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480部分

侯门纪事-第1480部分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啊啊!”韩正经不敢跟着说,跟在后面大叫不停。两个人把萧战又开始一圈一圈的撵。有两个家人怕他们急奔摔倒,跟在两边周护。

    镇南老王含笑看上一圈,又去看他的箱子。标明有给侯夫人侯爷的吃食,有给孩子们,拿出来的送给宝珠。

    第二天按商议定的,还真的是张大学士还了席,太子殿下隔一天还席。

    而元皓也很快找到最爱的地方,是离住处不远的芦苇丛里,有许多的鸟歇息,如果不惊动它们去看,大片的斑斓比宫中最上等的丝锦还要优美。

    ……

    午休刚过去,日光在地上映出大片的金黄。元皓在加寿姐姐手里喝过水,抱上他心爱的果子一个,走去见宝珠:“舅母。”只说一声,宝珠已送过元皓的小木桶。

    还是他在海边玩的小桶,洗刷干净带到这里一样中用。

    “瘦孩子,”元皓提上桶就这样说。

    “来了。”韩正经出现在屋外,宝珠把他的也给他。

    小桶里,装着干净屉布包裹的白馒头,给元皓分给孩子们吃。对于元皓的玩耍,舅母从不会忘记准备。

    “谢谢舅母。”

    “谢谢姨母。”

    元皓和韩正经开心的道过谢,各提小桶往门外走去。镇南老王见到跟上,今天是二老爷跟正经,二老爷对老王哈哈腰,也跟上去。王府的护卫和侯府的家人,一半儿当班,一半儿留在家里做杂活。

    当班的一半儿,分出一部分走在小爷前面,哪怕路是昨天前天探熟悉的,也先行看过,不让有什么突然出现的事件吓到小爷。

    三狗子对这阵势已习惯,见到元皓两个人手挽手儿出来,他家在附近,能看到,三狗子对自家的娘说一声:“我去挖茭白,能遇上抽穗是菰米,新来这户人家不管多少都收哩。”

    他的娘不是答应让他自去,而是跟出来,在自家门上就怯怯不敢再走,对着小爷和后面跟的老爷们深深垂下身子。

    她不会行礼,也只能这样表示恭敬。

    不是三狗子娘打算巴结,是新来的这家小爷,年纪小小,为人实在慷慨。

    头一天晚上认得这小爷,第二天这小爷二位和三狗子出去玩,见面先送他一个夹牛肉的雪白馒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狗子不敢自己吃,送回来给他的娘留着,说分给弟妹们吃。

    近水的地方,水里出息大,这村里的人不是穷到揭不到锅,但把夹肉大白馒头送人,也足以让人吃上一惊。

    三狗子的娘自然不阻拦儿子跟小爷们玩耍,只担心他冲撞到小爷们。她跟出来行个礼,一是道谢,二是嘴里说着:“他要是不懂事儿,小爷们别怪他。”

    元皓有过跟外面孩子玩的经验,才不会怪。他和韩正经正忙着取馒头呢。

    “给,这是你的。”这是元皓。

    “给,胖小爷给的,胖小爷给你弟弟的。”这是韩正经。

    韩二老爷满心里喜悦,越看正经越是个人才。教他说出门儿去玩,光彩要归胖小爷。韩正经也不是两个人还拌嘴的时候拧着,祖父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韩正经给人东西,总按祖父交待的加上这一句。

    又取出,韩正经道:“胖小爷给你妹妹。”三狗子的娘就一直说谢谢谢谢。

    镇南老王每看到这一幕,什么感激袁训,什么感激侯夫人不等元皓说就准备好也有,但对孙子的自豪也有。

    在老王看来,他的孙子当之无愧是他家的子弟。生下来就请封世子,本有疼爱长公主,和奉承太上皇太后的用意在。但一路行来,老王深刻的体会到,长孙元皓品格也好,聪明上也好,都配得上王世子之位。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种大方只会遇上坏人。坏人这事情,处处都有。所以祖父家人要跟上。

