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706部分

侯门纪事-第1706部分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运用官府关系寻找,包括魏行。

    魏行在齐王回京后顿失大树那感觉,发狠寻找忠毅侯。在没有找到袁训以前,他明知道有一队敌兵在,也不肯通报当地官府。

    另一处,阮英明烦恼:“还我儿子,还我侄子?袁兄,那是兄弟我洗笔弄砚的得意小人儿,你不能霸住不还。”

    接下来的行程到了大理,梁山老王得到安抚。大理比昆明离他指明去的确切地点更近。但没过两天,最近一直在行程上看他笑话的亲家,镇南老王把他又笑一通。原来依然不见草原,又回到官道上。

    先到重庆,后到洞庭湖上,已是八月里,拉车的马早换了又换,不然支撑住日夜奔驰,却不能保证时时的速度。元皓等人的小马不骑人,有长力但腿短跑得慢,有几个家人单独带着,不一定时时跟上行程。过急的路,袁训等头天到,他们停几天到也行,赶得上小爷们骑一回,倒跟上。

    古代号称八百里洞庭在面前铺开,秋水正涨之时,浩浩荡荡一望无际,刚下过秋雨,湖面迷茫若水墨山水上好丹青,大半年里跑了南又玩了北的人们,总有颠簸的疲累,在这里爽快中得到滋润,觉得周身都跟着看似缓缓的水似的柔和下来,

    “袁兄,袁兄,”叫喊声过来,一行人在堤岸上飞奔而至。最前面衣袂纷飞的正是阮英明。

    他到了面前气急败坏,更显出袁训一行人神清气爽。“袁兄,你们去了哪里?说好五月接瑛哥琬倌,我们本打算回京过中秋节,你却这才送来,我们只能在路上过中秋。”

    听到这话,就是对袁训抱怨来去的梁山老王,也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嘿嘿,五月怎么能送给你?”下面一句耽误玩还没有说出来,阮瑛阮琬算一算,争着道:“二叔,五月我们去南边儿,怎么能停下来?”

    “父亲,五月就见您,荔枝就吃不成了?”阮琬说着,兄弟们想到,阮琬打开随身荷包,取出几片暗红的果壳,欢欢喜喜送到小二面前,好生殷勤,好个献宝模样:“父亲您看,我和哥哥记挂着您,给您带的荔枝壳儿?”

    阮瑛托起暗黑色的果核:“二叔,这是荔枝核。”

    又几片叶子:“父亲,这是荔枝叶子。”

    又一根小树枝:“二叔,这是荔枝树枝。”

    阮小二琢磨琢磨,饶是脑瓜子不笨,也硬是琢磨三回才想到内幕,他火冒三丈指责:“岂有此理!荔枝壳,荔枝核,荔枝叶子荔枝树枝,肉呢?荔枝在哪里!”

    “坏了呀!”阮瑛阮琬异口同声,无辜的小眼神儿:“我们带果子的,后来没到滇池就坏了。”

    阮小二眼珠子嗖嗖放寒光:“你们去了昆明?”

    “去了呀,后来又去看眼镜蛇跳舞,我和哥哥会学孔雀。”阮琬把身子扭几扭。

    元皓等上来,跟着一起扭了扭。那胖屁股动的,小二眼睛直直的,揪住袁训袖子就跳脚:“还去了哪里!”

    “还去看了大理蝴蝶泉,那里有个大合欢树,夜里开花,好看好看!”孩子们拍手都笑问。

    小二一跳八丈高:“袁兄!你从洛阳去吃荔枝也罢,我不怪你。但你敢说没有经过洞庭!为什么不来把我带上,我也想看孔雀跳舞。”

    阮瑛见他生气,好心地道:“二叔,我会,我教你。”身子扭几扭,元皓等见到一蹦多高很有趣,凑热闹又扭了扭,大人们笑成一片。

    小二气狠了,一定要跟袁训过不去,眼看着没人解得开,太子轻咳一声,微笑道:“阮英明,你是公差在身,让你后面又办的差使,你办得如何?不好,可以弹劾你。”

