他和我家主公一向是师兄弟,甚至说包括策划杨玄感谋反,都是他的手笔,我家主公也是后来才知道,杨玄感是中了王世充的蛊惑,才走上这条路的,包括他当上黎阳留守,给杨玄感各种方便,都是王世充所为!”

    元文都的脸色一变:“你说的事情可有何凭据?”

    李俭叹了口气:“这种私下密议谋反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什么凭据?不过元太府你与王世充打交道多年,就看不出此人的问题吗?杨广听了他的多少建议,最后都是祸国殃民,弄得天下大乱,而他却通过这个乱世逐渐地掌握兵权,他要是真的忠心于朝廷,会在前一阵一再地放过我家主公吗?现在他就是在养寇自重,想要通过和我家主公的战斗,慢慢地除掉各路援军大将,独掌兵权呢?!”

    元文都与卢楚对视一眼,都脸色惨白,元文都沉声道:“无凭无据的话就不要再说了,王世充毕竟现在是朝廷大将,而李密却是个彻底的反贼,你说王世充有野心,难道你家李密就没有吗?如果他肯解甲投降,归顺朝廷,再来让我们相信你们所说的话!”

    李俭微微一笑:“元太府啊,我家主公就算要归顺朝廷,也不能在这时候啊,王世充这个野心家,跟我家主公相互知根知底,我家主公若是降了,肯定给他第一个害死,他在掌握朝廷兵权之前,绝对是要养寇自重的,就算我家主公降了,他也会挑唆瓦岗寨的其他头领,如翟让,孟让这些人,继续造反,与官军作对的。”

    元文都冷笑道:“那你今天来这里做什么,李密说是要归顺,要招安,他能拿出什么诚意出来?”

    李俭正色道:“为了表明我家主公的诚意,他表示,可以拿出东都现在最需要的东西,以解燃眉之急!”

    元文都的脸色一变:“东都最需要的东西?你说的是。。。。”

    李俭点了点头:“不错,就是米粮。现在东都斗米三千,甚至开始人相食,元太府,你作为东都的最高文官,负责这些,难道不觉得压力巨大吗?”

    元文都的额头开始冒汗,沉声道:“还不是你家主公占了洛阳城外的各个仓城,又断了江南的粮道,我们东都才缺粮的?李俭,昨天王世充刚刚截得了洛水上的一个运粮船队,足有五万石军粮,你不会说这是你家主公送给王世充的吧。”

    李俭微微一笑:“还真让您说对了,不错,这正是我家主公跟王世充的一个交易,目的是为了让他出兵,除掉翟让。”

    元文都张大了嘴巴,根本说不出话来,卢楚却是冷笑道:“一,一派胡,胡言,一会儿,一会儿又说招,招安,一会儿又说,说王世充野,野心,现在,现在又跟王,王世充合,合作,你,你哪句是真?”

    李俭正色道:“都是真的,元太府,卢尚书,你们要知道,我家主公想招安,但翟让这些山寨头领却不想,所以为了能完成招安大计,我家主公只能想办法除掉这些老山贼们,但是毕竟当年是翟让收留了我家主公,这事由我家主公做,实在不义,会让人齿冷,只怕翟让旧部会散个干净,继续成为国家大患,到那个时候,我家主公也没办法还天下一个太平了。”

    元文都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那么,你家主公给王世充军粮,就是让他消灭翟让?王世充不是在养寇自重吗,他怎么会作这样的交易?”

    李俭笑道:“因为我家主公不是白给他军粮,也是要他提供绢帛来交换的,元太府,王世充最近是不是向您借调了大量的绢帛?”

    元文都摇了摇头:“没有的事,不过,我的探子回报,王世充的大营中最近确实有大批的绢帛丝绸去向不明,他大概用的是自己私人的存货,哼,这家伙是天下首富,怕是比洛阳城中的府库藏宝还要多呢。”

    李俭点了点头:“元太府,我家主公跟那王世充不过是一时互相利益交换,不是真心合作,但对您,他是可以足够信任的,如果元太府能绕开王世充,让朝廷下旨招安我家主公,到时候我家主公在时机成熟,抚平内部之后,也一定会率军来降,到时候手上有军队,也不用怕王世充害人了。”

    “但现在是不行的,我家主公这回让我前来,只是向您示好,表明一下我家主公的心意,诚意,刚才说了,我家主公愿意提供军粮二十万石,作为对元太府的诚意的证明!”

    元文都的双眼圆睁,全身上下都在发抖,激动地说道:“二,二十万石?这是真的吗?”

    李俭微微一笑:“当然,为了表明诚意,我家主公愿意拿出这么多来,元太府,我知道您最近为了粮食的事情,操碎了心,这也算是学生的一点回报了!“

    元文都哈哈一笑,站起身,拍着李俭的肩膀,说道:“我就知道,你终究会回报当年我对你的提携的,在齐郡的时候我就看出你是个仁义之人,李俭啊,回去告诉你家主公,就说他的心意,我领了,以后如果他能这样解朝廷之急,那都是赎罪的表现,陛下和赵王,也是会原谅他,赦免他的!”

    卢楚突然摇了摇头,眉头深锁:“这,这么多米,哪里,哪里来的,老元,如何,如何解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变粮大法

    元文都的眉头一皱,看向了李俭,沉声道:“李俭,卢尚书说得对,这二十万石米粮,从何而来?我们如何向赵王殿下和东都的文武官员交代?你既然要我们瞒过王世充,那肯定得有个理由吧。”

    李俭微微一笑:“这一点,我家主公早就想好了,元太府,你只需要这般行事,即可做得天衣无缝。”他说着,压低了声音,把这条计策说了出来,元文都和卢楚紧皱着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了,元文都笑道:“哈哈,真有你小子的,这都能想得到,好计,好计,有了这二十万石军粮,足够东都百姓吃上三四个月了,如果你们真的能依计而行的话,我是一定会记得魏公的情意,为他表功的!”

    李俭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