    但天生怜悯,是贵族们不可缺少的责任和气势。

    或者换成直白说法,他们天生衣食无忧,长大不袭父荫,也有的是当官报效的门路。他们天生就是施与别人的人,手心要往下怜惜需要的人。

    但这不是散漫。

    那边过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神色有贼眉鼠眼,老王和二老爷都不喜欢他,但小孩子见到小孩子亲,元皓还不看到他的劣迹,或者他生得天生这面相,未必就有劣迹的时候,元皓依然对他招手,并主动走上去:“给。”

    把一个雪白大馒头给他,里面夹着煮得烂熟的牛肉。

    那孩子前天来要过,昨天也到手过,今天见到大人们还是不说话,有些胆大:“你桶里的都给我吧。”

    元皓慢条斯理:“我管不了许多,我能管的,我管上。你自家也要挣些才是。你看三狗子和别的孩子,他们挖东西卖钱贴补家用,你为什么只收我馒头,你不去贴补家用?”

    这话流利的很,老王开怀地笑,二老爷见机奉承:“不是我夸,胖小爷这心地,这份儿教导,在他这个年纪里,是我见到头一份儿。”

    老王心里先入为主他的孙子好,对于奉承话来者不拒。笑过,也有中肯:“我教的还算少的,他跟姐姐最多,寿姐儿香姐儿教他最多,让他不要给人骗了。那坏蛋舅舅也特意教过一回。出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啊。”

    又说韩正经也懂事,二老爷谦逊地说不敢,全是袁爷全家的功劳。

    说着话,大人们眼睛不离开孙子们。见那孩子面上涨红,支支吾吾地道:“我家里有活计哩,”

    韩正经哦上一声:“你有什么活计在家里?”

    那孩子眼睛乱瞄,见到三狗子的弟弟捧着大馒头在吃,他眼睛一亮:“我家有弟妹在,再给我几个馒头才是善人。”

    韩正经撇嘴儿:“你胡说,你家里就你一个,我们知道。再说,”

    元皓接上话:“我们不当乱好心的善人。是跟我玩的,教我认芦苇里出息和水鸟的,我给份儿谢礼。”

    元皓可不是好哄的,黑下小脸儿:“如果你再撒谎,明天还不贴补家用做活计的话,我的馒头就不给你。”

    这就是镇南老王也好,关心元皓的舅舅、舅母和哥哥姐姐们不拦着元皓给人东西吃的缘故。

    认人与处事,本就是这样学会。又生动又深刻。

    至于那孩子眼珠子乱转,有点儿不怀好意,镇南老王还巴不得他来上一出子,让元皓更看一看有些人可以帮,有些人需要的是教训。

    后面跟着人,那孩子也不能怎么样,老实退到一旁。走上一段路见不到他,三狗子小声地道:“小爷,他是个顽劣孩子。”元皓还是不放心上:“我自己会看。”

    老王颔首,把这句话记下心里,给太上皇写信要加上去。元皓如今不是人云亦云,他是自己有了主张。

    转过树丛,芦苇丛现出来时,元皓摆摆小手:“三狗子,你去忙你的吧,我们不耽误你贴补家用,等你差不多了,过来找我。”

    三狗子说好,在这里和元皓分开。元皓、韩正经去看水鸟,小桶里还有舅母新学会的,给水鸟准备的碎小鱼杂粮食。

    能见到大批的鸟儿,不由得人心情愉快。正要分开草丛过去,见前面走来几个人。一对夫妻带着个小姑娘,跟着家人。小姑娘说话清脆动听:“这里真好看,胖孩子看不到,不好的表哥也看不到。”

    元皓停下脚步!

    韩正经停下脚步!

    认上一认,异口同声尖叫:“好孩子好孩子!”

    在前面的那个得瑟显摆的,正是常巧秀好孩子。

    好孩子如遭雷击,对着两个跑过来的孩子目瞪口呆。等到他们到了身前,有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胖孩子?不好的表哥?你们怎么在这里!”