    小二软下来,他的门生松口气,韩世拓得以来见父亲二叔和儿子。自打刚才一见面,眼睛里就瞄着的,见到父亲康健,二叔神采抖擞,正经蹿了个头儿,文章侯暗自喜悦,只苦于二大人发飚,先不能见。

    “父亲,”韩正经过来见礼,韩世拓抱起他喜极而泣:“你长这么高了?祖母和母亲要是见到,不知道该喜欢。”又问父亲:“看上去,比在京里时还要好?二叔以前发福,这也没有了。”

    文章老侯兄弟得意非凡:“告诉你不得,我们去的地方,吃的东西,这一辈子你是落后一步,你还没吃到,你也没见过。”

    阮瑛阮琬开始告别,韩家这边还在说个没完。

    “世拓,你知道海里的虾有多大吗?正经有好几只养着玩,只只都有这么大。”

    “世拓,你知道车里那森林里有多少花吗?太多太多,世上的花都应该在那里了,那里的酸汤菜,香草烤饭烤肉,难得的美味。”

    ……

    当天,一行人饮酒欢送阮瑛阮琬,阮琬把和胖队长别苗头忘记,叮咛再叮咛:“有好的东西,记得给我和哥哥,我们在京里有好东西,也留给你。”

    不止一个胖脑袋点动,大家都答应。

    赵先生这个时候告诉小二:“在南海过年,他们就想你。我们在海上几个岛寻找好吃果子,哈哈,他们也想起你,那景色哈哈…。”

    小二悻悻然:“想我想的又留了果子皮给我是不是?岳父您不用说了,我不想听。就此别过,您玩您去的吧,我们回家了。”

    船帆扬起,阮瑛阮琬摆动小手:“别忘记,遇见好的,别忘记我们,等你们回京我们做东。”

    “回去我还是胖队长!”元皓小胖手舞的最欢。

    “给好东西,你就是。不给,你就不是。”

    韩世拓在船头上长拜不起,他见到的儿子跟想像中已不一样,小孩子会长个子,他不奇怪。他见到的父亲和二叔也大变模样,精气神全出来了,他觉得身受不起,又再难报答。

    一帆远去,袁训等人往回走,阮瑛阮琬在船头上开始回忆:“二叔,那竹筒饭太甜美了。”

    “父亲,你知道千朵万朵牡丹花大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车里的森林有多古老,那花比洛阳牡丹还要好吗?”

    小二掩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

    消息在山西已是明朗时候,原因无二。京中来了钦差,专职负责加寿祭祖。加寿位同公主,来了公主仪仗。太子仪仗也到这里,还有王爷小王爷侯爷小侯爷的衣冠,享国夫人待遇的宝珠车马。两个太监,有一个是太后宫里出来,前来宣旨。侍候加寿的女官也到这里。

    令梁山王加强山西守卫,反正他正闲在山西。令山西驻军加强警卫,令辅国公府预备接驾,拨银两修缮祭拜的道路,坟山,太后的旧宅,令铺国公府监管修缮。

    圣旨来以前,先有消息过来,龙怀城出迎百里迎接圣旨,梁山王等出迎大同五十里迎接圣旨。现正在国公府的客厅上陪京里来人用酒。

    老国公在房里发顿脾气:“瞒着我,让你们瞒着老子,哼!老子早就猜到!老六老七去趟京里,鬼鬼祟祟的,当老子看不懂吗!”

    龙六龙七陪笑:“父亲,这不是想您惊喜?”