    三双眼睛对上,立即,马上,即刻的,三个人各说各话。

    元皓哈哈哈:“没有我不行吧,你们全都玩不好!”

    对韩正经来说,这是一次大翻身的机会:“好孩子你笨了,你到今天才找来!”

    好孩子把下巴一昂:“哼!这好地方我玩了好些天,你们才是来晚了!”

    出其不意的,元皓扳住她面颊。

    好孩子用力挣开:“你作什么!”

    元皓已看了一个清楚,放下小桶捧腹大笑:“哈哈哈,没有我,你们全瘦了,哈哈哈……”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会元,cief亲,感谢一路支持。

    ……

    仔邀个功,三大拌嘴精胜利会师。哈哈哈。

    致丽丽亲爱的,小剧场,明天出来。

 第六百三十一章 太子的领悟

    面对胖孩子的大笑,说话不让人的好孩子怔上片刻明白。让人不是好孩子的强项,好孩子大大的扮鬼脸儿以示对胖孩子的鄙夷,狠狠反驳:“才不是,我胖了的!”

    “哈哈哈哈,那你第二个下巴去了哪里?”元皓小王爷更开心了。

    胖孩子至少有个双下巴,想来这话无人反对。要说好孩子的身形,跟香姐儿小六一样,也是相对胖表哥胖表姐,她略瘦。但五岁孩子养得好,略瘦也是胖的。双层下巴也就必然。

    这是以前。

    胖孩子扳好孩子的脸儿,就为看清她确实瘦了。好孩子再辩解也无用,胖孩子继续捧腹大笑:“哈哈,现在变成说谎精,哈哈,你的下巴少一层。”

    两边大人,镇南老王、二老爸和玉珠夫妻都让逗乐,韩正经又上来。

    正经一本正经瞅瞅,又提出一条:“你真的瘦了,你的酒涡快没了。”

    酒涡是美丽的一个标志,好孩子总夸自己好,她知道这一条。听过,可把好孩子气坏。跺脚尖声叫个不停:“我胖呢我胖呢我胖呢!”

    又跟韩正经对上:“你生得不好,你少说话!”

    离三狗子不远,三狗子听到,跑出来憨厚地问:“胖小爷,你跟人拌嘴吗?我来帮你。”

    胖元皓笑得快喘不过来气,胖手忽闪着:“不用,哈哈哈……这是笨孩子,我家的,哈哈哈,”

    三狗子搔头,真的行个礼:“笨姑娘你好。”他都叫三狗子,有人叫笨姑娘想来也对头,反正三狗子听不出来哪里不对。

    好孩子大怒:“咄!谁是笨姑娘!”握起小拳头,对着元皓小王爷怒气冲天:“你是,你是胖笨笨!”

    举拳头这事情,不代表就是真打。但见到的孩子们全配合,元皓也不例外。还不忘记提起他的小桶,一溜小跑往家去,好孩子在后面跟上。

    韩正经在最后面:“我没有说错,你的酒涡真的快没有了,哎,你少吃多少东西?”

    “闭嘴,不许说话!”好孩子怒目回身,再就紧追元皓不放。

    三个人一前一后的跑走,玉珠笑得花枝乱颤。常五公子也觉得真可乐,但他还想得到拜见镇南老王和二老爷,轻扶一把玉珠,带着她走上前来。

    韩二老爷是韩世拓的二叔父,玉珠夫妻认得。镇南老王,就只有五公子认得明白。

    五公子一面吃惊,一面诧异。

    他吃惊的是没有想到镇南老王会在,乍一见到,孩子们就吵嘴去了,但也没有影响到五公子借机把镇南老王看在眼中。

    镇南老王自把王爵给了儿子,帮着儿子当差,时常的在西山,京里不怎么见到他,五公子地位跟他差得远,更是不容易见。如果不是在这里遇上老王,五公子一直以为老王在西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