    小十最开心:“九哥来接我了,我要进京了。”成天闹着收拾东西收拾行李,家里又要管接待客人,又要修城里城外的袁家等地,老国公夫人不管事情,也莫明的跟着乱,没有人约束小十,他带着奶妈小子,在房里捣鼓。

    老国公也没功夫问儿子乱什么,亲戚知己,故友相交,几百里路闻讯而来的人都有,从早到晚他会客人,听大家说忠毅侯的孝敬,加寿的荣耀。

    梁山王也开心,他的儿子终于要来了。美中不足的是,霍德宝背着他到处造谣:“加寿姐姐来,加福姐姐能不来吗?战哥小王爷这才来了,不然,他才不来呢。”

    梁山王不能跟小孩子过不去,霍德宝刚到这里发难,寻衅的其实是葛通。只装听不见,继续沉浸在见到儿子的喜悦中。

    ……

    京里,龙书慧七月立下一女。想到自己处处有依靠,取名依,叫依姐儿。

    南安老侯改成“仪”,寓意长大以后容貌和品德都有风采。女孩子这一代用芳字,大名钟芳仪。

    把方氏又气到。

    先开始“依”字,谐音为一。像是宣告这是曾曾孙一代的长女。又像是宣告二房头一个有喜。

    改名为芳仪,芳华仪表,听着大气,这不是给人添气吗?

    但谁有功夫理她呢?府中忙着办满月。山西又来了龙二夫人和龙三夫人,五月里就到,早到早赏玩京中,早到早和袁夫人相聚,表达对龙书慧的关爱之意。

    出了嫁的女儿,有些面子不见得必有,家里能给却要给。

    掌珠也来,玉珠也来,袁家也到,钟南这个小二房内亲不少,南安侯府欢庆三天。

    ……

    袁训等人和小二别后,洞庭湖游玩过,日子很赶,中秋在路上过,于八月底到了成都。花重锦官城,芙蓉在深秋开出数十里红锦,孩子们喜笑颜开,梁山老王和张夫子也放下心。

    住下来的当天,送来大批的盔甲。离他们想去的地方应该不远。

    “这里有兵部库房里调出来,用完了再还回去,修理后保存。孩子们的,是两位老太爷和宫里出来的。前福王府收藏虽多,只盔甲、兵器这东西让真福王带走的多,册子上有,余下的不多。瑜哥他们都是现做的。”袁训指着。

    号称把各人的家人也训练好的梁山老王,提着盔甲掂重量,按最近了解到的各人力气分发给众人。

    镇南老王给孩子们分。

    这一次到手的不是软甲,是从头盔到靴子都有的正规盔甲。元皓由加寿帮忙穿好,佩上弓箭,拎上棍,神气活现的和韩正经比了一回棍。

    西风频吹,两个人也满头大汗。但过于消耗力气,玩的时间比以前少。镇南老王说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每天穿着,慢慢的就会习惯。老王最关切的还是小黑子,招手让他过来,亲自问他:“你穿上还能走路吗?”

    “能!”小黑子回答的倔强。

    小黑子是袁训一行里,体质最差的人。袁训等出京近两年,路上头痛脑热的人有,吃坏肚子的人也有,但很快就好,适应的迅速。只有小黑子以前没好生养过身体,时常的风霜露宿,有一顿没一顿的。到胖队长身边后,饮食丰富起来,他那让旧习惯积压的病灶爆发——有人天天环境坚苦可能没事,环境转好,反而病出来了,并不是以前没病,只是旧病跟旧日子形成习惯,是种不正常的平衡,总有发作的一天,小黑子就是这样。

    金陵鸭子他吃了破肚,到海边鱼虾果子性寒,他水土不服。小爷们遇到美食胃口极好,只有小黑子吃得小心翼翼。小爷们吃果子,一天只给那么些,想尽点子想多吃一口时,小黑子能尝到就行了。

    不过一年左右,担心他身体还没有养好,镇南老王特意问了问。见他能挺,老王满意:“熬过去就行,你小子能把这盔甲背几个月,到明年身子准好不错。”

    袁训插话:“几个月?不能吧,这东西还要归还。”小黑子爱惜的道:“我不会弄坏的。”

    镇南老王板起脸:“那坏蛋,你看清楚再说话,他身上的是我家的,与你兵部何干!”

    袁训嘻嘻一笑:“请来开会,咱们不说这个也罢。”

    ……

    梁山老王等一起进来,袁训把几张信笺给他们传看:“那里的消息我们能用的在这上面,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